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

拔汗那都城渴塞城到碎葉約三天路程,拔汗那國王裴的邀請,憂心忡忡地上路了,大唐西擴的意圖越來越明顯,在碎葉和拓折城建軍鎮,恢復大唐在這一地區的控制,近來又聽說碎葉將升格爲都督州,葉支城、裴羅將軍城、賀獵城皆要升格爲縣,幅度雖小,但其所發出的信號卻異常強烈。

在大唐這一系列的動作中,處在夾縫中拔汗那已無可避免,拔汗那和石國一樣,也是一個鬆散的貴族聯盟,大大小小數十個貴族都有各自的土地、奴隸、軍隊,裴羅是他們推舉出來的利益總代表,同時他也是拔汗那國最大的一個貴族。

既然已經無可避免要攤牌,裴羅這次去碎葉也就是想尋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這一天,隊伍穿過千泉山山口,廣袤豐腴的碎葉大平原映入眼簾。

“國王,遠處好象有人紮營。”

裴羅立在一處高崗上,用手遮住刺眼的陽光,極目遠眺,果然,在遠方一條小河邊,營帳連綿不斷,足有數百頂之多,一杆金黃色大旗迎風飄展,瞭望塔上的斥候似乎也看見了他們,片刻,營門打開,一名唐軍校尉正飛速向他這邊馳來。

“是李大將軍。”裴羅已經看清楚了旗上的大字,很快,唐軍校尉靠近,他抱拳一施禮問道:“請問這裡可是裴羅國王的車仗?”

裴羅策馬上前道:“本王便是!”

唐軍校尉回身遙指營帳道:“我家大將軍在此行獵,請國王過去敘話。”

裴羅見對方至少有數千人之衆,心中生出一些疑慮。但他臉上絲毫不露。只含笑微微點頭道:“請前面帶路!”

一行人剛到營門前,營門大開,李清呵呵大笑快步走出。“還以爲國王殿下十天後方到,我便偷閒出來行獵,若不是正好在此紮營,就幾乎錯過了。”

裴羅跳下馬,向李清略略施了個禮,亦笑道:“春暖花開。正是行獵季節,連本都督的手也忍不住癢了。”

裴羅雖然是國王,但拔汗那在大唐又叫做休循州,裴羅的另一個身份就是休循州都督,被安西大都護府管轄,所以從大唐地職務來說,他比李清低一級,而且拔汗那歷來與大唐親密。又比康國、史國等更注重這個都督身份。

“來!國王殿下遠道辛苦,隨我進帳敘話。”

二人進了營帳,分賓主落坐,親兵獻上兩杯香茶。又端來幾盆時令瓜果,裴羅輕輕呷了一口茶。嘆道:“大唐地茶果然芬芳精緻,一包上茶到我們這裡可貴上十倍不止,連我也不是常能喝到。”

李清微微一笑道:“我們官府在龜茲倒開了一家茶行,中原茶葉應有盡有,而且也能足量供應,若國王殿下不嫌它非新茶,以後我四時派人給殿下送茶來。”

裴羅連連點頭,他起身向李清謝道:“茶雖小物,但大將軍這番心意,裴羅感激不盡。”

“不妨!不妨!其實也是舉手之勞,殿下請坐!”

說到此,李清語氣頓了一頓,將話題轉向了正事,他誠懇地道:“我這次請國王殿下來碎葉,其實是有事相求。”

“大將軍請講,只要拔汗那能做到,絕不會拒絕。”

李清沉吟一下,道:“近來我大唐移民來碎葉人數頗多,已誤了春耕,糧食有所不足,想問拔汗那借一部分糧食,還有移民西來畜力也不夠,馬車也想借一些,不知拔汗那可方便?”

說完,李清端起茶杯,細細吮了一口,看似隨意,但裴羅的一舉一動,甚至一個細微的表情,都瞞不過李清地眼睛。

席元慶說偷襲人只有數百,而且一擊便逃,這樣來看不象是拔汗那的官方策劃,極可能是一些貴族私下所爲,但也不能肯定,李清便借這個機會說出來,一是試探裴羅的反應,二是將此事攤到明處,移民之事終究繞不過拔汗那。

此時,裴羅的表情已經僵住了,這件事他尚未想好對策,李清便突然提出,使他措手不及,半響,他方苦笑一聲道:“大唐在移民之事上是不是有點操之過急,我以爲,應先徵詢我等西域諸國的意見,免得到時有不必要的誤會。”

李清輕輕冷哼一聲,淡淡道:“國王殿下以爲會有什麼誤會呢?”

話既然已經說白,裴羅也不再含蓄,他眼一挑,目光炯炯地盯着李清道:“土地!移民需要土地,可我西域百姓也需要土地,但土地只有一塊,要兩家怎麼分?”

“我不是這樣認爲!”李清緩緩地搖了搖頭道:“我大唐胸懷寬廣,西域百姓既然已臣服我大唐,那他們就是我大唐地子民,官府在授田時自然會一視同仁,如此,這個矛盾不就解決了嗎?”

裴羅的臉一陣紅一陣白,他再也忍不住,憤然起身,厲聲喝道:“大將軍是否本末倒置了,我拔汗那的土地是屬於三十三位貴族所有,大將軍有考慮過他們的利益嗎?”

“三十三位貴族?”李清的目光忽然變得異常銳利,他森然對裴羅道:“拔汗那將來只有三十三個縣,再沒有什麼貴族!”

“你、你.句話也說不出來,他猛地一跺腳,轉身便走,但他還沒有到帳口,數十名高大威猛的唐軍已將他團團圍住。

“送國王殿下去碎葉修養,怠慢者斬!”

裴羅忽然明白過來,李清哪裡是來行獵,分明是集結大軍,要對拔汗那下手了,他一邊被軍士推出去,一邊扭頭怒吼道:“李清,我拔汗那在羅斯鼎力相助大唐,你忘了嗎?”

“大唐以仁義待人。你不要太狠毒了!”

他的吼聲漸漸消失。李清輕輕地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拔汗那地將士,我自然不會將他們忘記!”

他大步走出營帳。斷然下令道:“全軍立即起拔,向拔汗那前進!”.

天寶十一年四月,唐軍誘捕了拔汗那國王,隨即以拔汗那偷襲大唐西遷移民爲藉口,唐軍五千輕騎突襲拔汗那國,撥汗那國貴族羣龍無首。在唐軍強大地軍事壓力和勸降令地雙重逼迫下,撥汗那貴族無法

有效抵抗,紛紛向唐軍投降,六月。唐軍進入渴塞gt;將三十三名貴族及其妻女送往龜茲,並立裴羅之弟爲拔汗那新國王。

在拔汗那被唐軍佔領後,廣平王李俶立即奔赴昭武諸國。向他們解釋這次動武是拔汗那挑釁在先,是爲了保障西遷移民安全,不得已而爲之,安撫昭武諸國。讓他們不必驚疑。

在拔汗那這塊攔路石被搬離後,大唐的西遷移民計劃開始步入正軌。八月。從沙州來地兩萬戶移民抵達了碎葉城。

這是九月初地一個清晨,萬里無雲,天空一碧如洗,大暑已經過去。清晨涼風微微拂面,使人倍加精神。在葉支城南面地平原上,數千騎着馬地男人躍躍欲試,他們臉上都帶着難以掩飾地興奮,他們是半月前剛剛來到碎葉的一批中原移民,都是許州、鄧州、宋州一帶地失地農民,約三千餘戶,現在,他們將要進行這次西遷最重要地一次儀式:‘搶地。’

是地,在他們面前一望無垠的平原上,已經劃分了四千餘塊同樣大小土地,每塊約一百畝,已經可以肯定每人都能得到一份,但爲了讓他們更珍愛這塊土地,安西的官府特地設立了這種獨特儀式,這些移民將要去搶永久屬於他們土地。

葉支城附近是整個碎葉地區最富饒地地區,兩條河在這裡交匯注入熱海,一里外便是波光粼粼的大湖,無邊無際,儼如大海一般,沿湖是一片片茂密地森林,長年累月地沉澱使這裡地土地異常肥沃,每一個莊稼把式隨手從地上掏一把,眼睛就會被讒得發直。

轟隆隆的鼓聲終於響起,天空中爆發出一聲吶喊,數千騎馬的男人一齊衝向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黑壓壓地鋪天蓋地、氣勢壯觀,在他們身後,他們地父母妻兒們在馬車上高聲尖叫,此刻,被迫離鄉背井的苦楚已經消失了,他們地眼睛裡充滿了對新生活的渴望和嚮往。

第一批馬已經衝進了土地,他們在緊張地巡,尋找最有利、最肥沃的一塊土地,一名來自宋州的黃姓農民,他地馬踏進田鼠洞裡,摔倒在地,他本人也從馬上滾翻下來,額頭上擦破了皮,但他已經顧不得拭血,直接趴在地上,從懷裡掏出刻有他名字的木楔,深深地打進了土地,他站起身來,打量着他的土地,這裡離河邊不到三百步,土地的盡頭有一小片楊樹林,土質是黑色地肥沃,他滿意極了,他整個人呈大字形仰面躺在地上,望着晴朗的天空,淚水終於奪眶而出,從現在起,這片土地就屬於他了。

搶奪土地地儀式一直進行了一個時辰,才終於在吵嚷聲中結束了,父母妻兒們開始趕着馬車進入土地尋找他們家的男人,找到後,他們抱在一起相擁而泣,年邁的老父性急地用早已準備好的樹枝木棍開始搭建籬笆,可是土地面積太大,所帶的材料根本不夠,無奈之下,只得每隔十步插一根樹枝,表示這裡已是他家的領地。

中午時分,男人們騎着馬去縣裡辦理手續;而婦女則在自己的土地上點燃了第一縷炊煙;孩子們歡快地聚在一起進行竄門的遊戲;老漢們則一羣一羣蹲在地頭,用他們所知的不多的詞彙,毫不吝嗇地、專業地讚美這片土地,他們交換着彼此的信息,努力尋找他們之間的淵源,很明顯,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們只有同心協力、互相幫助,才能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

接下來的日子艱辛而枯燥,人們開始翻耕自己的土地,有的人還住在葉支縣裡,每天一早來地裡幹活,更多的人開始在地裡修建房屋,男人們十戶組成一甲,他們一起去千泉山採集石料,一起去森林裡伐木,一起修建房屋,一起對付野獸的威脅,一起播種冬小麥,在冬天來臨之前,一片片的村落出現了.

在一個寒冷的早晨,西域的第一片雪飄然落下,小腹已明顯凸出的李驚雁艱難地蹲下身子,從地上拾起一團雪,嘴角含着調皮的笑意,蹣跚地朝站在雪地裡沉思的李清走去,可就在她剛剛走近李清時,忽然從後面飛來一隻雪球,正砸在李清的後背上,李清一回頭,便看見了一臉壞笑的李驚雁,手裡拿着一隻雪球,正比劃着動作要向他扔來。

“驚雁,剛纔是你麼?”

李驚雁笑容隨即變成了尷尬,她恨恨地一跺腳,回頭喊道:“羅瀾,你出來,這是乾的!”

遠處只有一串笑聲,隨即笑聲消失在了屋裡,李驚雁見丈夫的臉色有些凝重,不由將手中的雪球扔掉,關切地問道:“出什麼事了嗎?”

李清輕輕地搖了搖頭,勉強笑道:“沒什麼!”卻趁李驚雁不注意,悄悄將手中一封信捏成團,塞進袖子裡。

“這麼冷的天,誰叫你出來了,凍着腹中的孩子該怎麼辦!”李清帶着一絲埋怨,扶着李驚雁慢慢走回屋裡。

房間裡燒着碳火,溫暖如春,李清盤腿坐在羅漢牀上,默然無語,剛纔他看的信是派到河東的顏卿寫來,說有傳言,朝廷要罷去安祿山的河東節度使一職,安祿山已經蠢蠢欲動。

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就意味着安祿山的叛亂將提前爆發。

他有些心不在焉,隨手拾起一份剛剛送來的文書翻了翻,這是第一任碎葉州長史張繼寫來的報告,建議准許胡唐同院,也就是說,准許胡人的孩子進入唐人的讀書。

李清提起筆在後面批了一個‘許’字,便將報告擱在一旁,這時,李驚雁給他倒了一杯熱茶,端到他面前問道:“李郎,再過一個月便是新年了,你要回去述職嗎?”

李清搖了搖頭,“今年事情太多,皇上已經同意免除我述職,不過,我想悄悄回去一趟,將你簾兒姐她們都接來。”

“可是,皇上會準嗎?”

李清冷冷一笑,“他現在恐怕已經顧不過來了。”

天寶十一年冬,一場嚴重的政治危機正向大唐悄然襲來,起因,便是東宮之爭。

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370章 郭子儀的感動第303章 局勢逆轉第161章 曲江流飲(下)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264章 示警第57章 反擊第153章 東宮案(七)第359章 馬嵬坡(二)第124章 滇東遭遇戰第131章 破局第249章 科舉案(十一)第213章 前夜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98章 合作第31章 開店(二)第187章 初遇安祿山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馬匪第50章 暗流(二)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176章 異鄉第175章 比箭第83章 孔方老道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30章 述職交鋒第161章 曲江流飲(下)第354章 戰爭與陰謀(四)第80章 黑幫老大(二)第348章 後手第144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下)第14章 禍起第91章 曲江邂逅第143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上)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協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機第350章 勒索第156章 東宮案(十)第218章 天地爲媒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144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下)第319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323章 安楊會第3章 騙吃騙喝的道士(三)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351章 戰爭與陰謀(一)第11章 新政縣的鮮于府(一)第267章 蓄勢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294章 奪取小勃津第63章 楊家(一)第10章 以直報怨(二)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54章 戰爭與陰謀(四)第382章 家國天下(一)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332章 安祿山跑了第376章 興慶宮的陰謀第26章 閬中(一)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45章 冷刀子(二)第133章 毒殺皮邏閣第268章 各逞心機第237章 賞牡丹貴妃思曲第247章 科舉案(九)第232章 並不難斷的家務事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213章 前夜第118章 縱橫滇東(一)第247章 科舉案(九)第245章 科舉案(七)第3章 騙吃騙喝的道士(三)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168章 皇槓被劫第270章 終下決心第320章 邊令誠的暗示第186章 步步爲營第363章 馬嵬坡(六)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34章 美人計第247章 科舉案(九)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協第213章 前夜第379章 兩淮勢力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135章 匕現——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詔內訌(上)第204章 路遇楊花花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326章 多管閒事第357章 戰爭與陰謀(七)第52章 暗流(四)第121章 美女與陰謀第327章 安祿山的時機第383章 家國天下(二)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82章 陰招出手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271章 下手第42章 風驟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