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法師玄奘

天竺國這個時期正好是最爲強大的時候,整個印度半島被兩大帝國分佔。

北方的就是天竺歷史上著名的戒日王詩羅逸多建立的戒日王朝,而且如今戒日王剛剛統一沒幾年,正是春秋鼎盛。

南方的德干高原上面,是能夠跟戒日王朝分庭抗禮的遮婁其王朝。

至於侯君集的海軍遇到的敵人是哪方的?正是戒日王的戒日王朝下屬海軍,雖然戒日帝國沒有一統印度半島,可是北方也是臨海的,而且海軍也十分強大,經常沿着扶南海岸線一路向南巡視捕獵,佔有着海上資源。

被侯君集放回來的戒日帝國海軍士卒火速將消息報給了國家,戒日王的一衆朝臣大驚失色,大唐?哪個大唐?他們怎麼會打過來了?

戒日王在朝會上苦思不解,開口道:“傳玄奘法師來,從他口中所說,大唐的皇帝陛下是一個賢能無比的聖主,寡人還想着有朝一日能夠派出特使前去朝拜一下這個東面天朝,今日這個事情如何算?大唐的大軍打過來了?”

當年大唐玄奘法師向西取經,歷經艱辛終於走西域來到天竺,並且在天竺國取經修佛有了很高的成就,戒日帝國建立之後,戒日王還曾舉辦過無遮大會(無門戶之見,各個教派之人都可參加的集會)專門邀請玄奘法師來說法。

那時戒日王就曾問過玄奘法師東面帝國之事,甚至戒日王連大唐秦王做過一首秦王破陣樂都知道,這也是因爲從前隋的時候和武德年間,天竺就跟中原有過往來。

當時玄奘法師的回答是一直說大唐皇帝聖明的,而且說中原乃是禮儀之邦,四周各族都年年去朝賀云云,所以戒日王瞭解之後也覺得大唐強大,心中還想着什麼時候也派人去朝賀一下。

“國王陛下,大唐的玄奘法師肯定是個騙子,能夠不由分說就殺我們的士兵,還出言威脅我們的帝國,大唐哪裡是什麼天朝上國禮儀之邦,這簡直就是野蠻的兇獸帝國。

臣提議立刻派出我們最強的海軍前去迎戰,一者是爲我們犧牲的士卒報仇,二者是滅掉大唐海軍,使他們再也無力入侵我們帝國。”戒日帝國一位將軍站出來大聲說道。

戒日王沉吟片刻,然後開口道:“將軍所言有理,但是也不能不謹慎行事,這樣,你先帶人前去整軍備戰,沒有命令不許擅自行動,等我問明瞭玄奘法師詳情之後,再做決斷,玄奘法師乃是有名的高人,斷然不會信口胡言,假若那幫人是海盜冒充大唐海軍,如此豈不是我們平白誤會大唐,兩個大國陡然產生戰事誤會,不利於邦交。”

“這,國王陛下有理,臣這就去整軍備戰。”

時間不長,玄奘法師就被請上了大殿,戒日王細說原由,玄奘斷言絕對不可能。

“法師,這裡還有那幫海盜冒用大唐的名聲送來的一封信,寡人不能明辨真假,還請法師幫忙一二。”

戒日王也被玄奘的言辭鑿鑿忽悠住了,都快相信海面上的不是大唐軍隊,而是海盜了。

玄奘接過信一看,當即驚呼一聲:“這,怎麼可能?大將軍侯君集?”

侯君集的名聲在大唐可以說人盡皆知的,玄奘當年是長安修佛法自然也知道,可是侯君集親自帶隊進攻天竺?大唐四周未平,就能跨海對天竺開戰?玄奘不信,可是不由得他不信,因爲末了還有侯君集的海軍將軍印信。

“怎麼?法師莫非認識這位帶信的將軍?他們真的是大唐的將軍?”戒日王開口問道。

仔細將信看了三遍,玄奘這纔開口道:“出家之人不打誑語,這的確是大唐上將軍侯君集的親筆書信,上面還有侯君集將軍的印信爲證,如此看了,此次襲擊戒日帝國海船的,正是大唐的海上大軍,陛下見諒,貧僧也不知何故。”

“你,你不是說大唐是禮儀之邦,素來喜歡和平不對外征戰的嗎?”一名大臣指着玄奘驚呼道。

另外有一人冷哼道:“什麼禮儀之邦,幾年之前,聽說剛剛跟我們建交修好的吐蕃國就已經被大唐給滅了,害的我們種植忘憂花的生意都損失了,這個玄奘法師定然是個騙子。”

一時間,玄奘幾乎成了衆矢之的,也是因爲他所說不準,也是因爲此時戒日帝國被大唐攻擊惹得羣臣驚慌,畢竟從這些年的瞭解中,天竺國對於東面形勢是有過了解的,東面有個強大的帝國。

“陛下明鑑,貧僧出中原一路西行天竺已經十年有餘了,對於國內消息實在是一概不知,爲何大唐會無故攻打天竺,貧僧也很想知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請陛下派人送貧僧過去,面見這位侯君集大將軍,如果真的是誤會,也好從中撮合免了兵災。”玄奘誠懇道。

戒日王沉吟片刻,隨後點頭道:“法師在我國素來受人推崇,寡人也很是敬佩法師,既然如此,寡人就派人送法師上船,還請法師陳明因果,我戒日王朝跟大唐並不接壤,不想跟大唐帝國開戰結怨,如果可以,寡人願意跟大唐建交往來。”

天竺無論是南邊還是北邊,都一個宗教性質的國家,而且階級觀念很重,玄奘在國中富有盛名,所以戒日王很是看重,而且看得出來,他自己還有南邊的大敵,不想再招惹遠處的敵人。

幾天之後,一支船隊來到了侯君集的艦隊附近,雙方旗語不通,侯君集可不認這些,自己戰書已經下了,來者肯定就是天竺的迎戰海軍。

“怎麼才幾條破船?這是天竺看不起我侯君集嗎?我戰書下的是生死之約,他們派出這麼點人手,是蔑視嗎?還是說越王跟藍田侯誇大其詞,這個天竺國力孱弱,沒有什麼強大的海軍?”侯君集不屑道,眼神裡全是蔑視,語氣充滿了不滿。

“傳令下去,主艦爲首,不必浪費轟天雷,海上鋒矢陣給我碾壓過去,讓他們看看我大唐海軍的無敵戰船,碾碎他們!”

好嘛,不由分說,侯君集再次下令對天竺國船隊動手。

第七百二十二章 你們都太菜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最無趣的一戰第九百七十二章 幕後黑手揭曉了第七百八十章 長安的復仇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達成一致 白凡放狠話第七百一十六章 計議長孫第二百七十三章 開個鏢局,大幹一場第八百四十章 蒼蒼白髮少年郎第四百三十章 書院再開學 招生手段花樣多第九百四十一章 白凡親自出馬了第九十八章 家業之論 婢工奴曲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朝餘孽 西突厥暗流第八百七十六章 謠言暴亂第八百七十四章 未來的神探出糗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重新出山 倭國招工第七章 師侄學着點 大姐,你想多了吧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大郎千里走單騎第三百七十章 我不同意 我被騙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智戴出事第九百五十五章 賭場起風波第三十四章 計出連環之‘請君入甕’第四百七十八章 誰說喝醉不能打?修羅殺手哭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隴西李氏 武力奪權第八百三十一章 書院齊聚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舍不捨得?攤牌老杜第六十七章 戰神秦叔寶 勇擒右賢王第六百三十四章 藏污納垢 討債的來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屠寺搜書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第一福將第七百零七章 無辜的孫無忌 俠隱出手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五分成 天外飛仙第八百九十一章 真相敗露殺人滅口第三百九十七章 四十米的大刀第六百三十一章 鬥法無漏寺第七百五十一章 王宮作刑場第四百八十三章 少了幾本?我去取些祭品來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朝餘孽 西突厥暗流第二百二十八章 絕世強軍再面世 白凡盯上打虎將第四百六十一章 逗逼倭國 遣唐使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表妹 敢跟我比仗勢欺人?第七百零六章 再次爆冷第七百四十四章 可否一鼓作氣?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靖來援 反戈一擊第七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加更)第七百一十九章 丐幫去留?第三百零四章 天大的誘惑 一場賭約第五十四章 天策府升帳 我有個親戚?第九百零八章 李承乾有事第六百四十五章 臨敵之策第八百零八章 西南事了第七百零六章 再次爆冷第九百六十五章 桃花島上再相見第二百七十三章 開個鏢局,大幹一場第七百八十四章 魏徵要擋道第三百零九章 憤怒的白凡 局勢失控第二百九十九章 受刑保命 囚天之劫第九百一十八章 議政殿內起紛爭第六十章 爲什麼沒錢 送錢的來了第九百一十四章 海軍首勝第六百三十七章 進步的李二 一路平推第六十四章 李二登基 我們可以賺錢第五百一十二章 獄中三友 換俘條件第二百五十一章 悲劇的蘇定方 連闖兩關第四百九十八章 吐谷渾堅城 破城神器第五百九十九章 分化失策第四百五十八章 契丹入甕 各懷鬼胎第七百七十二章 策反第六百六十章 大同煤礦 白凡思過第一百八十四章 頡利仇恨添一筆 一年苦修得奇功第三百四十三章 都不是好人 悲劇的突利第五百九十六章 仙糧豐收 尉遲醉酒?第二百四十章 西突厥兵變 再次派使臣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面臨敵?去是不去?第七章 師侄學着點 大姐,你想多了吧第一百二十三章 張七危急 雲州祭品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上青樓,威武霸氣第七百九十七章 西南危險第七十一章 左賢王被困三合谷 樑師都身死朔方城第五百一十六章 三災之二‘困於風’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二也在看 沒人要了嗎?第九百一十一章 侯君集惹事了第九十四章 山中高人 傳說中的存在第九十七章 姨母訓誡,成家立業 我有幾個舅舅?第六百三十八章 綠林之中有少林(加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主失明?前因後果第一百零九章 傷離別 塞外出使第六百二十章 恩威並施爲分田(三)第四百六十章 朝堂激辯 效仿春秋?第八百四十四章 妙計渡河第八百五十九章 求援急報第三百一十二章 英雄救美 岳陽城下第一百二十章 西路接應 東方曙光第四百三十六章 武家兄弟闖書院第四十四章 怎麼都是白凡?此人現在哪裡?第九十五章 買一送一,忽悠了一對第八十二章 再見李建成第九百一十章 波斯求援第九十章 三級權限,無敵大禮包 白凡出事?第八百零八章 西南事了第八百六十章 白凡說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