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風雲聚會

形勢發生逆轉之時,南詔已無心東顧,閣羅鳳和於誠繼承人之爭已使南詔局勢發生了動盪,於誠節先下手爲強,指責閣羅鳳在他從長安返回的路上派人暗殺自己,而閣羅鳳則堅決否認有此事,並反指於誠節圖謀不軌,兩派的支持者早已在暗中較量,刀光劍影、權謀手段,無不用其極。

而他們的父親,南詔國王皮邏閣似乎已油盡燈枯,無力過問兒子們的爭位,南詔上空已經風起雲涌,一場決定着南詔命運的王位爭奪戰悄悄拉開了序幕。

三百騎唐軍馬不停蹄地在星夜裡疾馳飛奔,金黃而巨大的圓月掛在樹梢,迎着呼嘯的夜風,他們象一羣在月中飛行的幽靈,當晨曦初露,看到第一抹燦爛的金光時,他們抵達了位於蒼山腳下、洱海湖畔的南詔都城,太和城。

李清的戰馬停下了大步流星,昂首一聲長嘶,開始慢步行走了,他凝望着蒼山黑黝黝的巨大身影,已經在初陽下漸漸泛綠,而從山腳一直延到半山腰上,朦朧的灰牆漸漸變白,在朝霞中披上一層淡淡的紅光,太陽驀然躍上陰暗的東天,射出萬縷金光,照在城上,衆人出一片驚呼,在綠樹與白霧繚繞中,雄偉的太和城彷彿一座神話中的城池,高聳的佛塔象一把巨劍直刺天空,城垛上幾面黑旗在晨風中獵獵飄揚,遠處高空傳來一聲清亮如銀號般的聲響。

“這就是彩雲之南嗎?”李清眼光迷醉,他對大理追思已久,卻未曾想到第一次所見,便已流溯千年。

張疤縱馬上前,指着城門笑道:“將軍,我們來得正巧,太和城開城門了。”

和大家相處時間久了,張疤也改變初衷,正式成爲三百唐軍中的一員,他野外生存經驗豐富,對救死扶傷有獨到的手段,深受衆人的歡迎。

李清點點頭,回頭對衆人大聲道:“再加把勁,進城找到使團,咱們再好好休息!”

衆人轟然答應,一催戰馬,捲起滾滾黃塵,向這座神話中的城池飛馳而去。

尚不到城門,只見路上綠樹葉茂,空氣中花香四溢、一條河流如玉帶般蜿蜒流淌,河水清澈,兩岸房舍密集,造型精緻,官道上行人如織,與地廣人稀、建築粗陋的東大不相同,其中不少頭戴軟腳襆頭,身着翻領窄袖袍衫的漢族商人混行其中,這裡的女人容顏俏麗、口音甜糯,土音夾雜幾句漢話,讓人也能明白她們的意思。

行人已多,唐軍不敢縱馬,便牽馬而行,他們雖然衣甲鮮明,但前些日子大唐使團引起的轟動已經讓他們視覺疲勞,見怪不怪了。

“李縣令!李縣令!”驚喜的呼喚聲一直在李清的耳邊炸響,他才茫然回頭,見是一南詔官員打扮的中年男子,在驚喜中一張嘴張得可以塞進三個白蛋,兩隻眼睛尤其犀利,彷彿可以看穿自己的行囊。

“你是?”

既然他叫自己李縣令,那應該是在義賓相識,可在李清的記憶中,他實在沒有這個印象。

“呵呵!李縣令自然不認識我,可還記得掉進岷江之事,當時李縣令尚在昏迷中,便是我給李縣令診治的,不知事後夫人有沒有給你說起過。”

李清這下想了起來,簾兒給他說過,一個醫術好,且愛錢財的名醫。

“你是、是巫名醫。”李清上下打量他,義賓縣的名醫,怎麼穿着南詔的官服。

“不錯,在下便是‘錢是過眼雲,名爲下氣薰’的巫鈺麟。”

巫鈺麟見李清眼光怪異,知道他的想法,便笑着解釋道:“我雖不愛錢,也不喜名,但做官卻是我一生的願望,在大唐我是沒指望,正巧南詔使團停留義賓縣,我爲二王子治了刀傷,他見我醫術不錯,便帶我來了南詔,現在我是南詔王宮醫官,專爲雲南王診病,呵呵!小官一個,李縣令千萬莫要吃驚。”

他的官服穿了沒幾日,急欲找熟人炫耀一番,可南詔地偏,不說熟人,連漢人也難見幾個,好容易看見李清,也顧不得此官非彼官,拉起他的手,便要聊起同僚之誼。

巫鈺麟眼光犀利看的是錢物,而李清的眼光卻比他更深一層,於誠節願意帶到南詔的只有女人,想來他是趙全鄧推薦進的王宮,爲皮邏閣治病?李清心中泛起一串疑問的水泡,事情不會那麼簡單,趙全鄧此舉一定有什麼深意。

“嗚!嗚!”低沉的長號聲在不遠處沛然響起,身邊百姓腳步慌亂,紛紛跑向兩邊,李清聞聲看去,只見黑壓壓地來了長長一隊人馬,護兵有上千人,南詔士兵在最前面爲使團開道,後面一串牛車上滿載了金帛器物,在隊伍中,有一頂高高的人力大轎,轎子被厚厚的簾幕遮擋。

巫鈺麟忽然想起什麼,一把將李清拉到邊上,“我記起來了,好象這兩天有吐蕃使團要來,難道就是他們嗎?”

使團緩緩從李清身邊走過,所有人都事先捂住了鼻子,可李清卻沒有經驗,他見巫鈺麟若無其事,也便不放在心上,忽然,一股濃烈的羊騷味兒幾乎要將他薰翻,他衝到一棵大樹前乾嘔兩下,卻什麼也吐不出,這纔想起,巫鈺麟是醫生,那鼻子早經過千錘百煉,自然不會將這點味道放在鼻中,李清心中大罵,卻也怪不了別人,只得自認倒黴。

“喂!那漢人,怎麼這般無禮!”

軍官見李清聞着他身上的味道要吐,心中惱怒,又見裝束,這國仇家恨,竟一起迸發出來,他自恃身份,雖然話語只是責難,但他的漢話極不標準,再配上凶神惡煞的語氣和表情,在別的唐軍看來,這生番竟似想拿他家將軍下酒一般,手都不由向刀柄搭去。

李清正吐暈頭轉向,卻未曾聽見有人對他不滿,旁邊巫鈺麟忽然用力拉了拉他,他詫異回頭,卻只見一胖大的黑麪軍官正凶狠地瞪着他,卻黑得有些怪異,人家膚黑卻細膩,但他的黑除了日光浴的效果,還染了些風塵之色,彷彿女人的面膜幹了忘洗,塗了什麼‘非洲海底泥’之類,李清呵呵一笑,想必此軍官經年未洗澡,倒有些虛胖了。

那軍官是吐蕃使團的護衛將軍,名叫尚息東贊,吐蕃貴族,長得似過中年,其實剛滿十八,正當青春年少,也血氣方剛,見李清剛剛吐完,臉上又浮出笑意,他心知肚明,哪裡還忍得住,催馬上前幾步,拔出劍來,劍尖微微指着李清,相距不足一丈,眼睛似要噴出火來。

旁邊唐軍見勢不妙,也知道自家將軍武藝的老底,紛紛衝上前來拔刀怒視,吐蕃軍也不甘示弱,亦拔劍橫眉,

李清見他張狂,並不着惱,微微擺手,命士兵們退下,他笑着向尚息東贊抱了個拳,又做出個請走的姿態,表示對剛纔失禮的道歉,不料尚息東贊和身後的吐蕃軍對望一眼,竟一起狂笑起來,彷彿李清的低姿態在他們眼裡就如小丑一般。

李清眼睛微眯,向南霽雲和武行素使了個眼色,二人會意,恰逢此時一隻飛鳥高空掠過,一弓一弩雙箭齊發,飛鳥一聲悲鳴,從高空墜下,正落在尚息東贊腳邊,尚息東贊細看,卻大吃一驚,只見二隻箭各從一眼穿過,另一眼透出,架成叉形。

“東贊,人家讓你,你卻不領情,偏要自取其辱,還不快退下!”

聲音從吐蕃正使的大轎裡傳來,轎簾拉開,露出一張清瘦的臉龐,約五十歲,他便是吐蕃正使倚祥葉樂,時任吐蕃大論,級別與大唐左相陳希烈相當,此番來南詔,名義是賀皮邏閣嫁女,實際也是爲南詔繼承人之爭而來,吐蕃支持閣羅鳳繼位,他來之前,贊普再三叮囑,閣羅鳳雄才大略,必不甘於大唐之下,若扶他爲南詔之主,再曉以厲害,或許就能和吐蕃結成同盟,共同對抗唐朝。

即將進城,倚祥葉樂早看見路邊有一羣唐朝騎兵,不知何故,竟和護衛大將尚息東贊起了衝突,他素知尚息東贊脾氣暴烈,但此時身在南詔,切不可鹵莽,便出言制止。

尚息東贊正驚懼唐將超羣的箭術,比自己高明不知多少倍,聽見倚祥葉樂的呵斥,卻正好讓他下臺,他嘴一撇,嘟囓了兩句,雖不懂他在說什麼,但他不屑的表情讓人人都明白,只見他‘哼!’了一聲,便揚長而去。

倚祥葉樂探頭看了看地上的死鳥,對南霽雲和武行素伸出大拇指,又向李清溫和一笑,李清也微笑着點了點頭,拱拱手,表示歉意,二人相錯而過,吐蕃使團漸行漸遠,最後進城消失不見。

吐蕃使團走後,衆人議論紛紛,皆罵吐蕃賊兵強橫,那吐蕃使臣倒還不錯,文雅知禮,巫鈺麟有事,隨即將住址留給李清,先告辭而去,街上很快便恢復了先前的熱鬧,李清領着衆人進了城,只見城內和城外差別不大,只是屋舍更加密集,街道也更乾淨,正不知路之時,迎面跑來幾人,看服色應是大唐使團官員,爲首之人滿頭白髮,待到近前,李清忽然認出了他,正是太子的老丈人,自己西市的鄰鋪,東官贊善大夫杜有鄰,不禁驚愕,今天是什麼神當道,在偏遠的南詔連連遇到熟人,先是巫鈺麟,現在又是杜有鄰,而且他怎麼也在使團中,自己竟不知道,思量間,杜有鄰已跑到了李清面前。

他喘了兩口氣,拱手笑道:“我是該叫你李東主呢?還是叫李將軍,我看還是李將軍吧!李將軍別來無恙呼?太子常跟我說,他鄉遇故知應放在人生四大喜中第二,現在看來果然不錯啊!”

李清亦回禮笑道:“沒想到竟然在南詔能遇到杜大夫,實在讓人驚喜,不過杜大夫是幾時進使團的,我竟然不知道。”

杜有鄰微微一笑,“我是隨第二批人來的。”

“什麼第二批?”李清有些糊塗,來南詔出使還要分成兩批嗎?

杜有鄰見左右無人,便對李清低聲道:“朝廷聽說吐蕃也派人出使南詔,惟恐南詔被吐蕃人拉走,便命我們給南詔送來大量糧食和財物,以示籠絡。”

李清聞言,心中暗忖,“與其送錢還不如增兵,若是閣羅鳳贏了,送再多的錢也是白白便宜了他。”

他心中對朝廷的決策不滿,但臉上卻一絲不露,話題一轉,又對杜有鄰笑道:“我正好不知道使團駐處,杜大夫可否幫我引路?”

杜有鄰呵呵一笑,“韋大人命我在此等你,我已經等了快一個時辰,快快跟我來!”

“那就有勞杜大夫了!”

李清剛剛擡腳,腦海裡忽然閃過一個念頭,“自己是受了李隆基的密旨,韋堅怎麼知道自己今天要來。”

第143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上)第207章 觸犯權貴的利益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294章 奪取小勃津第224章 李隆基的辦法第76章 捐錢募款(一)第274章 必要的強硬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59章 挖牆角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279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下)第11章 新政縣的鮮于府(一)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90章 奉命入京第294章 奪取小勃津第203章 悲情牌第81章 意外失足第324章 天寶十年最後一夜第107章 簾兒進京第364章 馬嵬坡(七)第223章 借刀殺人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326章 多管閒事第194章 崔府請客第305章 小規模戰役第213章 前夜第199章 王忠嗣的進勸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後忠告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124章 滇東遭遇戰第261章 策劃第357章 戰爭與陰謀(七)第266章 線索第19章 官司(三)第75章 絆腳石(三)第353章 戰爭與陰謀(三)第33章 密謀第199章 王忠嗣的進勸第151章 東宮案(五)第152章 東宮案(六)第79章 黑幫老大第35章 貴人(一)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瀾第203章 悲情牌第256章 夜訪第329章 楊國忠的把柄第292章 大國的決策第216章 意外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55章 綁架第275章 角力開始第105章 各懷心事第88章 刀刀見血第363章 馬嵬坡(六)第295章 對手第275章 角力開始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攏第317章 請君入甕第73章 除惡(一)第230章 李隆基難斷崔家事第184章 佈局第118章 縱橫滇東(一)第63章 楊家(二)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76章 異鄉第312章 軍權第265章 利用第276章 拉攏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314章 導火索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378章 請君入甕第218章 天地爲媒第376章 興慶宮的陰謀第20章 官司(四)第208章 暗流涌動第304章 發動政變第298章 合作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決策第306章 試探性的戰鬥第335章 謀河西(下)第68章 簾兒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125章 小人眼紅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後忠告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184章 佈局第262章 固執第76章 捐錢募款(一)第249章 科舉案(十一)第104章 初見李隆基(下)第51章 暗流(三)第19章 官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