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多管閒事

照每年的慣例,各鎮、州節度使、觀察使、安撫在山華清宮舉行,但今年因秦國夫人病故,使李隆基提前返京,再加上入朝覲見的胡國使臣頗多,從新年初二起李隆基便開始忙碌起來,興慶宮只勢,今年萬邦朝覲儀式放在傳統的太極宮承天門,這是李隆基煞費苦心挑選之地,當年太宗李世民便是傳播萬里。

一早,長安城內各大街道上開始熱鬧起來,雖然鴻臚寺有館舍提供住宿,但這一回有二百多小國的部從、家人,少說也有三千餘人,鴻臚寺館舍哪裡住得下,大多散居在各坊,也是爲了圖個遊玩方便,天尚未大亮,散居在各坊的紛向朱雀門方向趕路,至於後世外事活動中常有,諸如車輛禁行、國人止步、警車開道之類的儀式一概沒有,在大唐人眼裡,他們不過是小國寡民,讓

今天是正月初二,也是各家各戶祭祀完祖先後開始尋親訪友的開始,以朱雀、春明兩條大街最市一帶,客棧、酒肆、青樓最爲密集,這裡也是外來人口最集中之處,羅斯之戰後,東西商路被掃通,來長安經商的西域來,除此外,春閨備考的士子、進京尋路的地方小吏也大多集中在這一帶。

東市千金一醉酒樓,也就是李白失意醉酒的那座酒樓,依舊。但隨着時間推移。它的翠濤酒愈加醇厚悠長,也讓越來越多的酒客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李虎槍就是其中之一,李虎槍也就是李驚雁的二哥,李琳地次因得罪人太多,也隨之解散。李虎槍地父親李琳是鹽鐵監令,手握稅賦大權,妹夫是安西節度使,一鎮諸日裡和一幫狐朋狗友混跡於長安。是長安有名的遊俠兒。

大年初二,來給李琳拜年的官員也是排了長隊,李虎槍厭煩裝腔作勢的應付寒暄,一大早便跑出來。邀幾個兄弟躲在此喝酒,半酣後去青樓快活一圈,一覺睡到天黑後再回府。

今天酒樓里人稀稀寥寥,夥計們也大多跑出去送外賣了,掌櫃地忙着覈算去年的老帳,無暇擡頭。三樓被李虎槍和幾個弟兄們佔滿,划拳吼叫聲連一樓都聽得見,二樓零星坐了幾桌客人,吃力地對着話,不時向三樓投去一道怨恨的目光。

在靠窗一張小桌前面對面坐有兩人,一老一少,兩人長相頗似,異常寬廣的額頭、長而準直的鼻子。不僅長相,神態也一樣。皆愁眉緊鎖,不時長噓短嘆,從相貌和年紀可以推斷這二人應是父子,事實上他們確實也是父子,年紀大的叫顏卿,任范陽倉曹參軍事,年紀輕地是他兒子顏季明。

顏卿是五天前棄職回到京中,他只是個從七品小吏,他的棄職在長安吏部不起一絲漣漪,但在范陽卻引發了掀然大波,原因是他將記錄范陽近三年的糧草儲存狀況的帳本帶走了,這些帳本的記錄和范陽報與京城的數據完全不同,若帳本泄露,也就意味着安祿山的野心彰顯無遺。

顏卿長長地嘆了口氣,這幾日他一直在京中活動,他想告發安祿山欲謀反,但始終是人微言輕,高層官員見不到,低層官員要麼嘲笑他自不量力、要麼也愛莫能助,各衙門更是因臨近新年而找不到人,即使找到了,他也不敢輕舉妄動,最後只在黑裡投了一封告發信。

幾天來地碰壁使他心情愈加沉重,安祿山如此明顯的擴軍備戰,朝廷卻視若無睹,認識的朋友和家人紛紛勸他們收手,安祿山得皇上和貴妃的信任有加,將他們視同瘋子不理會已是幸運,若用一根繩捆了送與安祿山,還不是象豬羊一樣待宰嗎?

顏卿本是長安人,但昨天上午,在他家附近忽然發現有一些形跡可疑之人,不用說,這一定是安祿山派來找他麻煩地人,顏卿不敢在家中過夜,當天下午便搬到了位於平康坊內的親戚家。

“父親,你後悔了嗎?”

顏卿的嘆息讓兒子季明感到一絲不安,他低低聲道:“要不然我們全家遷到蜀中去,避過此禍再回來。”

“避到蜀中去又如何?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子,語氣漸漸地嚴厲起來,“我平日是怎麼教你,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若人人都象你縮頭不出,那任憑奸佞橫行,任憑國禍將起嗎?”

見父親發怒,季明心中默然,但他也是個倔性子,心下一橫,挺着脖子硬道:“朝廷恍若聾啞、權貴醉生夢死,難道這些天我們看得還不夠嗎?我們心憂江山社稷,可他們卻將我們當成了什麼,搬弄是非的小人、見利忘義的告密者,這樣的朝廷索性就讓它亂去,痛了它就知道我們並非胡言。”

“砰!”地一聲巨響,將酒樓裡地人都嚇一大跳,掌櫃手一哆嗦,筆下塗了一團墨,將剛剛寫下的數字也弄花了,正下樓去小解的李虎槍也嚇得一腳踩滑,險些滾下樓去,他心中惱火,向拍案之人看去

那個年老的站起身指着兒子怒斥道:“孽障!你竟敢話,我顏卿爲國爲民,心憂天下蒼生,豈是爲了保全那幫權貴的性命,若我置之不理,一任那賊造反,那天下蒼生如何?天下百姓如何?”

“爲天下蒼生?”李虎槍‘嗤!’地一聲笑出聲,他打了個飽嗝,斜靠在樓梯扶手上,嘴裡噴出一股股酒氣笑道:“那漢子,你是說誰要造反?這朗朗乾坤。我看你是酒喝多了。家裡娘子要造反吧!”

說到這,他又對衆食客調侃道:“各位,此人他爲天下蒼生,那我們也是蒼生一員,不如今天的酒錢就由他付了吧!”

“就是!就是!”各食客被顏卿那一掌擾了酒興,紛紛跟着應和,甚至有厚顏者向掌櫃招手,指着顏卿道:“我的帳單交給他去!”

顏卿臉色陰沉,他一語不發。摸出一把錢拍在桌上拉了兒子轉身便走,可剛走到樓梯口,卻見下面衝上來幾個人,爲首之人正是安祿山的心腹劉駱谷,他緊緊盯着顏卿,眼中閃爍着兇光。

顏卿大駭,一把將兒子推開。轉身便逃,可惜店堂桌椅密集,他連撞翻幾張椅子後,自己也被絆倒在地。他悶哼一聲,額頭被銳利地桌角撞破,鮮血長流。

“不要殺他,捉活的!”劉駱谷一聲大喊,止住兩名要拔刀地手下,兩人上前摁住顏卿。另兩人則撲倒了季明,店堂裡地食客開始都坐着不動,可見人亮了刀子,不由一陣大亂,紛紛向兩邊逃散,樓梯上地李虎槍也收起調笑,驚訝地望着發生的一切,他認得劉駱谷。此人曾兩次來拜訪他的父親,這是安祿山在長安的代言人。他忽然想起剛纔顏卿之言,心中暗暗震驚,“難道他說的造反之人是.

李虎槍見劉駱谷在打量四周的情況,急微微向後一閃,藉着樓梯的下檐擋住了臉。

劉駱谷沒有看見李虎槍,他見四周食客都是些尋常人,又見掌櫃已經躲進桌肚裡,這才放下心來,他慢慢走到顏卿頭邊,蹲下來對他冷笑道:“哼!顏參軍,你以爲你是長安人就能逃過我的手心嗎?識相的,把帳簿交出來,我看在多年同僚地份上給大帥說一個情,否則.

說到此,劉駱谷陰陰一笑,低頭在他耳邊道:“將你父子的人頭懸在幽州城樓上,看誰還敢背叛大帥!”

“呸!”顏卿狠狠地啐了他一口,扭頭不再理他。

劉駱谷用袖子擦去臉上的唾沫,惱羞成怒地踢了他一腳,喝道:“把他們帶走!”

“且慢!”李虎槍一撐樓梯扶手輕飄飄躍過欄杆落地,李虎槍雖然混跡於長安,但他畢竟當過東宮侍衛的首領,又是寧王嫡孫,在大事大非問題上他並不含糊,從劉駱谷與顏卿的對話中,他聽出一些端倪,這個顏參軍想必是安祿山的手下,掌握了什麼謀反證據才被安祿山追殺,此事事關重大,李虎槍雖不想惹事上身,可他又不能作視不管,在兩難的境地下猶豫了半天,眼看對方要走了,才跳出來制止,他一指顏卿惡狠狠道:“此人欠我五百貫錢,我在此等他家人送錢來,你莫非是他請地同夥,想唬弄我一下便將他帶走嗎?”

這時,十幾名李虎槍的狐朋狗友從樓上走下,皆站在他身後,冷冷地望着劉駱谷。

“你們是.梧、目光冷漠,領頭的人甚至要比自己高出一頭,劉駱谷在長安結交廣泛,見過的人何止千千萬,只覺李虎槍有些面熟,卻想不起他是誰?

“你休管我們是誰,我只給你說一句話,將顏家父子留下,你們各自滾蛋!”

李虎槍發現劉駱谷並不認識他,他不禁更加膽大,也不屑和他羅嗦,李虎槍一回頭使了個眼色,低聲命道:“欠債還錢乃天經地義,給我將人搶回來。”

十幾人一涌而上,連推帶攘便將顏卿父子給搶回來,劉駱谷又氣又急,‘什麼五百貫?分明是干涉此事地藉口!’可對方人多勢衆,他也無可奈何,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顏卿被人揹上了樓,

劉駱谷回頭盯着李虎槍看了半天,腦海裡拼命搜索此人的資料,忽然他想起了此人是誰,鹽鐵監令李琳的次子,他冷冷一笑,拱拱手道:“既然你想管安帥之事,那也由得你去,只要你別後悔便是!”

劉駱谷一揮手,大吼一聲道:“我們走!”幾個人跑下樓便迅速離開,他要趕回去調集兵馬,看能不能把他們堵住,將顏卿父子重新搶回來。

“大哥,這下該怎麼辦?”關,心中都害怕起來,紛紛找藉口告辭而去,剩下的幾人也是憂心忡忡,皆望着李虎槍發呆,只盼他能拿個主意。

李虎槍望着因失血過多已經暈過去的顏卿,心中着實矛盾,到底是管還是不管?若是一般小事他或許就揚長而去,但此事涉及到安祿山謀反,和他李氏江山有緊密關係,自己也身爲其中一員,豈能置之度外。

最後他一咬牙,對衆人道:“還能怎麼樣!先把他們帶到我家去。”

第113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74章 絆腳石(二)第187章 初遇安祿山第318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97章 四兩撥千斤(中)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202章 步步設局第275章 角力開始第331章 述職結束後第365章 微妙的朝議第276章 拉攏第55章 綁架第281章 客棧佈局第126章 暗渡陳倉第121章 美女與陰謀第386章 家國天下(六)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163章 再別帝京第146章 東宮案起第239章 科舉案(一)第323章 安楊會第36章 貴人(二)第45章 冷刀子(二)第170章 橫峰突起第330章 述職交鋒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63章 楊家(二)第327章 安祿山的時機第206章 鹽鐵使的人選第33章 密謀第326章 多管閒事第92章 北番有人來第263章 夜泊第118章 縱橫滇東(一)第264章 示警第55章 綁架第13章 以字鑑人第128章 風雲聚會第33章 密謀第119章 奇襲安西城第383章 家國天下(二)第154章 東宮案(八)第104章 初見李隆基(下)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368章 宮中秘議第135章 匕現——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詔內訌(上)第355章 戰爭與陰謀(五)第106章 南詔風起第325章 給李林甫拜年第249章 科舉案(十一)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61章 連環計第77章 捐錢募款(二)第254章 南詔女王(上)第375章 京兆尹與左相第75章 絆腳石(三)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240章 科舉案(二)第279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下)第282章 陰招出手第379章 兩淮勢力第276章 拉攏第326章 多管閒事第49章 暗流(一)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174章 納妾第280章 把柄第155章 東宮案(九)第202章 步步設局第348章 後手第32章 開店(三)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121章 美女與陰謀第96章 四兩撥千斤(上)第362章 馬嵬坡(五)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第99章 二進宮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52章 暗流(四)第59章 挖牆角第223章 借刀殺人第193章 第一聲春雷第217章 和親事件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237章 賞牡丹貴妃思曲第69章 縣尉縣丞(一)第366章 勸說李豫第286章 外放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44章 冷刀子(一)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171章 奇襲吐蕃軍第241章 科舉案(三)第153章 東宮案(七)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