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最無趣的一戰

百濟熊津城下的大戰沒有持續多久,最終耨薩延壽丟下一地屍首,僅僅帶着親衛三百倉皇逃回了高句麗,而其他高句麗士卒跟新羅士卒全部被擒。

新羅公主頗爲傲氣,揚言要找大唐皇帝陛下申斥,侯君集可不客氣,這位將軍是大唐除了牛進達將軍之外第二仇視異邦的將軍,直接將金勝曼打入囚車,押往長安治罪,若不是聽說這女子的姐姐跟藍田侯有些緋聞,侯君集直接砍了都不帶眨眼的。

事後侯君集派兵直接接管了百濟跟新羅的地盤,並且跟大唐回信要精幹大臣前來治理,大唐海軍暫時負責新地盤的戍邊工作,同時在邊境響應大唐的安民政策,建立起糧山接納投誠的高句麗百姓,到了如今的形勢下,高句麗真的可謂是四面楚歌了。

北方一衆將軍聽說猴子(侯君集外號)在南邊搶軍功,紛紛找大帥李靖申斥,可是李靖和杜如晦商議過後,竟然非常贊成侯君集的作法,高句麗四面被圍,若是僅僅北方一處可逃,那收攏百姓的速度可就非常慢了,畢竟南邊的百姓想要北上是十分艱辛的,九死一生都不止。

“高句麗是大唐的戰略目標,不要說軍功大小之事,早一日完成大唐滅國大計,我等使命早一日完成,這是軍國大計,不是要爾等爭名奪利的功利場。

想要軍功,滅了高句麗,日後往西有打不完的仗等着我們。

高句麗安民計劃初步成功,自今日起大營二十萬大軍開始分兵,各營將士分頭行動,按照既定計劃,趕到預定位置,本帥要高句麗防不勝防。

哪支隊伍接收的百姓人多,哪支隊伍軍功就高,哪支隊伍損失人手大,哪支隊伍就要受罰減功。”

衆人齊齊應諾退去,半日之間,二十萬的唐軍大營,僅僅只剩下兩萬大軍駐防在此,其他全都被分出去了。

按照既定方案,現在高句麗已經防不住百姓潰散逃荒了,可是高句麗手段強硬,在要道各處埋伏大軍設卡,用殺戮的手段震懾百姓不讓叛國。

這時候就是大唐軍隊出現的時候了,大唐軍隊直接分成十隊進入高句麗,爲高句麗百姓肅清大道,高句麗就如一個四處漏水的袋子,不足二十萬的軍隊,還要負責守城,根本就堵不住十幾個地方泄露。

正如李靖等人預料的一樣,淵蓋蘇文已經上火了。

因爲耨薩延壽潰敗而回,一路自南到北可以說非常顯眼,百姓沒有見到大帥帶回糧食,反倒是丟盔卸甲好不狼狽,任誰都猜到了南下運糧失敗了,那就是說,前日朝廷所言,從百濟借糧全都是假的了。

於是比第一波更加兇險的流言來了,整個高句麗戰亂四起,基本上每個地區,每個城池都有百姓爆發民亂,高句麗士卒爲了平叛,殺百姓已經殺得手軟了。

最值得一提的是高句麗那些大世家大貴族們,原本百姓們爆發只爲糧食過活,第一批只是搶劫賣糧食的,之後賣糧食的搶光了,就搶富戶大戶。

最後大戶也被搶光,所以就輪到了真正糧草充足的大世家大貴族,於是乎,這些人出於自保,全都開始大肆募集私兵護衛,基本上每一家都養了至少上千的護衛,有的大家族甚至養了幾千護衛。

這就是所謂的亂世,亂世有糧自然就有實力,手上有糧食就能出糧食請來人,當初中原前隋大亂,太原李家就是這麼發家的,太原募兵,奇襲長安開倉放糧召集大軍,強勢崛起。

淵蓋蘇文真想拿刀砍死耨薩延壽,一把年紀了還不知輕重,這一次民亂爆發全都是這廝一路張揚所致,打了敗仗還如此宣揚,你爲什麼不去死?不去死?

沒辦法了,最後一招,開倉放賑吧,平息民怨之後,就是搶也要把糧食搶到手,同時西去的要道全都要派兵堵上,投敵的口子絕對不能開。

所以淵蓋蘇文告令安市城的乙支武德將軍,出城奇襲大唐軍營,搶了他們的糧山,不惜一切代價。

乙支武德如坐鍼氈,守城都戰戰兢兢,還敢去主動進攻?

可是他也知道眼下的形勢,國內再沒有糧食,一個月之後就是嚴寒,恐怕百姓們就要被凍死,在死之前肯定是全國性的暴亂,甚至國將不國。

當晚,安市城十萬守軍全都出動,不要命的直撲李靖大營。

可是僅僅五里之地,李靖兩萬守軍還有無數糧草,豈能不做防備,早就在營前二里方圓埋遍了地雷,只要你們不怕死,就往前踩,二里方圓恐怕足夠你十萬大軍埋骨了,連挖坑都省下了。

當然了,還留了一條醒目的窄道,標明瞭是迎接投誠百姓的,不然他們被炸死就誤會了。

乙支武德非常幸運,因爲他帶隊衝在最前面,同時也走的是這條安全通道,雖然已經被兩邊的炮火炸懵了,可是悍不畏死的意志讓他本能的帶着軍隊士卒衝在最前面,他知道,作爲主將,此時只能如此了,不然他一退,就是全軍潰敗,然後就是高句麗舉國敗亡了。

當乙支武德帶隊衝進了李靖大營的時候,回身看去,沒有十萬黑壓壓的軍隊,只有不足兩千的殘兵,其他人一半被炸死在營外,一半人被地雷炸破了膽子,幾萬人四下潰散而逃,恐怕這輩子都不想再當兵了。

老李靖和杜如晦帶着兩萬大軍慢慢悠悠的走了上來,將這高句麗最後的稻草團團圍住。

高句麗十萬大軍一夕而亡,守都城的五萬新召集的新兵被耨薩延壽廢在了南邊,也就是說,從這天開始,高句麗再沒有軍事力量戍邊衛國了。

看着視死如歸的乙支武德,老李靖突然回頭對着杜如晦道:“克明,老夫打了一輩子仗,突然覺得就今天這一仗最是無趣,就好像是一個大人欺負一個手無寸鐵的小孩一樣,無趣無趣,你們這一計,直接把我們一幫武將變成了百姓運輸大隊。

算了,也不用問這廝是什麼人了,直接放了他們,讓他們給淵蓋蘇文帶句話,其他人可以投降,但是大唐不接受他淵蓋蘇文的投降,在王宮等死吧。”

今日第二章,感謝大家的支持。

第二百七十四章 龍門鏢局,鏢鏢必達第二百五十四章 白凡的承諾 禮物的影響第六百三十四章 藏污納垢 討債的來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改旗易幟嗎?第二百九十三章 醉拳再現 苦命的水匪第二百七十章 願賭服輸 怎麼走?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元霸發飆第一百五十三章 流民扎堆 父子相見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唐水軍統帥 倭國的寶藏第七十二章 戰神欲報恩 尉遲敬德正面擋突厥第九百一十八章 議政殿內起紛爭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們要不要外援?第七十九章 聘用軍訓總教官第三十三章 爲社稷,六問秦王第四百三十章 書院再開學 招生手段花樣多第九百章 蜀道終於貫通第八十章 白凡的目標 想都別想第四百七十一章 抵死不承認 殺雞儆猴第四百四十七章 武林大會 狂妄白凡第四百六十六章 兩老頭釣魚 高句麗再出手第九百二十八章 鬥法之前第一百五十章 大唐版無間道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佳影帝第八百五十三章 越打越窮第九百零一章 蜀王李承訓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靖來援 反戈一擊第五十三章 血債血償 崔家認栽第六百二十九章 白凡鬥佛第一戰第九百四十六章 白家老二的烏龍第八百七十八章 調虎離山計第四百二十九章 白凡的後手 五姓七家從此不再第三百三十八章 頡利再出逃 關門打狗第八十一章 建設書院招人才 有人要見我?第八百四十七章 前因後果一人擔當第五百一十六章 三災之二‘困於風’第四百八十三章 少了幾本?我去取些祭品來第六百四十五章 臨敵之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白凡要練兵?歸途殺機第六百六十九章 窮寇莫追第三百四十一章 遼東城破 還打不打?第一百四十八章 終南書院在行動第七百三十一章 這城池有點堅固啊第三百七十五章 情聖白凡很忙第三百三十八章 頡利再出逃 關門打狗第二百三十六章 雙錘鎮壓半邊天第九百五十九章 遇美鬥琴第九百四十三章 反打劫組合轟動綠林第七百章 刀光劍影 精彩紛呈第四百六十五章 吐蕃被廢 蛛絲馬跡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敵相見第五百八十七章 道門青城 舉國敬服第五百九十一章 七星聚會 還想逃走?第一百七十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記功封侯!復仇開始第二百一十一章 犀利唐儉 弱國無外交第八百二十八章 謝師家宴第九百三十一章 比殺人更狠的刑罰第一百七十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十六章 反響,秦王府定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唐娛樂城開業第七百四十八章 生死之際第二百章 誰是誰非?公主要探監第九十章 三級權限,無敵大禮包 白凡出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筆驚四座,三女鬥狂生第四百九十七章 北方不穩 天牢諸使第一百零七章 白凡毒辣嗎?那要看對誰了!第八十四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三十一章 喬遷之喜 被人惦記了第二十章 我想聘請您 逆子別跑第四百一十章 看看我們的後臺硬不硬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先生貴庚 你們來晚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部選人 柳暗花明(第八章,求支持!)第八百五十一章 出仕不出仕?第五百三十九章 白凡的理由 仙糧真容第六十五章 北戰突厥 被迫從軍第二百二十章 外交風雲 朝堂激辯(第三章,求首訂!)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碗油潑面 誰做第一先?第四百四十五章 戲劇化決鬥 有人攪局二百八十六章 大鬧水林幫第九百四十八章 朝廷震動第九百四十九章 張亮聚兵謀反?第五百三十六章 受刑的背後 杜家莊第五百六十九章 益州形勢第五百九十七章 李二祭天 土豆燉牛肉?第一百一十六章 再吃一族 隱身潛行第九百六十五章 桃花島上再相見第四百章 聯不聯合?無冕之王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河攔路第九百一十章 波斯求援第九十六章 大神坐鎮 軍訓傳武第四百九十三章 她會怎麼選?出人意料第二百二十一章 胡攪蠻纏 霸氣李二(第四章,求首訂!)第五百四十九章 翻車了 再遭整蠱第七百四十五章 我們真是無辜的第六百六十章 大同煤礦 白凡思過第五百九十九章 分化失策第三百六十九章 白家喜事有難題第三百零六章 華容道上 中計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新羅公主的劫難 誰的女人誰去救第七百零三章 高下 具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