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民以食爲天

秋社後,農閒時節來了,衛螭想借工作忙的藉口逃早朝,貌似不可能了,每天早上的早朝,成了最痛苦的一樁事情。

“我要辭官!我要告老還鄉!”

閉着眼睛,某男很是不忿的唸叨,因爲瞌睡的緣故,憤怒也沒什麼熱血的感覺,更不用提什麼精神了,早朝真是個不仁道滴規定啊。

迷迷瞪瞪上早朝,這廝很自覺,反正政事也輪不到他插嘴,乾脆自個兒縮在一邊迷糊,就盼着退朝兩個字的到來。不過,這個願望,很華麗滴落空了,因爲,拜這幾天的好天氣所賜,玉米曬乾了,人家李二陛下和羣臣們,想見識一下玉米麪的吃法兒。

玉米磨成面兒,吃法很多,玉米麪疙瘩,只需要拿少許水拌一下,和米飯放在一起蒸,飯熟了,玉米麪疙瘩也熟了,米飯帶着玉米的香甜,很好吃。還有窩窩頭,玉米麪菜糰子,玉米雞蛋餅等等,做法非常多。

衛螭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吃不起全米飯,母親就是把玉米麪拌了做出來給全家吃的,變着方兒的搞創新,這在貧窮一些的農村地區,是很常見的吃法。

大唐的米價是很便宜,但是,米賤傷農,在現代社會,都還不是人人都能吃上大米飯,吃上白麪兒,更何況是在大唐!無論什麼事物,總有個相對的。

“民以食爲天,吃是一種本能行爲,喜歡吃好的,偏食、挑食,那是人都有可能存在的缺點,人嘛,口味不同,喜歡的食物也不一樣。健康的飲食習慣、飲食結構,對人的身體,那是大有好處的。不是說吃的越好,對身體越好。人的身體健康,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不同的食物,包含的東西不一樣,合理搭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藥膳大家聽說過吧?”

“聽過啊?那就好!說藥膳的起源,各位學問都比咱好,應該都知道,那是老祖宗就傳下來的東西,寓醫於食,有病治病,沒病強身,這是藥膳的指導精神。古人說了,是藥三分毒。沒災沒病的,衛某身爲醫生,咱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建議大家不要服藥,補藥也不能亂吃,最好是在醫生建議下再服用。咱打個比方吧,這人吧,就是一塊平鋪的臺子,支撐臺子的柱子,就是人體需要的各種養分,講究的是個合適,是個平衡,缺啥咱補啥,不能亂補,哪個多了都不好,多了容易傾斜,一傾斜,身體就垮了。”

“這些柱子是怎麼建起來的?說白了,就是從各位的飲食中攝取的。肉吃多了,不好,容易引起肥胖,只吃羊肉也不好,每種肉裡面的營養不同,咱吃飯,要講究個葷素搭配,菜式變換,不暴飲暴食,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對身體、對健康、對記憶、對長壽,都有益處。比如說,上了年紀的人,咱講究的是葷素兼顧,偏重素食。”

說得興起,衛螭這廝乾脆把合理膳食,平衡飲食結構的概念都給整了出來。經歷了隋末大亂的人民,安定下來後,生活越來越好,這飲食,也越來越好,葷腥啥的都多起來,肉食一多,富貴病就多起來了。

“當然,這樣說,也不是讓各位浪費,咱的生活剛剛在陛下的帶領下好起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咱不是提倡浪費,咱在種類上下功夫的同時,也要注意節約,不能浪費。”

這廝不輕不重的拍了李二陛下一個馬屁,李二陛下瞪他一眼,故作嚴肅狀,眼裡的笑意卻沒有隱藏。

藥膳,是從古早就傳下來的,在晉、唐時候形成成熟理論,漸漸發展起來。最早的有《黃帝內經》,還有《食經》、《食方》等著作,衛螭的結拜兄長、藥王孫大大也是個中能手。

衛螭這廝,繞了一個大彎兒,把在現代人人都耳熟能詳的合理膳食結構,平衡營養的理論搬了出來,侃了一大圈之後,聽得衆人頻頻點頭後,這廝做嚴肅狀,很是鄭重的道:“所以,接下來,我要爲大家鄭重推薦的就是玉米。玉米的營養價值,根據海外的農學家研究,其蘊含的營養比稻米、小麥高了510倍,長期食用玉米,能對抗眼睛的老化,增強記憶力等等有着積極的作用。且,這玉米吧,味道還不錯,吃了玉米,既注重健康,又兼顧了美味,可謂魚與熊掌兼得。各位大人,正好御廚們做好了菜式,請陛下率先品嚐。”

“請陛下品嚐。”

“呵呵,如此,朕就嚐嚐。”

李二陛下笑眯眯的抓起一個玉米雞蛋餅就吃。這個玉米餅與青玉米時候衛螭做的那個做法不同,青玉米時候是用油炸,現在的是煎的,生生烘烤熟的。表皮脆而香,內裡軟,很好吃。

李二陛下嚐了一個,讚不絕口,讓羣臣都嚐嚐。衛螭這廝這才偷偷擦了把汗水,心中偷笑,幸好謝玖不在,不然肯定會發現,他剛剛的說辭,和電視裡那些電視購物的說法大同小異,反正都是可着勁兒的忽悠,所不同的是,這廝說的都是真的,電視購物裡的東西,套句電影臺詞,泱泱大國,誠信爲本。電視購物很需要這個品質。

羣臣,每人就分到一小塊,嚐了嚐味道,可以說,剛剛吃出點兒味道來,就沒有了。看御廚們的樣子,似乎也沒有繼續上的意思。

衛螭這廝打量李二陛下的目光,很邪惡,很陰暗,很詭異。這廝敢拍胸脯擔保,御膳監裡絕對還有。這些都是他那八畝地的收成,磨面的時候,這廝親自監工的,除了自家的份兒,給秦老國公府、蝗蟲軍的其他成員都留了一點兒之外,剩下的,全拿給宮裡了。

不過,人家李二陛下又沒說還有沒有,總不能掐着他脖子,逼着他拿出來給大家吃吧。不厚道呀,李二陛下。一國元首,咋能這麼小氣涅!

“各位大人,覺着這玉米的味道如何?”

衛螭問得好正經。青玉米,不是誰都有幸嚐到的,在場的許多人,還是第一次吃到玉米制作的食物。

“很好,不僅營養價值高,且口感甚好,應推廣!”

“最好不過的是,山地就能種植,不佔良田,不影響五穀的種植,再加上衛大人的與黃豆一起套種的方法,應該大力推廣。”

…………

羣臣一個個發表意見,大唐君臣上下達成一致,一致認爲,玉米,明年應該開始在長安地界推廣,然後再慢慢推及全國。

第41章 彼之道第46章 新的變化第36章 又要升官了?!第48章 人鏡、人君第十二章第53章 記住你曾疼愛過的人第23章 神術第13章 百年樹人第5章 非戰鬥模式第24章 冬季革命(上)第7章 盡在掌中第21章 大哥,有情況!第56章 重任在肩第17章 偉大的夢想第56章 要過年了(中)第46章 有遠見的謝玖第12章 機會第57章 生死由命第2章 你家有閨女嗎第34章 好一齣劇(上)第16章 回 京第9章 從來沒有救世主第4章 茶商的最高境界第10章 黑白色的抽象畫第9章 樂極生悲第35章 秋 獵(下)第35章 萬事足第15章 門口的那灘血第32章 自食“苦果”第36章 壞孩子承乾第11章 謝謝你第15章 理智或感情(下)第23章 驕 子(上)第15章 理智或感情(下)第20章 真正活了!第32章 自食“苦果”第1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7章 兕子的理解方式第45章 明月知我心第35章 牛鬼蛇神第18章 拜 父(下)第45章 內部消息第1章 大唐第一老無賴第32章 秋收了(中)第38章 君子六藝第9章 從來沒有救世主第64章 大頭蒜還是大蒜瓣兒第28章 東 宮(上)第19章 布鞋第36章 壞孩子承乾第9章 立業第1章 大唐第一老無賴第42章 貪心之禍第6章 旅途見聞第19章 重中之重第9章 爆發吧!第38章 君子六藝第21章 聖誕快樂!第34章 有匹小馬叫堅強第3章 冬天來了(下)第20章 蝗蟲軍的功績第12章 真的出名了第24章 冬季革命(上)第3章 冬天來了(下)第33章 箇中變化第12章 初綻的花蕾第60章 同病相憐第53章 記住你曾疼愛過的人第52章 幽默的謝玖童鞋第18章 古代的文化入侵第26章 真正的文壇大盜第3章 老將出馬第64章 活 着第31章 青玉米上市了(上)第47章 飛流直下三千尺第35章 牛鬼蛇神第63章 家和萬事興第10章 君子坦蕩蕩第5章 快樂的“蝗蟲過境”第54章 小秘密第54章 婚 事第13章 又到秋獵第19章 布鞋第9章 未 來第32章 青玉米上市了(中)第21章 聖誕快樂!第18章 在路上第29章 果 脯第31章 老底(上)第2章 千古奇女第45章 會昌寺僧第22章 福禍相依第6章 目標爺們兒,前進!第34章 遠 親第46章 疼愛的臭丫頭第20章 風波襲來第43章 視 察第20章 王子公主來串門兒(上)第5章 赤 誠第12章 真的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