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告老辭官

去見了母后,李泰便回了自己的府邸。

夜裡,他輾轉難眠,最後起身拿出一份皇兄做過修改的綱要看了起來。

看着一個個陌生的字詞,蹙眉自語道:“人文,水土,土壤,氣候還有地誌沿革……”

這無疑是將近半年以來的積累全部推翻,而後從頭再來,不僅僅只是翻看過往的典籍。

查閱各地的水土人文,又何止是地誌上所記載的。

“來人。”

魏王的話語傳到屋外,當即就有人推門而入。

李泰吩咐道:“告訴文學館的所有編撰,自明日起就按照這份綱要從頭再來。”

“喏。”僕從接過綱要躬身退下。

從去年開始,李泰發現越來越看不懂皇兄,以往皇兄會嫉妒也好,或者是會刁難也罷。

這一年以來,與東宮來往並不多。

李泰心中又有些犯堵,很想連夜就跑去東宮質問皇兄,你怎麼自己不編撰括地誌。

他多半又會說孤很忙?

李泰氣得一腳踢翻眼前的桌案。

聽到動靜,門外的僕從連忙走到門口。

李泰道:“去買一些桌椅,要涇陽造的,要買最好的。”

“喏!”

長安城就快宵禁了,因陛下出遊在外,長安城內的防備更嚴,已可見一隊隊官兵走在街道上。

家家戶戶陸續帶着各家的孩子回到家中,關上家門。

兩個身影走在街道上,今夜依舊寒冷。

許敬宗和上官儀走在一條小道上。

“許侍郎天色不早了。”

“怎麼?老夫是秘書監侍郎,你又是弘文館學士,你還怕這些官兵?”

上官儀道:“深夜拜訪,不好。”

許敬宗低聲道:“我們若不去拜訪,說不定就被人搶先了。”

上官儀蹙眉道:“武士彠對涇陽當真這麼重要嗎?”

“太子殿下交代的事都是重要的。”許敬宗稍稍加快腳步,又看上官儀落在後頭,便拽上他,道:“你可知武士彠是何人?”

上官儀不以爲意,道:“當年晉陽起兵的元謀功臣。”

“非也。”許敬宗低聲道:“武士彠是幷州商賈之家出身,一個行商之人又有爲官的經歷,論行商才能,你我都不如他,可對?”

上官儀緩緩點頭。

“此人又有治理之功,一個能治理地方精通商賈之道,商吏兩頭皆有經驗的人物,自然很重要,這等人物在朝中不得重用,於涇陽來說,此人太重要了,涇陽缺一個這等人物,既能與商人周旋,又知曉爲官的門道。”

如此,上官儀才認同許敬宗的看法,道:“此人還未在朝中告老,我們此番前去會不會太過冒昧了。”

“呵呵。”許敬宗道:“上官老弟,當今吏部尚書可是太子殿下的舅舅。”

上官儀覺得許敬宗行事太過大膽了。

許敬宗又覺得上官儀,其人太過謹慎,太愛惜羽毛。

兩人行事方式大相徑庭,勉強在涇陽落腳,也就勉強地混跡在一起。

武士彠一家就住在安仁坊邊上的一處宅院中。

許敬宗收拾了一番衣襟,敲響了木門。

院內應了一聲,開門的是個婦人,她看着兩個穿着官服的人,連忙行禮道:“兩位深夜前來,是有何事?”

上官儀行禮道:“我們前來拜訪應公。”

聞言,那婦人有些猶豫,低聲道:“還請等候片刻。”

言罷,她腳步匆匆走入屋內。

許敬宗看了看四下,沒見有官兵走過這條街,等那婦人再出來,他換上了一臉笑容。

“夜色已深,兩位請回吧。”

像是早就預料到這個結果,上官儀跺腳一聲嘆息。

眼看木門就要關上,許敬宗伸手攔住,又道:“我等是奉太子之命前來拜訪。”

又往院內看了看,許敬宗故意擡高聲音道:“事關應公告老之事。”

“進來吧。”院內終於傳來厚重的男子聲音。

那婦人也讓開門,請兩位入院內。

武士彠從屋內走了出來,他朗聲道:“殿下既然無法做主,何須再派人過來。”

許敬宗遞上酒水,放在一旁的桌上,他作揖道:“殿下也有難言之隱,還請應公見諒。”

武士彠坐下來,道:“事關老夫告老,還請直說。”

見對方的態度不太好,上官儀有些尷尬。

與人交談,拉攏人心,勸說他人,這是許敬宗的本領,他最擅長的便是這等事。

上官儀捫心自問,當初會住在杜荷府上,就是上了他的當。

許敬宗倒上一碗酒水,道:“這是山西的汾酒,還請應公嚐嚐。”

酒碗放在眼前,武士彠沒有端起來。

見對方的架勢,許敬宗雙手揹負一臉的愁容,道:“其實殿下還年少,監理朝政諸多事都是房相在主持,應公去尋東宮請告老還鄉?其實是走錯了門,不該去東宮的。”

“老夫如何行事,還需你賜教?”

許敬宗來回走了兩步,擡首看着夜空,繼續道:“敢問應公,若殿下答應了辭官,之後陛下問及這件事,擔罪的是太子殿下?還是房相或者是中書省其他人?”

武士彠神色有所緩和。

許敬宗接着道:“非是太子殿下在爲難應公,而是應公!您在爲難太子殿下。”

武士彠撫須低眉。

“徐孝德,于志寧雖是好心,可他們只能幫應公引薦給東宮,但您沒有想過,這兩位東宮屬官本應爲太子考慮,可偏偏爲應公做說客?”

武士彠低聲道:“老夫與徐孝德相識多年,至於于志寧,老夫才認識他三天,老夫慚愧,還連累了孝德。”

許敬宗釋然一笑,朝着東宮方向作揖行禮,道:“殿下向來是豁達之人,當初陛下如何偏心魏王,殿下不僅不說,還大方地承認魏王殿下的過人之處,眼前這點事,殿下也不會放在心上的。”

“明日老夫便去東宮告罪。”

言至此處,許敬宗又道:“在下今夜前來想與應公做個約定。”

武士彠態度端正地行禮道:“請說。”

“若殿下幫應公告老,還請應公去一趟武德殿。”

想到武德殿的太上皇,武士彠沉默良久。

如此,許敬宗與上官儀這才告別。

長安已然宵禁,兩人走在朱雀大街上,有人來詢問,許敬宗拿出腰牌解釋一番,便放行了。

上官儀道:“武士彠還是沒有答應幫殿下做事。”

許敬宗漫不經心道:“不用急,他會答應的,聽聞他剛來長安便去拜訪許多故人,而那些與武士彠有故交的人都知道,他應公是重情義重諾的人。”

翌日,早晨,太陽纔剛剛升起來。

文學館內傳來哀嚎,括地誌好不容易有點起色,現在又要推翻重來,不僅如此還增加了好幾倍的工作量。

這些哀嚎,魏王殿下是聽不到的。

此時此刻,魏王李泰正站在朝班的一旁,看着皇兄監理朝政,看着房相主持朝政。

如今父皇不在,太極殿的早朝氛圍很輕鬆,皇兄站在皇位前還能與朝臣有幾句笑談。

李泰面無表情,看着這一幕臉色呆滯。

在他眼裡早朝的氛圍有些怪異,他們竟然在笑,他們在笑什麼?

父皇不在這些人就這麼放肆嗎?

就連房相也在笑。

李泰雙手握拳,就像是在一夕之間,這些朝臣的笑容已與皇兄一模一樣的,他們連笑容都是一致的。

江夏郡王李道宗剛講完了自己的難處,朝堂上的衆人又笑了起來。

李承乾站在衆人之前,揣着手道:“都不要笑了,家中有悍妻也不是什麼壞事,再者說悍妻能看住家,孤替皇叔高興。”

李道宗連忙行禮道:“謝殿下,臣真的沒有養外室。”

站在朝班上的衆臣,還有人忍着笑容。

李承乾看着衆人道:“哎!高御史就伱笑得最開心,回頭你要是被皇叔打了,孤可不幫你。”

聞言,高季輔訕訕一笑低下頭。

衆人也是會意點頭。

其實就是這些天李道宗忙得不着家,他家夫人就覺得自家丈夫是不是養了外室。

其實吧,皇叔很忙,朝中衆人都是看着的。

李承乾道:“孤還是那句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些時候不要幾個縣的事合在一起大包大攬,要將各縣的問題,各縣分開解決,讓各縣鄉民清楚大唐是有官府的,官府可以爲鄉民做事,而那些鄉民也要聽朝中安排耕種。”

“關中三十六個縣,京兆府確實管不過來,朝中各部能幫儘量幫。”李承乾說罷停頓了片刻,接着道:“就如房相所言,如果天時不好,耕種出了差錯,長安城絕大部分人都要餓肚子,所以關中各縣是我們的根基,這個根基一定要牢固。”

言罷,衆人紛紛點頭。

早朝在太子的一席話之後,便散了。

李泰六神無主地走出太極殿。

李承乾與長孫無忌落在最後頭,兩人並肩朝着東宮走去。

“殿下今日不練箭術?”

“不練了,放鬆兩天。”

長孫無忌道:“老夫聽說昨晚許敬宗去見武士彠了?”

李承乾揣着手一路走着,在冷風中縮了縮脖子,笑道:“還真是……什麼事都瞞不住舅舅。”

聽到一聲舅舅,長孫無忌神色犯難,道:“許敬宗這人靠得住嗎?”

李承乾嘆道:“他要是辦不好事,孤就讓人將他拴在坎兒井邊上,讓他每天澆地種田。”

長孫無忌擺手道:“不至於此。”

“他去見武士彠確實是孤授意的,他想告老,孤還在想着要不要成全他。”

長孫無忌伸出手。

李承乾道:“做什麼?”

長孫無忌依舊伸着手,道:“他的辭官奏章呢?老夫批了就是。”

“被父皇知道了,恐會讓舅舅難堪。”

長孫無忌又將手收了回來,“陛下知道了也無妨。”

李承乾低聲道:“孤打算想讓他見一見皇爺爺,見了之後呢,讓皇爺爺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辭官就踏實了,如此一來於情於理,父皇都無話可說。”

兩人走到了崇文殿,就見到了殿內坐着一個不速之客。

李孝恭坐在殿內,板着一張臉,一言不發。

崇文殿好久沒有做麪條,等太子殿下來了,纔有宮女將爐子與麪條送來。

長孫無忌還是第一次來東宮吃麪條。

李孝恭是餓壞了,端起碗便撈着麪條吃,吃相不太好,還有一些湯汁隨着筷子的攪動從碗中飛出來,還偏偏就坐在鍋邊。

向來斯文的長孫無忌只好擱下手中筷子,這面是一口沒吃,全在李孝恭的嘴裡吃着。

坐久了,長孫無忌不悅道:“你舉着鍋吃不好嗎?”

李孝恭脣齒大動地嚼着麪條,又擦了擦嘴,道:“老匹夫有所不知,驪山秋獵都是一羣混賬,那些酒肉一口都吃不下。”

他用筷子敲了敲鍋邊,道:“這纔是人該吃的。”

話音剛落,李孝恭又用筷子在鍋裡攪和,撈出一大團的麪條,長孫無忌只能往鍋裡看,又不敢伸筷子進去,只能道:“這麼多年了,陛下常說讓你們這些人知禮數,多讀書,還是這副模樣。”

李孝恭用力嚥下口中麪條,“老狐狸,吃不到就數落老夫,待老夫吃飽與你過過招。”

一個是舅舅,一個是皇叔,一口鍋還不夠分的。

李承乾只好讓寧兒再拿來一個爐子,多添了一個陶鍋。

長孫無忌的臉色這纔好看一些,等他正要夾起鍋中的麪條,就見一雙溼漉漉的筷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伸入鍋中,而後攪了攪,鍋中的面全部纏在了那雙筷子上,送入了一個碗中。

再看鍋中只有湯水,已沒了麪條。

長孫無忌將筷子重重放在碗上,而後扭過頭,冷哼一聲。

李承乾痛苦地撫着額頭,皇叔自己鍋裡的還不夠吃,還要將舅舅鍋中的麪條全撈走。

這頓飯多半是吃不成了,心裡想着皇叔與舅舅是不是有什麼過節。

嚥下麪條,李孝恭擦了擦嘴,暢快地長出一口氣,朗聲道:“痛快!聽聞東宮太子近來多了一個本領。”

長孫無忌黑着臉道:“什麼本領?”

李孝恭嘿嘿笑着,“長孫老狐狸沒聽說?”

“……”

“哈哈!東宮太子能夠在夢裡與老夫相會。”

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252.第252章 范陽案338.第338章 文景與現在第179章 效益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第130章 請你道歉第91章 及冠賀禮第62章 對錯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第322章 太子與老師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第6章 小女徐慧第314章 臘月第82章 搶還是買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394.第394章 大唐的貴客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337.第337章 “奇觀”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191.第191章 查到底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369.第369章 捨我其誰第77章 立冬宴席第17章 他要卷死孤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第102章 科舉揭榜第124章 圓滿的成果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第57章 善終的老臣203.第203章 河西之事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第58章 重情重義,英雄好漢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動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第19章 他們越反對,它就越光芒萬丈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183.第183章 識大局第77章 立冬宴席第41章 大勝而歸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274.第274章 新年274.第274章 新年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12章 等暖風來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128章 風波乍起331.第331章 趙國公的憂愁第109章 指指點點304.第304章 寒冬第121章 負重鍛鍊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299.第299章 爲何哭,爲何笑301.第301章 親衛第131章 折衝府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第33章 孫神醫第98章 奉命放假第12章 等暖風來226.第226章 令人費解的變化303.第303章 玄奘的歸心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207.第207章 演武219.第219章 調令第32章 拜訪舅爺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161章 監察第146章 早朝缺席259.第259章 來長安的祿東贊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78.第78章 解氣?第66章 大將軍教導第155章 狄家父子第127章 遊園353.第353章 漫長的辯證365.第365章 宴席198.第198章 一地雞毛第155章 狄家父子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