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寧遠將軍

第22章 寧遠將軍

翌日,剛下早朝不久。

李適之還未回來,宦官林招隱就攜帶詔書來到左相府。

“左相之子李瑄,神勇矯健,謀略深廣,堪當閫寄……特任爲豐安軍副使,授寧遠將軍。”

“賜雕弓和寶劍各一柄,玉佩一塊……”

林招隱宣讀詔書後,李瑄拜謝恩典。

寧遠將軍爲正五品上的武散官。

皇帝會經常爲功勳卓著的臣子授予散階。

特別是出任軍使的將領,必然有武散官加身。因爲在“使職差譴”的制度下,使職無品級。

散官沒有實權,設立它的作用是標示官員的基本身份等級。

一些皇帝寵幸的臣子後代,功臣後代,都會授予散官。

如開元寵臣王毛仲的兒子,剛出生三天,就被授予五品散官。過段時間,王忠嗣其中一個未成年的兒子,也授予五品散官。

李瑄的豐安軍副使,加寧遠將軍以後,就是五品官。

直封五品,證明李隆基對李瑄的寵信。

當然,也有宗室後代、李適之身爲宰相的因素在裡面。

李瑄接過皇帝賞賜的三件物品。

一件是昨日他在皇宮使用過的雕弓。

一件是名匠打造的寶劍。

還有一塊溫潤的白色玉佩,爲飛鳥銜花的圖樣,一看就價值不菲。

劍與玉佩,代表李隆基認可李瑄的武藝和才華。

象徵着身份的銀色魚袋和魚符也少不了。

特別是魚符,爲匠人連夜雕刻。

“陛下令將軍五月之前,到達任上。”

林招隱離開之前,還不忘提醒。

李瑄一見聖人,就成聖人的紅人。昨天離開興慶宮後,和他的頂頭上司高力士相談甚歡。

林招隱可不敢得罪。

“林常侍放心,我一定會盡早到任。”

李瑄向林招隱回答。

豐安軍也在靈武郡內,雖然是一軍副使,但他要先到朔方節度使治所靈武郡回樂縣,向節度使王忠嗣報到。

送走林招隱,李瑄帶着羅興,起身前往興寧坊高力士的府邸。

興慶宮北面爲永嘉坊,再北面就是興寧坊。

從這裡出通化門,就是赫赫有名的龍首原。所以是一個權貴密集的大坊。

長安的王公貴族在得知高力士今日不當值,紛紛攜禮而來。

哪怕見不到高力士一面,也要將禮物送到。

李瑄剛到高力士府邸所在的巷子,就看到“填塞街陌”的一幕。

車馬都無處停靠。

來拜訪的權貴,都希望自己是幸運的,能得到高力士的接見。

此時,高力士府中的管家,站在門前。

一個個京城權貴、地方官吏自報身份,但都被管家搖頭拒絕。

李瑄帶着羅興,排列在隊伍中。

排隊的達官貴人,看到隊伍中突然出現一個毛頭小子,紛紛嗤之:“什麼人都敢來見高翁?”

還有人嘲笑:“他見高翁,是想要什麼官嗎?”

雖然李瑄身材高大,但嘴邊鬍鬚還是細毛,誰都能看出李瑄還未成年。

“放肆,我家郎君是左相七子,聖人剛冊封的寧遠將軍。”

作爲僕人的羅興,立刻向這些嘲笑李瑄的權貴喝道。

主人剛被聖人冊封,羅興也與有榮焉。他必須要捍衛主人的尊嚴。

“原來李七郎,失禮,失禮……”

一聽李瑄是左相的兒子,還是最近風頭正盛的李瑄,權貴們趕緊賠禮道歉。

有消息靈通者,已經得知聖人召李瑄於興慶宮。

現在聽說李瑄被封爲寧遠將軍,更是覺得不得了。

而在大門前的管家聽到羅興的喝聲後,連忙下臺階,向李瑄小跑來,躬身說道:“郎君大駕光臨,何必在這裡排隊呢。老奴受阿翁吩咐,正是在等你呀!”

管家言語驚慌,如果高力士知道李瑄在門口等許久,一定會責備他。

“我也是剛來此。”

李瑄性情隨和,不會計較。即便多等一會也無所謂。

“請郎君快隨老奴入府,阿翁盼着您到來。”

管家伸手請李瑄。

李瑄點頭,進入高力士的豪宅。

“這就是寫下多篇名作的李七郎,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原來是李七郎,怪不得高翁會讓管家在門口等待多時。能受高翁青睞,李七郎前途無量。”

“剛纔那青衣僕僮說李七郎被授寧遠將軍,這是武散官啊!王公之子,不應該被授文散官嗎?”

“傳聞李七郎精通騎射,勇武過人。昨日聖人召見,或許是封了十六衛的官職,所以纔會授武散官。”

李瑄進入高力士府邸後,一衆權貴們衆說紛紜,猜測不斷。

有人捶胸頓足,十分後悔,早知道李瑄的身份,他們一定會上前親近。

也有人覺得一睹李瑄的風采,不算白來。

待李瑄“御場射毬”、“騎鬥樊衡”、兩首《牡丹》傳開後,必定名動兩京。 ……

雖然左相府也是天子所賜,但和高力士的豪宅相比較,就像是普通宅院一樣。

從入府門起,用半刻鐘,穿梭三道儀門,一個花園,一個果園,纔來到前廳。

李瑄吩咐羅興在外等候,步入前廳,向高力士行禮:“拜見高翁。”

“七郎在此如家,不必拘束。”

李瑄還在行禮,高力士就起身將李瑄拉到座位上,開門見山地說道:“昨夜我輾轉難眠,想了一宿。七郎所說的活字印刷術,有利於聖人推廣學問,很值得做。”

“活字印刷,一定可成。”

最後,高力士又加一句話。

昨日高力士問李瑄如何得來的此印刷之法,李瑄告知高力士是自己根據雕版印刷想出來的,還未實施,不知能不能成。

李瑄能將這“千古之功”讓給他,讓高力士很感動。

有這份功績,將來也能含笑九泉。

“昨晚我又總結一下活字印刷,高翁請過目。”

李瑄從懷中掏出一張紙,上面寫寫畫畫,連活字泥的大小,都被李瑄列舉。

他將要離開長安,留下這些,高力士必定可以在短時間內,弄出活字印刷術。

“這只是我的一次嘗試,如果失敗,還請高翁不要責怪。”

爲消除高力士心中的芥蒂,李瑄如是說道。

他表明自己只是提出一個想法,一個思路,成與不成,全在高力士。

“七郎哪裡的話。就算沒能如設想的一樣,我也欠七郎一個人情。”

高力士正色地向李瑄保證。

“不敢,家父能至相位,全賴高翁鼎力支持,我怎麼在高翁這裡談人情呢!”

李瑄連連搖頭。

“左相是左相,七郎是七郎。更何況左相是國之棟樑,我推薦他,只是做出對大唐有利的事情,做臣子的本分。”

高力士覺得一個官吏有才幹,就會向李隆基推薦。

關於這一點,李瑄沒有過多與高力士談論,他主動岔開話題。

有高力士這句承諾就夠了,他遠在邊塞,最怕流言蜚語。

高力士,是長安唯二能擋住流言蜚語的人。

而後,李瑄和高力士一邊喝茶,一邊討論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

那些常用書籍,用雕版印刷更方便。雕版的技藝,必須普及天下。

可以鼓勵商人建立印刷鋪。

只要活字印刷整出來,高力士就會上書皇帝,在諸部諸司,建立印刷部門,發展印刷術,完成李隆基“裡別各設一學”的召令。

李隆基認爲人口數量和讀書人數量,是盛世的標緻。

爲此,他頒佈鄉里設學的詔令,將男女婚嫁年齡,改爲女子十三,男子十五。但沒有強制要求。

李隆基覺得男女早婚配,有助於增加人口。

李瑄明白,這是飲鴆止渴。受制於醫學、衛生條件,女子十六以下生孩子,不僅會增加流產、嬰兒夭折的風險;更會傷害到女子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

如果李瑄能掌握天下的權柄,說一不二,一定會更改這方面的制度。

“高翁,您不要太操勞,須多多休息。我不多打擾您了。”

李瑄看高力士一臉疲倦的樣子,主動提出告辭。

高力士心中溫暖,他挽留不成,親自將李瑄送到門口。

這讓等在高府門前的士族權貴們,瞠目結舌。

平時的三品官,都不能讓高力士如此禮遇。

離開高力士府,李瑄得知信安王李禕也住在興寧坊後,遂登門拜訪。

同住一坊,高力士門庭若市,但曾爲大唐立下赫赫功勳的信安王,卻無人問津。

李禕八十多歲了,病在牀上不能起來。求見他,對仕途沒有任何幫助。

李瑄敲響信安王府,門童在得知是左相的兒子李瑄來拜訪後,立刻通知阿郎。

片刻後,李禕最小的兒子李峴出門迎接李瑄。

“李七郎到來,有失遠迎,還望不要見怪!”

李峴是一名三十歲出頭的儒雅男子,但說話時,中氣十足,自有風度。

他手中持一串佛珠,說明他是崇尚佛教之人。

“是我見識淺薄,不知郎君的名諱,還望海涵。”

李瑄見此人器宇軒昂,回禮後詢問。

“在下信安王第八子李峴,現任高陵縣令,今回家探望父親時,滿城都是七郎的才名。”

對於李瑄的突然來訪,李峴很意外。

“詮才末學,不堪法眼。我對李縣令的大名仰慕已久。”

李瑄心中一動。

李峴可是著名的賢相。

他因父親戰功,門蔭入仕。高陵京,是畿縣之令,正六品官吏。

李瑄記得李峴很快就會平步青雲,在幾年後升任爲京兆尹。

安史之亂之前,李峴因不畏楊國忠權勢,一直被打壓陷害。但等安史之亂後,李峴會先後五次拜相。是中唐少有的能臣。

“請七郎入內,我父親在正房。”

李峴以爲李瑄在說客套話,他一個小小的高陵令,哪有什麼名氣?

有名氣的是他兄長李峘,雖然官也不大,卻是不肯依附李林甫的清流,受世人稱讚。

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55章 頗黎第46章 再遇薛錯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29章 軍中訓練第55章 頗黎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54章 暗度陳倉第20章 皇帝問策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7章 上架感言第371章 我要節制天下兵馬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49章 賣馬人第173章 全軍覆沒,豐厚的戰利品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22章 寧遠將軍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321章 大食的最後一搏,馬璘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102章 南霽雲第46章 再遇薛錯第39章 王忠嗣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84章 長離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199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115章 招募遊俠,組建“神策”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49章 賣馬人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11章 押官薛錯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46章 再遇薛錯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333章 騎兵戰術,追逐與被追逐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79章 回到長安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29章 軍中訓練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48章 見王忠嗣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94章 真正的大盜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