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必須做下去

“嫂嫂,你說我該怎麼辦?”

“這……”

在聊了好半天之後,杜氏依然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苦笑着說道:“說實話,我也不知道……”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杜氏的態度很小心。

從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內心來說,她當然不願意相信房奉珠……或者說李元嘉說的那些數字,但是同樣的,杜氏還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韓王這個絕對不會隨便拿一些捏造的東西來欺騙自己的小姑子。

不是說她多麼信任對方的人品,關鍵是沒有這個必要。

捏造這麼一些數字來欺騙自己的王妃,有什麼好處?就算是韓王不想那麼早要孩子,除了當今陛下,難道還有誰能逼他不成?

所以……

“咕咚!”

嚥了口吐沫之後,杜氏的聲音依然帶着顫音:“奉珠,大王有沒有說過,女人多大以後嫁人,多大以後生孩子才最好?”

“這……”

楞了一下,房奉珠趕緊搖了搖頭:“不,他沒有說過,他只是說會讓人繼續……嗯,繼續去打探更多的人和情況,其他的倒是沒說。”

眨了眨眼睛,杜氏的表情慢慢變得古怪了起來:“也就是說,他做這件事情純粹就是爲了說服你?”

“……”

同樣的眨了眨眼睛,房奉珠沒有說話。

是麼?

最開始的時候,她和嫂子杜氏一樣,也是這麼認爲的。但是昨天晚上輾轉反側的想了半宿之後,房奉珠覺得這種可能性實在是太小了!

很顯然,沒有這個必要。

“所以說,他到底是爲了什麼?”

歪了歪腦袋,房奉珠一臉的茫然:“而且更重要的是,大王到底是怎麼想到這一點,然後派人去統計這些數字的?難道又是從什麼書上看到的?那也太神奇了一些……”

……

把所有的數據“錄入”自己的數據庫之後,李元嘉微微鬆了一口氣,然後翻看了一下自己很久以前寫的一本書——簡單來說,就是這個科研方案的出處。

當然了,這一次就沒有舶來的古書了。

出處是一整套厚厚的日記,“記錄”着李元嘉在潞州當俆王和刺史的時候,所看到、聽到的事情,以及自己曾經思考的結論。

這些東西,李元嘉想要在國外找到“源頭”可不是那麼容易。

畢竟古代的歐洲也好,埃及、阿拉伯和印度也好,雖然在科技,或者說醫學上面都有各自的獨到之處,也有很多領域超過了中國,但是要論起總體水平的話,大家其實都是處在“經驗”爲王的時代。

距離醫學成爲一門真正的科學,還有一千多年的路要走。

就說中國的傳統醫學,也就是未來大家口中的中醫,無論理論還是知識量,也纔剛剛渡過了萌芽階段,進入到理論發展和成熟期……但是這個所謂的發展和成熟期,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至少貞觀年間想都別想!

所以大家都是大哥別瞧不起二哥,李元嘉自然沒有必要非把源頭扯到西方去。

而且……

不管怎麼說,李元嘉也不捨得啊!

就憑這次調查研究的開創性和重要性,李元嘉幾乎可以肯定,只要這玩意兒將來不被徹底的毀掉,就必然會在人類醫學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爲了確保這一點,他已經開始着手準備寫一本“書”,並在將來讓李忠他們印刷出來的準備。

印他幾千冊,天下各州,每個州至少十冊!

“到時候,紙墨都用最好的!”

想到了這裡的時候,李元嘉忍不住微微迷起了雙眼:“印刷也要精美一些,就像《大學》那本書一樣,說不好幾百年後就是最頂級的歷史古蹟!嘿嘿,好歹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書本,別看現在不值錢,甚至在很多文人眼中一文不值,但是放到幾百年後,說不好一本書就能換一棟樓呢……”

想着想着,李元嘉的思緒就發散開了。

說到底,這次的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研究,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是從未有過的創舉。而且李元嘉想要找一個理由的話,其實也不是那麼難,畢竟當年在潞州的時候,他確實讓人瞭解了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產婦和嬰兒的死亡率那麼高,他這個刺史關注一下怎麼了?

而有了關注的基礎之後,多思考一下,總結一下,找到其中的原因也不是太離譜的事情。至少生孩子太早或者太多的女人壽命短暫,這個可是從數據上一眼就能看到的結論——當然了,前提是你專門去統計並分析過這些數據。

“要是能成的話,就功在千秋了!”

合上了厚厚的“日記本”,李元嘉最後長出了一口氣,臉上泛起了一絲凝重之色。

其實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女人的社會地位都是一樣,甚至在很多男人眼中就是發泄慾望或者傳宗接代的工具而已。就連一千多年後的二十一世紀的發達國家,女***也才幾十年而已。

古代的女性們,苦生育這件事情久已。

不光是東方的女人們,西方的女人也不例外。比如說未來的美國人,也要等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時候,傳統的大家族模式煙消雲散,一對夫婦兩個孩子的現代家庭模式建立……當然了,更重要的是經濟、技術的發展,以及避孕藥、避孕套等工具的產生和推廣,才讓女人們從生育機器這個桎梏中脫身出來。

所以女權運動的基礎除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外,避孕工具的作用絕對不能低估。

好吧,扯遠了。

反正對於李元嘉來說,在大唐搞女權運動什麼的,他是從來都想都不敢想的。哪怕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開放的皇朝之一,而且還有武則天這個唯一的女皇帝存在,但是想要搞這個那也是死路一條。

他想要做的,無非就是讓唐人少死一些,然後人口再多一些而已。

“所以這件事情,必須要做下去!”

響到最後,李元嘉深吸了一口氣,目光閃爍了起來:“讓大家少生肯定是不現實的,那太過分了,但是……不能太早生孩子的道理,總能講得通吧?而且光是這些還不夠,等那兩個小子從西域戰場上回來之後,就可以把它們結合起來考慮了……”

第三十章 鬥雞第二十四章 大疫第八十八章 牙刷和毛巾第六十二章 商量第二十二章 水車第三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盧國公第十二章 美食第二十七章 心情第十一章 鐘鼓報曉第二十二章 崩第三十五章 很簡單第三十五章 第三條路第二十九章 缺貨第十八章 建幾條路?第五章 衣食住行第六章 王妃與桌椅第八章 完全學會了第三十三章 棉衣第二十章 誘惑第四十四章 真正的希望地八十四章 新茶第五十五章 終於要來了第十七章 大朝會第二章 危機四伏的時代第九十二章 醫書第三十七章 酒和茶葉第五章 宅院第四十三章 必須做下去第十章 算盤第六十章 翼國公薨第八十五章第六十五章 入城第六十二章 問題第二十二章 救上一救第二十八章 馬車與紙牌第四十六章 改進第六十五章 香皂第五十五章 被打臉的韓王第五章 簡單版的《說文解字》第十四章 失望第六十二章 問題第二章 搬家第五十一章 戰略物資第三十三章 陸明第三十一章 這不是錢的事兒第七十九章 不能白給第三十五章 雨夾雪第五十二章 有點慌的劉志成第二十三章 開業第六十章 下水道系統第四十一章 一百臺第二十六章 農具第十八章 宇文士及第七十六章 賞賜第五十二章 古怪?第八十二章 一百萬貫第十四章 會員制第四十章 做作第二十章 功夫茶第六十九章 占城稻第一章 長安第六十四章 被擊碎的驕傲第三十五章 一百畝第四十八章 期待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日第九十四章 要忙的事情第八十四章 愣住的皇帝第四十一章 農莊第六十二章 多少錢一塊?第七十九章 着重培養第二十八章 是你的風格第六十二章 問題第五十二章 有點慌的劉志成第二十七章 元日朝會第四十四章 新賬簿第九十七章 耀眼的文字第二十九章 茶葉貿易的提前出現?第五十八章 不用隱瞞第二章 更衣之所第十一章 褲子第二十六章 貞觀十一年第二十六章 下次第四十二章 宅院第十四章 抵達第四十二章 研究第八章 鬥單于第五章 書第四十二章 打的什麼主意?第二十二章 救上一救第六十六章 開始印刷吧第十五章 不好辦啊第九十八章 鍊鐵鍊鋼第四十五章 賒給你第一百零三章 清洗第六十章 成了第十二章 消息第七十二章 回宮第二十一章 興趣第六章 大王會來麼?第六章 回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