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外交的背後

莫賀都的王宮從外形看是突厥風格,厚重而方整,其中有一點圓穹尖頂,已隱隱打上伊斯蘭的烙印,但進了裡面,只見雕樑畫柱,花卉、屏風、瓷器隨處可見,讓人彷彿置身於大唐中原,只有來回走動的僕從侍女,才讓人恍然想起這裡離長安已是萬里之遙.

李清隨莫賀都走進內宮,他的一些侍妾忽見一陌生男子進來,嚇得紛紛迴避,但莫賀都卻恍如不覺,走進一間富麗堂皇的宮殿,走到盡頭推開一扇小小的後門,外面是一間院子,院子裡已經空無一人,站在院子裡可以聽見喧鬧的嘈雜聲,似乎外面就是集市.

“跟我來!”莫賀都回頭向李清神秘一笑,使李清彷彿置身於天方夜譚的故事之中,他又走進一間堆滿草料的石屋,裡面散發着濃重的馬尿氣味,聞之慾嘔,但莫賀都在牆角里摸索一陣,只聽‘咔,的一聲,餵馬的石槽忽然動了動,李清恍然大悟,這裡竟有一條秘道.

李清隨莫賀都進了秘道,頭頂上的石槽又緩緩扣上了,眼前立刻變得黑暗,很快,一盞燃着豆粒大燈苗的油燈出現在莫賀都的手裡,昏暗中李清一邊摸索着向前走,一邊聽着他低沉的聲音在密道里迴盪:“這間密室是我祖父留下的,一直是王室的秘密,尋常人不得知曉,我帶你來是想讓你見一個人.”

推開一間石門,光線赫然明亮,石室裡佈置得金碧輝煌。厚重的波斯地毯,鑲有寶石的石壁,大幅流蘇,精美地大瓷瓶,尤其讓人驚異的是這裡通風良好,完全沒有了外面潮溼陰暗的感覺,但又看不見一扇窗子.

李清沒有被裡面的佈置吸引,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牆角,那裡有一張用純金打造、鑲滿寶石的椅子,而椅子上坐着一人。年紀和莫賀都相仿,長臉。膚色蒼白,氣質卻很高貴。他斜躺在椅子上,手裡端着一隻盛滿了血紅色葡萄酒的水晶杯,正眯縫着眼打量着自己.

慢慢地,他的眼睛裡露出了驚訝之色,身子也坐直了,將杯子裡的酒一飲而盡,站起來望着李清遲疑地說道:“你不是長安的戶部侍郎嗎?怎麼會來到這裡?”

“裴羅。他便是大唐的特使,今天剛剛到來.”

莫賀都又回頭對李清徐徐道:“現在在你眼前地,便是拔汗那國國王裴羅.”

李清的心裡異常震驚,石國不是在和拔汗那交戰嗎?拔汗那地國王怎麼會出現在莫賀都的密室裡?不過他心裡雖震驚,但臉上卻絲毫不露,上前向裴羅國王躬身行了個禮笑道:“國王殿下可是在長安見過我.”

“是。我前年去長安覲見天可汗陛下,見過戶部侍郎.”

裴羅國王也收起了他地驚訝,對莫賀都笑道:“這兩天你魂不守懾。可就是在等侍郎來?”

莫賀都笑了笑,請李清坐下,他又拿出兩隻水晶杯,給自己和李清各滿上一杯葡萄酒,這才輕輕嘆了口氣,對李清道:“與拔汗那的戰爭不過是車鼻施奉大食之命而爲,目的是爲了給大食找一個干涉石國內政的藉口,我與裴羅關係一向交好,他這次親自前來,就是爲了和我商量一個對付大食人入侵的辦法,可已經兩天,我們都一籌莫展,今天侍郎到來,可有辦法解我兩國之危?”

說完,他與裴羅對望一眼,四道目光齊刷刷向李清盯去,李清卻似沒有聽見,他臉上掛着笑意,目光低垂,手輕輕地晃動着水晶杯中的葡萄酒,半晌他才道:“我有一個問題,請二位解答?”

莫賀都立刻挺直了腰,急切地對李清道:“侍郎但講無妨.”

“我聽商人們說,大食對康國、史國都是毫不猶豫地出兵攻打,可到了石國這裡兵鋒卻緩,而是先製造危機,再派使臣來調解,企圖不戰而勝,這和阿拔斯一貫強硬的風格不符,所以我想請教二位,這究竟是何原因?”

“此事我略知一二.”旁邊地裴羅接過話題,身子略略向前傾道:“阿拔斯號稱二十萬大軍分兩路東侵,其實那只是虛數,實際兵力最多隻有五萬,他的大部份兵力還是在西征白衣大食,那纔是他的戰略重點,這就是康國、史國它們敢於抵抗的原因,如果石國與拔汗那國再聯手抵抗,一旦大食人進攻受挫,那康國和史國它們必然會再興反抗,這樣大食的東征計劃極可能會失敗,所以他便利用石國正王的投降之心,先挑撥我們兩國地關係,破壞可能的結盟,等我們內耗得差不多了,再突然出兵,那時我們只能任其宰割,當然,如果能兵不血刃佔領石國,他又何樂而不爲?”

李清點了點頭,應該是這個原因,他記得白衣大食橫跨亞、非、歐三大州,雖然阿拔斯的黑衣大食在去年佔領了大馬士革,但要完全征服白衣大食原來地領地,卻是一時半會兒完不成的,所以他不可能將重兵放在中亞,況且他也不相信,收拾這些小小的西域胡國還需要用二十萬大軍嗎?至於東征大唐,那更只是一個遙遠的計劃而已,阿拔斯內部不靖,他怎麼可能立刻去樹立強敵,如果連這點政治智慧都沒有,阿拔斯又怎麼可能建立黑衣大食.

他沉吟片刻,忽然道:“你們以前曾經降過,那現在卻又爲何不降?一定要抵抗到底?”

這句話李清問得十分直白,甚至是無禮,可如果不問清楚,一旦戰爭爆發,這些小國的立場搖擺不定,極可能就會成爲最後失敗的原因,李清久歷官場鬥爭,這些不確定的因素他豈能不防備。一旦知道原因,他就會抓住他們所害怕之事,將他們牢牢綁在自己地戰車之上.

果然,李清的直白讓房間裡的氣氛變得十分尷尬,最後裴羅‘哎!,了一聲,苦笑着說道:“侍郎一點面子也不給我們,不錯,我們是曾經降過,但我們降的是白衣大食,而不是現在的阿拔斯黑衣大食.”

“這二者的區別在哪裡?”李清不給他喘息。繼續問道.

“區別?”旁邊的莫賀都忽然憤怒起來,他站起身高聲道:“過去白衣大食稅賦雖重。但好歹給我們留一點,可現在的阿拔斯就是一頭餓狼。安國、康國、米國、史國,他大軍所過之處,王族全部殺死,剝奪我們的信仰,摧毀我們的寺廟,挖掉我們地文化,奴役我們的百姓。所有地人都要信奉伊斯蘭教,若有半點不滿就立刻殺死,你說我們能不抵抗嗎?現在康國、米國它們的教訓就血淋淋擺在眼前,難道我們看不見嗎?”

“那車鼻施爲何要降?”

‘砰!,地一聲,莫賀都狠狠在桌子上砸了一拳,“他是懦夫。他被嚇怕了,只想到要保住自己地榮華富貴,別的什麼都不在乎。甚至將他的王后都獻給大食使者玩弄.”

“好了,不要再說了.”李清站起身,負手在房間裡慢慢踱步,眼前的局勢錯綜複雜,但撥開紛亂的枝蔓,核心只有一點,那就是團結西域各國的力量,共同抵抗大食入侵,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

想到這裡,李清毅然下定了決心,他霍然回頭問道:“你們不妨對我說實話,你們手上各有多少兵力?”

裴羅大喜,站起身大聲道:“拔汗那國有兩萬兵力,如果需要,我三十萬百姓全民皆兵!”

“那你呢?”李清的目光又投向莫賀都.

“我現在只有五千忠於我地士兵,但如果能殺死車鼻施,那我石國就有三萬勇士.”

“殺死車鼻施!”李清手上的酒杯‘啪,地一聲,被捏得粉碎,要想讓石國之船完全轉向大唐,要想使怛羅斯之戰的失敗不再重演,那所有的攔路石都要統統搬掉,儘管這個車鼻施他還從未謀面............

一般而言,戰爭是外交的延續,是談判桌上無法達成妥協的必然,但外交卻並不一定是歌舞歡宴,並不完全是香檳紳士,很多時候,在光面堂皇地外交辭令背後,充斥着比戰爭還要殘酷的陰謀和血腥.

石國正王王宮,空曠的宮殿裡只有三個人,一對父子和一個大食來地使者,父子自然就是正王車鼻施和他的兒子車多咄,車鼻施約五十歲,長得肥肥胖胖,他最大的特徵就是圓,臉圓、眼睛圓、鼻子圓,甚至下巴也是圓的,滾圓的肚子裡裝滿的民脂民膏.

車鼻施是個膽小的國王,當阿拔斯將康國國王的人頭當作禮物送給他時,他立刻就被嚇軟了,馬上派王子遠赴大馬士革請降,並遵照阿拔斯特使的指示一一落實.

車鼻施身材矮小,對瘦高的大食使者布杜需要仰視,事實上他的心裡也對布杜充滿了敬仰,他可是阿拔斯的叔叔、波斯總督,他只恨自己沒有兩個象羅闌公主那樣的尤物,一個獻給阿拔斯,一個獻給布杜,好在他的王后也是石國出名的美人,正好布杜對她也頗有興趣,使他終於鬆了口氣,可以由此和布杜建立良好私人友誼.

可惜布杜卻不是這樣想的,在他看來車鼻施不過一枚棋子,可用可棄,等大食完全吞併昭武九國,這枚棋子也就失去了作用,至於他老婆,不過是個枕頭罷了.

倒是莫賀都的女兒,那是哈里發點名要的,說不是將來還會是大食的王后,布杜瞥了一眼站在門口、一臉茫然的車多咄,心中不由一陣厭惡,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屁孩,竟敢和偉大的哈里發爭奪女人,他簡直活膩了.

但現在不是殺他們的時候,大唐的使者居然來了,而且還是那個殺死吐蕃贊普的李清,布杜是大食貴族裡最瞭解唐朝之人,在阿拔斯還沒有起兵的時候,他就是呼羅珊的一個商人,一年時間倒有半年在長安度過,學了一口流利的漢語,後來他成爲黑衣大食的創始人,自然便擔任了大食國對大唐政策的首席制定者,通過商人,他一直在收集唐朝的情報,其中就包括李清.

當然,正如李清對大食一知半解一樣,遙遠的空間影響了情報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他只知道李清曾殺死吐蕃贊普,後來成爲戶部侍郎,其他的便一無所知.

但作爲一個從底層奮鬥上來的成功者,對敵人的謹慎和重視是他的一貫作風,他並不因李清的年輕便輕視於他,相反,今天的短暫接觸,使他意識到這個年輕人有着和他年紀不般配的成熟和老練,是一個厲害的角色.

“車鼻施,大唐使者來了,你準備怎麼交代.”布杜大刺刺地坐在國王的位子上,冷冰冰盯着車鼻施,對這種沒有骨氣的獻媚者,直呼他名比叫他國王會更令他舒服.

布杜冰冷的目光使車鼻施一哆嗦,心中暗暗詛咒大唐使者來得真巧,今晚石國貴族們就將開會決定石國是否投降布杜,可大唐使者一來,就會讓許多立場不穩貴族又開始猶豫,最後結局難料,和大唐的軍隊被朝廷控制不同,石國是個以牧業爲主的國家,它的軍隊大多是各貴族的私軍,大大小小有幾十支,當國家面臨戰爭時,貴族們就會將軍隊交出去,由元帥統一指揮,戰爭結束後再回歸本部,本來和拔汗那的戰爭就是取兵權的機會,但狡猾的貴族們在這個時候,誰也不肯拿出兵來,倒使車鼻施賠了不少老本.

所以投降大食如果不得到大多數貴族的支持,石國極可能會爆發內戰,這將極大的削弱他車鼻施投降大食的本錢,他不願意.

但隨着布杜的臉色越來越難看,車鼻施已經沒有再猶豫的時間,他一咬牙,對布杜躬身道:“一切聽任總督的安排!”

“那好,就我來決定.”布杜的臉色稍緩,但目光卻更加凌厲,“我給你三天時間,給我殺了大唐使者,否則就要你們父子的命!”...........

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118章 縱橫滇東(一)第58章 門生第352章 戰爭與陰謀(二)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373章 偷樑換柱第265章 利用第313章 掌權第42章 風驟起(一)第14章 禍起第206章 鹽鐵使的人選第234章 朝會上的爭奪(下)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43章 風驟起(二)第23章 儀隴小攤(二)第358章 馬嵬坡(一)第210章 尋第116章 故地重遊第210章 尋第244章 科舉案(六)第206章 鹽鐵使的人選第81章 意外失足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75章 京兆尹與左相第101章 相親(下)第172章 至關重要的一戰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143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上)第153章 東宮案(七)第283章 破綻第382章 家國天下(一)第379章 兩淮勢力第20章 官司(四)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174章 納妾第296章 行獵第378章 請君入甕第208章 暗流涌動第104章 初見李隆基(下)第348章 後手第133章 毒殺皮邏閣第128章 風雲聚會第220章 慶王之痛第58章 門生第299章 帷幕拉開第216章 意外第266章 線索第256章 夜訪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75章 絆腳石(三)第118章 縱橫滇東(一)第382章 家國天下(一)第363章 馬嵬坡(六)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232章 並不難斷的家務事第197章 謀畫第199章 王忠嗣的進勸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66章 歸程第250章 科舉案(十二)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24章 李隆基的辦法第386章 家國天下(六)第27章 閬中(二)第81章 意外失足第25章 儀隴小攤(四)第289章 沙州夜話第170章 橫峰突起第295章 對手第314章 導火索第211章 南詔消息第376章 興慶宮的陰謀第294章 奪取小勃津第105章 各懷心事第186章 步步爲營第203章 悲情牌第230章 李隆基難斷崔家事第199章 王忠嗣的進勸第195章 李隆基召見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143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上)第63章 楊家(二)第357章 戰爭與陰謀(七)第153章 東宮案(七)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219章 大明寺偶遇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240章 科舉案(二)第203章 悲情牌第272章 詭異的刺殺第175章 比箭第55章 綁架第12章 新政縣鮮于府(二)第248章 科舉案(十)第383章 家國天下(二)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9章 以直報怨(一)第385章 家國天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