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

去,天氣又慢慢轉寒,早晚開始出現了薄冰,漸漸地到歲暮,這一日深夜,成都江首津碼頭似乎已經睡着了,數百艘大船整齊有序地停在碼頭上,在碼頭的最西面一溜停泊着三十幾艘沙船,數百名腳伕正艱難地搬運着一隻只大箱子,每一隻木箱都需要四個腳伕挑運,儘管如此,沉重的木箱還是讓腳伕們異常吃力,他們低聲喊着號子,艱難地一步一步向沙船靠攏,在這些腳伕的兩邊,數十名體形彪壯的黑衣大漢挎刀執鞭來回走動,警惕地注視着腳伕們的一舉一動,這些木箱就是海家即將運往吐蕃的貨物,運單上寫的是茶葉,已由官府驗訖,手續一應俱全。

這時,一個即將上船的腳伕似乎腳下滑了一下,挑杆甩落,一個趔趄失去了重心,沉重的木箱立刻從繩索上滑脫,翻了幾個身,重重地摔落在堤岸上,‘轟隆!’一聲巨響,箱體被摔得四分五裂,散落出一捆捆用油紙緊裹着的條狀物體,其中一捆的油紙已經被戳破,穿出一根通體烏黑的鐵條,月光下,分外刺眼。

附近的十幾名黑衣大漢突見出事,揮動着皮鞭飛奔而來,那四個闖禍的腳伕見勢不妙,相繼翻身跳入江中,瞬間便沒了蹤影。

“出了什麼事?叫嚷什麼?”

一個相貌黑瘦的中年男人挑開簾子,從船艙裡鑽出來,他正是海瀾的心腹海九,負責此票貨物的押送,一眼便看見了散落一地的貨物,他大吃一驚,連聲吼叫道:“一幫蠢貨!還不快拿上船來。

幾名黑衣漢子慌忙抱起貨物,幾步便跳上船,鑽進了船艙,海九見貨物被人發現,立刻命令手下沿岸搜尋那四名腳伕,但那四名腳伕彷彿象破滅的水泡,黑夜中已不見任何蹤影,再追問其他腳伕,均搖頭表示不認識那四人,海九無奈,只得加強監管,防止再次出事,他只暗暗希望那四人並沒有看清楚貨物。

“九爺,好象是大老爺來了!”

海九吃一驚,果然看見一羣黑影簇擁着一輛馬車正朝這邊開來,他急忙迎上前去,馬車停住,瘦小的海瀾緩緩下了馬車,自李清離開成都,他便又成了獨孤求敗,整日廝混在浣花溪邊的一羣老漢中,釣魚爲樂,半年前石家挑起米戰,他卻穩坐釣魚臺,如老僧入定一般不聞不問,最後只是嘴皮子動了動,便將那石家打得丟盔卸甲,似乎再沒有什麼事能讓他分心旁騖,但今天卻例外,他專程來到碼頭查看裝船的情況,起因是一個月前吐蕃秘密來人,要他運一批上好生鐵和軍械到吐蕃,竟下了五十萬貫的定單,金額之大,前所未有。

吐蕃最需要的便是唐朝的生鐵,但唐朝卻嚴禁生鐵出口,於是,吐蕃只能從地下渠道搞到所需的生鐵,海家便是其中一個渠道,爲此,海家在二十年前開了試劍堂,名義上是賣各種兵器,但這只是掩護,海家開辦試劍堂的真實目的卻是爲了收購併儲存生鐵,這幾年來,海家的生鐵已經積蓄了幾萬擔,全部鑄成一根根鐵條,放置在試劍堂的庫房裡,就算有人生疑,但拿不到海家的帳簿,不知道鑄造兵器的生鐵消耗,也無可奈何。

這次吐蕃派人來催要鐵器,海瀾不敢怠慢,親自上門拜訪李道復,許下五萬貫的回扣,便求得全套合法手續。

貨物數量巨大,至少要分三趟走,今天便是第一趟裝船的日子,運的都是上好的精鐵,海瀾放心不下,連夜趕來察看裝運情況。

“老九,可是出了漏子嗎?”

海瀾眼光銳利,早看見一羣人在船邊收拾一隻破木箱,海九偷偷向後一瞥,心中暗罵這幫人手腳遲鈍,竟被主人看見了,他再不敢隱瞞,只得老實道:“老爺,剛纔有腳伕不小心,摔碎了一隻箱子,不過裡面的貨都用油紙裹着,沒人知道里面是什麼,請老爺放心!”

海瀾看了他半天,才緩緩道:“那幾個腳伕呢?”

汗珠已經順着海九的額頭流了下來,看來主人並不完全相信他的話,“幾個腳伕見闖了禍,皆跳江逃走了,屬下無能,竟一個也沒抓到。”

“跑了也要想辦法找到他們!”我讓三爺去做。”

海瀾立即回頭吩咐手下道:“你馬上去通知三爺,要他動用峨眉堂所有的力量,無論如何要查出這四個腳伕的下落,天亮之前一定要抓住他們。”

手下領命,騎馬飛奔而去,海瀾又見海

微微露出不解之色,似乎在覺得自己小題大做,心中,他厲聲喝道:“你跟我少說也有三十年了,這件事若泄露了,它的後果會是什麼,難道你還不清楚嗎?”

海九惶恐,趕緊低下了頭,海瀾看在眼裡,鐵青着臉不依不饒罵道:“你跟着我廝殺了幾十年,我才放心讓你去做此事,若你有半點閃失,我們海家就會全死在你的手上,看你這般大意,我怎放心讓你去,算了!你滾回去抱女人吧!這一趟我親自押船。”

說着,海瀾脫下長袍隨手一扔,便大步向船走去,海家嚇得渾身顫慄,他撲通!跪倒在地,連爬了幾步,拉住海瀾的手泣道:“老爺,小九知罪!小九知罪!”

海瀾被他拉住,禁不住仰天長長出了口氣,胸中怒氣實難平息,從去年以來,海家就屢遭不順,實力大損,偏這時吐蕃又來要貨,自己剛剛露出點勉強的神色,那個吐蕃秘使便威脅自己,若不肯答應,就要向朝廷告發,哪裡是從前說的那般動聽,什麼都是吐蕃血親,‘哼!’海瀾重重地哼了一聲,也無可奈何,已經騎虎難下了啊!

他嘆了口氣,“你起來吧!路上要時時警惕,遇到攔路的,不要吝嗇錢,知道嗎?咱們此次不是爲了賺錢。”

海九抹去眼淚,聲音顫抖道:“小九謹記主人的話。”

“去吧!”望!”

海九又跪下磕了個頭,這才爬起來要走,卻又被海瀾叫住,他從懷中取出一信,鄭重遞給海九道:“這是刺史大人的親筆信,是要求沿途官員放行此票貨的,此事事關重大,不到萬不得已不準拿出來,你明白嗎!”

“屬下明白!若異變,我當先毀掉此信。”

海九心裡明白,若真出了什麼事,此信若被有心人拿到,第一個和海家翻臉的鐵定就是這個李道復。

“你明白就好,去吧!祝你一路順風。”

夜幕深沉,一支船隊緩緩離開江首津,穿過濃濃的江霧,向南駛去。

就在船隊離港的同一時刻,岷幫總舵大門處***通明,四名水淋淋的漢子呼地從對面竹林裡衝出,就象四隻炸窩的水T

第107章 簾兒進京第379章 兩淮勢力第三百零八章第54章 品牌效應第63章 楊家(一)第237章 賞牡丹貴妃思曲第31章 開店(二)第360章 馬嵬坡(三)第27章 閬中(二)第48章 冷刀子(五)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260章 解謎(下)第57章 反擊第66章 歸程第174章 納妾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83章 孔方老道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瀾第187章 初遇安祿山第350章 勒索第249章 科舉案(十一)第378章 請君入甕第234章 朝會上的爭奪(下)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14章 禍起第83章 孔方老道第245章 科舉案(七)第317章 請君入甕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288章 救了吐火羅的使臣第204章 路遇楊花花第58章 門生第353章 戰爭與陰謀(三)第150章 東宮案(四)第149章 東宮案(三)第12章 新政縣鮮于府(二)第135章 匕現——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詔內訌(上)第48章 冷刀子(五)第361章 馬嵬坡(四)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208章 暗流涌動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323章 安楊會第374章 滿月酒第90章 奉命入京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語第357章 戰爭與陰謀(七)第127章 滇東收官第186章 步步爲營第144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下)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95章 初見太子第203章 悲情牌第146章 東宮案起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124章 滇東遭遇戰第66章 歸程第105章 各懷心事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384章 家國天下(四)第361章 馬嵬坡(四)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114章 成親第282章 陰招出手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42章 風驟起(一)第91章 曲江邂逅第51章 暗流(三)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後忠告第359章 馬嵬坡(二)第222章 將計就計第229章 崔翹的抉擇第368章 宮中秘議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302章 外交的背後第38章 去成都第17章 摸獎第64章 楊家(三)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204章 路遇楊花花第365章 微妙的朝議第305章 小規模戰役第330章 述職交鋒第283章 破綻第195章 李隆基召見第113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245章 科舉案(七)第302章 外交的背後第56章 暗訪第92章 北番有人來第316章 敵蹤乍現第224章 李隆基的辦法第378章 請君入甕第320章 邊令誠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