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幽州留後(十一)

ps:感謝felixxu111兄打賞,感謝zho8888、司徒平一、ligyootan、game波y2000的月票!

劉守光悚然而驚,想了想,又自我寬慰道:“謙誠是否過濾了?關外營州偏寒之地,李誠中又在與契丹人交戰,哪裡有餘力顧及關內?而況某又是東平王保舉的盧龍留後,難道他就真有膽子和整個盧龍作對,和東平王作對?”

劉知溫不動聲色,只是盯着劉守光一言不發。劉守光也覺得自己的話轉圜不了,只得尷尬一笑:“謙誠,某知曉了,某不動三氏便是,只這李誠中怎麼辦?你是知曉的,他與某有些嫌隙……”

李誠中還是大頭兵一個的時候,這位大帥就曾經強佔過他的軍功,其後更是出伏兵於中道截殺過李誠中,這哪裡是什麼“嫌隙”,分明是生死大仇!

但劉知溫也不點破,只是道:“某苦思良久,想來想去,也只能先試探試探這位都督的意思。若是他願意聽從大帥調遣,咱們便須極力籠絡,甚至許他長據關外,聽調不聽宣!若是他不從,便以霸都騎和薊州軍討伐他,同時與關外契丹人相約,南北夾擊,某聽說趙敬與契丹人曾有過聯絡……”

劉守光大喜,其實聽到這裡,他反而隱隱對李誠中不服調遣有所期待,那樣的話,就連趙氏二族的問題也似乎有解決之道了……

“怎麼試探?”

劉知溫從袖中取出一本摺子,翻開道:“賞功罰過。歷爲上位者秉權之道。這份折本某已經看過,只這破軍都都頭劉山喜遷義兒軍右廂指揮使……”

劉守光一愣:“謙誠以爲不妥?此番某能成就大事。這劉山喜功不可沒,晉其爲右廂指揮,雖然遷幅甚大,但某以爲不如此無酬其功。何況某也知曉此人,謀略過人,畢都虞多次向某舉薦過他……”

劉知溫嘆道:“難道大帥不怕大安山之舊事若干年後再次重演?”

劉守光猛然醒悟過來,起身在節堂內來回踱步。劉知溫說得不錯,這個劉山喜那一夜能夠挑動軍士譁變。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給自己也來上這麼一次,這樣的人,的確不可放之於右廂指揮這麼一個關鍵的位置之上。

“謙誠有何打算?”

“周知裕已經下獄,平州兵馬使出缺,某意賞他個兵馬使,已經足夠酬功了,想必他自家也願意得緊。”

“唔。也可。”

“另外,或可讓其出任監軍之職……”

劉守光皺眉:“營州都督府不同於刺史州,恐怕行不通。”但凡成立都督府的軍州與普通刺史州是不同的,按唐制,都督府雖寄名於都護府或節度府下,其實卻直屬朝廷轄制。所以劉知溫的意見聽上去完全不可行。當然,如果是別人出任營州都督,在這個朝廷羸弱的時代,劉守光硬要往都督府裡強塞一個監軍也無不可,只可惜現在的營州都督是李誠中。所以一旦劉守光這麼做,就等於打李誠中的臉。屬於激化矛盾之舉。

至於監軍是否應該由宦官擔任,倒不在考量之內。大唐的監軍也並非自宦官而始,武后年間的監軍向爲文臣,只不過到了玄宗年間,監軍由宦官擔任才成爲常態,這是基於天子對外鎮控制力大減而不得不行的慣例。而到了如今這個時候,其實許多藩鎮中的監軍也已經不是宦官了,朝中內侍省的中官們已經式微,許多藩鎮的監軍都是由節帥保奏而擔任的,內侍省只是捏着鼻子予以追認罷了。

劉伯溫一笑,道:“營州都督府監軍雖然不可,但山北行營監軍卻是可行的。”

“山北行營?”

“不錯,此刻李誠中正與契丹作戰,正是重立山北行營之機。爲嘉其功,大帥可以李誠中爲山北行營總管,行營都虞侯以下由李誠中奏名委任,劉山喜以平州兵馬使兼山北行營監軍。”

劉守光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甚好,加李誠中爲山北行營總管,都虞侯以下一任軍職皆可自專,這是明白無誤的向對方示好之意,如果李誠中願意拋棄前嫌,那麼就需要接受這個幽州派出來的監軍,如果對方不願和解,那麼劉山喜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很可能被李誠中殺掉,恩,就算李誠中不殺他,只是將其驅逐,自己也同時擁有了一個殺掉劉山喜的極好藉口。

怎麼看,都是一石二鳥、兩全其美的法子!

劉守光不禁撫掌大讚:“謙誠,此計大妙,真乃某之子房也!”

二人談論正歡,冷不丁節堂之外爆起一陣喧鬧,只聽一個女子高聲怒喝:“那個畜牲子回來了?我倒要看看他能躲老身到幾時!”

緊接着一陣雜亂的腳步聲響起,那女子一邊往裡闖,一邊呼道:“畜牲!孽障!快些出來見老身,老身咬不死你個狼心狗肺的東西!”伴隨而來的還有值星軍官們的勸解聲。

劉守光和劉知溫二人臉色都是一變,劉守光慌道:“某家老孃!”劉知溫則嘆了口氣:“戚夫人……”

又聽外頭響起清脆的“啪啪”聲,卻是不知哪位倒黴的值星軍官捱了戚夫人的耳刮子。

劉守光和劉知溫對視一眼,連忙掩面自側門而走,等戚夫人闖進來一瞧,節堂內早已空無一人,這位夫人一屁股坐倒在地,頓時淚水雨下……

……

劉山喜這些日子裡風光無限,謀成如此大事,誰都知曉這位底層都頭即將一飛沖天,連日來飲宴不斷,教坊司也記不清去了幾回。邀約他的既有往日裡熟識的各都都頭、隊正,也有各營指揮,甚至連張景紹這樣的老資格盧龍軍將也專門爲他擺過酒宴。

但傳說中的右廂指揮使之職與劉山喜的願望並不相符,說實話,對於這個升遷,他不太滿意。這個軍職雖然位高權重,但近在節度使身邊,上面更有義兒軍都指揮使、都虞侯節制,甚至在排序上比左廂指揮使還有所不如,劉山喜很不喜歡。

歷經七八年各鎮之間顛沛流離的生活,劉山喜更想要尋一處安穩之地好生經營一番,擴充部衆、提拔心腹,真正構造屬於自己的勢力。爲此,他走動了節度判官劉知溫的門路,甚至將那天攻破范陽之後,自城內搶來的財貨送了一大半給這位如今權勢熏天的盧龍軍第二號人物,只望對方能夠給自己安排一個好的去處,唔,最好是一州刺史或兵馬使。

當最終任命下來之後,劉山喜終於得償所願,似乎滿天的烏雲一掃而光!

平州兵馬使,這是一個令劉山喜滿意的職位,從根子上屬於盧龍舊將的劉山喜知道,那裡歷來就是盧龍的重要糧餉之源,很是富足,只要稍加盡心,隨隨便便拉起一支兩千人的軍伍不算什麼難事。

讓劉山喜更滿意的是,任命裡還有一個山北行營監軍!有了這個職位,他就不是普通的兵馬使了,而是可以對邊關各州、各塞有權發號施令的上官。

劉山喜接到任命之後,再次到劉知溫處拜見了這位幫了自己大忙的節度判官,在對方的好言撫慰和不動聲色的催促之下,匆匆忙忙集合起部衆心腹,第二日便離開了幽州,向平州而去。據劉判官所言,平州如今之富足更甚以往,很多人都盯着這個位子,所以劉判官奉勸劉山喜趕緊前去出缺,早日將生米煮成熟飯,以防遲則生變。

所以劉山喜走得很快,走得很緊,完全沒有時間好好打聽打聽平州如今是什麼情狀,沒有工夫瞭解關外營州又是一個什麼形勢,更不知道他滿心期盼的山北行營監軍一職又是一個什麼模樣。畢竟遠離盧龍七八年之久,自己又一直廝混于軍中底層,劉山喜的匆忙出發便帶有了一絲盲目的性質。

快接近平州時,劉山喜命劉山青先行一步,向平州刺史府通報自己接任的消息,他滿擬自己一至州城,刺史張在吉便會率領平州官吏迎接自己,可一直到了城下,卻始終沒看到半個官員胥吏,只有幾個老軍在城下維持,見他們這般大隊前來,只是略微詢問了幾句,便持禮甚恭的請他們入城。

劉山喜正疑惑不解之時,卻見劉山青從城內趕將出來,身後跟了個文吏,卻是一個刺史府的八品錄事。

那錄事告訴劉山喜,刺史張在吉患病在身,無法見客,點了他前來引領劉山喜入營。劉山喜言稱想要探視張在吉,卻被那錄事冷冷擋了下來。

錄事也不多話,直接將劉山喜等人引入平州軍大營,簡簡單單介紹交待了一番。

大營內諸般設施都很齊全,唯獨不見一個人影,劉山喜詢問緣由,那錄事言道:“都被大帥徵召到了范陽,平州哪裡還有一兵一卒。”

劉山喜眼見天色已黑,不欲多生事端,問明糧草儲存之處後,便任那錄事告辭而去。

有了糧草,還怕徵不來兵麼?這是劉山喜的想法,按理說沒錯,但他忘了問清楚大營內的糧草到底有多少。

“什麼?只有五十石?”劉山喜眼前一黑。

“大郎,確實只有那麼多,卻怎生是好?”劉山周苦着臉道。

這點糧草僅夠劉山喜等百多人一月之用,哪裡還有餘糧徵兵?劉山喜一根一根揪着額角的發須,眉頭緊緊皺了起來,苦苦思索着。

第68章 釘子(一)第27章 榆關風雲(六)第39章 薊州(一)第56章 兩河輪戰(二)第69章 非常規戰爭(六)第62章 河北新軍閥(五)第107章 南北戰策(一)第32章 營州經略(四)第41章 春夏(七)第44章 盧龍節度(十三)第78章 大王莊——將軍廟(二)第51章 己未之冬(二)第75章 釘子(八)第75章 仁恕之道(八)第5章 貝州(下)第72章 非常規戰爭(九)第78章 釘子(十一)第57章 兩河輪戰(三)第61章 河北新軍閥四第62章 燕郡問題(七)第46章 雙極(十八)第33章 榆關風雲(十二)第61章 河北新軍閥四第63章 兩河輪戰(九)第30章 雙極(二)第40章 白狼山水間(七)第62章 兩河輪戰(八)第19章 幽州留後(十九)第43章 君之野望(一)第72章 釘子(五)第2章 遼西雙城(二)第4章 貝州(中)第52章 范陽之春(六)第26章 榆關風雲(五)第64章 饒樂山巔(十八)第1章 遼西雙城(一)第4章 幽州留後(四)第130章 河南(八)第78章 釘子(十一)第13章 遼西雙城(十三)第54章 范陽之春(八)第21章 整軍(四)第5章 西京變(五)第37章 盧龍節度(六)第25章 插曲(二)第51章 饒樂山巔(五)第28章 幽州留後(二十八)第87章 決戰上黨(二)第31章 幽州留後(三十一)第24章 大河之東(九)第52章 君之野望(十)第28章 插曲(五)第58章 河北新軍閥(一)第64章 兩河輪戰(十)第55章 己未之冬(六)第46章 雙極(十八)第105章 決戰上黨(二十)第12節 幽州留後(十二)第27章 大河之東(十二)第62章 兩河輪戰(八)第1章 西京變(一)第62章 己未之冬(十三)第43章 白狼山水間(十)第51章 饒樂山巔(五)第40章 白狼山水間(七)第46章 雙極(十八)第69章 懷遠新思維(一)第70章 懷遠新思維(二)第65章 非常規戰爭(二)第83章 東都會盟(三)第16章 大河之東(一)第130章 河南(八)第59章 己未之冬(十)第54章 饒樂山巔(八)第17章 西京變(十七)第130章 河南(八)第141章 國器(三)第119章 南北戰策(十三)第35章 營州經略(七)第8章 魏州(三)第17章 遼西雙城(十七)第136章 中樞之要(六)第53章 君之野望(十一)第34章 營州經略(六)第12章 北迴歸線(二)第106章 決戰上黨(二十一)第45章 盧龍節度(十四)第16章 幽州留後(十六)第17章 大河之東(二)第122章 南北戰策(十六)第74章 非常規戰爭(十一)第55章 己未之冬(六)第67章 非常規戰爭(四)第32章 營州經略(四)第30章 雙極(二)第28章 榆關風雲(七)第70章 釘子(三)第74章 釘子(七)第74章 懷遠新思維(六)第95章 決戰上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