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天寶五年的上元夜

月十五,花燈璀璨、流光異彩的上元節,這是李清在的第五個上元節,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第一年上元夜在儀隴縣他認識一個叫簾兒的算命小娘,一晃五年過去,這小娘成了他的妻子,還爲他生了一個小小娘。

天剛擦黑,李驚雁的馬車邊緩緩停在李清的宅前,三天前從沙州返回,她便直接回了自己的家中,她的父親感恙,一直到今天才有好轉,她再也按耐不住相思之情,一早便吩咐一個小丫頭先來送信,她也要和他們一起度過這溫馨的上元之夜。

她今天穿一襲鮮紅的榴花染舞裙,外披黃色窄袖短衫、肩圍紅帛、腰垂金邊五色絲帶,雖春寒料峭,但前胸依然露出一抹明豔,臉上畫了淡妝,梳着雙環望仙髻,斜斜插一支玉簪,垂下兩顆閃亮的珍珠。

“老爺,李三娘來了。”

一幫舊家人還在沙州未回,府中的僕傭都是新人,沒人知道李驚雁的真實身份,都將她當作老爺的第三房夫人,故稱作李三娘。

李清恰好在院子指揮家人掛燈籠,一擡眼只見李驚雁從院門走入,她站在門口脈脈含情望着他,眼眸中柔情似水,兩人目光相碰,她的頭卻低下了,帶着那麼一絲羞澀,她柔軟而富有曲線地嘴脣。如寶石般閃爍愛戀之光的雙眸,雪白而帶有冰瑩光澤的肌膚,李清心中彷彿一股暖流也黯然失色的美貌深深打動了。

他扔掉手中的飛魚燈籠,大步向她迎去,心中的幸福和喜悅讓笑容在他臉上綻放,走到它身邊柔聲道:“快點跟我來吧!大家都在等你了。”

走了兩步,李驚雁悄悄拉了拉他。擺一擺身上的裙子,低低聲道:“好看嗎?人家可是專門爲你打扮的。”

“好看!我簡直有點陶然欲醉。”

李清由衷讚歎,伸手握住她柔軟而略略冰涼地手,將自己的體溫傳給了她。

李驚雁的眼睛因他的讚美變得更加明亮,頰邊染上一抹霞紅,纖手卻將他的食指捏得更緊。低着頭跟他快步穿過院子,向內宅走去。

走到一個無人處,李清忽然一把摟過她苗條的腰,略帶一點粗暴地向她嘴上吻去,李驚雁心中狂跳着,對他地思念之情再也無法抑制,如水閘開啓、愛戀立刻洶涌而出,她死命地抱住他的脖子、踮起腳尖熱烈地迎合着。

半晌,兩人雙脣才依依不捨地分開,李驚雁環抱着他的腰。將臉貼在他的胸前,閉上眼睛夢吟般地低語。享受這一刻最甜美的時光。

她忽然想到一事,眉頭微微皺起。語氣中帶一絲埋怨,“李郎,你既然去了我家,怎麼不向我父王提親?”

李清擡起她下頜,輕輕在她櫻脣上親了親,附在她耳邊調笑道:“我怎麼不想,我今晚就想和你洞房花燭。”

“啊!”李驚雁大羞,舉拳在胸前猛捶了兩下。嬌嗔道:“你這個下流的傢伙!”

李清心神盪漾,忽然抱緊了她。痛快地親吻她,手在她周身遊走,李驚雁立刻癱軟如泥,臉色緋紅,緊緊閉上眼睛,任他狼爪輕薄,只摸索一陣,李清便停住了手,將她身子扶正,親了親她的鼻子道:“我喜歡你,驚雁!”

“李郎!”李驚雁睜開迷離的眼睛,她幽幽地嘆了口氣,伏在他胸前怨道:“那你怎麼不說,害得我父王擔憂不已,整天跑來轉彎抹角地套我話,以爲我又要嫁不出去,給他添煩惱。”

“我本來是想提的,但這些日子朝廷裡事情太多,我又被封爲戶部侍郎,所以我想等稍微順一點便正式向父王提親,只是我不能給你什麼名份,委屈你了。”

“我已經給你說了很多次,我不要什麼名份,我只要和你在一起。”

李驚雁將身子緊緊靠着李清,她動情地道:“我也知道你們男人事業爲重,可是你也不要讓我等得太久,李郎,我真的有點害怕會出什麼事,若不能和你在一起,我、我寧願去死!”

“我決不會辜負於你,這是一個承諾。”

李清想了一想,便果斷道:“你若害怕,明天就搬到我府裡來,和我們住在一起,在這裡就沒有人敢打你地主意!”

李驚雁默默點了點頭,她忽然想起今天來的目地,不由急道:“我來了這麼久都不露面,簾兒姐一定着急了,我們快點去吧!”

李驚雁和李清剛進院門,便聽見暖閣裡傳來簾兒的聲音,“小雨,去看看驚雁來了沒有,再不來我們可要先走了。”

李驚雁趕緊甩掉李清地手,做賊心虛似的將李清推出院門,自己則緊跑幾步,進了屋子,屋子裡立刻傳來三人打招呼的笑嚷聲。

“三個女人在一起,將來有得熱鬧。”李清苦笑一聲,搖了搖頭,到前面安排馬車去了。

。。。

天黑了,長安的燈也亮了起來,將朱雀大街和春明大街照得如白晝一般,彷彿燈的海洋,有掛在空中的嫦娥奔月燈,有遊在水裡的二龍戲珠燈,有兩層樓高的屋燈,還有金龜燈、彩蓮燈、虎燈、麒麟燈、鳳凰燈等等,一盞盞造型各異地燈神態逼真、栩栩如生。

已憋了一年的長安市民們,早早地吃罷晚飯,門一鎖,便攜妻扛子出門觀燈,到了亥時(晚上九點),街上地人便多了起來,今年不同往年,皇上冊封貴妃不久,命舉國歡慶,燈盞規模空前,人也從各地洶涌而來。

李清騎在馬上,正帶着三位美嬌娘沿着春明大街興致勃勃地遊覽燈

人坐在馬車上,人多路堵,馬車行駛十分緩慢。

雖然是燈會,但擺攤賣貨之人着實不少,大多是價廉物美小玩意,給孩子玩的木製小刀、小槍,女孩子用的頭飾,李清從貨攤買了三把黃楊木梳,他催馬來到馬車前,在車窗前露出簾兒花一般的笑容,她望着李清背在身後的手笑道:“李郎給我們買了什麼好東西?”

“你來猜一猜?”

李清笑道:“就是你第一次見到我時,手中高舉的那個東西。”

“我知道,是梳子!”旁邊的小雨擠過臉來大聲搶道。

“就你的反應最快!”

簾兒輕輕在小雨頭上敲了一記,笑了笑道:“叫你去管管家裡的帳,你又說記性不好,做事丟三納四,梳子這件事我好象還只在兩年前說過一次,這小妮子卻又記得住了,哎!我該怎麼說你呢?”

簾兒嘆氣地搖了搖頭,接過梳子分給二女一人一把,又溫柔地笑了笑,對李清道:“李郎,你還記得當年我在儀隴給你算命之事嗎?”

“自然記得,你還賣了一個燈籠給我,是蓮葉託花,可惜我忘在張府了。”

李清伸手輕輕握住她的手,眼中流露出無限的愛憐,“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就整整四年了,可我覺得還在昨日一般。”

簾兒忽然莞爾一笑。道:“我在想,早知道你會是我丈夫,我當時就該把你地錢袋子都拿過來。”

李清哈哈大笑,“早知道你是我娘子,我買燈籠就不會給錢了。”

簾兒亦抿嘴而笑,這時,她在人羣中忽然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

“李郎,你看那是不是楊大哥?”

“楊國忠?”

李清順她手指方向看去。只見一人鬼鬼樂樂,盯着前方一輛馬車,時躲時藏,可不正是楊國忠。

“真的是楊大哥。”

小雨也認出了楊釗,她招手正要喊,卻被簾兒一把拉坐下。指了指李清,小雨見李清滿臉不豫,嚇得吐了吐舌頭,趕緊縮回馬車裡。

“李郎,你和楊釗之間好象發生了什麼不愉快之事?”

簾兒見李清本來歡喜的臉龐,可見了楊釗後便立刻陰沉下來,便猜到他們之間一定發生了什麼事。

“他現在叫楊國忠,不叫楊釗了。”

李清重重地哼了一聲,“以後不要再提此人,象他那般卑鄙無恥的小人。我當年真是看錯他了。”

這時,在馬車另一個車窗的李驚雁忽然湊過來道:“我剛纔好象看見韋尚書的馬車。還有吏部楊侍郎,竟然都是單身來逛燈。真是奇怪。”

楊國忠、楊慎矜、韋堅,竟然同時出現,這裡面有什麼名堂?不對,一定有什麼事要發生,們先去逛燈,我去看看,等會兒回頭來找你們。”

說罷。他又仔細叮囑護衛的家人一番,這才一撥馬向楊國忠消失地方向追去。

看燈的人越來越多。行了不到百步,馬已經無法再走,李清只得下馬將繮繩給身後的家人,撥開人羣徒步向前追去。

這一帶已經是崇仁坊,靠近皇城,所擺設的花燈最爲壯觀,人流洶涌,到處是笑聲和叫喊聲,一羣羣結伴出行的平民少女,坐在馬車或大轎裡的官家千金小姐,燈影流光中人頭簇動,很難找到所要尋找之人。

李清正在沮喪,忽然他看見一個體形修長俊美之人站在崇仁坊大門處東張西望,可不正是楊慎矜嗎?李清大喜,他剛要上前,忽然聽到身後有一個低沉地聲音在叫他,“李侍郎不去陪家人,怎麼一個人來觀燈?”

李清回頭,卻赫然一驚,只見身後站一人,長着一條肥大而碩長的鼻子,頰邊法令紋深刻,他笑容和藹可親,眯縫着細長的雙眼,眼中閃爍着老謀深算的精光,不是李林甫是誰?

他平時都是上百侍衛圍護,可今夜卻是孤身步行,青衣小帽,彷彿微服私訪一般,李清再往後看去,只見他身後跟着兩個精悍的帶刀隨從,氣勢威武、步履沉穩,顯然是武藝高強之人。

李清心下雖驚,但臉上卻絲毫不露,急忙笑着向李林甫拱拱手,道:“屬下見過相國,我本是和家人一起,轉身買個東西便走散了,我正在尋找她們。”

“原來如此,今夜觀燈人太多,是很容易走散。”

李林甫微微一笑,又關切地問道:“要不要老夫派人替你尋找?”

“多謝相國了,我與家人就在附近走散,應該很容易找到,相國且忙,我再到後面去看看。”

既然李林甫也在,事情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在看崇仁坊大門附近,到處是單身一人的男子,象似看燈,可眼睛卻盯着坊內,李清心中頓時生了警惕,看來李林甫是早有佈置,當務之急並不是要尋到韋堅,而是要趕緊離去,否則自己就會被牽連進去。

李清拱拱手,便告辭而去,望着他的背影,李林甫沉吟一下,想不出他來此處的理由,看來是偶然碰到,心思又轉回來,眼睛緊緊地盯着大門處,韋堅已經進去好久,應該有消息了。

忽然,只見有人出來,對楊慎矜低語幾句,楊慎矜面露喜色,急忙向李林甫處跑來,他低聲笑道:“稟相國,消息已經傳來,太子在景龍道觀私會韋堅,被楊國忠和吉溫抓個正着。”

李林甫捋須呵呵大笑,眼中得意之色盡現:“李亨,這次看你如何逃過此遭!”

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302章 外交的背後第314章 導火索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331章 述職結束後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271章 下手第349章 清洗第140章 兩個宦官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297章 石國使者第8章 童生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211章 南詔消息第207章 觸犯權貴的利益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241章 科舉案(三)第95章 初見太子第162章 密會太子第74章 絆腳石(二)第243章 科舉案(五)第12章 新政縣鮮于府(二)第327章 安祿山的時機第245章 科舉案(七)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384章 家國天下(四)第83章 孔方老道第241章 科舉案(三)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23章 儀隴小攤(二)第27章 閬中(二)第316章 敵蹤乍現第108章 南詔主導權第70章 縣尉縣丞(二)第305章 小規模戰役第206章 鹽鐵使的人選第227章 因愛生恨第12章 新政縣鮮于府(二)第283章 破綻第150章 東宮案(四)第277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上)第153章 東宮案(七)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97章 四兩撥千斤(中)第365章 微妙的朝議第227章 因愛生恨第288章 救了吐火羅的使臣第59章 挖牆角第147章 東宮案(一)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289章 沙州夜話第297章 石國使者第334章 謀河西(中)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114章 成親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機第102章 簾兒的姐姐第182章 遠謀第27章 閬中(二)第207章 觸犯權貴的利益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240章 科舉案(二)第355章 戰爭與陰謀(五)第234章 朝會上的爭奪(下)第240章 科舉案(二)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29章 閬中(四)第243章 科舉案(五)第220章 慶王之痛第238章 清平調李翰林醉酒第7章 縣令第263章 夜泊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314章 導火索第116章 故地重遊第24章 儀隴小攤(三)第10章 以直報怨(二)第155章 東宮案(九)第306章 試探性的戰鬥第237章 賞牡丹貴妃思曲第370章 郭子儀的感動第20章 官司(四)第251章 科舉案(十三)第303章 局勢逆轉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10章 以直報怨(二)第58章 門生第15章 辭職第33章 密謀第321章 客棧疑雲第360章 馬嵬坡(三)第383章 家國天下(二)第37章 發薪第75章 絆腳石(三)第335章 謀河西(下)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後忠告第53章 暗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