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風驟起(二)

這年輕人便是海瀾的次子,喚作海中恆,去年鄉試中了舉人,在成都的文人界頗有幾分名氣,不這名氣還是因他的腰包鼓脹得來,他雖讀書,但卻不迂腐,既能上得了大堂,又能廝混於市井,他做事講究雷厲風行,但又能用手腕,軟硬兼施,故海家的執事沒有一個不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

海瀾有兩個兒子,長子早逝,膝下只剩次子海中恆,精明能幹,行事心黑手狠,爲做大事之人,深得海瀾器重,早將他定爲自己的接班人,現在暫負責酒樓一塊的生意,這次帶他來卻是想介紹他認識一下李琳,結條路子。

海中恆見李琳誇獎自己,急忙起身躬身施禮道:“世叔美譽,侄兒愧不敢當,要是我有李照大哥一半的胸襟和才華,我也定聽從世叔之勸,去搏個功名,爲國家效力,只是侄兒自知學識淺薄,只能隨父親做個小商人,賺點小錢養家餬口罷了。”

李照即是李琳的長子,開元二十五年進士,現任弘文館學士,海中恆與他曾有一面之緣。

李琳啞然笑道:“賺點小錢養家餬口?世侄可真會誇張,我倒以爲受榮不矜持、受辱不氣餒方纔是大丈夫本色,世侄以爲呢?”

“侄兒受教了!世叔之言,我當銘記肺腑。”

“不錯!”李琳撫須點點頭對海瀾笑道:“不少文人墨客都告訴過我,世侄仗義交友,在圈內有小孟嘗的美譽,有子如此,是海東主的福氣啊!”

“哪裡!哪裡!有別駕大人的教導,纔是他的福氣,他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歷練,所以這次若能得望江酒樓,我就準備讓他先去做個掌櫃歷練幾年,絕不辜負別駕大人的期望。”

海瀾此話極爲厲害,一下子就將李琳套住,你不是想教訓我兒子嗎?那好,我就將他放到望江酒樓去鍛鍊,看你又怎麼說。

果然,李琳被他用話擠兌住,他半晌不語,客廳裡鴉雀無聲,氣氛十分凝重,突然,屏風後傳來輕微地腳步聲,屏風絲薄,透出一個輕盈的身影,海中恆的目光立刻熾熱起來,這個身影的主人是誰,他當然知道,成都甚至長安的第一美人,平陽郡主李驚雁,她的追求者無數,可她對任何男子都不假辭色,故又被稱爲冰美人。

李琳歉然笑道:“小女有事,我去去就來。”

......

且說大門處李清只等了片刻,便有一名侍從匆匆趕來,見大門臺階上只有李清一人,上下打量他問道:“你可是李清?”

“正是!”

“老爺叫你,你跟我來。”

侍從帶他到一個偏廳,一進門就看見李琳負着手,在廳內來回踱步,擡頭進他進來,也不寒暄問候,劈頭便問道:“你現在手上有多少錢?”

李清愕然,隨口應道:“我現在有一千八百貫。”

“一千八百貫!”李琳皺眉細細想了想,突然道:“我以前答應過你,你來成都我會扶你一把,現在我有個酒樓想賣掉,就在駟馬橋緊鄰,市口極好,李公子可有興趣盤下?”

李清一驚:“是望江酒樓嗎?”

“是!你想要麼?”李琳的眼中微微閃過一絲驚異。

李清暗自苦笑,要!他當然想要,可是他要得起嗎?還有海家夾在中間,他豈能不考慮。

“我恐怕買不起!”

李琳笑了笑道:“我自然已經替你算過了才問你,那酒樓市價最少一萬,但我也不是全賣給你,只賣給你六成份子,也就是六千貫,再給你打個對摺,三千貫,你先付一千貫,其他二千貫在一年內付清,你看這樣可好?”

他正發愁怎樣拒絕海家,李清的到來,突然讓李琳找到個藉口,當然他也不會做吃虧的買賣,他自有想法。

李清的心突然鮮活起來,暗暗思忖:“如果只買他六成股份倒也不錯,酒樓可打他的牌子,有他做靠山,諒海家也不敢過分,風險雖然有,可一千貫就可以拿下大半,這等好事又到哪裡去找?”

他也知做什麼事都有風險,關鍵是風險是否超過他的承受能力,李清心中迅速評估其中利弊,讓他一個人盤下,風險太大,他鬥不過海家,若只盤部分又是另一回事,有李琳這塊擋箭牌,海家的出手也會有幾分忌憚,真有事時還可以找鮮于仲通幫忙,做了幾個月生意,李清已經漸漸有了些底氣,再不象初時那樣縮手縮腳了。

“如何?男子漢大丈夫,說話爽氣點,行還是不行!”

李清心中一熱,富貴險中求,管他孃的。

“好!我願意!”

李琳見他答應,心中大喜,立刻又道:“我雖折價賣給你,但有兩個條件。”

“條件?”李清微微一怔。

“第一、酒樓的席掌櫃不准你換他;第二、作爲交換,你需將那雪泥的配方給我。”

這第二個條件纔是李琳真正想要的,這次回長安,若將雪泥進獻給皇上,換來的龍顏大悅可決不是三千貫錢能買到,他從閬中回來後也嘗試配製過,但就是配不出李清的那種細膩爽口的味兒,也只能從李清手上搞到配方。

李琳見李清正在沉思,以爲他是捨不得,便拍拍他肩膀笑道:“你放心,這雪泥我也只是私人享用,最多送到宮裡,絕不會拿到市面上買,若你實在不放心,我就用這四成份子做抵押,你看如何?”

不料李清卻狡黠一笑道:“配方給你可以,但皇上若問起來這是誰發明的,你須得說是劍南李清。”

雪泥配方不難,早晚會被人學去,從而紅遍大江南北,這唐朝沒有什麼知識產權,但若得皇帝金口一讚,這就是李記雪泥最好的無形資產,甚至他李清的名字也在皇帝的腦海中有了印象。

李琳哈哈大笑:“就這麼說定了!”他一拉李清,“走!我帶你去見兩個人。”

不等李清細想,他一把扯着李清便進了正廳,笑笑向海家父子介紹道:“這位是我世侄,姓李名清,字陽明。”

他又指着海家父子對李清道:“這位長者便是我成都鼎鼎大名的海家掌門人,海大東主,旁邊是海家未來的掌門人,也是我成都有名的才俊,海中恆公子,你以後在成都做生意,還得向海家多多請教。”

李清微笑點頭,算是打了招呼,卻已將兩個海家兩位重量級人物看個仔仔細細,離李清最近的是海中恆,他年紀和自己相仿,卻模樣俊美,氣質不俗,卻明顯有了眼袋,想必是酒色過度所致。

他上前一步,拱手向海中恆道:“久聞海兄雅名,今日一見,李清三生有幸。”

海中恆遲疑一下,也拱手施一禮,口氣溫和道:“哪裡!李兄纔是一表人才,讓中恆羨慕。”

話語溫和,但目光卻向刀子一般朝李清凌厲射去,適才平陽郡主將李琳叫出去,隨後就是此人進來,他和平陽郡主到底是什麼關係?

二人目光一碰,李清立刻覺察到了他藏在僞善後的一絲敵意,假如海家要對付自己,海老爺一般不會出面,極可能就是這個海中恆,就在這握手的剎那,李清的心中對海中恆便有了個初步的判斷,

此人握手有力,應該能斷大事,李琳說他是讀書人,那謀略也應不差,但從他剛纔目光銳利,並不掩飾敵意來看,心中略顯浮躁,不是深藏不露那種,這或許就是他的弱點。

和海中恆寒暄幾句,李清的目光又轉到海老爺身上來,只見他身材瘦小,其貌不揚,長得和孔方道人倒有幾分相象,這讓李清有點意外,在他想象中,海老爺應該是外表雄霸之士,不料卻是個乾癟老頭,雖然這個老頭家的狗很兇,但他卻不想失禮,李清急躬身長施一禮道:“後輩末學李清向海前輩見禮。”

海瀾微微一笑,他仔細打量眼前這個年輕人,他額頭飽滿,棱廓分明,鼻樑高挺筆直,眼光深邃,卻又微微透出一絲精明,他身材高大,雙肩寬闊厚實,舉手投足間洋溢着自信與活力。

“是個不簡單的年輕人。”海瀾立刻對他下了定論。

他不急不緩地問道:“剛纔聽別駕大人之言,李老弟也是來成都做生意的,不知是何營生?”似隨意而問,卻是在套李清的老底,此人到底和李琳是什麼關係?

不等李清回答,李琳卻插進話來,他對海瀾歉然道:“我一直無法答覆海東主望江酒樓之事,實在是因爲那個酒樓我只佔四成,其他六成是我這位世侄家的,原以爲他也想賣掉,所以掛牌,但現在情況有變,世侄特地趕來告訴我酒樓不賣了!海東主,抱歉,讓你失望了。”

第174章 納妾第334章 謀河西(中)第375章 京兆尹與左相第383章 家國天下(二)第292章 大國的決策第143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上)第163章 再別帝京第378章 請君入甕第239章 科舉案(一)第252章 失意的酒樓第19章 官司(三)第28章 閬中(三)第135章 匕現——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詔內訌(上)第57章 反擊第80章 黑幫老大(二)第104章 初見李隆基(下)第113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155章 東宮案(九)第175章 比箭第25章 儀隴小攤(四)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162章 密會太子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第176章 異鄉第227章 因愛生恨第205章 誰爲左相?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187章 初遇安祿山第200章 天寶五年的上元夜第304章 發動政變第293章 艱難的行軍第286章 外放第8章 童生第292章 大國的決策第253章 薦官第353章 戰爭與陰謀(三)第108章 南詔主導權第16章 義助第190章 撲朔迷離第67章 官從天降第三百零八章第245章 科舉案(七)第106章 南詔風起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協第269章 意外第314章 導火索第386章 家國天下(六)第297章 石國使者第242章 科舉案(四)第94章 又見故人第255章 南詔女王(下)第383章 家國天下(二)第254章 南詔女王(上)第360章 馬嵬坡(三)第348章 後手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205章 誰爲左相?第143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上)第26章 閬中(一)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304章 發動政變第124章 滇東遭遇戰第38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01章 相親(下)第222章 將計就計第354章 戰爭與陰謀(四)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8章 童生第7章 縣令第36章 貴人(二)第251章 科舉案(十三)第161章 曲江流飲(下)第153章 東宮案(七)第54章 品牌效應第354章 戰爭與陰謀(四)第334章 謀河西(中)第353章 戰爭與陰謀(三)第68章 簾兒第59章 挖牆角第229章 崔翹的抉擇第52章 暗流(四)第255章 南詔女王(下)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語第324章 天寶十年最後一夜第386章 家國天下(六)第31章 開店(二)第266章 線索第131章 破局第125章 小人眼紅第370章 郭子儀的感動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8章 童生第283章 破綻第1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68章 宮中秘議第253章 薦官第200章 天寶五年的上元夜第316章 敵蹤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