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上 官司(一)

衆人的目光刷地向發話的小囡望去,她舉起一張黃紙,眼巴巴地遞給自己的娘,她娘接過她的號,隨眼一瞥,隨即瞪得溜圓,“啊哈!”她大叫一聲,竟平空跳起一尺高。

“中了!中了!我囡囡中了。”她一把抱起女兒,象一隻奪食的母雞,三步衝到李清面前,將紙貫給他:“小哥!你看這號,可不就是五四五六八麼?”

“恭喜!恭喜!各位,這位小囡摸的號就是五四五六八,這彩頭,她中了。”

人羣中發出一陣遺憾之聲,嘆息聲有,羨慕聲有,人羣慢慢散去,只有那儒生不肯走,直盯着李清和中獎人交割。

“你這裡面肯定有假!須把錢還我。”他突然衝上前一把揪住李清,大聲吼叫道。

李清剛剛把小囡扶上馬,被那人一推,險些失手將小囡貫下馬去,小囡被驚嚇,頓時哇哇大哭起來,李清大怒,一把摔開他,厲聲喝道:“所有的程序都公開,大家都看在眼裡,我也問過你,到頭來你倒不幹,信乃立身之本!你這人品可就值這五文錢麼?”

李清力大,竟將那人摔出五、六步遠,頂上的介幘也掉了,袖口上沾塊黑泥,狼狽不堪,旁邊有人也看不過眼,幫腔道:“認賭須服輸,號是你自己抽的,中不了,只能怨自己手氣不好,哪有再反悔的道理?看你也是讀書人,這賭品可也不怎麼樣啊!”

衆人紛紛出言,皆指那儒生量窄,儒生慢慢從地上爬起,臉一陣青一陣白,他惡狠狠地盯了李清一眼,掉頭就跑,半路鞋還掉了一隻,引起衆人一陣轟笑。

“公子,這人我見過,好象和官府有些關係,我們還是快點走吧!”簾兒一臉擔憂。

“也是!”李清點點頭道:“待我把這幾張桌子還了,咱們就走,你先把錢收好。”

桌子頗重,李清又找來兩人幫忙,等他回來,卻見幾個衙役正圍着簾兒吵吵嚷嚷,裝錢的甕被那儒生搶在手裡,他滿臉陰毒,正指着低泣的簾兒破口大罵:

“兩個男盜女娼的狗男女,竟敢當街設局騙錢,當我大唐沒有王法嗎?”他雖是讀書人,但言語卻惡毒之極。

李清只覺頭‘嗡!’的一聲,眼珠暴出,早忘了他有什麼狗屁後臺,兩步衝上前,掄起鐵錘一般的拳頭狠狠朝那儒生臉上砸去,

“老子就要揍你這個婊子養的!”

只聽一聲哀嚎,那儒生的竟被砸得翻滾出一丈遠,手中的甕摔得粉碎,幾千枚黃燦燦的通寶滾得滿地都是。

幾個衙役見李清撒潑,紛紛拔出刀子將他團團圍住,那儒生的親戚更是憤怒,舉起鐵鏈向李清頭上鎖去。

“我是新政縣鮮于府上之人,你們不怕死的,就來拿我好了!”李清見事急,索性將鮮于府搬了出來,果然,那些衙役聽他如此說,倒不敢造次,爲首縣尉指指尚在地上翻滾的儒生道:“這位孫舉人告你當街行騙,已下了狀紙,不管你是誰,都須跟我們回去應堂,你若配合,我們也不爲難你。”

李清暗歎:“這摸獎沒有後臺果然是不好做的。”他腦海中迅速思索對策,自己所能憑恃的只有張府和鮮于府,張府雖一定會幫忙,但此時夫人和老爺肯定都去新政縣拜壽去了,李清突然想起了那枚銀戒,便對那些衙役道:“好!我跟你們去就是,且讓我給妹子交代兩句話。”

縣尉應道:“孫舉人的狀子裡沒有她,你可以說話,只是須快點,別誤了時辰。”又對幾個手下一瞪眼:“還不快把錢拾起來。”

李清將簾兒拉到一邊,取出銀戒塞給她,低聲囑咐道:“我枕下還有幾百文錢,你僱輛車速到新政縣找鮮于府的大老爺鮮于仲通來救我,記住,是大老爺,以這個銀戒爲憑。”

簾兒又緊張又害怕,想哭卻哭不出來,聽李清說得嚴重,只死死記住他的話,拼命地點點頭,轉身急慌慌跑了。

一衆衙役將李清帶到縣衙,那告狀的孫舉人一瘸一拐,在後面遠遠跟着。

李清一路暗暗思忖:“這柳隨風是個極勢利之人,他若知道自己已不在張府,豈會不偏向那個有關係的狗屁讀書人,就算自己理佔上風,也會被他一句話給抹殺,不行!絕不能讓他知道自己已經離開了張府,最好是先取保候審,等鮮于仲通及時趕到。”

李清最擔心的卻是鮮于府這兩天正在辦壽,簾兒不一定能見到鮮于仲通,就算見到了,他也極可能抽不出空來,會拖上幾天,可一旦定了案,就算節度使親來,也難翻此案了,李清不禁暗暗着急,“得想個法子讓那柳隨風記起那五十兩銀子纔是。”

......

“啪!”柳隨風重重一敲驚堂木,“將當街行騙的人犯帶上。”

有衙役將李清帶上堂來,柳隨風卻吃了一驚,這不是張府的西席嗎?怎麼是當街行騙之人,幾月前,自己還受過他五十兩銀子,怎會爲幾貫錢行騙,他狐疑地看了看原告,見他鼻青臉腫,嘴角還帶着血跡,心中便推斷這必是他倆的私人恩怨,借行騙爲名告倒對方,那孫舉人雖然有些人情,但張夫人的面子卻要更大些。

“來人!拿把椅子給李公子坐下。”

“大人,這—”孫舉人一個激靈,難道他也是縣令的熟人?他見李清大刺刺坐下,心中隱隱覺得不妙。

“給孫舉人也拿個座”大唐例制,有功名者可見官不拜。

“李公子,我來問你,這孫舉人告你當街行騙,你可認?”

李清起身長施一禮道:“大人請聽我說完,再來判斷我是否行騙。”

當下,他便將所抽彩的經過詳詳細細講了一遍,最後呵呵笑道:“那匹馬其實是張仇的,抽彩的法子也是他從成都學來,自從考中童生後,他便一直在新政苦讀,準備應考年底的鄉試,大人也知道他的心性,悶極無聊,便命我來替他出頭試試這種新鮮玩意。”

這張仇素來荒唐,這種爛事只能往他頭上栽才能說得通,至於當面對質,他更不擔心,張仇若來,那張夫人也早就到了。

柳隨風心中一陣冷笑,張仇苦讀?除非太陽從西邊出,還扯上童生,此人的用意分明是想提醒自己那五十兩銀子的事,他久於世故,焉不知其中的輕重,若聽他之言了結此案,那這個孫舉人每年一百貫的香火錢恐怕就也見不到了,此案兩邊都不能得罪,最好的辦法是雷聲要大、但雨點卻要小,既給了孫舉人面子,出胸中一口惡氣,也讓這李清免了牢獄之災,同時張夫人那邊也好交代。

想到此,柳隨風斜睨李清,微微給他施個眼色,卻見他神色平淡,突地又想起他的道士身份,鄙視之心頓起,讓他坐,他還當真敢坐下,柳隨風的臉漸漸變得陰沉,此事就算不追究,也得給他吃點苦頭。

“啪!”他又狠狠一敲驚堂木怒道:“可本官聽你所言,分明覺得你就在行騙,依你之言,收每人五文錢,最後馬卻給了一人,其餘人卻錢財兩空,這難道不是行騙嗎?”

“大人—”李清自然明白柳隨風眼色的意思,心中暗喜,剛要起身回話,卻被柳隨風止住話頭。

“我來問你,你可有功名在身?”

“尚無!”

“即沒有功名,給本官跪下回話!”

李清大愕,他雖明白柳隨風是在做戲,可這前恭後倨,變化之快,讓他的面子實在有些拉不下來,正猶豫間,耳畔猛聽一聲斷喝:“跪下!“

他突然覺得腿彎被一物打中,骨頭竟似要裂開來,疼痛難忍,他身不由己,‘撲通’跪倒在地,李清驀地回頭怒視,只見一衙役舉紅黑大棍,正滿面猙獰地盯着他,就彷彿是那閻王殿跑出的小鬼,那打人的衙役便是孫舉人之侄,好容易尋個機會狠狠教訓李清,他舉棍又要打下,卻見李清眼光凌厲,彷彿刀子一般向自己射來,他一陣心虛,高高舉起的棍子竟打不下去。

“好了!”柳隨風手一擺,止住倉曹的行兇,這紅黑大棍是用鐵木所制,極爲硬實,若不按專門的法子打,幾棍就會出人命。

“那你說,你怎麼不是行騙?”

李清卻被這多餘的一棍打出了胸中的怒火,他挺直腰板冷冷道:“所謂行騙,必言行不一,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可我辦摸彩,事前事後都講得清清楚楚,沒有絲毫隱瞞,行事也光明正大,也將馬兌給中獎之人,請問縣令大人,這哪裡又有半點行騙?這大唐律例裡又有哪一條哪一款說我是行騙?”

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273章 潯陽驚變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352章 戰爭與陰謀(二)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334章 謀河西(中)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1章 新政縣的鮮于府(一)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50章 暗流(二)第318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153章 東宮案(七)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66章 歸程第43章 風驟起(二)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244章 科舉案(六)第154章 東宮案(八)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語第232章 並不難斷的家務事第30章 開店(一)第4章 複雜的人際關係第243章 科舉案(五)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12章 新政縣鮮于府(二)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46章 冷刀子(三)第194章 崔府請客第333章 謀河西(上)第349章 清洗第101章 相親(下)第6章 上元夜(二)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1章 儀隴小攤(一)第94章 又見故人第249章 科舉案(十一)第244章 科舉案(六)第38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64章 示警第244章 科舉案(六)第329章 楊國忠的把柄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216章 意外第38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71章 下手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協第121章 美女與陰謀第253章 薦官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86章 外放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63章 再別帝京第133章 毒殺皮邏閣第59章 挖牆角第68章 簾兒第40章 初到成都(二)第21章 儀隴小攤(一)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302章 外交的背後第256章 夜訪第305章 小規模戰役第326章 多管閒事第318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40章 初到成都(二)第306章 試探性的戰鬥第315章 兵不厭詐第1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44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下)第134章 圖窮第232章 並不難斷的家務事第309章 奪權第330章 述職交鋒第205章 誰爲左相?第30章 開店(一)第28章 閬中(三)第59章 挖牆角第160章 曲江流飲(上)第247章 科舉案(九)第128章 風雲聚會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86章 外放第261章 策劃第79章 黑幫老大第159章 初見詩聖第87章 抓住把柄第92章 北番有人來第386章 家國天下(六)第103章 初見李隆基(上)第184章 佈局第29章 閬中(四)第350章 勒索第226章 興慶宮的早晨第70章 縣尉縣丞(二)第20章 官司(四)第147章 東宮案(一)第378章 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