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王昌齡

第89章 王昌齡

右相府。

“李瑄這豎子,竟然把被刺殺的事算在我頭上。若是我,必找一百弩射死他!”

回到右相府後的李林甫大爲光火。

當時李瑄是暗指他心胸狹窄,他還沒有機會辯駁。

他怎麼沒想到找強弩手暗殺這一點?

“大人,歲暮之夜,何必動怒呢!”

李岫勸說道。

他心中也疑惑,難道刺殺李瑄不是父親所爲嗎?

只是作爲兒子,他不敢多問。

“我堂堂首席宰相,卻卸任吏部尚書。怕是長安的權貴,都在笑話我。我必須再立威信,讓他們知道聖人依然信任我,李林甫還未倒!”

別看李林甫還左相府嘲弄李適之,但他心裡是十分不甘的。

“大人請三思!此時您宜靜不宜動。聖人心中有芥蒂,您應該蟄伏起來,勤懇政務,爲聖人分憂,待風波平靜,再伺機而動!”

“大人聲望雖被打擊,但大人還是宰相啊!”李岫最後還不忘向李林甫提醒。

李林甫恍然,值此之際,他不能再頂風作案,以免讓聖人厭惡。

“大郎說得對!爲父就暫時忍下這一口氣。看李適之和韋堅能得意多久!”

“方纔見左相府喜慶,我們右相府不能落人閒話。把小郎和小娘們喚出來。”

李林甫開始安排過年事宜。

若傳出去右相府年夜都未過,豈不是又輸一頭?

右相府,嘉猷觀中。

“八娘,阿爺喚你宴會!”

李岫親自去喊在嘉猷觀中的李騰空。

平康坊斜曲最大的府邸是李林甫府,這曾經是李靖的府邸,被李林甫一再擴建。

李林甫非常會李隆基的心意,李隆基信道教,慕神仙。

李林甫表現成虔誠的“修道者”,將自己宅院東南角,建立一個道觀。

正好女兒李騰空慕道,讓李騰空爲觀主。

“新年將近,阿爺的罪孽太多,我要替阿爺悔過,替家人消災。”

李騰空不同於盛唐其他女道士,是一個真正的修道者,她學習醫術,鑽研道法,修心養性。

她對道教悔罪、謝過的三元、八節齋法特別熱衷。每到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李騰空都要實施齋法。

即將過年,她將在齋法中度過。

“父爲子隱,子爲父隱,這是《春秋》大義。阿爺雖然玩弄權術,但我們爲人子也只能輔佐啊。”

李岫微微搖頭嘆道。

歷史上有幾個人會去舉報自己的父親犯法?

那些獲得“大義滅親”稱號的人,看似名留青史。看平心而論,誰又會和他們交朋友呢?

哪怕意識上覺得對的,也會在心裡唾棄他,因爲這就是人!

“阿兄身爲家中長子,應該勸諫阿爺能及時收手。”

李騰空女流之輩,雖被李林甫喜愛,說話沒有份量。

“兄會試試……”

見李騰空準備齋法,李岫不再提及去宴會。

上到聖人,下到黎民都信這個。

或許祈福真的有用呢!

……

元正日。

大清早庭中燒竹,“噼裡啪啦”的響聲,預示着新的一年到來。

左相府門前賓客雲集,絡繹不絕。

雖然右相府也有諸多賓客,但和往年光景無法相比。

左相府小,只能送完一批又來一批。

連那些郡王、嗣王、公主都派人來道賀。

府前車馬將巷子填地嚴嚴實實,使後來的權貴不得不將車馬停在其他的宅院門前。

左相府之人享盡尊貴。

李適之也將自己的五個兒子,派出去向老朋友、諸王、公主、大臣們道賀。

李瑄還特意拜訪賀知章、王維。

去拜訪李白的時候,他不在,據說他去長安爲數不多的好友那裡喝酒。

等李瑄回家時,已是黃昏。全家共飲屠蘇酒,希望能避邪驅災。

“七郎,你的魚符、朝服、將甲,都已送至。”

閉門之後,李適之向李瑄說,並提醒:“明日辰時,聖人在花萼相輝樓下宴五品以上職事官、諸王公主、諸名士。”

“孩兒知曉!”

李瑄迴應。

雖然發生了讓李隆基憤怒的事情,但天子的氣度要有。

特別是值此佳節,李隆基決定宴羣臣、長安名流,慶祝新氣象。

翌日,李瑄換上新衣,和李適之、李霅,以及李適之的續絃王氏,李霅正妻張氏一起,前往興慶宮。

宴會不需要穿朝服,那樣不適合歡樂。

此等宴會,宗旨是歡慶。

五品以上官吏能攜正室入宮。

其他名士、特邀的官吏,不允許攜帶妻子。

花萼相輝樓此時是天下第一樓,其他滕王閣、岳陽樓等,都遠遠不及。

這是李隆基與民同樂的地方。

李隆基每年都會請一些平民長者入花萼相輝樓宴飲,展現他的愛民如子的風範。

臣子們相見,交相行禮,依舊在拜元正。

花萼相輝樓的大廳內,大臣王公們三五交談,那些貴婦人們,也有她們的圈子。

“那是大詩人王摩詰。” 王維到場後,妙鬱的風姿,成熟男人的魅力,讓貴婦們兩眼放光。

王維雖品級不高,但這樣的宴會,必然會被皇帝邀請,皇帝通常會叫王維到臺上,與之對飲。

“李太白也來了,別再喝醉了。”

同樣有才華,但貴族們面對李白,和麪對王維是兩種全然不同的態度。

“大詩人王少伯,他不是在外面爲官嗎?”

看到王昌齡,不少人投來目光。

“王少伯至長安有公事處理。”有人知道王昌齡爲何來長安。

這個時代,王昌齡與王維並稱,雖聲譽不及王維,卻也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

他的邊塞詩連李隆基都十分欣賞。

其他如詩人李頎、常建等,在長安者,皆被應邀。

其他還有一些才子,名士。

相比之下,權貴們更喜歡詩人。

詩歌是大唐的主旋律!

當李適之到來後,所有大臣們作揖。

稍後,人們將目光集中在李瑄身上,俊傑一時無兩。

李瑄這種馬上建功立業,是文人心中的模板,無一不敬重。

“李翰林,見你一面可不容易啊!”

在沒有幾人想要與李白親近的時候,李瑄來到李白麪前,執禮調笑道。

“幾月不見李將軍,如同相隔十年一般。”

李白回禮,感慨萬千。

他指的是僅僅幾月未見,他處處被排擠,長安雖大,幾無立身之地,空有翰林之職,如同白衣。

而李瑄在幾個月間,就立下不世的功勳。

他雖號稱劍客,但知道執劍最多在市井爭鬥,無法上戰場。

大唐的敵人,基本都是騎兵。士兵所執,皆爲長兵器。拿刀、劍對抗騎兵,與送死無異。

“我與李翰林的友誼,還有很長的時間。我相信李翰林終有苦盡甘來的時候,就像伱詩中的那樣‘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李瑄知道李白對官場心灰意冷,只會借酒澆愁。

李白很快就會離開長安。

在這個時候,皇帝都不喜李白,李瑄也無法對李白過多幫助。

他曾經提醒過李白,翰林院是出宰相的地方,可惜李白沒把握住!

“謝李將軍之言。”

在個時候,能給予言語上的寬慰,足矣證明李瑄的情誼。

不過李白心態還是很樂觀的,不外乎俗世的目光。

“這位是?還請李翰林介紹一番。”

李瑄看向李白身旁其貌不揚的男子。

“王昌齡,字少伯,現任江寧丞。拜見李將軍。”

王昌齡自我介紹,並向李瑄一禮。

自江寧歸長安,李瑄這個名字一直纏繞在他的耳邊。

他昨日和好友李白喝酒的時候,一向孤高自負的李白,都對李瑄讚歎不已。

他曾寫下“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雪滿弓刀的李瑄,完成他詩中的功績。

“大詩人王少伯,久仰大名。”

李瑄拱手回禮,他沒想到王昌齡會來長安。

對於這個半生都在被貶中的七絕聖手,李瑄很是敬佩。

王昌齡的官雖小,卻不是第一次來花萼相輝樓,他在開元后期就來此赴宴過,並留下詩作。

宴會即將開始,李瑄也不能多聊,只是和李白、王昌齡約定明日一起飲酒。

在李瑄與王維交談的時候,李林甫到來。

他臉上掛着笑,很和藹可親的樣子。

親近李林甫的大臣,都感覺他收斂了鋒芒。

隨後,太子李亨和諸王、公主駕到。

諸臣一起行禮。

李隆基對皇子皇孫的管理嚴厲,久居深宮之中,尊貴程度還不如李隆基兄弟的子嗣。

太子李亨也時時如履薄冰,他知道李林甫隨時會出手對付他。

李林甫得罪太子,知道太子一旦繼位他就玩蛋,所以必然會千方百計將太子拉下馬。

同樣的,安祿山也得罪太子。但安祿山選擇的道路卻不同。

一相一將,都是自己爲自己爭取命運。

正是因爲他們與太子不和,李隆基纔會寵信他們。

李瑄已經多次提醒李適之,可以尊敬李亨,但不能與李亨走得太近。

對於李亨提出的要求,直接婉拒。

“聖人至……”

辰時五刻,李隆基到達花萼相輝樓。

所有臣子都來到自己的座位前站直。

貴婦們則有自己的座位區域。

文人、詩人們的座位靠後。

諸王、公主駙馬坐在左上角。

涇渭分明。

富麗堂皇的大廳上,各有百名樂工,列於大殿的左右側。

琴、瑟、橫笛、箏、笙、箜篌、琵琶、編鐘、篳篥、蕭羯鼓等等,各種漢、胡樂器,應有盡有!

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371章 我要節制天下兵馬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12章 大案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46章 再遇薛錯第330章 換將,改城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7章 楊玉環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367章 靈寶之戰,潼關陷落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12章 大案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43章 豪強第133章 龍駒島第8章 看花馬第61章 前鋒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57章 甲騎衝陣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79章 回到長安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79章 回到長安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35章 斬將第115章 招募遊俠,組建“神策”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173章 全軍覆沒,豐厚的戰利品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30章 建立威勢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82章 李泌的提醒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72章 心在動第11章 押官薛錯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116章 違抗軍令的軍使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104章 身兼五使,最高養馬官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69章 李光弼夜見程圭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44章 殺人滅口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