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這件事就這樣化爲無形,畢竟,一切都有意外嘛!除了侍琴,她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被軟禁在一間宮室裡,只等着孩子出生。

蘇晨性子變了很多,最親近的人的背叛讓她失去了以往的天真,她舉止高貴,總是帶着淡淡的微笑,雍容美麗,一如長孫皇后。這讓李承乾升起了複雜的感受,不知是高興還是遺憾。或許,人都是要長大的,她不能永遠天真下去。

李世民,長孫皇后那邊也知道了這件事,賞賜了不少東西下來給芸娘。芸娘失去了孩子後,身體一直不好,御醫說,她以後幾乎不可能再生育了。

李承乾對此並沒有什麼想法,畢竟,他來自另一個時代,那是個墮胎非常勤快的年代,當初,他還是中學生的時候,就跟班裡的班花發生過關係,因爲經驗不足,那位懷了孕,還是他陪她去做人流的。或者說,除非是非常想要這個孩子,否則,一個出於意外而出現的胎兒對後世的人來說,只能算是一團正在分裂的受精卵而已,沒了也就沒了!因此,日子還是一樣的過,該幹什麼還得幹什麼。

長孫衝那小子也得了個兒子,成天美的跟什麼似的,見到誰都要炫耀一番,尤其是柴令武他們,恨不得抱着兒子成天在他們面前晃悠。不過,李承乾倒是有些擔憂,長孫沖和長樂是表兄妹,也不知道這近親結婚,生出的兒子會不會出什麼問題。不過,在見到那個眉眼裡透着機靈勁的小傢伙後,李承乾放下了心,畢竟,近親結婚,還有一定的概率生出天才的嘛!

房遺直一直在跟他媳婦努力着,爭取生上十個八個兒子出來。要知道,他媳婦肚子一直沒什麼動靜,已經讓那位吃醋的房夫人着急了,雖說不喜歡丈夫納妾,但是自家兒子,還是要區別對待的!她已經想着給兒子屋裡塞兩個美貌的丫鬟了。

李恪這幾年都在封地,據說乾得很不錯!他把王妃都帶過去了,據說又添了倆兒女,第一個兒子已經會打醬油了。他繼承了他的外祖父的風流,王府中的姬妾是幾個兄弟中最多的,這讓李承乾總是很惡意的懷疑他就是光用下半身思考的傢伙。

皇族的子嗣興盛也是可以反映一個皇朝的情況的,大凡盛世,皇族總是子嗣興旺,雖然很有可能鬧出兄弟鬩牆的禍事來,但只要不傷筋動骨,一切都好說。一般到了朝代的末期,皇室子嗣就比較艱難,有時甚至會出現君王駕崩,找不到繼承人,只能從旁支裡挑選才行。

長孫皇后那邊聽說有個宮女懷上了孩子,送過來的書信比平常厚了好幾倍,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補品,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要賞賜什麼東西,還要大老遠從洛陽送過來,實在是沒有經濟頭腦。

而兕子他們聽說自己又將多一個侄兒或是侄女,紛紛來信表示了他們的期待,兕子和李治甚至已經在信中表達了他們想要給自己的侄兒還是侄女取名字的慾望,兩個小傢伙已經商量好了,若是侄兒,就由李治取名字,若是侄女,命名權交給兕子。李承乾回信表達了自己對他們好意的感激之情,然後,很是委婉的說道,小名可以給他們起,而且要多擬幾個,以備挑選。至於大名,還是算了吧,心領了!李承乾可不想自己的兒子還是女兒頂着一個小白一類的名字。他很久之前就對兕子他們取名的能力不報希望,兕子養過一隻兔子,它的名字叫短尾巴,而李治給自己的紅色馬駒取了個名字,叫小紅,這實在讓李承乾與我心有慼慼焉。雖然對那個孩子的出生並沒有多大期待,也沒多少感情,但畢竟還是自己的骨肉,弄個弱智的名字,說出去豈不是很沒面子。

已經快到秋天,李承乾在書房裡看着刑部的那些刑訊記錄,實在是有些打不起精神來。

死刑在古代還是一種很慎重的刑罰,除非是那種大逆不道的不赦之罪,否則都是留有餘地的,判處死刑的案子都要交給皇帝做最後的判決,有的時候,皇帝覺得心情好,沒準就赦免了死罪,不過這種事實在是很少發生。說起來,要皇帝拍板,但是,皇帝又哪有精力管這麼多,一般只是粗粗一看,直接勾決。而幾年前,這項權利已經移交到了東宮,李世民還專門讓房玄齡他們教導李承乾《貞觀律》。

古時候法律和現在差不多,也是經常修訂的,亂世法律比較嚴苛,盛世就要寬鬆許多。像貞觀律就比武德律要寬鬆一些。廢除了斬趾酷刑,增設加役流,還縮小了族刑、連坐的範圍,這已經算是很不錯了。至今,《貞觀律》還在做着進一步的修訂,但是總體思想還是不變的。比如說,五刑,就是笞、杖、徒、流、死五種刑罰。還有所謂的十惡不赦之罪,說的就是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犯十惡罪者皆處以重刑,不享有贖、免等特權,所謂十惡不赦,就是這個意思。當然,很多罪過都是有商量餘地的,那就牽涉到另一個概念,叫做八議。八議的對象主要指以下幾種人,親、故、賢、能、功、貴、勤、賓。總之不外乎皇親國戚,或者官僚貴族。這些人只要不是犯了十惡罪,其他罪行都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減輕或免於處罰。畢竟,每一朝都是有特權階級的。再加上請、減、贖、當、免及化外人有犯、類推、死刑復奏等基本原則和制度,貞觀律的基本構架也就全了。

一般情況下,外放的官員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熟悉貞觀律,科舉中,就由專門的明法科,雖然報考的人一向不多,但是,他們只要能夠考中,都能外放爲一方官員。而如今官員出任前要進行培訓,其中也有對貞觀律的熟悉工作,以免發生謬誤。

李承乾要做的也就是看一下那些案件判決是否符合貞觀律,這些都是刑部確認過的,也不用他操心,只要他往上蓋上太子的印璽就行,至於是否冤枉,那是審案的人該做的事情

第248章 亂前第86章 彈劾第158章 覆滅第七十章第158章 覆滅第82章 論禪第139章 平叛第29章 洞房第190章 背叛第210章 黑幕的一角第196章 天竺之亂第211章 金陵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二章第254章 躊躇第214章 暫時的平靜第16章 沒有開始的初戀第125章 齊王府內第224章 偶遇第95章 微服 第九十六章 暗訪第250章 浮生第221章 對飲第237章 叔侄第87章 偶遇第259章 小兒女心思第42章 審問第175章 七夕.第97章 再見 第九十八章 喜歡?第91章 風情吟月第120章 閒談第210章 黑幕的一角第217章 城外莊園第134章 武媚孃的志向第49章 賞雪看梅第204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21章 報紙第261章 歿第59章 蕭皇后第106章 侯君集第43章 雷霆第225章 結識第59章 蕭皇后第53章 幣制第107章 處置第103章 直言 第一百零四章 陰妃第248章 亂前第164章 對高麗的態度第146章 意亂情迷第12章 兄弟鬩牆第117章 探望第206章 爭風吃醋第117章 探望第169章 英雄救美第192章 拜占庭來人第177章 出海求藥第201章 落水的人第81章 淨土寺第24章 拼音第92章 劍器舞第239章 絲帕第15章 元服第215章 浮生半日閒第18章 閒飲第51章 駕崩第200章 江南風波第179章 女王第127章 原來你是太子?第200章 江南風波第171章 新城的心事第248章 亂前第107章 處置第173章 立功第41章 暗箭第111章 上元日第190章 背叛第28章 大婚第161章 邀請第239章 絲帕第38章 暫時收兵第101章 李佑 第一百零二章 衝突第260章 李泰的末路第158章 覆滅第139章 波斯來人第260章 李泰的末路第13章 藥王孫思邈第61章 紇幹承基第137章 風雨欲來第52章 禮制第145章 牡丹花會第166章 蓋牟城破第206章 爭風吃醋第91章 風情吟月第22章 墜馬事件第130章 佛門之劫第七十章第247章 楊毅第135章 佛?道?第29章 洞房第229章 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