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

長孫無忌道:“每人杖責十下,這是天可汗的吩咐,往後誰敢再鬧事逐出長安。”

一場胡鬧,這麼就算是揭過去了。

阿史那杜爾怒道:“突厥要和漠北開戰!”

長孫無忌又看了一眼杜爾,低聲道:“現在你們都是天可汗的客人,留在長安,等着覲見。”

漠北使者朝着太極殿方向拜了拜,又道:“謝天可汗。”

長孫無忌給了李百藥一個眼神,便讓人領着兩個使者去打板子了。

鴻臚寺內又安靜了下來,長孫無忌遞上一份卷宗:“這是夷男可汗送來的。”

李承乾接過看了起來,道:“看不懂。”

“夷男可汗是說他要來大唐尚公主。”

李承乾笑道:“誰給夷男可汗的勇氣,讓他來大唐尚公主?”

長孫無忌笑道:“所以陛下一直看漠北很不舒服。”

李百藥又拿出一份卷宗,道:“趙國公,太子殿下,這是大唐要回贈的禮單。”

李承乾瞧了一眼,大唐要送出去的有絲綢,布匹,還有五穀,更有紙張,書籍。

長孫無忌點頭道:“就按照往年來辦。”

“喏。”

李承乾還皺眉看着,有時候地域區別也導致了人與人之間也不一樣,現在的突厥人或者是漠北,西域人,他們會用紙張嗎?

如果送給他們紙張多半會用來如廁?

嗯,他們多半是會這麼做的,哪怕是寫着字的紙張,或許還會嫌棄不夠順手。

李承乾揣着手沉默不語。

舅舅先一步離開了,太子還坐在這裡。

李百藥小聲道:“太子殿下可還有吩咐?”

李承乾擡眼道:“你們都過來!”

鴻臚寺衆人面面相覷,看太子殿下的神色不好,紛紛站起來,而後面對正揣手而坐的太子。

再小心翼翼一看,這位太子板着臉。

明明這件事都已辦好了,驛館中兩方使者打架都不是他們能夠控制的,根本管不住,而且這件事也有了結果,兩邊使者各自打十下板子,皆大歡喜。

這也是趙國公吩咐的。

現在太子將衆人叫過來,都有些不理解。

殿下的臉色不好看,一衆禮部的,鴻臚寺的文官紛紛低着頭,耷拉着腦袋,要說像什麼吧,像一個個犯了錯的學生?

難道是太子殿下覺得在場的衆人做錯了?

李承乾又看看桌上的羊皮,擡眼看向衆人道:“你們看看這夷男可汗送來的書信。”

衆人還是低頭不語。

“伱們看看,這信上寫着的都是什麼字,這些字是給人看的嗎?”

太子殿下的語氣又加重了一些,這與以往傳言中謙遜有禮大相徑庭。

李承乾嘆息一聲,道:“往後禮部與鴻臚寺都給孤加一條規矩。”

李百藥連忙問,“殿下覺得加什麼規矩?”

“但凡來唐使者,不管他是從多遙遠的地方來的,但凡使者代表一方國君或者是可汗,來使大唐一定要說我們的語言,要寫我們的文字。”

李百藥頷首道:“這……”

再看太子,目光回頭看看衆人,他又道:“太子殿下所言,也不是多麼過分的要求。”

李承乾揮袖道:“孤不管他們是請人教也好,還是自學也罷,這關乎他們對大唐的態度,也是我們大唐對他們的態度。”

殿下將態度兩個字咬得很重,衆人紛紛點頭。

李承乾快步走出了鴻臚寺,路過一個個官邸,又見到了那個帶兩位使者而來的將領,還有舅舅。

承臺門邊上,板子一次次落下,打在兩個使者的身上。

見是太子來了,長孫無忌道:“這是左武衛蘇烈將軍。”

蘇定方抱拳道:“末將蘇定方,見過太子殿下。”

李承乾笑着,“原來是蘇定方將軍,久仰了。”

目光再看這個挨着板着兩個使者,長孫無忌低聲道:“聽聞頡利病重?”

蘇定方低聲道:“今天早晨就稟報陛下了,還讓太醫署派人去看望了,也不知道現在病情如何?”

長孫無忌又道:“他知道嗎?”

目光看向阿史那杜爾,蘇定方小聲道:“還不知道。”

“在頡利病情有好轉之前,都不要讓他知道。”

“喏。”

幾人交談完,李承乾便跟着長孫無忌走入承天門。

“殿下,先與臣去向陛下稟報。”

李承乾揣着手跟在舅舅身側,小聲道:“頡利當真病重了?”

“如果真的藥石無用,也活不久的話,會讓阿史那杜爾去看望頡利的。”

“舅舅?”

“殿下請說。”

李承乾看了看四下,低聲道:“那頡利真的在太極殿當衆跳舞嗎?”

長孫無忌的腳步稍停,道:“殿下爲何有此一問?”

“孤只是好奇,可惜當初沒有親眼見到。”

長孫無忌緩緩點頭,道:“之後陛下給了頡利足夠的衣食,他不喜住在長安的房子,陛下又准許他自己搬出去,再之後的事便是眼前這樣了。”

來到武德殿前,殿前空蕩蕩。

自從父皇搬出去之後,武德殿內也空空地。

走入殿內,父皇正提着一盞油燈,看着掛在牆上的地圖。

“陛下,都安排好了。”

李世民的目光還在地圖上,道:“突厥人與漠北早晚有一戰。”

長孫無忌道:“想來如此。”

“輔機,你覺得朕應該插手嗎?”

“陛下,臣以爲如今這個時機,大唐已鞭長莫及,大非川一戰剛打完,關中兵馬需要休養,若調動別的兵馬,恐會讓各地邊防空虛,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油燈,點頭道:“你與玄齡一樣,都主張讓朕作壁上觀。”

“陛下,今年寒冬來得早,突厥各地凍死的牛羊不少,他們的戰亂已避無可避。”

李世民坐下來,看了眼站在一旁像個木雕的太子,緩緩道:“朕還是不該去驪山秋獵,耗費的糧秣不菲。”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繼續保持沉默。

“陛下,當年陰山一戰,陛下與頡利可汗還有交情在,再者說當初遠交近攻,與漠北的薛延陀也有約定在先,不論是幫哪一方,都對陛下的名譽不好。”

李世民笑着,聽着長孫無忌分析利弊,又看向一旁的太子,即便這個兒子不說話,朝政關內外,還有很多事夠這個小子學的。“臣以爲既然是他們之間的恩怨,陛下身爲天可汗可以勸和,阻止阿史那杜爾與夷男可汗開戰,陛下只是勸說而已,至於能否勸阻雙方開戰,朝中盡力即可,如果執意開戰,陛下可以說不插手他們的恩怨。”

恩怨歸恩怨,經由舅舅這麼一說道理這方面大唐站住了,情面也給足了。

反正就是一場註定要打的草原內鬥,不如就讓他們打。

這便是大唐的正義之師,名正言順地作壁上觀,坐收漁翁之利。

李世民指了指長孫無忌,又將手收回袖子裡,笑道:“輔機啊,你真是越來越像你的舅父了。”

“讓陛下見笑,若舅父在此處,他也會如此主張。”

有宮女端來了一塊甑糕,這多半是從東宮送來的。

爺爺是個寵孩子的,他老人家贏了錢就給弟弟妹妹買甑糕吃。

那幾個小魔頭多半是正在央求着爺爺,讓爺爺與父皇多打打牌,贏得多了,她們愛吃的甑糕有長久地供應。

說來這些弟弟妹妹的心思真的笨嗎,其實這些小魔頭一個比一個精明。

還是麗質這做姐姐的帶頭帶得好。

李承乾收回心思再看眼前,低聲道:“父皇,高昌人離阿史那部落挺近的。”

見他終於開口了,李世民冷哼道:“你且說說。”

李承乾接着道:“我們都知道漠北與突厥一戰在所難免,不只是大唐能夠看出來,別人也能看出來。”

李世民來回走了兩步,“高昌王鞠文泰不是一個好戰的人。”

“兒臣只是隨口一說,父皇莫怪。”

李世民又道:“照你這麼說回鶻人也會趁機進犯?”

李承乾又道:“或許吧。”

儘管不太相信這個兒子的遠見,當初大非川一戰李道宗真在烏海道截住了要逃竄的伏允。

眼前這張地圖上,有吐蕃有西域高昌,或是突厥,漠北

衆多勢力林立圖上。

有人地方就有恩怨,這句話一點都不錯,突厥與漠北的恩怨,高昌與西域的恩怨,大唐與吐谷渾的恩怨。

道不盡的恩怨糾葛就在地圖上了。

最後李承乾的目光還是落在吐蕃與大唐之間。

長孫無忌道:“在大朝會之前,臣會接着主持各項事宜。”

李世民點頭道:“去忙吧,有勞你了。”

“臣告退。”

言罷,見兒子也要跟着離開,李世民道:“你留下。”

李承乾腳步停下,面朝着殿外背對着父皇。

李世民倒下一碗酒水道:“什麼時候讓你爺爺回武德殿?”

“還要等爺爺什麼時候氣消了。”

“父皇還在惦念戒酒的事?”

李承乾接過一旁太監遞來的凳子,揣着手在一旁坐下來。

李世民也坐到了兒子身邊。

父子倆捱得很近,李世民小聲道:“你知道現在朝中是怎麼議論你父皇的?”

李承乾揣手蹙眉道:“兒臣不知道呀,他們怎麼議論的。”

李世民揮手示意,清退了左右太監,壓低嗓音道:“他們說是朕氣走了你爺爺,還讓你這個太子去接濟爺爺,又說起當年玄武門的事,現在輪到他們指着朕的鼻子說,說朕不孝,還不如你一個東宮太子懂事。”

聞言,李承乾神色凝重地倒吸一口涼氣,也小聲問道:“誰在議論?”

李世民捻着鬍鬚,一手搭在這個兒子的肩膀上,道:“還能是什麼人?說來說去都是那幾個人在罵朕!”

“要不……”李承乾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唉……”李世民嘆道:“不能殺呀,朕向來是廣開言路,善納勸諫的,這要是殺了,往後世人如何看待朕?”

“父皇。”

李世民又拍了拍這個兒子的肩膀,他的肩膀比以往更結實了,點頭道:“你我父子今日沒什麼不能說的。”

“其實爺爺在東宮挺好的,在東宮還能養病,還有這麼多孫兒孫女陪着,老人家是需要有人陪着的。”

李世民收回了在兒子肩膀上的手,“朕就該被他們罵,說朕不孝?”

“其實這件事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你說。”

李世民一手放在膝蓋上,一手還捻着鬍鬚思索。

李承乾低聲道:“兒臣可以讓東宮傳出話語,就說皇爺爺是在東宮養病,父皇要讓爺爺頤養天年,讓孫兒陪伴他。”

李世民笑着道:“那好,就按照你的意思辦。”

三五個太監站在殿外,他們朝着殿內看去,陛下與太子蹲坐在一起,好似在密謀着。

豎着耳朵想要知曉陛下與太子的話語,可是怎麼都聽不到。

李世民皺眉道:“你說朝中用度緊張,當真?”

“嗯,不瞞父皇,要不是兒臣守備長安時將百官的俸祿問題擺平了,現在還處於一個揭不開鍋的局面,不過這個辦法只能用一次,不能用第二次了。”

“爲何?”

“長安的糧價降到六錢一斗了。”

“朕也不是沒想過不去九成宮,其實朕還想在玄武門邊上再修一座宮殿。”

“父皇是說龍首原?”

“正是當年秦時修建阿房宮的舊址,漢時修建的建章宮邊上。”

“兒臣有一事不解。”

“你說。”

李承乾清了清嗓子,低聲道:“兒臣也沒當過皇帝,一來沒有經驗,二來有些好奇,父皇!當皇帝的都這麼喜歡建房子嗎?”

李世民板着臉沒有答話,一時竟回答不上來。

看了眼天色,李承乾道:“父皇天色不早了,兒臣就回去了。”

“你回去吧。”

李世民坐在原地還在想着,等太子離開,殿外的太監又走回來,這位正在思索的皇帝忽然站起身。

“讓東宮說教孫兒孫女陪在父皇身邊?”李世民又冷哼道:“好小子,什麼好名聲都給你東宮佔了。”

太監問道:“陛下,甑糕涼了,是否熱一下再用。”

李世民拿過甑糕便抓起來吃着,嘴裡嚼着道:“不用熱了。”

“喏。”太監退到一旁。

嘴裡吃着,李世民又回頭看了看地圖。

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第14章 偏心的父皇第131章 折衝府第61章 迎接陛下337.第337章 “奇觀”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第130章 請你道歉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219.第219章 調令第53章 太子的正面影響1.第1章 太子殿下274.第274章 新年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第86章 補貼與孝順第117章 善意的話237.第237章 笄禮第45章 冒失舉薦第68章 孤有進步嗎?第51章 守備長安的太子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第128章 風波乍起第141章 陳倉縣尉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第3章 太子講故事363.第363章 文翰四賢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第13章 耿耿於懷第51章 守備長安的太子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386.第386章 新年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第149章 皇子的名聲219.第219章 調令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第25章 西北戰事將起207.第207章 演武362.第362章 祭拜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第161章 監察307.第307章 太子的實習期第181章 老師家事第145章 貞觀八年的尾巴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174章 分寸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第21章 豈不是一樁美事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第77章 立冬宴席第146章 早朝缺席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191.第191章 查到底357.第357章 安市城下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第62章 對錯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第49章 上架感言第49章 上架感言第326章 蘇亶家事第47章 伏允的下場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第98章 奉命放假第121章 負重鍛鍊351.第351章 少了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第109章 指指點點1.第1章 太子殿下第27章 長安傳聞第48章 恢復寧靜的東宮(今晚凌晨零點上架)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第169章 願爲前鋒第2章 “人肥”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第170章 多錢善賈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第326章 蘇亶家事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第3章 太子講故事259.第259章 來長安的祿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