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河之東(八)

????ps:??感謝鐵人的打賞,感謝lmxy、zjp420的月票。

果然,隨着一聲令下,盧龍軍三臺牀弩同時發動,其中兩支射高了,直接越過城頭,墜到城內;還有一支則射得偏了一些,斜打在城垛上,砸起一片土礫後彈到了護城河裡。

劉重霸心頭一緊,然後飛快下令操控守城弩的士卒還擊。城頭上也斜飛出幾支巨大的車弩,但到了箭樓前卻無力的掉落下去。

四百步的距離,不是普通守城弩能夠達到的!

盧龍軍工程營的士卒好整以暇的重新校正了高度和方位,然後再次發射。這一次準頭明顯要高過上一次,有一支弩箭扎到了城樓上,直接將一處飛檐掃了下來,露出了城樓的橫樑;還有一支頂在一處城垛的下方,一道肉眼可見的細縫立時顯現。

這個時代的城牆並不都是青磚重石壘砌而成的,大部分以泥土堆砌,只有城門附近才以巨石搭建。像長安、洛陽這樣的都城,亦或是晉陽、幽州這樣的重鎮,纔會以巨石爲修建城牆的主料。

因此,大弩對一般的城牆具有很強的破壞作用。

盧龍軍工程營配備的牀弩同樣得到了李誠中的指點,不僅加大了長款,而且使用了大量的牛筋以形成高強度的扭力,力道幾達十石,需要兩人同時踏張才能發射,射程遠超同輩,足足接近四百五十步。另外,弩箭本身也用鐵箍加固,使得弩箭的硬度得到增強,對城牆的破壞作用也明顯增大。

三架箭樓居高臨下對着厭次城頭射了一整天,巨大的威力將宣武守軍壓制在垛口下不敢擡頭。等到黃昏時分,厭次城牆上的垛口已經坍塌了多處,同時在城牆上插上了數十支弩箭,許多裂紋沿着弩箭的箭頭擴散出去。如同蛛網一般讓人看了心頭髮麻。

接下來的兩天,盧龍軍仍舊沒有派兵登城,而是繼續退出投石機和箭樓連續破壞城牆。這一點令劉重霸很鬱悶,讓城內的宣武軍守卒相當不爽。只是捱打不能還擊的滋味着實不好受,讓人想起來就泄氣。

經過投石機和箭樓連續幾天的蹂躪,劉重霸已經對厭次城牆不太抱有信心了。劉重霸沒有見過那麼大的石彈,也沒見過那麼粗硬的弩箭,如果按照他的認知和常識,敵軍的投石機和攻城弩雖然也具備一定威力,但遠遠沒有現在這麼可怕。對於城牆的破壞也沒有現在這麼厲害。

而且最關鍵的是,如果是往常的話,劉重霸可以利用城頭的守城弩破壞敵軍的攻城器械,可是現在的情況是他打不着盧龍軍,可盧龍軍卻能打得着他。這種情形對士氣的打擊是相當嚴重的。

在這幾天的對峙中,盧龍軍照例以攻城器械對城牆持續進行破壞,懷約聯軍的大隊人馬則在城下觀看這幕相當壯觀的場景,而宣武軍守卒則繼續在城上城下來回奔波。

劉重霸忍受不了了,他決定主動出擊。爭取破壞掉盧龍軍的這些投石機和箭樓。

劉重霸點選了五百敢死的士卒,以一員勇將率領,攜帶火油和易燃的木薪,準備出城作戰。一般的出城作戰都不會選擇敵人主攻的城門。因爲那個方向敵軍人多,而且警覺性高,貿然攻出去基本上屬於身陷死地之局,所以出城的方向往往選擇側翼。比如當年葛從周在魏州出擊的時候。選擇的就是從另一個城門出城,繞行到盧龍軍主攻的方向施以側擊,一舉擊潰盧龍軍攻城主力。

宣武軍同樣沒有走北門。北門是盧龍軍主攻方向,人數也最多;他同樣沒有走西門,西門打着滄州軍的旗號,劉重霸知道這是那支在滄州擊敗魏博牙軍的軍隊,戰力相當不俗;他選擇的是從東門出發。

東門是盧龍軍魏州軍的負責範圍,魏州軍是新立之軍,都指揮使是滄州軍上一任都教化使劉金厚,劉金厚是李誠中麾下最爲得力的大將之一,從白狼山時代開始就追隨李誠中,在大大小小的諸多戰役中立下無數軍功。

劉金厚的指揮風格是穩重、厚實,在這幾天的戰事中,雖然魏州軍沒有怎麼攻擊過城牆,但每天他都踏踏實實的按照棣州行營的部署,安排了值守的軍隊,每天安排一個營頭盯防厭次東門的異動,左右廂輪流上陣,從來沒有一天有所懈怠。

今日依然如此,劉金厚從上午天光放亮起,就安排了左廂步卒三營盯防東門。

盧龍軍擴充太速,所以急缺軍官,很多人藉此機會上位,達到了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高度。如果要往前追溯的話,可以很清楚的理清這些軍官的脈絡。盧龍軍最早來源於跟隨李誠中自魏州城北撤的老酉都二十三名弟兄,這夥人中的絕大部分隨同李誠中來到平州軍,建立了當時的平州軍甲都、乙都,後來進入白狼山時期後,甲都和乙都擴充爲平州軍前營,攻佔柳城後再擴充爲營州軍,然後入關擴充爲五軍,今年初春繼續擴充,目標是建立九軍——包括懷約聯軍。

當年老酉都的弟兄,凡是跟隨李誠中出關的,一個都沒落下,全部晉升爲五品上的各級將軍,實職出任包括總署四司、各軍都指揮使、都教化使以上官職。

接下來就要算到白狼山時期的平州軍前營了,三、四年的各種戰事下來,當年的前營如今還活着的不到百人,這些人也大多走上了高位,出類拔萃者同樣登上了軍一級職銜,或是在四司執掌重權,比如虞侯司作戰處都虞候馮思友、教化司宣教處都虞候邱明;又或是在軍中擔任主官掌握兵權,比如魏州軍都指揮使劉金厚、懷約聯軍都指揮使解裡、滄州軍都虞候使馮術,以及一大批各軍左右廂指揮使;還有一些不適合領兵的,也給了優厚的待遇,或是軍中骨幹,或是軍校教官,比如三級士官羅源安。

如今的大擴軍中,第三代軍官也已經登上了盧龍軍的舞臺,他們是李誠中佔據柳城之後徵募的士兵,也就是營州軍左廂的前身。這些人如今是各軍中高級軍官的主力,出任各營指揮,表現出衆的甚至已經升到了廂一級主官的職位,其典型代表就是魏州軍左廂指揮使熊虎。

熊虎是李誠中入主柳城後徵募的第一批士兵,接受新兵訓練後進入小淩河流域剿匪,因功晉夥長。之後被抽調進入和龍山大營,在張興重的指揮下參加了鹿鳴窪戰役,再次立功轉爲檢校隊正。之後熊虎參加了白狼山軍校培訓,說起來與李承晚、王思禮、趙原平、崔和還是同學,學成後職銜前抹掉了“檢校”二字,沒多久就參加了東征渤海之戰,回來後接着打到了白狼山,又隨大軍包圍了西遼澤。

契丹人臣服後,熊虎已經成爲一名都頭,是教化司考功處內定的培養人才,是當時營州軍內兩隻手就能數得上來的“猛將”之一,深受鍾韶、劉金厚兩名主官的賞識。

營州軍入關後,李誠中執掌幽州,熊虎立刻被調往白狼山參加新一期高級軍官培訓,之後在新成立的滄州軍中擔任營指揮之職。要知道,滄州軍基本上保留了原營州軍左廂的大批主力,是全軍一等一的王牌,能夠在滄州軍中帶領一營戰兵,那是絕對的精銳!

大王莊——將軍廟戰役之中,熊虎營擋住了魏博牙兵的拼死進攻,力保大王莊不失,熊虎再次被鍾韶和劉金厚列在戰功簿的前列。今年魏州軍新立,劉金厚由滄州軍都教化使轉任魏州軍都指揮使,頭一個點名要的就是熊虎,若非滄州軍中李承晚、王思禮都在,鍾韶還真捨不得把熊虎讓出去。

就這樣,熊虎火速升官,成了魏州軍左廂指揮使,可謂劉金厚手下第一悍將。

熊虎通過劉金厚的關係,調用了一批原來自己營頭下的軍官,連同教化司分配的其他軍官爲骨架,補充了大量新兵,終於算是搭建起了左廂的模樣。

被熊虎調來的就包括他手下的都頭趙五,還有那個小夥長李彥直。

趙五是前年秋天在饒樂山決戰中成長起來的,那一戰,營州軍左廂損折過半,趙五由新兵蛋子成爲了一夥之長,傷好後趕上了西遼澤戰役的尾巴,在攻打東山一戰中再次立功,榮升隊正。李誠中入關後,趙五參加了新一期初級培訓班,擔任滄州軍熊虎營的都頭,緊接着又參加了新四期高級培訓班,轉任魏州軍左廂步卒三營營指揮。升遷之速,比起頂頭上司熊虎也不遑多讓了。

今日值守的正是趙五,他的營頭正好輪值東門。

因爲輪值東門是按營頭來單獨承擔的,所以行的不是戰時編制,而是合成編制,也就是說,趙五的三營包括兩個槍兵都、一個刀盾都、一個弓箭都和一個騎兵都,各兵種俱全。

趙五在厭次東門吊橋外二百步放了一個槍兵都和一個弓箭都,在東門外南側的小樹林裡藏了一個騎兵都,其他兩個都捏在手上作爲預備。

北門那個方向投石機和箭樓打得正歡,“咚咚”的城牆震動聲不時傳來,其間還夾雜着懷約聯軍的一陣陣歡呼聲。這些聲音傳到東門,讓趙五長時間向北門方向遙望,情不自禁抓耳撓腮,心裡頭急得恨不能立刻趕過去一看究竟。

就在這時,有營參軍使勁拽動趙五的衣襟,趙五回過頭來一看,不知什麼時候,東門上的守軍增添了數倍。(未完待續。。)

第70章 轉折(二)第33章 諸侯之定(十二)第55章 兩河輪戰(一)第51章 范陽之春(五)第37章 雙極(九)第45章 君之野望(三)第31章 榆關風雲(十)第45章 白狼山水間(十二)第8章 魏州(三)第59章 河北新軍閥(二)第50章 君之野望(八)第120章 南北戰策(十四)第34章 白狼山水間(一)第22章 幽州留後(二十二)第34章 盧龍節度(三)第3章 幽州留後(三)第10章 中官之死(四)第112章 南北戰策(六)第122章 南北戰策(十六)第77章 懷遠新思維(九)第50章 范陽之春(四)第28章 幽州留後(二十八)第54章 盧龍節度(二十三)第70章 仁恕之道(三)第46章 盧龍節度(十五)第33章 諸侯之定(十二)第22章 幽州留後(二十二)第38章 白狼山水間(五)第71章 懷遠新思維(三)第13章 北迴歸線(三)第16章 北迴歸線(六)第1章 羣衆演員李某第37章 白狼山水間(四)第134章 中樞之要(四)第57章 饒樂山巔(十一)第58章 燕郡問題(三)第75章 釘子(八)第52章 君之野望(十)第65章 燕郡問題(十)第12章 蔣袁合流(二)第72章 非常規戰爭(九)第43章 白狼山水間(十)第16章 西京變(十六)第81章 釘子(十四)第31章 營州經略(三)第52章 己未之冬(三)第38章 營州經略(十)第85章 釘子(十八)第68章 兩河輪戰(十四)第11節 幽州留後(十一)第76章 轉折(八)第37章 白狼山水間(四)第81章 東都會盟(一)第53章 饒樂山巔(七)第75章 懷遠新思維(七)第56章 燕郡問題(一)第59章 己未之冬(十)第79章 大王莊——將軍廟(三)第81章 釘子(十四)第96章 決戰上黨(十一)第49章 饒樂山巔(三)第42章 白狼山水間(九)第25章 榆關風雲(四)第35章 營州經略(七)第141章 國器(三)第31章 營州經略(三)第19章 西京變(十九)第76章 轉折(八)第22章 幽州留後(二十二)第32章 榆關風雲(十一)第61章 河北新軍閥四第70章 懷遠新思維(二)第40章 盧龍節度(九)第111章 南北戰策(五)第43章 盧龍節度(十二)第50章 君之野望(八)第30章 諸侯之定(九)第69章 仁恕之道(二)第140章 國器(二)第57章 饒樂山巔(十一)第116章 南北戰策(十)第24章 諸侯之定(三)第2章 西京變(二)第12章 遼西雙城(十二)第19章 西京變(十九)第66章 兩河輪戰(十二)第79章 大王莊——將軍廟(三)第76章 非常規戰爭(十三)第74章 仁恕之道(七)第69章 非常規戰爭(六)第6章 西京變(六)第33章 營州經略(五)第141章 國器(三)第45章 白狼山水間(十二)第69章 仁恕之道(二)第122章 南北戰策(十六)第67章 兩河輪戰(十三)第64章 燕郡問題(九)第12章 西京變(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