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多事之秋 東北之議(爆更之八)

李二捂着昏沉的腦袋悠悠醒來,起身看到守在一旁的杜如晦。

“克明,代朕致書侯君集,玄甲軍將士屍身要運回長安,朕,作爲其中一員,要親自給他們送行。”

杜如晦恭敬行禮道:“陛下,恐怕此時已經晚了,侯將軍書中所言,仙糧運輸還要二十天,屍體無力運回,只能忍痛就地焚燒,帶回骨灰了。

估計此時早就完成,大軍也已經上路了。”

聞言李二長長一嘆,沒有再多說什麼。

“陛下,仙糧被毀一半,根據我們的計算,會影響未來的育種,如此,我們的征戰計劃估計要推遲了。”

“仙糧之事白凡最瞭解,一切等他回到長安再議。

朕記得荊州急報說民衆不穩?”

這時其他衆臣已經聽說皇帝轉醒,快步趕來了。

“陛下,不僅僅是荊州一地,隨着消息的傳出,各地百姓都會爲之憤怒,畢竟期待了三年的仙糧,那畝產千斤的寶物,如今被敵人付之一炬,誰人不痛心?

若是不知道敵手可能還罷了,現在明知道是吐蕃人乾的,臣等推測,不久的將來,舉國都會掀起復仇吐蕃的熱潮。”房玄齡彙報道。

李二沉吟道:“復仇吐蕃?哼,自然是不能放過這個罪魁禍首,朕準備御駕親征!”

“不可,陛下,國戰事關重大,不能草率。

況且此事還有諸多疑點,臣等認爲需要仔細分析。

一來是吐蕃五千大軍,是如何能夠無聲無息的潛入大唐腹地?

二來是這個消息不實,明明是仙糧毀了一半,爲何流言說是全部焚燬,似乎是有人故意推動此事,想要激起大唐的民變,所以當此多事之秋,我們不能不謹慎行事。”長孫無忌勸道。

房玄齡也開口道:“東北之事還未有結果,之前藥師曾言大唐無力再起大戰,如今剛剛出其不意滅掉吐谷渾,那裡還未穩定,東北還不平。

加上吐蕃不是普通弱國,那裡易守難攻,我軍早年也曾交戰過,可我們的士兵一去攻打就頭暈目眩喪失戰力,所以,諸多情況來看,現在不是復仇的時機,請陛下隱忍三思。”

李二一拳打在龍案上,冷哼道:“隱忍三思?人家都拿刀捅到我們腹心了,朕還要隱忍,恐怕朕會是大唐最爲軟弱可欺的一任皇帝了。”

“陛下,臣等不敢,絕無此意!”

“都起來,你們所言句句有理,朕豈能不知?朕可以擔下這個恥辱,但是我們如何跟百姓交待?你們可有對策?”

衆人對視一眼,魏徵開口道:“陛下,我等商議的結果是緩兵之計,首先聲明仙糧被焚燬一半,還有一半留存做種,只會延長育種時間而已,早晚能夠發到每一人手中作爲救命糧,如此暫安民心。

至於復仇一事,先下國書跟吐蕃宣戰,但是不起大軍,宣而不戰,等到仙糧平安回到長安,並且召回吐谷渾大軍之時,有兵將在手,我們再從長計議。

相信到了那時,民衆心情已經稍稍平復,無論最終是戰是和,總有一個交代的。”

李二靜思片刻,點頭道:“可!

詔令三弟率領的先鋒大軍,一路急行前去接應運糧隊,朕就不信,在自己家裡,還有誰能動得了朕的十萬大軍?”

這時,內侍老高快步從後面奔出,大喊着:“陛下,大喜,大喜,皇后娘娘要生了……”

什麼???

“恭喜陛下!”

“好好好,朕先回去了,一切仰仗諸卿了。”

杜如晦看着一日之間大悲大喜的皇帝,心中微嘆,多事之秋啊,所有事情都聚在了一起,陛下也真是不容易。

而此時的遼東局勢驟然緊張起來,無他,只因爲大唐老帥李靖帶隊直逼懷遠關下。

李靖是誰?大唐軍神,自隋末亂世起,一直常勝不敗,現如今雖然已經六十歲的花甲之年,但是一身豪情不減,上馬治軍仍爲大唐武將之首。

若說整個大唐第一軍事天才是誰?那麼唯皇帝李二莫屬,畢竟他當年做秦王之時,官拜武將之首天策上將,一生征戰打下半個大唐,幾無敗績,而且年紀輕輕就戰績斐然,這一點,就是李靖都深爲佩服。

而自李二登基之後,不再領兵,軍方第一大佬的位置一直都是李靖李藥師,無人不服。

這位牛人的聲名四夷無不知曉,如今領軍到了城下,試問誰不膽戰心驚?畢竟李靖被稱爲軍神,是一位給他兩萬大軍他就能立於不敗的大神。

此時駐守懷遠關口的,仍是契丹和靺鞨的五萬兵馬,見到大唐至少五萬大軍到來,沒人敢擅自交戰,立即飛馬去報給南邊卑沙城外的主將。

卑沙城,被圍了一個多月的程咬金和牛進達實在苦悶,城外這幫匪貨,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就這麼死死困住,城內連只蒼蠅都飛不出去,本想給大唐報個信,可是一個月來斥候信使弄出城外試探了不下幾十次,均被活捉。

現在城內六萬大軍十分不安,並非因爲對於局勢的擔憂,而是因爲城內的糧草問題,本來卑沙城就不算大,糧草只夠兩萬大軍半年之用,現在倒好,六萬大軍整天人吃馬嚼的,已經一個月了,再有一個月,不用對手攻城,城中就會出現饑荒了。

“實在不行,老子出去跟對方拼了。”程咬金大喊道。

牛進達趕忙勸住:“老程,對方既然是爲了困住我們換人,那麼就不會看着我們餓死的,再說了,不怕大唐不知道,幽州方面可是跟我們一直不斷生意往來,我們出事了,柴紹那裡肯定最先知道。”

兩人商議着,卻見一名傳令兵急報進來:“將軍,城外敵軍主將要見你們。”

耨薩延壽最近心情大好,就這麼一天天看着敵人焦躁的模樣,還真是一種享受,若不是還要拿他們換人,真想困他們一輩子,就這麼一直當樂子看。

“耨薩延壽,找我們何事?是不是嫌不自在了,想找你程爺爺切磋?”

“哼,姓程的,休要猖獗,本將不想跟你一個蠢貨饒舌,你們命好,大唐派人來贖你們了,現在你和這個姓牛的下來跟我們走,我們雙方交換人質。”

第八章!

第七百五十一章 王宮作刑場第二十五章 爲國?爲民?二試小書生之‘杜斷’第四百一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 不管財貨追殺他們第二百一十章 西突厥翻臉 唐儉被扣第四百零三章 薛萬鈞跪了 被整崩潰的白凡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兵平嶺南?第八百七十七章 心善的李承訓第十四章 鋒芒初露之反戈一擊第四百六十七章 新羅公主的劫難 誰的女人誰去救第六百二十二章 白凡的後手第八百二十一章 同門反目第四百一十章 看看我們的後臺硬不硬第六百六十九章 窮寇莫追第七百四十章 鬱悶的莫賀咄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綻隱現 形勢危急第一百零四章 孫神仙到了 你捨得走嗎?第三百零六章 華容道上 中計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少林結果第三百六十八章 險之又險 舉國大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二百三十二章 失名將李二落淚 爲交易西突厥求親第六百七十九章 熱鬧的武將包房第九百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舌燦蓮花,簽約回紇第八百八十三章 暴怒的白凡第二百二十四章 儒家衛道者 墨家有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誰輸誰贏?院長有黑幕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部選人 柳暗花明(第八章,求支持!)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靖來援 反戈一擊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然要好處 美人心計第九百六十七章 圍剿桃花島第六百零一章 大唐第一鋼廠 衆人偷師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二怒了 發兵救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許你一字王爵 白凡收徒第九百二十五章 慘淡的少林寺第七百六十章 急中生智第五百三十五章 御狀 黑加黑第六百一十八章 恩威並施爲分田(一)第八百八十六章 蠢人壞大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十二連環內亂生第七百四十五章 我們真是無辜的第二百三十六章 雙錘鎮壓半邊天第一百六十二章 坑蒙拐騙?我看誰敢?第六百一十五章 險死還生的倭寇第四百九十六章 鞠文泰身死 高昌被滅第一百零四章 孫神仙到了 你捨得走嗎?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唐第一場舞臺劇第六百四十五章 臨敵之策第二百五十一章 悲劇的蘇定方 連闖兩關第八百二十三章 毒計暴露第六十七章 戰神秦叔寶 勇擒右賢王第三十八章 白凡跪了?趕快跑路!第七百五十六章 思想的難題第二百一十七章 統葉護慌了 東路開戰第七十四章 老窩被端 頡利慌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熱鬧的武將包房第二百八十章 點子扎手 風緊扯呼第一百七十八章 終南書院火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一站第十章 我是不是惹禍了第四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七百零四章 恩怨 小人?第九百一十六章 侯君集大意戰敗第六百七十六章 百濟的坑怎麼填?第四百八十二章 老謀神算祿東贊 高枕無憂是白凡第七百一十七章 有人不同意第二百一十三章 前路被斷 全軍死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契丹入甕 各懷鬼胎第六百五十二章 驚喜和驗證第九百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英靈不遠 李二吐血(爆更之七)第二百二十章 外交風雲 朝堂激辯(第三章,求首訂!)第一百一十三章 舌燦蓮花,簽約回紇第六百一十五章 險死還生的倭寇第四百四十九章 規勸李二 巧遇魏徵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大治 議戰草原第一百四十八章 終南書院在行動第八百二十四章 連環計之謠言四起第二十九章 太子建成 杯中之交第八百九十八章 有趣的李靖夫婦第九百四十八章 朝廷震動第四百七十五章 孤注一擲 殺聲四起第五十章 圖書館二層 惡人賴三第六百零三章 土地改革的提議第五十一章 除賴 釣出一條大魚第三百八十五章 爲什麼?圍魏救趙第七百四十八章 生死之際第五百零八章 東北事變 損失慘重第五百二十一章 後手紫陽 護國營亡(爆更之二)第二十三章 再收一徒 一級權限第三十章 各方反應 過年撲克牌第七百三十八章 千里馳援第四十七章 世界這麼小第八百五十章 西南事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軍師馮智戴 倭國易主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命 白凡再收徒第九百四十六章 白家老二的烏龍第九百三十八章 相思情人淚第五百五十一章 風雲三兄弟第四百九十七章 北方不穩 天牢諸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