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覆滅

.楊元靜聽着門外傳來的腳步聲和兵器甲冑之間擊打的聲音,一臉黯然:“二十餘年謀算,今日功虧一簣!”

他端坐在椅子上:“楊家,無力迴天了呀!”他滿臉的落寞與淒涼,然後又露出一絲譏誚的笑意:“嘿嘿,兄弟鬩牆,李世民啊李世民,你的兒子也不過如此!”

他從袖子裡取出一隻小小的瓷瓶,拔掉瓶塞,將裡面的東西全部灌進了嘴裡。

大門被粗暴地踢開,幾個全副武裝的軍士走了進來,楊元靜穿着前朝的官服,端坐在椅子上,眼睛瞪得大大的,已經七竅流血而死!

“娘娘,娘娘,吳王殿下,吳王殿下他,他自盡了!”一個小宮女幾乎是連滾帶爬地衝進了殿內,驚惶失措的叫道。

楊妃神情古怪,她有些恍惚的叫道:“恪兒,恪兒,你在哪裡?”

“娘娘,娘娘你怎麼了?”那小宮女害怕的不行,小心翼翼地問道。

楊妃吃吃地笑着:“恪兒,不要躲母妃,快出來,母妃要生氣了!”

那小宮女慘叫一聲:“來人啊,快來人啊!娘娘,娘娘她被魘着了!”

長安附近的幾處佛寺已經被重兵包圍,一個老僧長嘆一聲:“劫數啊!”

“阿彌陀佛!”另一個愁眉苦臉的老僧嘆息一聲:“婆娑雙樹均凋謝,佛門興衰,便是如此了!”

慧明跪在佛像前:“小僧犯了貪嗔癡三戒。此事均由小僧而起。小僧願意領罪!”

“唉。此事乃是我等共同商議之後同意了地!”一個老和尚轉着佛珠。聲音平板而緩慢。“那位殿下一向對佛門無甚好感。若是事成。自然是佛門興盛。如今。天不我與。我等先行封寺。以待後來吧!”

“怕是到了後來。別人只知道新道教。不知道佛教了!”一箇中年和尚嘀咕起來。

所有人都長嘆一聲:“阿彌陀佛!我佛慈悲!”

李承乾摸了摸還有些痛地背。吸了一口氣。說道:“安州那邊。要注意點。老三經營了多年。總有幾個心腹地。可不要讓他們弄出什麼事情來!”

“是。殿下!”

“告訴父皇吧!”李承乾有些疲倦,才幾年時間啊,都有三個兄弟謀反了。“父皇對三弟還是很看重的,他如今出了事,父皇不知要有多難過呢!”

“殿下。已經用八百里加急送出去了!”

“你先下去吧!”李承乾嘆息一聲,“我一個人先歇息一會

“是,殿下!小臣告退!”

李承乾閉着眼睛,靠在椅背上,心中隱隱有些厭倦。

一雙溫軟的小手覆在李承乾的頭上,慢慢的推拿起來。

李承乾聞到了一股熟悉的花香,清淡而幽雅。

“是媚娘啊!”李承乾也沒睜開眼睛,微笑起來。

“殿下何事如此憂心呢?”武媚娘低笑一聲,手上的力氣再重了一份。李承乾舒服地呻吟了一聲。

李承乾微微一笑:“以媚孃的聰明,自然是知道的!”

武媚娘柔聲道:“殿下因爲兄弟鬩牆,但是,這天家,又能有多少親情呢?”

李承乾呼出一口氣:“媚娘說的是!我只是有些感慨罷了!”

他也不睜眼:“本宮也不求別的,只希望本宮的孩子莫要這般就是了!”

李世民聽得消息,也顧不上避暑了連夜從九成宮回了長安。

李世民聽着李承乾將事情一一述說,自然沒有說,自己老早就明白了李恪地打算。否則,老爺子還不想抽自己啊!

李世民久久沒有說話,終於流下淚來:“我這是做的什麼孽啊!”

幾個兒子造反造得前仆後繼,實在是深深地傷害了李世民的心。

李恪決然地當場自刎身死,更是讓李世民無法釋懷。

“這孩子!這孩子,怎麼就這麼……”李世民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李治囁嚅着說道:“當時大哥差點被三哥一箭射中,我和大哥都沒注意到,等我們發現的時候,三哥已經……”李承乾直接道:“是兒臣考慮不周。沒能制住三弟!”

李世民嘆息一聲:“不怪你們。他的性子,一向倔強。無論如何也是不肯對你低頭的!他做出了這種事情,除了這樣,他還能怎麼樣呢?”

“父皇,事已至此,傷心也是無益,還請父皇龍體纔是!”李承乾勸道。

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一干重臣也在其側,房玄齡也說道:“陛下,太子殿下說的是!陛下還請保重身體!”

那次前往援救的乃是尉遲家的兩兄弟,尉遲寶林說道:“陛下,當時太子殿下已經說了,希望吳王殿下能夠回頭,但是吳王殿下一意孤行,實在是怪不得太子殿下!”

李世民擺了擺手:“承乾地性子朕是明白的,若非不得已,他對幾個兄弟一向是寬厚的!”

一個親王謀反,涉及地人員也不少,尤其是佛門在裡面起了很不光彩的作用,儘管推出了幾個所謂主謀,但是,在朝廷的責難,以及輿論的壓力下,佛門幾乎是一下子退出了人們的視線。

山東貴族中,好幾個家族也是參與了此事的,心情糟的不能再遭的李世民爲此大發雷霆,處罰也頗爲嚴厲,有幾個根基稍淺的家族被滅了九族,另外幾家,也是傷筋動骨,家族實力起碼縮水了一半,很多暗地裡地勢力也被挖了出來,那幾個家族的族長几乎要吐血了。

楊家這次是真的完了,楊元靜勾結親王謀反,直接將楊家僅剩的幾個人都拖入了深淵。

楊妃是真的瘋了,她被打入了冷宮,每日裡只是癡癡地喊着李恪的名字。

碧瑩是原來楊家的人,這也罷了,皇宮裡處死個把宮女也是小事,問題是,碧瑩懷孕了,懷的自然是李治的骨肉。

李世民狠狠地咬着牙,大筆一揮:“留子去母!”如此便決定了碧瑩地命運。

要不是那個未來的晉王妃確確實實沒有問題,當日李恪就是臨時起意,利用了那位王小姐一把,算計了李治。否則,李治怕是要恨死李恪了!

第99章 醉 第一百章 情敵?第259章 小兒女心思第六十六章第81章 淨土寺第七十四章第244章 準備收網第218章 私鹽?第90章 風華院第108章 風起第175章 七夕.第202章 醒來第257章 茶樓第230章 插曲第155章 魏徵之死.第133章 對策第140章 倦怠第220章 躁動第165章 御駕親征第144章 瓊林宴第82章 論禪第60章 驚馬第23章 餘波第151章 加冕第237章 叔侄第140章 餘波第182章 家宴第213章 深夜血色第87章 偶遇第10章 男兒行第235章 遇刺第115章 立政殿第239章 絲帕第225章 結識第174章 安市之戰第114章 兵變第250章 浮生第149章 危機第196章 天竺之亂第91章 風情吟月第158章 覆滅第146章 意亂情迷第91章 風情吟月第162章 交易第50章 太上皇病重第7章 酒樓遇刺第129章 你是誰?第176章 帝範第235章 遇刺第220章 躁動第228章 鬧劇第61章 紇幹承基第83章 王燕兒第8章 事後第243章 分歧第59章 蕭皇后第215章 浮生半日閒第127章 原來你是太子?第110章 情思第259章 小兒女心思第180章 傾聽第195章 殤第198章 爭議第202章 醒來第234章 邀請第33章 內閣初定第138章 弒師第25章 金縷衣第227章 紛亂第47章 有喜第13章 藥王孫思邈第121章 立後風波第32章 內閣第3章 轉機第88章 樂師—第八十九章—設想第7章 酒樓遇刺第252章 殺戮之始第245章 琉球之戰第183章 詭異的命案第六十三章第200章 江南風波第217章 城外莊園第153章 李治的婚事第243章 分歧第109章 雪日第29章 洞房第116章 事敗第119章 武家姐妹第136章 宗教管理條例第103章 直言 第一百零四章 陰妃第15章 元服第81章 淨土寺第178章 塵埃落定.第61章 紇幹承基第225章 結識第192章 拜占庭來人第32章 內閣第226章 各有計較第243章 分歧第18章 閒飲第228章 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