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竹子造紙

玻璃工坊搬完家,生產規模增加了至少五成。

地方有的是,而且現在生產玻璃的設備也不是很麻煩,想要隨時都能做的更多,但是能做出玻璃的工匠卻不太夠。

沒辦法,培養是需要時間的。

尤其是做玻璃需要掌控溫度,需要小心的攪拌,添加各種配料,小心的計算他們的配比,這都需要時間去慢慢的學習、掌握,偏偏李元嘉現在能給韓成的都是一些大字不識一筐的糙漢子,學習起來的速度……

說實話,真的是慘不忍睹。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就算李元嘉貴爲韓王,也不可能有一羣能讀書寫字,還懂得一些簡單計算的奴僕。就連現在玻璃工坊的那幾個工匠,都是韓成花了三年時間手把手教出來的!

那小子自己都是個半吊子,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

所以就算明知道因爲人手不足的問題,玻璃的製作非常緩慢,李元嘉也沒有任何辦法。他只能先給玻璃定一個一百貫一塊的高價,就連長孫無忌也只敢給自己的書房、臥室和客廳裝上幾塊的高價,先人爲的把銷量壓下來再說。

現在工坊搬進了保密性很強的山谷,李元嘉就更不能着急了。

在王府學堂之外,他已經讓馬良辦了個“短期培訓班”,又從家裡各處產業中搜羅了十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學期只有一年左右。大概的要求就是能認識至少五百個字,學會簡單的加減乘除等等,然後送到山谷中來當玻璃學徒。

等到這幫小子出師,一個月造他五六百塊應該都沒什麼問題了。

只不過這個時間恐怕會比較久,李元嘉估計自己最少也要等到貞觀十五年左右,除非他願意把王府學堂的那幫小傢伙給派過去——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那些少年們,可是李元嘉的寶貝!

尤其是在他們已經完成了兩年的學業之後,李元嘉已經打算自己也每個月抽出時間來帶帶他們了。而且這一次,他不會像當年教李忠等人那樣,一個月就是兩三天時間,而是準備每旬抽出兩天來!

這一堆幼苗,李元嘉絕不允許養廢嘍!

而正是因爲想到了這一點,他第二天並沒有直接回長安,而是讓人又給房奉珠帶去了也一個消息,自己踏踏實實的在莊子裡住了下來。

玻璃工坊那邊已經不用去看了,但是造紙工坊和活字工坊這邊,李元嘉還是去看看的。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了李忠那裡。

其實沒什麼好看的,活字合金還在繼續改進,不過投入在減少,只有一個鐵匠和兩個學徒在做。只不過以前的要求就是每次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現在多了一項,就是測試每次產品的各項性能。

所以下午的時候,李元嘉就去看了看自己的棉花地。

今年的棉花已經種下去了,長勢還不錯,李元嘉隨手就賞了孫展他們十貫錢,算是一個小小的激勵——今年再收穫一茬之後,他們就將積攢起來足夠數量的種子,有資格進行更大面積的種植和推廣了。

只不過在農業一切給糧食讓步的前提下,大唐允不允許他擴大種植面積,李元嘉心裡現在還沒譜。

雖說他有的是地,可種什麼還真不是自己能說了算的。

在城外農莊的重點,依然是王普那裡。

比起去年的時候,造紙工坊的規模大了至少一倍,光是牛大和牛二手底下的工匠現在就已經有十六個人了,加上日常幫忙的雜役,至少也有四十人之多。而且這還只是正常情況下的人手數量,如果是上個月蒐羅原材料的時候,加上臨時來幫忙的人手將會突破百人!

即便如此王普還是嫌少,依然還在繼續讓工匠們帶着學徒。

沒辦法,韓王紙的需求量實在是太大了。

現在滿長安城都知道,原來的紙界“霸主”李家紙坊已經不行了,不光是紙張的硬度、韌度和潔白度比不得人家新華書店的白紙,就連頂級紙張的產量漸漸的也落入了下風——被一個成立不過短短數年的紙坊如此吊打,不知道驚掉了多少人的眼球。

最開始的時候,也不是沒人打過新華書店的主意,但是當李元嘉每個月固定給皇帝那兒送一千張白紙,順便給樑國公府和舅舅宇文士及那裡也送去兩百張之後,就再也沒人敢再有這個念頭了。

開玩笑呢?

這時候誰還能不知道,新書書店是哪位爺的產業?

哪怕是一介閒王,那也是大唐的親王!

滿長安城去找一遍,除了皇帝和太子之外,就連魏王見了那位都要大禮參拜,而且人家李元嘉還不用回禮——這可是當年皇帝親自下旨確定的事情。

所以從那以後,甚至都沒有人再用自家主子的身份去壓新華書店的掌櫃,提什麼提前預定之類的話題,每個月只能在固定的某個日子去店裡排隊搶購白紙,順便再買些筆墨回去。

哪怕新華書店規定每家只能一次買五十張,也沒人敢有意見。

至於說真正的大佬們,比如說魏王李泰,趙國公長孫無忌等人,那都是直接找到了韓王,而李元嘉也很給面子的留足了紙張,每個月讓人專門送到府上去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王普他們至少能做出十萬張白紙!

聽起來數量很大,可是即便韓王紙已經漲了兩次價,一年下來也不過幾百萬錢,也就是幾千貫而已,和玻璃一比簡直就是不堪一提!

所以在紙坊看到了四五十個人忙碌的場面之後,李元嘉忍不住有些頭疼的摸了摸鼻子,皺眉道:“王普,如果我給你也買下一座山谷那麼大的地方,你們一年下來能給我造出多少白紙?造價又能降低到多少?”

Www☢тTkan☢¢ O

“這……”

楞了一下之後,王普頓時苦笑了起來:“大王,您所說的我早已經計算過了,就算我們有那麼大的地方也沒有足夠的人手啊!而且造紙不比那玻璃,需要用到大量的樹皮和一種藤蔓的汁液……這些東西可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現在這樣的規模其實已經是材料能供應的極限了,除非我們願意降低紙張的質量,多造一些次等的白紙……”

“嗯?那不行!”

不等王普把話說完,李元嘉就直接搖了搖頭,否決了這個說法。

王普說的次等紙張質量其實也還行,而且因爲對原材料的要求不高,產量可以大幅度提升,可是那樣就是和普通的造紙作坊來搶生意了。

說實話,李元嘉還不屑於幹出這種事兒來。

他要是和那些普通的造紙作坊搶生意,絕對是直接把對方的路全部堵死,不留一條活路的那種。所以沉吟了片刻之後,李元嘉開口問道:“王普,我讓你們試着用竹子來造紙的事情,進行的如何了?”

第六十三章 嫁出去?第五十三章 交代第七章 俸祿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十九章 父子第七十七章 畢業第六十四章 全天下第四十二章 幹唄第十章 彩頭第一百零一章 倒黴的軍士們第五十四章 徐王的禮物第八十一章 茶葉的流行第三十五章 消毒酒精第七十五章 想多了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第四十五章 賒給你第七章 教師與管事第二十章 侄孫第九十五章 隨軍第二十五章 玻璃第七十章 太古怪了第五十三章 圖紙第八十三章 大唐芙蓉園第七十七章 畢業第四十八章 鏡子的曙光第七十五章 太虧了?第十六章 打斷你的腿第四十章 做作第二十六章 貞觀十一年第七十三章 怪人第一百零九章 愧疚第一百零五章 五千冊第五十一章 程處亮第三十一章 不上朝第五十五章 新紙第六十八章 莫名的感覺第六十四章 工具第七十六章 賞賜第五十章 兩本數學書第四十七章 房玄齡第十五章 位置第四十章 大廚房第二十六章 十貫第九章 葡萄第十一章 那是什麼?!第二十章 不識貨的大唐人第二十九章 1.0版曲轅犁第一百零七章 定價與版號第二十二章 崩第三十八章 書房第九十九章 新市場?第四章 驚喜第七十四章 新遊戲第九十四章 要忙的事情第十六章 新想法第四十七章 房玄齡第十一章 白紙第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十六章第三十章 會費和資格第二十七章 犁和翻車第十八章 宇文士及第三十一章 這不是錢的事兒第八十五章 限制第二十五章 偶然所得第五十章 兩本數學書第二十八章 彎的第四十二章 荒唐第二十三章 貴婦小姐們第五十二章 可惜第四十五章 跨越時空的小院第十八章 鹹魚人生第三十四章第十一章 那是什麼?!第七十五章 最好的白紙第七十七章 畢業第六十九章 木匠等級第五章 再去試一試第二十四章 新生第十九章 隨身帶着第九章 葡萄第八十八章 擔心什麼?第一百一十二章 試一試?第七十五章 準備第七十二章 新水泥方子第九章 原因第六十二章 問題第八十一章 被禁止的馬掌第四十八章 回京?第九十八章 和水一樣第二十五章 偶然所得第一百章 一千壇和翻倍第九十章 燥熱的正堂第一百零九章 愧疚第六十七章 活字印刷難啊!第四十二章 幹唄第八十二章 叛亂第四十二章 天大的好事情第三十二章 馬蹄鐵第八十三章 心動與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