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楊玉環

第17章 楊玉環

左相府。

李瑄正在院內,由左相府的佐吏兼幕僚李琚,教導隸書之工巧。

李琚出自隴西李氏,他在開元二十二年甲科狀元及第。現任門下省的書令史。

可能是因爲與李隆基的兒子李琚同名,李琚被“謀反”處死,使李琚沒有受到李隆基重用。

“常聞一日千里,七郎正是這樣人!”

一副書法寫完後,李琚讚歎道。

自李瑄認真練字後,李瑄的進步肉眼可見。

和普通的少年人不同,李瑄沉着冷靜,落筆的時候,像是將全身的心血,傾注其間。

這種態度,李琚從未遇到過。

“老師謬讚。您是書法大家,跟您比起來,學生差之遠矣。”

李瑄對教導書法的李琚十分尊重,一直以學生相稱。

李琚猶工隸書,繼承唐初大書法家褚遂良的風格,明淨媚好,又沉着飛動。

這種飄逸感,十分符合盛唐對書法的審美。

這也使得李瑄主要以學習“褚體”爲主,因爲褚遂良的書法打破古典書法的單純、靜穆之美,走向了更自由的表現,摒除了一切冗繁,只留下精華。並且在剛勁之中,體現凜凜風骨,筆勢縱橫,舒朗奔放。

在這個時代的文人心中,褚遂良是並不遜色歐陽詢、虞世南這樣的大書法家。

“七郎,我有一個好友,名顏真卿。他的書法剛勁有力,大氣磅礴,似有宗祖之風。我覺得你是有氣魄的人,他更適合當你的老師。”

李瑄這兩個月的表現,他也聽說了。

年紀輕輕,寫出的詩令他汗顏。

顏真卿和李琚在同一科進入及第,同時及第的還有杜鴻漸、蕭穎士等人。

李琚作爲第一名,和顏真卿一起同遊曲江杏園,交情匪淺。

“不知顏真卿現在官居何職?”李瑄向李琚詢問道。

他沒想到李琚竟與顏真卿熟識,李瑄雖然清楚歷史的大致脈絡,但人物關係細節,不可能都知道。

要知道,如歐陽詢、褚遂良等書法家,只是繼承王羲之、王獻之的風格,但顏真卿,真正做到承上啓下,繼往開來,是唐代新書體的開創者。

雖然顏真卿在年長後,書法步入圓滿,但此時顏真卿的書法,已倍受朋友推崇。

“顏真卿在長安西方醴泉縣任醴泉尉。他家住萬年,待回來後,我帶着七郎去拜訪。”

李琚告訴李瑄顏真卿的所在地。

“聽老師一說,我迫不及待。”

結交名垂青史者,瞻仰他們的風采,是這一世李瑄的願望。

“七兄……”

李琚離開後,李瑄繼續俯身練字。

這時,李玉瑩捧着一株深紅色牡丹花跑過來,她旁邊還有一名與她年紀相仿的少女。

少女頭梳雙髻,穿着杏黃色窄袖短儒長裙,手臂上挽着雪白披帛,如星辰一樣明亮的眼眸,柳眉瓊鼻,生得粉雕玉琢。

“七兄,給玉瑩寫一首關於牡丹的詩,我要在鬥花會上,爲我的牡丹花增添光彩。”

李玉瑩高舉牡丹花,向李瑄說道。

“寫不出。”

李瑄沒閒工夫與李玉瑩胡鬧。

“長安都流傳左相七郎是才子,我朋友月瑤,特地來看你寫詩,七兄隨便寫一首嘛。”

李瑄直接拒絕,讓李玉瑩很沒面子。

“七兄……”

李玉瑩見李瑄不爲所動,抓住李瑄的胳膊撒嬌道。

“好吧,僅此一次。”

李瑄看到李玉瑩身旁的小娘子用疑惑好奇的眼神看着他。

這身打扮,一看就是士族之女。

“七兄最疼我。”李玉瑩喜笑顏開。

她還跳到桌前,像模像樣地爲李瑄磨墨。

“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李瑄沒有多猶豫,一氣呵成寫下這首後世佳作。

“七兄寫得好,我鬥花的時候,賦七兄的詩,她們一定羨慕我。”

李玉瑩實際上不懂李瑄寫得是什麼。她要的只是一首詩。

旁邊少女眼眸中異彩連連,她第一次見到這麼有才華的少年,一首詩歌一揮而就,像傳說中的大詩人王維和李白。

“玉瑩,這小娘子是哪家的?”

李瑄擱筆後,隨口一問。

“她叫姜月瑤,也住在平康坊。”

李玉瑩回答李瑄。

“姓姜,和李林甫是什麼關係?”

李瑄聽後,眉頭一皺。

士族姓氏,數都能數過來。對李瑄印象最深的姜姓,就是李林甫的母族。

“那是我表伯父。”

姜月瑤弱弱地迴應一聲。

她是姜皎的孫女。

當初的姜皎,可謂是倍受李隆基恩寵,由於嘴上沒把門,在開元十年時,被李隆基貶到欽州。

姜氏因此敗落。

由於李林甫微末之際,姜皎對其疼愛有加,所以他得勢以後,對舅父的後代視若己出。

“霜兒,先請這位小娘子到前院,我有事要和玉瑩說。”

李瑄得知姜月瑤的身份後,轉而就對着姜月瑤笑道。

姜月瑤突然感覺渾身不對勁,她是客人,霜兒來的時候,她只能先跟着霜兒去前院。

“玉瑩,伱怎麼能和李林甫的親戚來往呢?”

姜玉瑤走後,李瑄非常不悅,對李玉瑩訓斥。

“你打李屹,關我們什麼事?”

李瑄從未說過李玉瑩,見李瑄說變臉就變臉,李玉瑩害怕的同時,很不服氣。

姜月瑤可是她最好的朋友。 她一直以爲李瑄與李屹之間,只是少年意氣的口角之爭,這樣的事情,在長安貴族之間,太普遍了。

“你父親和你兄長死無葬身之地,關不關你的事?”

李瑄將李林甫當成死敵,不能容忍家人與李林甫的家人有來往。

因爲他知道,姜玉瑤既然住在平康坊,一定與李林甫親近,甚至直接住在右相府。

歷史上,他們就是死無葬身之地,李適之被逼死在宜春郡,在連棺槨都無法回老家。

他的兄長李霅扶着李適之棺槨落葉歸根的時候,被李林甫派人打死在洛陽河南府的衙堂上,沒有任何理由。

“哼!”

而李玉瑩有叛逆之心,她聽不懂,也聽不進去李瑄的話。

立刻抱着牡丹花也跑出去,沒跑幾步,又回頭帶走李瑄剛寫的《賞牡丹》。

李瑄剛沒有阻止李玉瑩,而是看着她的背影喃喃一聲:“由她去吧!穩紮穩打,步步爲營,纔是我該做的。”

朝堂之上,看不見的刀光劍影,是他們男兒的事情。

等李玉瑩長大,就知道他的良苦用心。

靜下心來,李瑄又寫一副較爲繁瑣的字帖,霜兒來稟告李瑄:“七郎,大郎叫你去前廳。”

“好!”

李瑄吩咐霜兒將桌子收拾一下,來到前廳。

他看到皇宮的儀仗後,心中驚訝,宮裡來人,兄長叫他幹嘛?

“七郎,聖人召見你,隨林常侍入宮面聖。”

李瑄一入前廳,李霅就向李瑄說道。

李適之還在門下省處理政務。

這也是李林甫刻意爲之,否則李適之跟到興慶宮,會阻礙李林甫的計劃。

“聖人怎麼會召見我呢?”

李瑄好奇,難道是父親今日早朝的時候推薦他。

“林常侍說聖人得知七郎詩名,故而召見。”

李霅回答李瑄。

他也很開心,如果能被聖人賞識,或許會封七郎一個散官,確立地位。

對將來入仕途很有幫助。

此時此刻,李瑄心情忐忑,這和他料想中的不一樣。

他一直以爲,與李隆基相見,要等到他立下邊功以後。

沒想到會如此突然。

“見到聖人以後,要知禮數,不可隨性。”

送李瑄出門後,李霅向李瑄千叮嚀萬囑咐。生怕李瑄任性而爲,忤逆聖人。

“大兄放心,我心裡有分寸。”

李瑄當然不是愣頭青。

騎上駿馬,在宦官林招隱的帶領下,前往興慶宮。

林招隱是內侍省僅次於高力士的幾個宦官之一,任內常侍。

高力士何等尊貴?平時傳詔,自然不需要高力士出馬。

興慶宮由一道東西牆,分爲北面的宮殿區,和南面的園林區。

李瑄到宮門前下馬,然後穿梭重重宮禁,來到龍池東南處一片插滿旗幟的馬場。

在馬場東面的亭子內,李隆基與一個美貌絕世的女子,打鬧嬉戲。

李瑄在不遠處等待,由林招隱前去稟告。

他看到這一幕,也看到這名女子。

此女子身穿華麗的宮裝,身材豐滿婀娜,鬢髮如雲,圓圓的臉蛋如一輪明月,皓白無暇,她的眼眸充滿靈氣,眉毛又細又長,紅脣欲滴。

遠遠望去,如同高雅的仙子一樣,散發着無與倫比的氣質。

再多的詞語,也無法形容她的驚豔。

李瑄猜出,這應該就是把李隆基迷得神魂顛倒的楊貴妃。

現在稱爲“玉環娘子”更爲合適。

衆所周知,李隆基得到楊玉環的方式不光彩。

老子搶兒子的妻子,也算是千古一絕。

壽王李琩卻敢怒不敢言,因爲他三個兄長的血跡灑在城東驛,還未乾枯。

但這不妨礙李琩暗暗噁心一下李隆基。

開元二十九年,李隆基的長兄寧王李憲去世。李琩趕緊表明自己是李憲的義子,要爲義父守孝三年,表現得比李憲的親兒子還急迫。

唐有制,守孝期間,子女不得嫁娶。

李隆基畢竟搶了兒子的媳婦。如果李琩不再娶,他也不好意思給楊玉環封號。

只有等兩年後,李琩守孝結束再娶,李隆基才能給楊玉環名分。

否則,難堵住天下幽幽之口。

“郎君,聖人有請!”

見所傳之人到來,李隆基恢復正經神色,傳令李瑄入見。

李瑄深吸一口氣,慢步來到亭前。

一個是一手締造開元盛世,又一手葬送盛唐,集大譽大毀於一身的帝王。

一個是有着“羞花”之容,被詬病爲禍國殃民的貴妃。

距離越近,李瑄越能感受到楊玉環的美貌。

她一顰一笑間,除了驚人的美,還有一種風騷入骨的媚,讓李瑄心動神搖。

縱然好奇,但李瑄不敢多看一眼,到亭臺下時,李瑄對李隆基一拜:“拜見聖人,祝聖人萬壽無疆。”

“拜見娘子。”

李瑄還不忘向美豔動人的楊玉環一拜。

“哈哈,果然是一表人才。上來說話。”

見李瑄的讚頌,李隆基撫須大笑,並允許李瑄進入亭內。

楊玉環聽說宗室出現一位頗有文采的少年詩人,就讓李隆基帶着她看一看。

高大英武的李瑄,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文人。

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247章 正式成爲天水王,一掌擊碎天靈蓋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62章 五萬騎兵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8章 看花馬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7章 早春贈王補闕第47章 大戰將起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31章 飛馬射纓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3章 李適之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133章 龍駒島第168章 率臨洮軍 赤水軍突襲回紇“閱兵”第78章 陌刀將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32章 突厥寇邊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208章 太子李亨認罪,施展酷刑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32章 突厥寇邊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27章 豐安軍城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32章 突厥寇邊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116章 違抗軍令的軍使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2章 靈翠樓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303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第二子;楊氏遠親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46章 再遇薛錯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94章 真正的大盜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102章 南霽雲第70章 陷陣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27章 豐安軍城第41章 豐安令第18章 一石強弓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