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

衆所周知,古往今來,打仗,除了硬實力外,士氣佔據了主要因素。

什麼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以及二戰時期,日本打國黨,一個大隊攆一個師,亦或者,數萬意大利人向數百英國人投降,順便還幫自己修個俘虜營。

咱們對啊三的反擊戰,四人擊潰數百人,甚至發出,敵人非但不肯投降,竟然向我反擊的名言。

這些無不自是在說明,古代,與現代軍隊,士氣尤其重要。

這也解釋了,爲啥百萬頭豬三天三夜也抓不完,而百萬大軍一天就能了結的道理,沒了士氣,兵卒就只想投降,發給他武器,他都不會用。

而在如今這個十世紀,糧食不夠,主將苛待兵卒等,都會影響士氣,但,戰爭折損,纔是主要原因。

火炮的鐵球,即使是在地面上蹦跳,也殺傷不來多少人,但,就是這種恐懼的,無法抵擋的傷害,讓宋軍士氣大跌。

這是從未遇見的武器,也是隨機性太大的武器,即使你小心翼翼,它也可能砸死你,或者灼傷你。

防不勝防啊——

頭上有火炮,前面有唐軍拼殺,宋軍到了這個地步,自然戰心皆無,士氣大跌,惶恐散佈在所有的心頭。

到了這時,投降反而成爲了最好的方法。

不對,這叫歸正,撥亂反正。

趙匡胤站立在牆頭,看着潰散的兵卒,不由得臉色漲紅:“讓後軍有序入城,前軍與中軍掩護。”

他當然知曉,此時一旦開啓城門,亂哄哄的步兵,定然會蜂擁而來,擁擠和踩踏,將會導致大量的人員傷亡,這場戰爭算是真敗了。

但,保存有生力量,就代表着希望和捲土重來,哪怕犧牲再多,也是值得的。

而李嘉一見之,就明白其心思,他連忙對劉光義,曹彬說道:“讓騎兵們,以及步兵,用官話喊,歸降不殺,這些宋兵,如今,已經改姓李了。”

“諾——”諸多將領轟然應諾,隨着神武大將軍的出現,戰爭局勢逆轉,一場酣暢淋漓的戰爭即將結束,衆人極爲歡喜。

於是,一個個騎馬彎弓,奔入戰場,不斷地招呼着,吶喊着。

隨着唐軍的威逼,以及投降不殺的言語,宋軍的士氣加快瓦解,這個時候忠誠已經飄散,唯獨活命保留在大腦裡。

許多人跪下投降,一排又一排,隨着騎兵的全面勝利,步兵們也同樣走向了勝利,巔峰。

而這時,戰場已經過去一個多時辰,來自於西門的一萬援軍,也迫不及待地出現在戰場上,讓宋軍士氣達到冰點。

再無一絲抵抗。

“怎會如此之快?”援軍詫異不已,不是說東門有詐,宋軍主力在東門嗎?怎麼看上去那麼容易就擊潰了?

趙匡胤此時,也只收攏了三四千殘兵,然後灰溜溜地關上城門,嚴守狀態。

這時,城外的宋軍完全被拋棄了,認命的選擇歸降,眨眼間,硝煙瀰漫的場景,就消失不見了。

李嘉頗爲歡喜,也不再管洛陽城內的趙匡胤了,他帶領騎兵,以及一萬多步兵,奔赴南門。

張維卿打的很辛苦。

果然,這邊的宋軍還不知曉東門情況,只是耳聞一聲又一聲的轟鳴,如今看到唐軍援軍的到來,哪裡不曉得是戰事的失敗。

“不可能,絕不可能!”曹翰一臉的難以置信:“官家怎麼會敗呢?怎麼會敗呢!”

但,現實卻讓他不得不清醒。

本來處於優勢的宋軍,突然遭受唐軍的襲擊,瞬間被打懵了。

然後,就被圍攻而打,南門的唐軍,規模達到了八萬,而宋軍只有三萬,而且援軍還是士氣高昂的生力軍,這還怎麼打?

不消兩刻鐘,宋軍大敗,被八萬人合圍而堵在城牆下,但城門就是不敢開。

這要是一開,唐軍肯定會一齊進城。

陷入到這般困境中,乃是曹翰萬萬沒想到的。

再不投降,他毫不懷疑,那些人會將他綁了去歸降,還不如主動些,待遇興許會更好。

官家都敗了,實在怪不得我啊!

暗自感嘆一聲,他心力交瘁,無奈地暈了過去。

顯然是失血過多昏迷了。

於是,一個時辰的僵持後,主將曹翰昏迷不醒,手下將校無奈地率領剩餘的兵卒投降歸唐。

而這時,日已從天中移過,時間來到了未時。

這時候,充任中馬的潘崇徹,也帶領俘虜的宋軍,姍姍來遲。

三路兵馬,皆大勝之。

清點俘虜,一直持續到了深夜。

而李嘉則一直精神飽滿,亢奮不已,洛陽城,已經成了囊中之物了。

“陛下,此戰,從辰時,一直持續到未時三刻,約莫三個時辰,我軍傷亡近四萬人,其中,一萬餘騎兵,其他的,泰半損失的是關中兵馬。”

潘崇徹也極爲興奮,雖然自己貢獻不多,但好歹也拿下了西門,他連忙彙報道:“其中,西門俘虜宋軍九千餘人,斬殺六千人左右。”

“而南門,也俘虜宋軍兩萬五千人,斬殺五千來人。”

“東門,俘虜近三萬,其中騎兵九千餘人,步卒兩萬人,斬殺共計一萬兩千人,逃竄的兵馬無算。”

“也就是說,咱們俘虜了六萬五千人,斬殺了兩萬三,還有一兩萬人在洛陽城據守咯?”

皇帝九九乘法表背得極溜,一瞬間就總結出來,不由得搶話道。

“正是這般。”潘崇徹激動道:“經此一役,宋軍從開封帶來的主力部隊,精銳已經全軍覆沒,而且,基本覆沒在東門,陛下指揮得當,乃此戰首功。”

“就算如此,不過三個時辰,咱們也折損了四萬人,尤其是御營騎兵,折損過半,教訓還是太大。”

皇帝收斂起笑容,語重心長地說道:“此戰勝之易,咱們應當引以爲戒纔是。”

張維卿點點頭,看了一眼潘崇徹,再次低下了頭。

潘崇徹則有些尷尬地笑了笑。

“潘都督,一應的俘虜,由你照看,一定要處置好,莫要出了差錯。”

“諾——”潘崇徹興奮地應下。

“張都督,你則去照顧傷員,無論是唐軍還是宋軍,一律妥善安置。”

“是!”張維卿應下。

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七百五十章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七百二十五章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1405章神武四十年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1218章涼州詞第五百八十二章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1315章水師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1233章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七百零七章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一千零四章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1128章中秋宴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七百一十九章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1157章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1170章對戰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1155章改變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1359章後勤第1120章哭泣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1197章想法第1120章哭泣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1279章城下之盟第1189章拿人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1197章想法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1366章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