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奉命入京

太陽已升到中天,晴朗無雲,在常年陰靄籠罩的成都,這樣溫暖的冬日着實少見,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寧靜和喜悅,今天是成都大慈寺新佛象落成之日,寶相莊嚴,又有高僧大師爲新佛開光,各地香客絡繹趕來,使今年成都的新年多了幾分祥和向善之心。

在新年的花團錦簇中,卻又暗藏着根根小刺,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三五成羣的帶刀男子,他們服色斑雜,神態各異,人手一張畫像,目光落在每一個路人的身上,只是那畫像上的李清,豹眼鷹鼻、黑麪髯須,活脫脫一副綠林豪傑的尊容。

成都南門人聲鼎沸,一羣從嘉州趕來的香客分坐十輛大車正準備進城,或許是擔心誤了開光的時辰,衆香客吵吵嚷嚷,將幾個守城的士兵搞得暈頭轉向,悄悄收下幾把銅錢後,長槍一收,十輛大車魚貫進城,直奔大慈寺而去。

在中間一輛車上,幾名老香客正眼光復雜地打量三名年輕的香客,當中一人身材高大,目光明亮,一路談笑風生,絲毫不被周遭的誦經所感化,而另二人面色嬌豔,眉目含情,明顯是女扮男裝,一邊一個癡粘着他,儼如小鳥依人。

他們三人一路笑語連連,哪有半點虔誠向佛的樣子,尤其使人不忿的是,他們如此沒有誠意,所佩香袋卻是陳年老貨,一幫老香客眼中充滿了不屑和嫉妒,一路而來,早向佛主訴求了幾千次不平。

這三人自然就是就李清、簾兒和小雨,他們混在一羣去成都的香客中,又花三十兩銀子買走了三名香客半生的虔誠,順順利利便到了成都。

去大慈寺恰巧要經過鮮于仲通的府第,聽說三人要下車,一幫老香客立刻變得異常熱心,連連大叫車伕停車,笑呵呵地送他們遠去,暗歎定是佛主聽見了他們的訴求,這敬佛之心更加虔誠,不料一回頭卻發現三人遺落的陳年香袋,慈悲的車廂裡頓時生出了幾分殺氣。

鮮于仲通不在,到地方上巡察過年的不正之風去了,李清便將簾兒和小雨留在鮮于仲通府上,自有他的小妾來照顧,鮮于仲通的小妾喚作五芳,長得就如同後世五芳齋的白糉,豐滿白淨,她輩分雖高,卻和簾兒一般年紀,故簾兒和小雨的到來着實讓她歡喜不已,只片刻功夫,三女便打成一片。

依照唐制,各地官員一般兩年一輪換,且不得在本鄉爲官,所以許多官員的正妻便留在家鄉撫養兒女、照顧公婆,這在外爲官的丈夫自然得有人照顧,納妾便成了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這或許就是唐朝官場納妾之風盛行的一個客觀原因。

李清見三人相處融洽,便放下心來,乘坐鮮于仲通的馬車匆匆地趕往節度使府,節度使府卻十分冷清,大門外只掛着兩個大紅燈籠,地上則鋪了一層薄薄的紅色爆竹紙花,勉強顯示出一點年意,今年老太爺、夫人和小姐都回京城過年了,諾大個府第只住着章仇兼瓊一人,這冷清也在情理之中。

聽說李清來訪,章仇兼瓊早笑呵呵地親自出來迎接,這可是第一個來拜年的門生,在冷清的今年猶其顯得珍貴。

李清見到老遠向自己伸出手來的章仇兼瓊,一絲親情從心中油然而生,他趕緊上前兩步,跪下施了大禮,“學生李清見過恩師,祝恩師新年安康!”

“快起來!快起來!我不是說過不要跪嗎?”章仇兼瓊口中責怪,可心裡卻暖烘烘的,細長的眼睛早笑眯成一條縫,他扶起李清,“要來成都卻不先寫封信來,快!房裡坐。”

章仇兼瓊挽着他便進了書房,有丫鬟進來上了茶,李清歉然道:“新年將至,本不想打擾恩師,但事情緊急,不得不來。”

章仇兼瓊見李清說得鄭重,心中微微詫異,起身關了門,笑笑道:“什麼事?”

李清從懷中取出鐵皮盒,遞給章仇兼瓊道:“這是海家向吐蕃走私生鐵的證據,前幾日被我查獲,請恩師過目”

“私通敵國,這可是滅門之罪!”他打開鐵盒饒有興趣地翻了翻裡面的各種證據,眼中露出滿意之色,笑呵呵對李清道:“你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章仇兼瓊隨手抖出李道復的信,展開細讀,嘴角不住冷笑,‘天作孽,尤可爲;自作孽,不可活’

海家走私,章仇兼瓊早有耳聞,也知道是誰在替他撐腰,但他並不想與郯王爲敵,也不想和李林甫作對,故這些年來,他一直睜隻眼閉隻眼。

但李清在此時將這個證據送來,意義卻非同尋常,今年五月,長安令柳升坐贓被處死,但李林甫卻抓住這個案子不放,又追查出柳升是太子的心腹京兆尹韓朝宗所薦,將韓朝宗貶爲吳興郡別駕,太子爲此上書向李隆基求情,卻被李隆基駁回,李林甫趁機劍指太子的另一名心腹,左相李適之,他指使御史檢舉韓朝宗與李適之常在酒樓妄議朝政,有失宰相體統,又拿出酒店掌櫃的證言,加之李適之素日屢有失言,竟使李隆基又有了罷免李適之的念頭。

章仇兼瓊揹着手在屋裡走來走去,這件案子來得非常及時,太子此時正被李林甫逼得焦頭爛額,這海家走私一案便無疑給了太子一個翻盤的機會,若自己能抓住這個機會讓太子擺脫困境,這對自己的仕途無疑是極爲有利。

想到這,章仇兼瓊慢慢停住腳步,又沉思片刻問李清道:“那批貨現在何處?”

“還在義賓縣,希望恩師儘快派人去處理。”

“派人太慢,我直接命南溪縣的軍隊接管,倒是海家,若不早一點下手,我怕夜長夢多。”

章仇兼瓊瞥了一眼李清,微微笑道:“看來讓你做九品小官,確實是太委屈你了。”

夜闌人靜,喧鬧一天的成都墜入了黑黝黝的夢境,一彎新月冉冉升起,銀色的月光好象一身白得耀眼的喪服,覆蓋在海家的大宅上。

海瀾靜靜地坐在窗前,月光依偎在他身上,他面容憔悴,臉色蒼白如紙,在他身旁的桌上放着一隻紅色小瓶,在月光的照映下,桌上拖出一條長長的倒影,散發着淡淡的死亡之味。

這隻小瓶是李道復的管家下午送來的,什麼是世態炎涼,什麼是人情冷暖,他這一生早已體驗無數,卻沒有一次象今天這樣。不!他們之間沒有人情,只有金錢交易,只有彼此利用。

“要我自盡!”海瀾冷冷一笑,“你以爲那封信真的被海九撕碎了嗎?你這種無情無義的人,我又何必告訴你真話。”

當天夜裡,海家以涉嫌裡通敵國的罪名被章仇兼瓊派人查抄,海瀾自盡身亡,海霸在回成都的路上被抓,除海瀾之子海中恆逃匿外,海家其他一門良賤統統被章仇兼瓊抓捕扣押。

與此同時,益州刺史李道復也介入海家走私案,將批准海家此票貿易的益州倉曹參軍逮捕,隨即在獄中將其毒殺,又宣佈峨眉堂爲非法組織,通緝其堂主以下二十三人,劍南黑道第一大幫峨眉堂就此解散。

天寶四年的新年如期到來,成都街上滿是出門拜年的人流,在成都的各大寺廟,來燒新年頭香的人羣更是踩斷了門檻。

大街小巷隨處可以聽見喜慶的爆竹聲,這是個色彩斑斕的時代,‘白袍黑靴黃斗篷,紅衣綠裙紫披風’,但最動人的還是孩子們紅通通的笑臉和喜悅的目光,一早給爹孃磕了頭,領了三、五十文的壓歲錢,或兄妹結伴,或三五成羣,在小攤上,在小店前,挑選自己中意的玩具,臨走了再給貪吃的爺奶買上幾支麥芽糖,算是晚輩新年的孝敬。

新年的早晨,李清便起了牀,他心中輕鬆愉快,海家宛如他心中的一塊鐵,這些年一直沉甸甸的壓在他心中,可現在這塊鐵終於被拿掉了。

李清來到院子裡,院子裡很安靜,他長長地吸一口氣,空氣寒冷而清新,又淡淡的漂浮着炮竹的硝煙,這是他非常喜歡的味道。

“公子這就要出發嗎?”

簾兒揉搓着微微紅腫的眼睛,從屋裡走出,昨晚守歲,她和小雨還有鮮于仲通的小妾五芳玩了一夜的樗蒲,被她倆贏走了兩貫錢,此刻小雨尚在夢中高睡不醒。

但今天李清要去給章仇兼瓊拜年,故簾兒不敢貪睡,早早便起了牀,她一邊給李清整理衣服,一邊唸叨:“今天節度使大人府上必然門庭若市,大人也不一定能見你,你索性再晚一點去,避開高潮豈不更好。”

“我也不想去,但這個禮卻不能廢,我只是在他府門口點個卯,丟下賀儀便回來,再說,下午你不是還要去大慈寺許願嗎?早點了結這些應酬,我也好陪你去。”

簾兒聽了十分歡喜,“那你早去早回,我等你回來吃午飯。”

李清應了,帶上賀儀便朝章仇兼瓊府而去,下級給上司拜年,自古便是傳統,新一年的仕途雖不會因拜一次年就會變的坦順,但若不去拜年,那今年的仕途肯定不會坦順。

離節度使府還有老遠,路邊便已停滿了馬車,從各兵府趕來的將軍或他們的代表,各地方官員,早將節度使府的大門擠得水泄不通,年年歲歲,章仇兼瓊府上管事早已駕輕就熟,收禮、留名,按大人給的名單遞號,一切都有條不紊。

在這些拜年的官員中可能就屬李清官帽最小,所以當李清在記名簿上寫下‘義賓縣主簿’五個字時,旁邊早傳來一片嗤笑,甚至還有人輕聲道:“看來大人府上的門檻有些壞了,我明日定找人來修一修。”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一陣鬨笑,“是極!是極!趙司馬若要替大人修門檻,我等當踊躍捐錢。”

這時,府內走出一小廝,有人認得他便是章仇大人的司筆,早有無數的紅包悄悄地塞進了他的口袋,司筆都一一含笑受納,這司筆雖是下人,但衆人卻明白他的作用,比如,大人心情大好之時,他若能及時遞上自己的報告,這其中的妙處,不說大家也知道。

司筆此來,定是大人開始接見,衆官一齊圍攏過來,眼巴巴地望着他,不斷有人咳嗽拍掌,生怕他眼睛有失,沒有看見自己。

司筆微微一笑,掃視一圈,又踮腳左右看看,“義賓縣主簿李清到了沒有?大人有請!”

李清早被一幫勢利眼擠到最外面,受了一肚子鳥氣,他正要回去,卻聽見那司筆在呼自己的名字,急舉手應道:“我在!”

刷的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走了一個平角,一齊射向李清,羨慕、嫉妒、不屑,各種表情都有。

“李主簿,我家大人有請!”

李清大喜,但還不等他邁步,旁邊早有幾支熱乎乎的手臂攬住了他的肩膀,‘李老弟幾時有空,我當上門拜訪!”

“我是南溪郡長史,李大人幾時到義賓縣爲官,我竟然不知道,得罪!得罪!”

“呵呵!剛纔門檻之言,李大人千萬別誤會,我原本是想替李大人的府上也一併修好。”

李主簿大人大量,自然不會把這等小事放在心下,他一一含笑致謝,擠進了人羣,那司筆看了看他,微微笑道:“我家大人本想親自登門,卻不知道李大人住哪裡,怠慢了。”

此言一出,衆人更是一片譁然,不出半天功夫,皇上有一子在劍南爲官的謠言便傳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

章仇兼瓊見李清進來,呵呵大笑:“官場上世態炎涼滋味如何?”

李清亦笑道:“今日遭遇,我記下了,等回義賓縣後再慢慢回味。”

章仇兼瓊卻淡淡道:“你不用回義賓縣了,新任義賓縣縣令前幾日已經赴任去了,你這個代理縣令也任期屆滿,我府上的兵曹參軍一職正好空缺,調你來任此職,你可願意?”

李清大喜,他哪能不願意,劍南節度使府的兵曹參軍雖和義賓縣令同屬從七品下階,但卻是節度使大人處理軍務的秘書,非心腹不能擔當,這就是說章仇兼瓊到現在才終於將他李清從門生升級成了心腹。

“多謝恩師栽培!”

“這也是你自己的能力,若非你此次的表現,我也不會用你。”

頓了頓,章仇兼瓊白胖的笑臉慢慢變得凝重,他望了李清半天,忽然道:“你附耳過來,我要交給你一件大事。”

李清見他說得鄭重,連忙低頭上前。

章仇兼瓊壓低了嗓子,在他耳邊低低道:“你立刻去一趟京城,將海家走私的材料替我交給太子殿下。”

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59章 挖牆角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304章 發動政變第211章 南詔消息第278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中)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318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後忠告第295章 對手第174章 納妾第17章 摸獎第355章 戰爭與陰謀(五)第73章 除惡(一)第212章 求婚第97章 四兩撥千斤(中)第260章 解謎(下)第33章 密謀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370章 郭子儀的感動第67章 官從天降第297章 石國使者第131章 破局第297章 石國使者第253章 薦官第368章 宮中秘議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協第116章 故地重遊第61章 連環計第35章 貴人(一)第269章 意外第230章 李隆基難斷崔家事第321章 客棧疑雲第275章 角力開始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195章 李隆基召見第87章 抓住把柄第19章 官司(三)第281章 客棧佈局第79章 黑幫老大第236章 釣海鱉李白諷駙馬第6章 上元夜(二)第219章 大明寺偶遇第59章 挖牆角第76章 捐錢募款(一)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213章 前夜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254章 南詔女王(上)第324章 天寶十年最後一夜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213章 前夜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326章 多管閒事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245章 科舉案(七)第178章 戰爭背後的戰爭第77章 捐錢募款(二)第107章 簾兒進京第193章 第一聲春雷第138章 返京第326章 多管閒事第272章 詭異的刺殺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205章 誰爲左相?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79章 兩淮勢力第240章 科舉案(二)第281章 客棧佈局第289章 沙州夜話第349章 清洗第291章 拉攏邊令誠第38章 去成都第223章 借刀殺人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35章 貴人(一)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351章 戰爭與陰謀(一)第154章 東宮案(八)第172章 至關重要的一戰第4章 複雜的人際關係第26章 閬中(一)第5章 上元夜(一)第50章 暗流(二)第199章 王忠嗣的進勸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決策第224章 李隆基的辦法第159章 初見詩聖第373章 偷樑換柱第373章 偷樑換柱第172章 至關重要的一戰第379章 兩淮勢力第184章 佈局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38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9章 官司(三)第214章 揚州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