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道教新體系

李承乾慢悠悠地喝着茶。半天才嘆了一口氣:“兩位天師啊。你們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本宮難不成是神仙。什麼事情都能一下子搞定的?”

“哎呀。誰不知道殿下向來英明神武啊!”袁天罡也明白過來了。立馬開始拍馬屁。“只要殿下肯指點一下我們兩老骨頭。咱們這把老骨頭就賣給殿下啦!”

打得好如意的算盤。李承乾出個主意。自然是整個道教受惠。然後。卻只有這兩位欠下他一個人情。果然人老成精。就算是說起來應該清心寡慾的道士也是這樣。

李承乾似笑非笑的看了兩人一眼。然後笑道:“道教最麻煩的就是神靈體系太混亂了!普通人最多拜個三清、玉帝、然後就是各方龍神、土地、城隍之類的小神!億萬神靈。真的就有用嗎?”

袁天罡是個實在人。他很是虛心的問道:“那又如何是好?”

李承乾晃了晃手裡的茶杯。有些答非所問:“這茶味道不錯呀!”

李淳風趕緊陪笑道:“這是龍虎山後山懸崖上出產的霧露茶。每年暮春才發芽。每次只取其上的三片葉芽。加上龍虎山特產的野菊花、青竹葉等六種花草進行炒制。可以清心降火。養神怡心。最是合適盛夏飲用了!”

袁天罡接口道:“沒錯。這還是上次龍虎山當代的張天師帶過來的。帶了二十幾兩。一會兒殿下帶一斤回去便是!(古代一斤是十六兩。)”

李承乾滿意的點點頭。問道:“道教什麼最高?”

“自然是大道!”李淳風一愣。還是回答道。

“那誰能代表大道呢?”李承乾悠然反問道。

袁天罡與李淳風對視一眼。有些不確定了。袁天罡猶豫地回答道:“大道最高。難道是神明?不對。或許沒有什麼能夠真正代表大道吧!”

“那就對了!”李承乾放下茶杯。撫掌一笑。

兩個老道士疑惑地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慢條斯理道:“你們是道士。乃是求道之人!大道與神仙不能混爲一談。日不以桀紂而落。日不以堯舜而升。若是求道。那你還信什麼神仙呢?”

“那是如何?”聽出了一點意思來了。李淳風眼睛一亮。問道。旁邊袁天罡也是一臉期盼之色。

李承乾笑嘻嘻道:“你若是隻是想求道。這什麼道統啊。信徒啊。香火啊!那就是浮雲啊浮雲。最多要個地方安身立命。供你求道就是了!這俗世的一切。那不就是羈絆了嗎?”

“我等本來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仙緣。若是求教呢?”袁天罡差點沒被這句話噎着。便接着問道。

“那就塑造一個至高神出來吧!”李承乾隨口道。“漢代以前。哪有什麼人供奉三清呢!供奉的就是一個太一天帝啊!”

李承乾已經來了興致。說道:“上古時候。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爲天。陰濁爲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故天去地九萬里。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爲雷霆。左眼爲日。右眼爲月。四肢五體爲四極五嶽。血液爲江河。筋脈爲地裡。肌肉爲田土。發爲星辰。皮膚爲草木。齒骨爲金石。精髓爲珠玉。汗流爲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爲黎。”

“天地即開。盤古的意識化作天帝太一。”李承乾接着說道。“然後。大地上出現了人類。起初。人類茹毛飲血。赤身裸體。不知禮儀。又有天災不斷。人類在天地間艱難生存。太一以化身下界。化作有巢氏、燧人氏。叫人築巢而居。燃火取暖。食用熟食!後來人類繁衍生息。漸漸遍及九州大地。太一又遣子下界。以爲三皇!”

李淳風簡直要佩服死李承乾了。他興奮的接口道:“沒錯。人間帝王便是天帝太一之子!死後重歸天上!”

袁天罡接着補充道:“那些賢臣名士自然也是神仙下凡了!”

李承乾露出一副孺子可教地神情。滿意的點了點頭。

道教的新體系就在李承乾與兩個老道喝茶的時候給確定了。

道教將世界分爲三界。即天界、人界、還有地府。若是你信奉道教。平時積德行善。死後。便不必到地府受折磨。而是進入天界。享受無邊地仙境勝景。若是你不修德行。不行善事。死後便要到地獄去被折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羣體便是國家的將士。他們若是爲國犧牲。到了天上可以化作天上的星星。永恆不滅。

道教尊太一爲天帝。在人間的代言人爲教宗。教宗自然只能是由天子擔任。天子平常事務已經夠忙了。自然不能事必躬親。因此。下面要設立天師。天師下面便有大祭酒、祭酒。然後便是普通的道士了。由大唐官方配合道教在各地建造道觀。由那些道士自己管理。官府起監督作用。

道觀的作用相當於天主教的教堂。不僅僅可以供信徒祈禱供奉。主持一些大的或者是比較重要的祭祀活動。還可以被當作一個慈善機構。扶助孤寡。救濟窮困。資金地來源便是信徒的供奉。由此爲捐獻了香火錢的信徒積累陰德。自然會很得人心。

宗教從來都是統治者鞏固統治地手段。不能凌駕於皇權之上。李世民對這個安排非常滿意。將道教變成國教。便是因爲道教對國家統治地影響遠遠比不上佛教。而如今這麼做。更是將宗教握在了自己手裡。反正大唐是一定會有宗教的。如此。爲什麼不能由朝廷自己掌控一個宗教呢?

李世民微笑着撫摸着由道教的幾位天師商討設計。根據各種道家典籍得意確定。夜以繼日地趕製出來地教宗地禮服冠冕。教宗的袍服也是道袍地式樣。卻是明黃色的。上面刺繡着山河社稷、日月星辰。而冠冕乃是用一整塊的羊脂白玉雕琢出的九龍冠。乃是九條活靈活現的五爪金龍。嘴裡各銜着一隻明珠。成九宮分佈。道家。九爲數之極。以九爲尊。即是教宗。才配得上這等榮耀。

第七十七章第48章 春天來了?第七十八章第19章 將進酒第181章 達成一致第242章 始動第239章 絲帕第二百二十二章第193章 乾杯第93章 大旱 第九十四章 祈雨第199章 琴師第131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九十七章第138章 弒師第235章 遇刺第203章 決定第127章 原來你是太子?第223章 相思第36章 遇襲第41章 暗箭第155章 魏徵之死.第113章 崩逝第六十七章第43章 雷霆第162章 交易第165章 御駕親征第11章 上元節第221章 對飲第53章 幣制第109章 雪日第132章 議論第228章 鬧劇第29章 洞房第225章 結識第56章 佑兒第229章 相邀第151章 加冕第217章 城外莊園第191章 海上“仙山”第93章 大旱 第九十四章 祈雨第214章 暫時的平靜第211章 金陵第182章 家宴第7章 酒樓遇刺第117章 探望第一百八十八章第232章 開始第七十四章第13章 藥王孫思邈第26章 紅袖第115章 立政殿第93章 大旱 第九十四章 祈雨第225章 結識第29章 洞房第七十四章第60章 驚馬第38章 暫時收兵第125章 齊王府內第91章 風情吟月第23章 餘波第一百二十八章第178章 塵埃落定.第3章 轉機第34章 日食第173章 立功第185章 又見命案第59章 蕭皇后第204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171章 新城的心事第136章 宗教管理條例第232章 開始第149章 危機第199章 琴師第8章 事後第170章 薛仁貴.第203章 決定第180章 傾聽第50章 太上皇病重第七十四章第167章 水師建功第111章 上元日第163章 高麗異變第44章 怒火第6章 閒談第33章 內閣初定第182章 家宴第95章 微服 第九十六章 暗訪第211章 金陵第86章 彈劾第152章 事後第173章 立功第238章 魔心宗第221章 對飲第237章 叔侄第181章 達成一致第144章 瓊林宴第139章 波斯來人第164章 對高麗的態度第17章 詩會第11章 上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