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留待後來人

李二陛下沒注意衛螭的表情,而是徑自沉思起來,跳下馬,揹負雙手站在衛螭身旁,舉目眺望,看着遠處的小山村沉思。李二陛下都下馬了,誰都不可能繼續坐在馬上,大家都下馬,靜靜站在李二陛下身後,等着他回過神來。

“衛螭,所謂的資本積累,如何積累?何謂積累?”

望着出了一陣神,李二陛下問道。衛螭撓撓頭,走過去,道:“陛下,所謂的資本,說白了也就是錢吧,資本積累差不多也就是從小錢到大錢的積累,對那樣的小山村來說,說這些太遙遠了,先把肚子問題解決了纔是大事。”

按照學過的馬哲,生產力與生產方式,在大唐並沒有失衡,也遠遠達不到大規模爆發的社會矛盾的程度,剛經歷了大戰才幾年的時間,談所謂的爆發太遙遠,也不現實,如今正是人人滿頭搞生產、填飽肚子的時候。

李二陛下笑着頷首,摸着鬍鬚道:“這幾句話倒說得有見地,不過,也不是很明白,來,就算是和朕聊天吧,說說。”

衛螭組織一下語言,道:“我給陛下講講臣在海外的見聞吧。民以食爲天,首先,要做到的是填飽肚子,然後才能再言其他。在海外,要發展之類的,首先要做到的是百姓能吃飽,衣食住行,衣服嘛,只要能遮羞就行,穿破爛點兒沒問題,住和行,只要有一瓦能存身也能對付着住。吃飽了,有剩餘了,纔會有人想出售,如果連餵飽自己都成問題,誰會去出售糧食?肚子吃飽了,生存沒有問題了,然後。人們纔會去考慮其他。在糧食不夠吃的時候,恨不得把所有地種上的都是糧食,怕餓肚子。只有糧食夠吃了,纔會去想要種點兒可以賣錢的東西,然後拿去添加其他的東西。大概就是這個過程。”

李二陛下一臉沉思的表情,顯然在努力理解衛螭的意思,示意衛螭繼續往下說。衛螭續道:“在海外的國家,已基本解決了百姓的吃飯問題,能種植許多地經濟作物,也有了剩餘的勞動力,但是,發展問題仍是重中之重。地勢好的地方,交通便利地地方,商人到達容易。商品也容易運輸出去,經濟發展就好一些,經濟好了,帶動了其餘產業的發展。當地的百姓收入高了,自然也就富裕了。而交通欠發達地區,要發展卻很難很難,即使有了剩餘地物資。要麼就是任由在地裡壞掉,要不就是得不償失的運出去,或許賣的價錢,還趕不上運出去的花費。”

這種情況,在後世的現代偏遠山區是很普遍的。衛螭的故鄉雖說也是小山村,但隨着改革開放,交通條件的改善。日子是漸漸好起來的。就是因爲他們村的發展,搞得廝以爲全國各地肯定都通上了公路。直到送醫下鄉地時候,廝才知道想得太天真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地方都通了公路,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偏遠山區,莫說汽車了,連自行車、摩托車都上不去,只能靠徒步行走。運輸基本靠人力背,大件的就靠馬什麼的牲畜馱出山。

衛螭隨醫療隊下鄉地時候,曾遇過一次。大約三四個小村子,都在大山裡,從鎮上過去,最近的要爬四個小時的陡峭山路,基本沒有年輕人在家,年輕人都出外打工去了,只有老年人在,平均年齡六十以上。當時進山的時候,醫療隊地用品都是這些老人家給背進去的,即使揹着物品,人家走山路也是比衛螭等年輕人快,當時,讓醫療隊的大姑娘小夥子們慚愧得很無言。

記得,當時山裡有家人養了一年的大肥豬終於出欄了,弄下山大概能賣個千多塊錢,千多塊錢,在當地是一筆大收入,畢竟,那只是一個人均年收入只有數百的貧窮山區。那戶人家也沒有年輕人,只剩下兩個老人家在家中。爲了把豬弄下山去賣,出價兩百都沒人願意幫忙運下山。要知道,兩百在當地,夠山裡人家生活三個月還綽綽有餘。最後沒有辦法,加價到三百,還是仗着熟人的面子,才把肥豬弄下山。

甚至有些地方,山勢雖然稍微平緩些,但因爲路途遠,把豬趕下山去賣,結果路上給走死的。這樣地情況,在偏遠地區,很普遍。衛螭道:“在交通便利地地方,人家養豬不是一頭頭養的,都是一羣羣養地,賣些東西也便利,當然容易發展起來,而交通不便利的地方,想賣點兒什麼,很難很難。要發展,談何容易,還是餵飽了肚子比較實在。所以啊,不是人家懶惰不發展,而是實在沒條件,人力有時窮。”

李二陛下道:“這些只靠百姓,是做不到的,唯有靠朝廷來主持去做,只靠一鄉一郡,一者,沒有那麼多錢,二者,也沒那麼大的權利和力量。看來,當皇帝不僅要開疆拓土,國計民生,都是皇帝的事。”

衛螭行禮笑道:“陛下英明!”

李二陛下嘆道:“英明?如果朕英明,那這天下都如長安了,就不會是像你說的這樣了。”

衛螭倒是很想得開,在生產力發展不到位的時候,在生產力還只是封建社會水平的時候,要求人家去做科技社會都沒做到的事情,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社會的發展有一個過程,羅馬都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有時候,很無法理解,YY小說中的穿越青年們,如何在短短一二十年內讓整個天下直接從封建社會進步到資本主義社會的!

衛螭道:“陛下,發展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許多許多代人的積累和努力,陛下已經給後代子孫打下了大大的疆土,威震天下的聲威,能傳誦千年的美名。或許不止陛下,後世無數代帝王都是在給子孫後代打基礎,但是正因爲有這些基礎,後世的繁華才能建立起來,萬丈高樓平地起,歷史會銘記所有有功的人。”

“衛子悅。你拍馬屁的功夫見長了!”

李二陛下臉上雖然沒有明顯的表露,不過,神情卻是愉悅的。只是還帶着淡淡地遺憾。衛螭嘿嘿笑笑,沒有辯解,因爲他說的是事實。在後世現代,說起唐太宗李世民,多數人心中都是充滿嚮往與欽佩的,大唐帝國,那是中國歷史上無法讓人忽視地一段,而太宗皇帝,就是那一段歷史中最閃亮的星星之一。

李二陛下眺望着遠方,對衛螭道:“子悅,你看這大好河山,都在朕的掌中。也在朕地肩上。朕打戰的時候,最喜歡畢其功於一役,如果這天下也能畢其功於一役該有多好。”

衛螭笑道:“陛下,您全做完了。那後人該做啥?總要留點兒給人家表現的,否則,小心人家在你身後罵您,說。嘿,這也太能幹了,一個人把所有事情都做完了,還讓不讓人活了!”

李二陛下一愣,哈哈笑了起來,用力拍拍衛螭肩膀,拍的廝疼得齜牙咧嘴的。如果不是事關面子。只怕當場就要坐下去。這身板兒,也太不強壯了。李二陛下笑道:“子悅說的對。如果朕全都做完了,只怕歷史上會說,朕有了一羣膿包子孫,只會享受祖先的榮光和遺福。朕也希望老子英雄兒好漢。”

衛螭呵呵傻笑着,不知道該怎麼接話。李二陛下也不管他是否接話,倒是自個兒說的盡興,雙目熠熠生輝的看了一陣,出了一陣神兒,突然嘆了口氣,喃喃道:“只是這天下何其大,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了。”

衛螭笑道:“事情再多,咱也可以一件件慢慢做着來啊,一件件積累,總有一天能蓋好地基,總有一天能蓋起新房。大不了咱做個賬,估算一下家庭每年大概會有多少收入,然後,列個計劃。比如說收入一百貫吧,扣除必要地家庭開支,剩餘根據需要分成不同的份兒,投入到不同的地方去,一點點積累,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李二陛下聽得若有所思,沉吟道:“這個……應該也是屬於統籌規劃裡地道道兒吧?”

衛螭扭頭想了想,道:“應該是吧,陛下,臣也不是專業人士,臣夫人也不是,只是看海外的國家都這麼幹,每年的國家財政收入,扣除必要的軍費開支和維持朝廷地開支,哪一些錢要劃撥地方建設河工,哪一些錢要劃撥到哪裡去修一條公路之類的,似乎都有專門的規劃,具體怎麼弄,臣不明白,臣只是普通的小醫生來着。”

李二陛下點頭道:“這倒是個好方法,待朕與衆卿家商討看看,如能實行,衛螭,你又立下一件功勞了!”

衛螭倒是一臉的驚喜,呵呵傻笑,這日子也太好混了,隨便說說都能算功勞,很想奔放的宣佈一句——李二陛下,俺太喜歡你了!不過,這麼說了之後,會不會被砍腦袋?萬一長孫皇后誤會吃醋……是吧,女人心海底針呢!

李二陛下和衛螭站着說了半天,說完,李二陛下轉頭問跟來的三個子女:“除了兕子,雉奴、敏兒,你們兩個,聽懂朕與子悅地話了嗎?”

李治行禮道:“回父皇,大致意思能聽懂,只是,兒臣以爲,這些話並不止表面如此簡單,還有更深層次地含義,只是兒臣愚笨,無法理解透徹,請父皇降罪。”

李二陛下表情神色看不出喜怒,“唔”了一聲,轉向高陽,問高陽:“你呢?敏兒,聽懂了嗎?”

高陽小臉兒古怪的一紅,略帶羞慚地道:“回父皇,這些話,師父早與兒臣說過,只是說的方式與師丈不太一樣,但大致意思卻是相同,故兒臣聽明白了。”

李二陛下奇道:“哦?衛夫人如何與你說的,又是爲何與你說這些?”

高陽被問得臉孔通紅,小聲道:“因爲師父嫌兒臣鋪張浪費,師父說,有太多的無謂花費,實在有不掙錢不知道其中艱辛的嫌疑。內府每月頒下的例錢,兒臣從不經手,只知道花用,也從不擔心錢贏有不夠用的一天,總以爲一切都有父皇,兒臣貴爲公主,自不用擔心錢不夠花用的一天。”

說到這裡,高陽小心的覷眼看了父皇一眼,而她的父皇只是示意她繼續往下說,高陽還是個大孩子,這個事情對她來說又是錯事,被謝玖批評過,如今說給父皇聽,還是有些忐忑,不過想到她已經改正,膽氣又壯了些,她的師父謝玖曾對她說過,只要改正了就好。

想到這裡,高陽壯了壯膽氣,接着道:“兒臣往日花費,都是需要的時候,朝嬤嬤們要,喜歡的東西,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買進來,甚至發脾氣的時候,也扔了不少。許多賬目,如今看來,也不知道花費的究竟是什麼,爲何花費那麼多。兒臣剛拜師的時候,師父就教導兒臣這些,師父說,人總要對自己的生活做到心中有數,連每日花費之類都稀裡糊塗的,活着也不過是個糊塗蟲。師父也曾問過兒臣,問是否知道稻米從何而來,是否知道所穿華服何人所制,是否知道一月需花費多少錢糧,又是否知道平常人家一月花費多少。師父問這些,兒臣全都答不上來!師傅就笑罵兒臣是小糊塗蛋,兒臣自己想想也是如此。之後,曾隨師父用心學過此類的東西,心中也有了個明數,故而,對父皇今日與師丈所說之言,兒臣能明白。”

李二陛下點點頭,大有深意的看衛螭一眼,道:“子悅,你們夫妻果真很會教育孩子。”

衛螭一臉“我是老實人”的笑容,道:“回陛下,臣的夫人吧,生性認真,做事做人都喜歡清楚明白的,缺乏圓融,陛下見諒則個。”

李二陛下笑着道:“如此性子倒也好處多多,你衛府如今想必有不少積蓄了吧?”

這個問題要怎麼回答呢?雖說太座大人持家有方,做人丈夫的跟着張光享福,但要把家庭存款也赤裸裸的曬出來,貌似就有些缺心眼兒了!咱中國人講究的悶聲發大財,這麼顯露出來就太不合適了。

李二陛下對衛螭的傻笑不以爲意,也知以衛某人的滑頭,大致是不用期望他說實話了,李二陛下也不想聽胡編的,乾脆自己續道:“如今想來,當日去衛府的莊子上,景象就比別的要好些,莊戶的生活,也富足些,看來,朕應該派人向衛夫人學習一下經營之道。敏兒,來,告訴父皇,你以前的花費如何?如今的花費如何?衛夫人又是如何教導你的。”

高陽見父皇不批評她,似乎還有表揚的跡象,很老實的把前後的花費仔細的彙報出來,還把謝玖幫她算賬、清帳的東西也說出來,減少了許多的無謂開支,生活品質並沒有任何改變,比之其他公主甚至更好,但花費卻比以前少了,目前,據說已經小有積蓄。

第51章 孕期趣事第19章 一本經書引發的慘案第2章 冬天來了(上)第7章 賺了賠了第43章 懷念不如……第五十六章第39章 誤中苦肉計第31章 晴天霹靂第57章 卻道天涼好個秋(上)第4章 首 飾第2章 你家有閨女嗎第27章 人民戰爭的海洋第15章 托兒第17章 故事大王第10章 古今不同的待遇第4章 取士四才第43章 懷念不如……第34章 男子漢第4章 取士四才第40章 中成藥(上)第38章 孟母三遷的故事第41章 東西南北風第51章 得、舍之間第27章 人民戰爭的海洋第24章 冬季革命(上)第27章 大唐蝗蟲軍第37章 真沒學問第37章 真沒學問第3章 冬天來了(下)五十四章 小孩兒也難上第15章 理智或感情(下)第58章 卻道天涼好個秋(下)第63章 家和萬事興第59章 “噩 夢”第21章 “搶手男”第21章 “搶手男”第16章 裙帶關係第53章 記住你曾疼愛過的人第19章 布鞋第25章 冬天裡的那一場病(下)第13章 可怕的光明正大第17章 故事大王第14章 這隻蘿莉很彪悍(下)第2章 珍重生命,遠離‘危險‘!第9章 太陽公公是好人第34章 男子漢第31章 秋收了(上)第16章 涌泉相報第14章 京城門口的故事(下)第54章 咱當爹的人(上)第48章 意外的禮物第42章 貪心之禍第11章 教授?!第54章 婚 事第22章 病危第36章 英 僕(上)第40章 那些不知道的(下)第6章 封建社會的地位呀第32章 出獄第22章 “偷牛賊”第25章 大唐第一福星第36章 “遇人不淑”第29章 被忽悠了第16章 拜 父(上)第3章 老將出馬第3章 兵者,匪也!第47章 我們都在路上第4章 茶商的最高境界第10章 古今不同的待遇第8章 小蝌蚪找媽媽第43章 怒吼吧!第62章 “資源”利用第51章 孕期趣事第39章 君臣之誼第11章 漣 漪第2章 真的穿越鳥!第41章 隊伍剛開張第65章 一生只說一次第5章 我們的目標是第41章 中成藥(下)第52章 說 親第13章 這隻蘿莉很彪悍(上)第12章 機會第1章 公正嚴明長孫後第15章 休假第一天第53章 兕子笨嗎?第9章 樂極生悲第25章 冬天裡的那一場病(下)第53章 兕子笨嗎?第4章 別委屈第14章 理智或感情(上)第18章 咒死術第46章 用事實說話(上)第6章 從專業角度出發第50章 觀念差異第26章 奸臣未來式第22章 寒 冬第13章 升斗小民第23章 神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