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擔憂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既然在潞州這裡待過,李元嘉就想給這個城市留下一筆只有自己能給的財富。

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說他的念想也很簡單,既然自己現在是潞州刺史,而且未來也不知道是否會因爲親王們的輪轉離開這裡,哪怕爲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以及未來的長命百歲,給潞州城挖一套地下下水道系統,改善一下衛生環境什麼的,絕對也是包賺不賠的買賣!

問題是,下水道該怎麼設計?怎麼施工?

陳琳帶着一肚子的疑惑走了,而留下來的李元嘉則是帶着更多的問題,找來了管家韓山:“老韓,跟你請教個事兒……”

“不敢,大王您有事兒儘管問,但是請教兩字我可萬萬不敢當!”

“行了,行了!”

看着韓山一臉惶恐的樣子,李元嘉心裡着實膩歪的很,擺了擺手道:“說正事兒!我看咱們府上用來排水的那一條條的水溝都很新,應該是爲了迎接我來新挖的吧?這都是誰設計……咳咳,誰主持建造的?”

作爲徐王居住的府邸,潞州衙署當然是城裡最講究的建築,排水溝也不例外。

雖然平時不會在意,但是剛剛入住的那幾天,李元嘉可是仔仔細細的打量過衙署的每一個角落,自然也沒有放過這些明溝。而且入住了一年多,潞州城也下過幾次暴雨,每次衙署裡都沒有出現雨水積聚,或者排放困難的現象,說明這些水溝設計的相當合理,也讓李元嘉對當初的設計師產生了興趣。

“這……”

聽了李元嘉的問題之後,韓山頓時一臉的懵。

誰主持建造的?

這個問題問得着實觸及了韓山的盲點,讓他完全沒有任何的頭緒!

不過作爲一名優秀的管家,韓山立刻便想到了一個回答,馬上恭敬的說道:“回大王,我立刻就讓他們去問,最多半天的時間就能知道了。”

徐王想要知道點潞州城裡的事兒,還不容易?

不過韓山剛想說自己現在就去,李元嘉卻搖了搖頭道:“不,不用着急。”

說完也不等韓山回話,他自己就在屋子裡轉開了。

這個時代的排水系統李元嘉也是見識過的,先不用說潞州城裡的這些,大唐最先進、最豪華的長安城排水系統,他也早就看過很多次了。長安南北十一條,東西十四條大街,全城分爲一百一十坊,排水系統遍及整個城市的每個角落,建築周圍常見的就是磚鋪散水、滲水井和排水管道。

當然了,大部分街道的排水都是靠兩側的水溝,無論土築還是磚砌都是明溝。

路面都是中間高,兩邊低,城門下面還有排水涵洞,可以說展現了這個時代很高的建築水準……

然並卵,知道這些並不能讓李元嘉懂得如何設計、建造一條下水道。

比如說如何設計下水道的走向,利用城市的地勢還是藉助工程的力量?再比如說下水道的建造是用土還是用磚,抑或是用石頭?所以歸根結底,還是需要依靠專業人士的力量——就像牛大牛二,還有陳木那些人,可以將李元嘉的想法用這個時代的技術變爲現實的專業人士。另外他自己也需要考慮很多的東西,比如說民夫如何徵召,建造下水道的成本如何解決等等。

而且……

李元嘉想起自己不願意在潞州城內閒逛的一個重要原因,眉頭一挑,停下腳步說道:“這樣吧老韓,除了當初主持建造這些水溝的人之外,再去給我查一些東西……”

……

“父親,您回來了!”

陳琳剛剛回到家裡,大兒子陳志就立刻前來請安,恭恭敬敬的行禮問候道。

心中有事兒的陳琳有些漫不經心,擺了擺手隨意的說道:“嗯,起來吧……一旁坐下說話。”

坐下來的同時看到父親那一臉的表情,陳志有些好奇的問道:“父親,您剛纔去徐王那裡,可是有什麼事情?”

有時候他確實象不太明白父親的想法,明明知道人家徐王的打算,也知道李元嘉肯定不願意和潞州的官員與士紳們有什麼聯繫,甚至還告誡自己以後最好是注意避嫌,莫要與徐王又太多來往,可是他自己卻偏偏從來不注意,三天兩頭的往潞州衙署跑!

老爺子的這個心思,陳志始終都有些猜不透。

和兒子沒有什麼好隱瞞的,陳琳很快就點了點頭,說出了今天去見李元嘉時談到的重點:“嗯,徐王向我問及徵召民夫之事。”

“徵召民夫?”

聞言微微一怔,陳志隨即訝然道:“大王可是要修建亭臺樓閣?他打算建造多少?何時開始?”

“不,不是那些。”

搖了搖頭,陳琳猶豫了一下,皺眉問道:“志兒,你可知道下水道是何物?”

“下水道?孩兒不知。”

想了一下後陳志趕緊搖頭,不解的問道:“父親從何處聽到的這個?難道是……徐王那裡?”

想到了父親剛纔去的地方,陳志很快就有了一個猜測。

陳琳自然不知道兒子這會兒在想些什麼,只是點了點頭道:“沒錯,正是從徐王那裡聽來的,似乎和城中的污水什麼的有關……大王今天問我潞州能徵召多少民夫,看樣子是嫌棄城裡夏天的惡臭了啊!”

“這……”

聽了父親的猜測之後,陳志一臉的無語。

潞州城中一到夏天的樣子,他當然是再清楚不過了,尤其是一到下雨的時候,往往便是污水橫流,混合着那些垃圾的味道,真實想想就覺得噁心。但是徐王不是一直都待在他那潞州衙署當中,幾乎很少出門的麼?

就算是外面再臭,應該也傳不到那裡去吧?

不過在父親面前陳志當然不敢吐槽這些,想了一下後回答道:“這個倒是也不奇怪,有一次我和大王一起出行的時候,就曾經聽他抱怨過……可是除了長安、洛陽之外,這天下各城不都是如此嗎?大王又能如何解決?”

“就是不知道,所以我才擔憂啊!”

搖了搖頭,陳琳輕聲嘆道:“最怕的是他一時間突發奇想,到時候不光是靡費民力物力,還惹起民怨的話,那可就真是麻煩了……”

第四十八章 回京?第三十五章 第三條路第十二章 大傢伙第九十二章 忘不了的火炕第三十三章 讓人疑惑的陳連第二十五章 悲劇第三十章 驚訝的劉志成第一百一十二章 試一試?第六十八章 帶上一點彩頭第三十七章 太厲害了第五十八章 不用隱瞞第三十一章 價格第二十五章 翻車第六十二章 各種謀劃第七十九章 七等酒第八十三章 失落第四十四章 大婚第十六章 你們自己來?第二十九章 兩個辦法第二十八章 彎的第四十九章 開心的瑪麗第九十章 燥熱的正堂第一百零五章 我縫!第八十七章 譏諷第六十四章 被擊碎的驕傲第八十六章 駕崩第七章 不滿足的魏王第十章 寒冬第五十五章 豆製品第一百零四章 用兵第四十九章 鏡子啊!第二十四章 多買一些第四十七章 大王叫它玻璃第四章 爲什麼不行?第七十七章 弟子第一章 長安第三十七章 馬車工廠第二十七章 犁和翻車第九十三章 看出什麼名堂來了?第十九章 試驗第八十六章 修路第一百零四章 哭笑不得的猜測第六十一章 你可真帥!第五十章 開心的李元嘉第三十六章 不好的預感第六十八章 到了越南了?第三章 新活字第九十七章 燃燒的美酒第六十七章 活字印刷難啊!第七十三章 沒有用的水泥第七十一章 準備就是了第三十六章 我很高興第十四章 如火一般的好酒第二十章 再等等第三十四章 開心的兩人第八十一章 被禁止的馬掌第二章 危機四伏的時代第二十八章 長孫衝的懷疑第八十八章 機會第五十四章 新美食第七十五章 最好的白紙第五十五章 焦炭第三章 決心第八十六章 隨口說出答案第三章 還要更多!第二十五章 心疼自己第三十五章 圖紙第六十三章不夠第十九章 酆王薨了第四章 無論怎麼有待都不過分第三十五章 很簡單第三十章 鬥雞第二十九章 凍傷第八十九章 獵前第七十三章 宋體字第四章 驚喜第六十二章 各種謀劃第六章 王妃與桌椅第十四章 門檻太高?第六十八章 莫名的感覺第九十九章 韓王府學堂第十四章 一貫第八章 天竺遊記第二十七章 再等等第四十章 未來究竟會如何?第一百一十二章 試一試?第十八章 賺錢的和賠錢的第五十三章 十斤棉花第五十章 有毒第五章 瞪大眼睛慢慢看第四十一章 喜事第四十八章 回京?第三十章 會費和資格第六十一章 擔憂第二十三章 房遺愛第四十八章 回京?第二十八章 我要定了第二十四章 多買一些第四十九章 試過水銀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