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一樣一千貫

占城稻,耐旱,適應性強,不挑田地,生長週期短,從播種到收穫不過五十多日。

如果把這些特性單獨拿出來,其實也不見得就讓占城稻在歷史上有那麼大的名氣,但是當占城稻的生長週期、播種日期等特性,與中國晚稻結合到了一起的時候,便產生了讓人根本無法拒絕的奇蹟。

一年兩熟!

對於圍繞着土地而轉的農業社會來說,這甚至都不是奇蹟,而是神蹟了!

一年兩熟,就意味着一塊土地的年度產出可以增加一倍,也就是說農戶的口糧可以增加一倍,上交的租金和稅收也增加一倍。無論對個人、地主還是國家,這自然都是天大的利好。宋代的中國人口可以突破一億大關,而且還被譽爲歷史上最富裕的王朝,占城稻絕對是功不可沒。

而且……

一年兩熟的糧食產量,還將會大大加快中原王朝對江南的開發速度!

未來中國經濟中心的南移,一方面確實有北宋被人硬生生打成了南宋,不思進取的朝廷不願意回到北方的緣故,但是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南方糧食產量的暴增!

這一點,明清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南方糧食產量暴增的開端,就是占城稻在宋朝時傳入中國,並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開來。

所以對於占城稻這種幾乎可以改變歷史進程的大殺器,李元嘉既然想起來了,自然就沒有放棄的道理。

現在大唐對南方的興趣不大,一方面自然是因爲“關中富庶”,另一方面的話,也是因爲江南開發不易,炎熱的氣候和各種各樣的森林就是最大的攔路虎!而只是憑藉現在的糧食產量,並不值得花費太大的力氣去開發……

說白了,對占城稻他勢在必得。

因爲作爲一個未來人,李元嘉就算不太懂農業,但是歷史好歹還是明白一點的,自然知道占城稻進入中國是多麼的“生不逢時”,讓人遺憾!

實力應該是最強大的時候,偏偏遇到了窩囊廢宋朝!

因此李元嘉也非常的好奇的是,如果占城稻能在唐朝時就進入中國呢?當一個進取而開放的國家遇到了讓他們實力暴增的神器,會創造何等的局面?

說實話,那真是相當的讓人期待。

爲此花個一千貫算得了什麼?事實上,如果不是考慮到各方面的影響,比如說容易被御史攻訐之類,還有……咳咳,實在是有些心疼的話,李元嘉還真是敢拿出一萬貫來!

還是那句話,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啊!

哪怕山高路遠,而且這路上到處都是蛇蟲虎豹,以及古代南方特有的各種“瘴氣”,但是在一萬貫的刺激下,百分百有人會破釜沉舟一把,組織一批人前往交趾之南尋找那種傳說的水稻稻種。

只要能拿到占城稻的稻種,一兩萬貫錢算什麼?

“如果一千貫始終吸引不來人的話,就提到一萬貫!”

琢磨了一會兒之後,李元嘉很快就下定了決心:“反正這占城稻就算是找到了,將來肯定也是要獻給朝廷,獻給老二,到時候讓他給報銷……嘖嘖,不行!光報銷還不夠,至少也要十倍回報一下吧?來個十萬貫意思意思,就當我這個親王給大唐做貢獻了,嘿嘿!”

嘴角一彎,李元嘉自顧自的笑了起來。

如果直接跟皇帝他們說有一種水稻,可以讓江南一年兩熟,李元嘉還真沒有十足的把握讓他們完全相信,畢竟這事兒聽起來太玄幻……不,應該說對於大唐的人來說,這本來就是天方夜譚一般的事情。但是他卻可以百分百的肯定,一旦自己找到了這種稻種,皇帝和大唐的中樞絕對會立刻把它給捧上神壇!

有了糧食,大唐還會怕誰?

足夠的糧食就意味着大量的人口,如果再加上李元嘉拿出來的那些“黑科技”,只要他的侄子和侄孫們不太作死,周邊的這些國家還能成爲禍患?比如說將來會攻入長安的吐蕃,大唐要是真的願意花心思和它耗下去的話,將來還能發展壯大起來?

李世民這種雄主,不可能看不到占城稻的巨大作用,所以別說十萬貫,恐怕就是一百萬貫,只要李元嘉敢要,皇帝肯定都敢給!

只不過……

到時候拿了那一百萬貫,是繼續當個逍遙王爺,還是某一天被老二給沉到曲江池裡面去,李元嘉就不是很確定了。

所以哈哈一笑之後,李元嘉已經暗自打定了主意:到時候也別提錢不錢的了,直接獻給皇帝就得了。反正對他這個大唐親王來說,爵位已經尊崇的加無可加,俸祿也是最高的一個等級,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獻上占城稻,就當給自己再加一道免死光環好了。

想到這裡李元嘉也不猶豫了,直接就衝着韓路成招了招手道:“算了,我剛纔想了一下,你還是專門派個人去江南道,以後就專門待在那裡吧。”

“專門派個人?大王,你的意思是……就爲了這稻種待在那裡?”

愣了一下之後,韓路成趕緊小心的問了一句。

聽了剛纔李元嘉的解釋之後,他哪裡還不明白這稻種的重要性?只不過聽到大王說派一個人專門去江南道,而且要一直待在那裡,韓路成下意識的還是有些擔心。

而看到他的表情之後,李元嘉則是眉頭一挑,輕笑道:“怎麼,你可是覺得有什麼不妥?”

“這……”

猶豫了一下之後,韓路成還是認真的點了點頭道:“大王,派一個人專門常駐江南倒是沒什麼,咱們在那邊本來就有幾千畝的茶園……但是如果讓他專門去辦這稻種的事情,勢必要給他帶上不少的金錢,那樣的話……”

韓路成的話沒有說下去,但是李元嘉卻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常駐江南,吃穿住用的錢少了肯定不行;而且要想高價求購占城稻的稻種,說不得還要花上不少的資金來宣揚此事;甚至於爲了讓人相信誠意,還要拿出錢來請一些有名望的人來作保。

這些事情,都少不了花錢!

這麼大的一筆錢交給某個人,讓他在江南常駐的話,能不能讓人放心?

想了一下之後,李元嘉眨了眨眼睛,無奈的說道:“儘量找忠心的人去吧,讓江南那邊的人也看着點……另外,無論是誰,去了江南後如果找到了稻種,本王一樣賞他一千貫……”

第二十一章 夫人路線第五十八章 大水第三十七章 太厲害了第二十四章 新生第七十五章 格子第二十七章 元日朝會第四十八章 期待第六十二章 各種謀劃第十四章 會員制第四十一章 無法抵擋的誘惑第四章 必然能成第二十二章 你想差了第十四章 如火一般的好酒第五十章 有毒第十一章 鐘鼓報曉第五十章 開心的李元嘉第七十四章第六十四章 古怪的字體第四十一章 農莊第十二章 大傢伙第六十章 下水道系統第七十八章 印書第二十四章 大疫第一百一十章 你腦子有病啊?!第五十一章 張柬之的想法第十章 讓他多活幾年?第二十四章 文房四寶第二十一章 火鍋第二章 搬家第四十章 親自過問第四十三章 不是那麼好拿的第十六章 好好上課第六十一章 驚喜第三十三章 棉衣第三十六章 難題第八十章 紙幣第三十八章 一個大目標第七十章 優秀第九十七章 耀眼的文字第七章 一千個?兩千個?第九十三章 玻璃工坊搬遷第十二章 美食第六十四章 一百貫第二十一章 教新人第三十一章 涼意第五十九章 客人第三十三章 今兒個高興第八十三章 大唐芙蓉園第九十一章 期待戰爭第四十六章 徒弟登門第五十三章 十斤棉花第四十章 做作第一百零七章 定價與版號第一百零七章 定價與版號第三十二章 印刷第二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六十五章 興趣第七十五章 最好的白紙第十一章 鐘鼓報曉第七十七章 弟子第十七章 大朝會第四章 李靈夔第三十七章 尺子第六十一章 棉花“豐收”第十八章 刻一套第七十八章 新酒第一百零三章 清洗第五十二章 太天真了第十六章 打斷你的腿第三十二章 印刷第十章 讓他多活幾年?第二章 必須要做第十五章 科研方案第七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二十二章 崩第四十八章 期待第五十章 值多少?第三十五章 一百畝第二十章 不識貨的大唐人第二章 良心報價第十七章 竹紙和房子第九十九章 解釋第二十三章 數學第三十五章 第三條路第二章 拜帖第六十八章 莫名的感覺第十八章 建幾條路?第十五章 科研方案第五十八章 結果第七章 不滿足的魏王第五十章 有毒第三十章 又是一次機會第七十四章 狩獵第三十三章 今兒個高興第六十五章 入城第六十二章 多少錢一塊?第二章 良心報價第十七章 大旱第二十六章 給你們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