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章 .火藥桶

天下熙熙,皆爲利往,天下攘攘,皆爲利來!天下大事也莫過如此,海東的戰爭,起因就是高句麗佔據了漢代的漢四郡與遼東,同時還南下寇掠河北,引發了中央朝廷的震怒,然而其中內了更是錯綜複雜,還包含了海東三國幾百年的兼併戰爭仇恨,不是一言一語能輕易說的清的。

李捷想在一兩天之內了結這五六十年的恩恩怨怨,無疑更是難上加難,連續幾天,朝堂直接成了述苦大會與菜市場,幾乎海東每一塊領土都有人跳出來嚷嚷屬於自己,還有個不開眼的契丹酋長居然要大唐退出海東,順便把營州,幽州這幾塊地方也獻出來,當然,不開眼的這貨就連契丹首領李進忠都說自己不認識他。

不過凌駕在道理之上的,還有一樣東西,絕對的實力!東西兩唐加一起無疑實力驚人,令任何人都不敢違抗,故意引誘着這一場爭論一直持續了五天,一副再也不耐煩模樣的李捷這纔在已經矛盾重重,鬧得不可開交的幾國使臣恭請仲裁中開口,以天可汗的身份做出終極調停。

影響了東北亞幾百年的李捷分割亦是就此產生。

首先是大唐的利益,以遼東城作爲治所,鎮東侯高侃被認命爲安東大都督,大唐掌控東北地區的安東都護府就此建立,三萬雲中兵調撥到安東都護府屬下,正式成爲安東都護府屬下屯兵,五萬阿拉伯僱傭兵掉往雲中,補上西北邊防的空缺,隨時支援安東。

安史之亂的根源就是安東都護府因爲渤海國的建立而內遷回河北,帶動着整個遼東大量胡族內遷,弄得一時間河北地居然有胡化的跡象,儘管渤海國與大唐關係來往密切,可是爲了監視與防禦契丹,奚人等東北少數民族,唐玄宗不得不陸續在河北設立了范陽,盧龍,河東的數個節度使軍陣。

後來,這些地方也成了安祿山的堅實老巢,的確,唐玄宗昏庸的用一不忠胡將提督此三處朝廷重地不加防備,以釀成如此大禍,可沒有如此尖銳的社會矛盾還有政治上的漏洞,安祿山又如何能一聲令下調動河北地幾十萬大軍,一舉將大唐的鐵桶江山打的粉碎?

要預防這把大唐歷史從輝煌打向衰落的一拳,李捷首先就要把東北邊防向北推,在中原之外把圍牆修結實了!從而不讓節度使軍鎮有需要的可能!

要歸安東都護府調遣,契丹,黑水靺韍等少數民族首領明顯都有些不樂意,可在遼東城,十多萬剛剛完成平叛,刀上血還沒幹的唐軍精銳虎視眈眈,誰也不敢多說什麼。

不過真說起來,大唐還是吃虧了,唐太宗時代,已經將戰線推到了鴨綠江沿岸,高宗李治更是將戰線推到了大同江,漢江一代,李捷一聲令下,等於後退了上千裡,回到了安市城對峙時候的領土。

但不論唐太宗還是唐玄宗,打下的領土都沒有真正統治過,而李捷則是真真正正着手統治這一片領土,歷史意義照比唐太宗又進了一步。

當然,丟下那部分領土也不是扔了算了,後世吉林,黑龍江,包括內蒙古一部分以及更北面的光大地區全被李捷劃分給了李承乾,只要他願意,一口氣打到北極圈大唐朝廷都承認,只不過一切都得看他的本事。

李承乾親自來,就是想仗着皇長子身份要回鴨綠江以南的高句麗舊地,可李捷只給他了平壤城,卻是將李泰的遼東國一多半給了他,眼看着那些契丹人,奚人,黑水靺韍人看着自己不服與惱火仇恨的目光,李承乾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了。

新羅算是得到利益最大的了,這一次也不知道閩唐皇帝抽了什麼風還是接受新羅真德女王金勝曼什麼好處了,將大同江以南幾乎所有半島土地都劃分給了新羅,讓這一個原本僅僅縮在半島南端的伶仃小國領土足足擴張了三四倍有餘。

可沒等新羅正使,那個俊郎的少年金懷遠興奮完,李捷一轉手又支持了倭國與百濟的主張,同意將泗沘城歸還給已經遷國去了倭國蝦夷地區的百濟國。

這新羅人可就笑不出來了!百濟與新羅可是世仇,兩國曾經聯合抵抗高句麗的咄咄逼人,奪取了漢江流域,可旋即新羅背信棄義,出兵偷襲百濟,將百濟人的下漢江收入囊中,從那時候起,百濟對新羅的仇恨就超乎了一切。

本來在大同江北部重鎮平壤城在李承乾高句麗手中,已經讓半島的門戶大開,日後真德女王還得頭疼如何把平壤城從李承乾手裡磨出來,如今倒好,百濟滅亡,已經被新羅當成後院的百濟故地熊津還要挖出一塊肉來。

尤其是吃着塊肉的還是新羅的宿敵百濟,恐怕這以後金城的新羅宗室睡覺都睡不安穩。

“陛下,如此分配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我新羅一向對大唐朝廷忠心耿耿,歲歲來朝,年年入貢,新羅的將士追隨腳步,與高句麗蠻,與百濟夷狄之輩連年血戰,死傷者不知凡幾,可如今,陛下卻要放置新羅於危險當中,豈不令天下屬國寒心?”

一口流利的漢語,儀表堂堂的新羅世子滿是不服氣,當着朝堂上上千文武百官的面兒無比怨恨的頂撞出口,可沒等瞠目結舌氣憤的百官呵斥,早就看這小子不順眼的李瑾已經站出了朝班。

寬厚的太子朝服猛地撩起,一條健壯有力的胳膊指着金懷遠鼻子,李瑾暴怒的說道:“撮爾小國竟敢質疑天可汗的決定,尺寸之功跋扈自傲,當庭頂撞陛下,簡直是罪不容赦,爾等真自大到以爲可以抗衡我大唐否?真以爲我天兵不敢討伐爾等否?”

幾乎李瑾剛說完,苦大仇深的百濟名將鬼室福信幾乎立刻是拍案而起,響應的抱拳拱手站出,帶着興奮對李捷啓奏道:“百濟願傾國之兵,追隨,討伐新羅不臣宵小之輩!”

“句麗屬國乃是大唐屏障,臣亦願帶領高句麗將士,討伐新羅賊子!”李承乾也是跟着陰仄仄的站出了朝班。

雖然李捷把渤海國除了第一聲稱臣令李承乾很難承受之外,這幾天拜啊拜啊,如今李承乾倒是自然多了,他如今看得清楚,什麼太子之位,太宗長子,這些早已經是昨日黃花,眼前實實在在的利益纔是實際的。

雖然李捷答應把黑水靺韍,契丹,奚等地都交給他,可李承乾的根基如今都紮在朝鮮半島上,如果能吞併新羅,李承乾的實力能瞬間拔高一截,見到機會,他亦是立刻站了出來。

幾乎一瞬間,新羅就成了衆矢之的,就連那些契丹,黑水靺韍亦是跟在後頭起鬨不已,驚得新羅正使金懷遠忍不住下意識踉蹌的後退了一步。

誰知道這時候,一聲爽朗的大笑卻是從丹殿闕臺之上猛地傳來。

“哈哈哈,好個初生牛犢不怕虎!”

一般大臣驚愕的注視下,李捷居然是大笑着走下了丹殿,親自走到了一羣海東使節的面前,帶着一種慈祥笑着拍了拍金懷遠的肩膀說道:“年輕人,有股闖勁,這惹禍的勁頭,跟寡人年輕時候,倒是一模一樣。”

“不過有時候,有些事不關看明白表面而已,還要衡量事情背後的深意,這樣對你纔有好處!”

這一句話卻是不經意間,李捷腦袋貼在金懷遠耳旁時候,輕輕說的。

在金懷遠的驚愕中,李捷卻已經笑着離開了,踱步了幾步,背對着百來個使節,狂傲的猛地展開舉起了雙手喝問道:“寡人的決定還有何人有異議嗎?”

一剎那,一百多個海東各族使臣隨着李捷的聲音再一次整齊的叩拜在了地上,就連還有些不服氣的金懷遠亦是被副使金庾信拖拽着衣袖跪伏在地上,所有人都是整齊的叩首道。

“臣等謹遵天可汗御令!”

爭論吵鬧了多日的海東合會,終於在這一聲叩拜中徹底落下了帷幕,影響了東北亞七百多年的格局亦是就此形成,端詳着叩拜在夕陽餘暉中的一衆使臣,不論大唐的僕射裴炎魏元忠,還是西唐的僕射王玄策,王方翼,都是忍不住流露出了一股輕鬆的微笑。

這哪裡是和會!李捷分明是爲下一次遼東大戰埋下了種子,幾乎佔據了整個朝鮮半島,新羅成了一家獨大,可卻要隨時面臨在倭國北海道立國的百濟以及佔據高句麗二分之一領土的李承乾句麗王朝的夾擊,一南一北誰都不甘心曾經的領土被奪走,新羅要一統半島,百濟要拿回失去的領土,就算換了漢人當家的高句麗同樣要尋回自己霸主的地位,三個實力相當的國家,卻面臨着這不可調和的矛盾,

可以預想,將來幾國一定會打的很精彩。

妙的是這海東幾大勢力又全都是臣服在大唐屬下,歸屬安東都護府管轄,一旦戰爭再起,大唐完全可以躲在後頭居中遙控,誰更忠於大唐,就多支持誰些,誰若不恭順,就慫恿另外兩方教訓他一通,因爲這些爭議領土,日後幾百年間的海東估計永無寧日了,而得到利益的,永遠是大唐!

這招還是李捷和後世英國人學的,如印巴遺留的克什米爾問題,中國與印度邊界的麥克馬洪線等等,無不是英國人留下的手筆,引得後世幾個國家衝突紛爭不斷,如今,被李捷完美的運用到了海東三國的身上!

可就在魏元忠要昂揚的站出朝班,山呼向李捷朝拜的時候,卻冷不防李捷忽然想起什麼一樣回過頭,伸手指向這一次不過打醬油看熱鬧的倭國大使,齊王李佑的次子李承,拍着腦袋笑着說道。

“瞧寡人這記性,既然是糾正高宗皇帝的錯誤,怎麼能把齊王兄給遺落了,傳寡人命令,登州萊州二州,重新劃歸給齊王治下!”

不可思議的望着李捷,片刻之後,李承立馬流露出了狂喜…………

第206章 .怨念,賣船,女王?第1334章 .逃遁第391章 .流放,倭國事了第718章 .人心向聚第330章 .一夜兩新郎第950章 .太學生暴動第1176章 .權威壓人第444章 .新帝登基,滿載而歸第960章 .殺放自如,掌控朝局第534章 .誰爲閩國買單第954章 .宣戰黑衣大食第768章 .接頭第1021章 .心動第618章 .先鋒劉仁軌第1220章 .李業詡的戰略第380章 .西域胡商,發行飛錢第1158章 .事變開端第98章 .李捷當官第65章 .來已露餡第899章 .安然無恙第1359章 .何人陛下?第116章 .超級厚臉皮第508章 .混亂,陰霾第739章 .橄欖枝第1207章 .借刀殺人第379章 .義釋,忍者第162章 .王失蹤案第1224章 .中隱隱於市第414章 .新的開始,殖民遠征第328章 .虎,終究是虎第127章 .對弈之始第21章 .滅燈!滅燈!第1173章 .中計,脫殼第230章 .煤氣攻城第1361章 .最後的認輸第997章 .交換第863章 .奇兵第781章 .包圍第1359章 .何人陛下?第505章 .分歧的開始第1086章 .分歧,賭第281章 .伏屍如山,血流填壑第245章 .軍法,機關槍設想第827章 .拷問第966章 .發泄第497章 .時間碎片,婆羅門之邀第139章 .拖下水,追殺第429章 .北方噩耗第669章 .誤國第101章 .朝堂之上明槍暗箭第10章 .烏茲鋼第736章 .禍不單行第1224章 .中隱隱於市第834章 .決斷,破釜沉舟第704章 .懲罰第856章 .惹是生非,再起戰火第1232章 .熊熊烈焰第217章 .修羅,談崩,任務第474章 .北天竺之王第468章 .遲來的迎戰第471章 .人,象第701章 .登基大典,機關算盡第1277章 .奇蹟第328章 .虎,終究是虎第326章 .政變,奇珍第82章 .大玉兒第588章 .最遠的足跡第1212章 .進兵神速第422章 .瘋狂的計劃第971章 .疑慮第1299章 .未盡全功第750章 .醋的力量第1224章 .中隱隱於市第4章 .女人,禍水也。第1154章 .沙豹子第1320章 .閩唐!帝王!第1320章 .閩唐!帝王!第1139章 .困獸第380章 .西域胡商,發行飛錢第269章 .好事壞事,太子第991章 .彈劾,軍不幹政第422章 .瘋狂的計劃第66章 .拯救大兵李捷第82章 .大玉兒第320章 .孫家敗亡,身死道消第872章 .千鈞一髮第581章 .戰火再起第409章 .畲亂終平,麻煩連連第223章 .滅國之戰,麻煩開篇第900章 .絕不妥協第237章 .手段齊出,慘烈攻防第1302章 .知己不知彼,李捷再倒黴第838章 .侯傑的新動作第91章 .媳婦團殺到第1351章 .狂呼酣戰第914章 .兇殘第142章 .閉門謝客不得安第146章 .改變,逃離是非圈第185章 .人有傷虎意,虎亦吞人心第1340章 .梟雄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