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呵呵,元嘉的字果然又變了少許,看起來最近是沒少練習。”

看完了俆王的來信之後,李世民先是呵呵一笑,隨後搖頭道:“不過這字雖然寫的別具一格,但是一筆一劃卻變得越來越直,失了變化……匠氣十足啊!”

在精通飛白的皇帝看來,自家弟弟的字看着新鮮,但是卻沒有以前有靈氣了。

如果李元嘉聽到這番話的話,除了給皇帝伸出一根大拇指之外,恐怕也沒有其他的意見了。畢竟宋體字的誕生,本來就是爲了印刷用的,所以橫豎都非常直,在末尾的時候加上一個小勾勾,這樣的結果就是雕版的時候容易,但是看起來的時候字體缺少變化,顯得有些古板,缺少藝術氣息。

所以這也是明清時候,很多文人對宋體不屑一顧的原因。

不過字寫得如何終究只是小事兒,略微沉吟了片刻之後,李世民接着說道:“關於俆王請求回長安一事……不準!”

“是,陛下!”

對於皇帝的話毫不意外,李戡立刻躬身應是。

親王出閣後輕易不得回京,這是大唐的鐵律,看起來皇帝並沒有爲了李元嘉而破例的意思,而且就算是憐憫他的一片孝心,也絕不是這個時候。

隨手把信件放在了桌子上,李世民舒服的往後一靠,嘴角含笑問道:“李戡,最近潞州那邊可有什麼新鮮事物?”

“……新鮮事物?”

看着李世民那一臉的舒泰,李戡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剛駁回俆王的請求,馬上就問這個?

每次只要他過來稟報有關俆王的事情,似乎皇帝總喜歡問這麼一句。李戡不用想也知道,這所謂的新鮮事物就是指皇帝現在所坐的太師椅,或者是煤爐和鐵鍋什麼的。而且無一例外的是,這些東西每次都能讓皇帝頗爲開心,從平日繁重的國事中找到一些輕鬆。

皇帝發話,李戡不敢怠慢,略微一想就馬上恭敬的回答道:“回陛下,要說新東西還真是沒有,不過最近半年俆王一直在讓人挖的那些……那些下水道終於是完工了!”

說出拗口的下水道三個字,李戡的眼神中閃過一抹怪異。

表情略有些怪異的,還有皇帝陛下,眼皮子跳了兩下後開口問道:“潞州衙署的下水道完工了?他們試過了沒有?效果如何?”

“呃……”

猶豫了一下,李戡無奈道:“回陛下,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雖然潞州大雨時流水非常通暢,但是之前用明溝的時候似乎也從未堵塞過。所以真要說有區別的話,似乎就是從地上變成了地下,看起來讓人舒服了許多。”

李世民微微一怔,訝聲道:“舒服了許多?俆王花了三百多貫來整修衙署的水溝,就只是這樣?”

“回陛下,他們是這樣認爲的。”

看到皇帝的表情似乎頗爲驚訝,李戡趕緊解釋道:“只不過俆王博覽羣書,既然在極西之地的書中看到了這種下水道,而且堅持要在潞州衙署中嘗試的話,說不定還有其他妙處,只是他們暫時看不出來而已。”

“唔……”

捋了捋自己頜下的鬍鬚,李世民心裡卻有些懷疑。

李元嘉這次乾的事情看似有些不着調,至少他實在想不出花了那麼多錢,把那些水溝從地上改到地下,除了看起來讓人更舒服一些之外還有什麼作用,但是想想那小子之前做的那些事情,比如鐵鍋、桌椅,尤其是曲轅犁,誰能說他就是在瞎胡鬧?

“或許……真有其他的妙處?”

琢磨了一會兒琢磨不出個所以然,抽空才問了幾句的皇帝也就不再多想,搖搖頭心道:“算了,既然想不出來,就等以後有機會親自問問他好了……”

對於自家這個十一郎,李世民現在的態度也相當的微妙。

李元嘉是宇文昭儀的長子,當年太上皇如何寵愛他們母子,李世民可是印象深刻,有些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再加上宇文士及這個朝中重臣,要說他不忌憚那真是在瞎扯。

但是另一方面,宇文昭儀當年識進退,堅決的拒絕了皇后寶座的誘惑;宇文士及忠心耿耿,生性謹慎從未有過其他的念頭;眼下這個十一郎更是從小便非常低調,一心撲在了讀書和字畫上面,現在到了潞州之後更是開始鑽研匠人之事,對於執政和結交官紳則完全沒有興趣。

這一家子的表現,李世民就是想懷疑都找不到理由。

再加上李元嘉造出的曲轅犁有大功勞,而且煤爐、桌椅等物也讓李世民頗爲喜歡,鐵鍋和炒菜更是改變了皇帝的飲食,這些加起來,都讓他對自家十一郎是越來越有興趣了。

不然身爲皇帝日理萬機,李世民幹嘛去關心一個遠在千里之外的親王?

想到此處,皇帝忍不住也是一樂。

他這邊轉瞬間不知道轉了多少個念頭,旁邊的李戡卻始終老老實實的等着,不敢發出半點兒的聲音。直到片刻之後,才聽到皇帝悠然問道:“對了,上個月從潞州送來的那種叫做……就是那種做菜的調料,叫做什麼來着?”

“回陛下,俆王稱之爲十三香!”

“哦,對了,十三香。”

經李戡一提醒,李世民頓時想起了那東西的名字,然後接着笑道:“區區一兩就要五貫錢,一斤便是八十貫!短短一天的功夫,元嘉可就賺了一千餘貫……我聽說還有很多人家沒有買到,後續如何了?”

說起此事的時候,李世民的眼中也忍不住閃過了一抹羨慕之色。

這錢來的,真是太容易了。

說實話當時聽說一天時間李元嘉就賺了兩千多貫之後,皇帝都差點動了心。畢竟這只是賣了三十斤而已,按照大唐那些王公貴族們的德性,別說三十斤了,就是三百斤、三千斤,他們絕對也吃得下!

更何況天下那麼大,還有衆多的豪門世家,富商士紳?

後來還是想到了鐵鍋打造不易,而且耗鐵甚多,一般殷食人家恐怕沒那麼快能用上,李世民纔算勉強壓下了這份心思。

再說了,皇帝做生意算什麼事兒啊。

就是潞州來的那些人賣那些十三香的時候,打的也是知道諸多長輩親朋喜歡吃炒菜,俆王便命人從潞州送來了一些十三香,然後跟大家收個本錢的旗號。反正對於這種話,李世民是肯定不信的。

皇帝問起事情的後續,李戡的眼神又變的古怪了起來,微微低下頭低聲回答道:“回陛下,後來又送來了一百餘斤十三香,也是當天便被瓜分殆盡。而從潞州傳來的消息說,徐王府上下正在全力趕製十三香,接下來會送來更多……”

第一章 回長安第十七章 沒什麼卵用的活字印刷第四十九章 再大賺一筆第十章 讓他多活幾年?第七十七章 畢業第一百零二章 江南來的糧食第六十七章 城外第十五章 我想當一個醫師第三十二章 狄胖胖?第五十八章 不用隱瞞第九章 縮水版字典第三章 還要更多!第六章 王妃與桌椅第三十三章 陸明第九十五章 隨軍第六十九章 木匠等級第十三章 好日子到頭第四十三章 不是那麼好拿的第十章 算盤第一百零六章 二十錢第十一章 那是什麼?!第三十六章 難題第十一章 陪讀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第四十七章 大王叫它玻璃第六十二章 商量第一章 長安第十五章 二十倍起價第十三章 未來的婚事第六十六章 開始印刷吧第十一章 興趣第二十九章 兩個辦法第六十三章 嫁出去?第八十章 聊聊玻璃吧第三十三章 大規模撒網第二十四章 自有計較第三十六章 我很高興第十一章 棉花的未來第四十一章 無法抵擋的誘惑第九十八章 和水一樣第七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十三章 好日子到頭第六章 大王會來麼?第八十八章 擔心什麼?第八十六章 運氣特別的好第四十一章 回家第一章 好事兒接着來第三十一章 張柬之第十七章 竹紙和房子第五十八章 要發財了第八十九章 皇帝的好奇心第二十三章 數學第五十七章 治病?第六十章 成了第二十三章第八十三章 大唐芙蓉園第三章第十三章 俱樂部第六十五章 刨子和框鋸第七十二章 新書上架第五十章 字典?第五十七章 再給你一百匹第一百零七章 定價與版號第十二章 消息第一章 長安第四十四章 桑拿第三十六章 入宮第四十二章 宅院第九十八章 鍊鐵鍊鋼第七十五章 太虧了?第二十六章 農具第八十一章 借人第十五章 科研方案第三十章 引誘第三十五章 一百畝第二十八章 閹割第五十七章 好事兒第七十八章 計劃書第一百零四章 用兵第四十四章 最信任的人第八十三章 失落第二十二章 不可能了第八十六章 運氣特別的好第二十五章 李泰的興趣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第二十二章 不可能了第九十九章 解釋第七章 跟着我讀書好了第九十一章 被遺忘的火炕第六十九章 糊了第二十二章 教授第四十七章 大王叫它玻璃第一百零二章 多着呢第二十章 誘惑第三十一章 張柬之第八十章 聊聊玻璃吧第二十一章 教新人第五十二章 入宮第四十一章 一百臺第四十三章 廁籌與手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