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折衝府

第131章 折衝府

桑布扎站直身體,怒目看着李百藥許久不說話。

李承幹揣着手端坐着,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這位太子竟然又從袖子裡拿出了一顆茶葉蛋,坐在一旁吃了起來。

鴻臚寺內安靜良久,李承幹剝着蛋殼道:“怎麼?吐蕃使者彎不下這個腰,開不了這個口?”

桑布扎轉過身,板着一張臉道:“我不會向他道歉的,希望太子殿下諒解外臣。”

李承幹緩緩道:“我們大唐的官吏都是彪悍的,論打架的絲毫不遜色你們吐蕃人,而且孤喜歡看朝臣們打架,他們一天不打架,孤就會渾身難受。”

李百藥神色多了幾分疑惑。

桑布扎深吸一口氣,忍受着此刻要面對的委屈。

李承幹接着道:“這位使者,你知道嗎?如果在這裡的吐蕃使者不是你,而是吐蕃大相祿東贊,他會道歉的,伱知道爲什麼嗎?”

桑布扎回頭道:“大相也不會道歉的。”

“行吧。”李承幹兩口茶葉蛋放入口中,一邊咀嚼着茶葉蛋,緩緩道:“至少祿東贊既要互市的權力,又要得到唐人的尊敬,而且他喜歡中原的書籍,在孤認爲祿東贊這樣的人不會因一時意氣,而徹底得罪大唐,更不會讓吐蕃在諸國使者面前丟盡顏面。”

“祿東贊會希望大唐與吐蕃成爲不打不成交的朋友,敢問,當下你身爲吐蕃的使者是要就此離開,還是向我們的官吏道歉?如果你要走孤也不會攔着,長安城就爲你們開着城門,可從此走了,你們灰頭土臉,祿東讚的臉面也被你丟盡了。”

見對方不說話,李承幹又道:“這位使者,你在聽孤講話嗎?”

桑布扎問道:“只要外臣道歉了,大唐會給吐蕃互市嗎?”

“不會。”

很果斷地回答,桑布扎腦子一抽,一度以爲聽錯了,他錯愕地大聲道:“爲什麼。”

李承幹嘆道:“誰都清楚,大唐的互市能夠讓高昌在西域賺取十倍的財富,肥皂與茶葉,還有鹽鐵都是搶手貨。”

桑布扎再問道:“那麼敢問太子殿下,如何才能給予吐蕃互市。”

李承幹低聲道:“其實你們吐蕃可以與高昌做交易,何必來求大唐。”

“高昌王眼中只有金子,吐蕃沒有這麼多金子。”

“那就對了,互市的許可是很貴的。”

“太子殿下。”桑布扎鄭重其事道:“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讓大唐答應互市。”

李承幹想了想道:“青海以西,三千里疆域全部讓給大唐。”

桑布扎用力嚥下一口唾沫,脖子兩側的青筋也跟着動了一下,他沉聲道:“絕對不可能!”

“孤不勉強你。”

見桑布扎轉身就要離開,李承幹又道:“慢着。”

他的腳步停下,問道:“太子殿下,還有何話要說?”

李承幹輕描淡寫道:“道歉。”

一陣秋風從鴻臚寺門前吹過,只聽太子殿下繼續道:“你可以不道歉,毆打官吏的事,大唐公事公辦,發配苦役一年,並且每人罰錢五百貫。”

桑布紮鐵青着臉,看向李百藥,緩緩低下身,行禮道:“外臣向李百藥尚書道歉。”

李承乾道:“沒聽見,大聲點。”

“外臣桑布扎!”他咬了咬牙,大聲道:“向大唐禮部尚書李百藥道歉,還請接受外臣的歉意,是外臣失禮了。”

聲音很洪亮,四周的官吏全部聽到了,也都看見了。

見李百藥微笑着點頭,李承幹終於感覺到輕鬆了不少,站起身走到還躬身行禮的桑布扎身邊,低聲道:“現在你可以回驛館了,若要離開長安城,也可以就此離去。”

桑布扎直起身子,邁着僵硬的腳步,在皇城內許多官吏的目光下,走出了皇城。

李承幹吩咐道:“之後不管吐蕃使團是走是留,你都要上奏中書省。”

李百藥又道:“恐怕會激怒祿東贊。”

李承乾冷哼道:“孤很討厭有人不尊敬大唐的官吏,祿東贊要是想打,大唐奉陪便是。”

“喏!”

李百藥朗聲迴應。

言罷,這位太子殿下離開鴻臚寺。

李百藥站在原地雙手握着拳,忍着就要流出來的眼淚,多少年了,人生得遇一個明主太難了。

雖說年近古稀,這一刻,李百藥感受到心裡無比地火熱。

尊敬二字重重留在心裡,這種感受來得太晚了,晚到他已是須發斑白,恐在朝中留不到幾年。

此刻壓抑着就要吶喊的喉嚨,他朝着太子殿下的背影,作揖行禮。

今天鴻臚寺發生的事,也很快傳遍了朝野。

朝臣從來不是一個個的棋子,他們是人,同時爲社稷付出心力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或許多年之後,當人們覺得太子殿下在一些細節上有着非人的嚴苛而懊惱時,他們又會想起今天這一幕,太子殿下給予的敬重,絕不允許有人不尊敬大唐的官吏。

這種自內心而來的一種驕傲與自豪,也能令李百藥這般已經被歲月磨平棱角的人,再次泛起熱血。

之後幾天,太子殿下依舊如往常一樣,幾乎天天都在中書省忙碌。

有時候太子殿下也會抱怨,華西秋雨又來了。

關中秋雨就是關中秋雨,太子殿下總是改不了口,順口就說出了華西秋雨。

西北的秋雨是一種自然現象,當秋季從北南下的冷空氣與還有夏季餘溫,殘存在西北的暖溼空氣相遇。

冷暖空氣相互碰撞,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氣候現象。

有時候這種陰雨會下一個月之久。

吐蕃的使團並沒有離開長安,而是留了下來,桑布扎暫住長安,並且將近來的事情,寫成了書信,送去吐蕃。

陰雲遮住了天空,雨水落下時讓長安城許多建築都升騰着水霧。

有人會喜歡這種雨景,也有人討厭下雨天。

興慶殿內,李世民坐在檐下,搖椅徐徐晃動着,看着眼前的雨景。

本來,宮裡雨景也沒什麼好看的,如果真要看雨景去龍首原看會更好。

太監侍候在一旁,給陛下端上一碗剛沏好的茶水。

可能陛下的心思並不在這雨景中,而是在想別的事。

房玄齡腳步匆匆而來,行禮道:“陛下。”

李世民將手中的碗遞給他,道:“喝口茶水,驅寒。”

“謝陛下。”

每到這個時節,關中氣溫就會下降得很快,尤其是到了夜裡之後,氣溫驟降好像到了冬季。

李世民低聲道:“各衛府將領都怎麼說的。” 房玄齡回道:“大家都沒有異議。”

李世民道:“朕本想再過幾年,做這件事的。”

“既然藥師拿出了將領的名冊,就說明沒有後顧之憂了。”

李世民神色多有猶豫,“朕還是覺得太着急了。”

房玄齡回道:“陛下,這種事越早越好,拖久了反而不好。”

不多時鄭公魏徵與趙國公長孫無忌也來了。

跟在後方的還有左武衛大將軍秦瓊,與金吾衛大將軍尉遲恭。

李世民看着冒雨而來的幾人,拿起一旁的一卷書,低聲道:“這是藥師給朕的軍中將領名冊,以及後續調整將領的章程。”

言罷,這卷書交到了房玄齡手裡,房玄齡又交給一旁的尉遲恭與秦瓊。

幾人分別傳閱着,興慶殿的屋檐下很安靜,只有淅淅瀝瀝的雨聲不斷落下。

陛下還是一臉的愁容,心中猶豫不決。

尉遲恭看完之後,行禮道:“陛下,藥師所言不錯,末將附議。”

秦瓊也道:“末將附議。”

李世民再看向幾人,緩緩道:“玄齡,輔機,鄭公覺得如何?”

魏徵道:“陛下,臣等都認爲,是時候了。”

李世民頷首道:“諸位與朕一起擬旨,入殿商議吧。”

“喏。”

衆人跟着陛下走入興慶殿,雨聲遮蓋了殿內的議論聲。

翌日,秋雨依舊下着,李承幹望着窗外,低聲道:“今天又不能晨練了。”

寧兒給殿下梳理着長髮,她低聲道:“這也挺好的,殿下可以多睡兩個時辰。”

“孤總覺得最近朝中要發生一些事了。”

“殿下何出此言?”

李承幹緩緩道:“近來房相與舅舅很忙碌,上一次房相這麼忙碌時,還是科舉前後,現在老師與舅舅這麼忙,肯定又有事要發生了。”

寧兒給殿下梳理好髮髻,安靜地站到一旁。

李承幹穿着單衣,蹙眉看着漫天的雨水,冷峻的臉上多有思量之色,“涇陽還是沒有消息送來嗎?”

寧兒回道:“派人去問過了,說是涇陽沒有書信要送來,還聽說最近許少尹與郭寺卿很忙,因爲秋雨黃河上游的汛情,他們帶着人正在疏通河道。”

這個朝堂還是很忙的,大家都是一個個平凡的人,今年的秋雨雨量很大且很漫長,因此許敬宗他們身爲京兆府的官吏,需要在這個時候組織鄉民疏通河道,修繕河堤。

正是因爲他們都是平凡的人,纔不得不在這個時候,冒着雨趕工。

誰也不能未卜先知,頂多算是未雨綢繆,怎料到這場秋雨會這麼大。

李承幹站起身拿起衣架上的朝服,穿上之後,繫好腰帶,穿上官靴走到殿外。

小福已備好了早飯。

太子殿下撐着竹傘從後殿走到前殿,用了早飯就要去早朝。

剛走出東宮,李承幹就撞見了皇叔李孝恭。

李承干將傘分給他一些道:“皇叔不用着急,時辰還來得及。”

李孝恭與太子拼着一把傘,他湊近道:“聽聞昨夜玄齡,鄭公還有秦二哥一直在宮中,與陛下商議了一夜。”

“孤倒是不知這件事。”李承幹蹙眉走着,最近總是在關注關中各縣情況,秋雨汛情不得不分走了自己的許多心力。

叔侄兩人走到了太極殿前,腳步匆匆走入殿內。

早朝還未開始,太極殿內的羣臣基本上都到了,李承幹來到自己的位置上,看了看一旁的李泰與李恪。

這兩個弟弟還是如往常一樣,看來也並不知道皇叔說的事。

李承乾道:“昨晚睡得如何?”

李恪道:“回皇兄,昨夜輪值,到現在還未睡過。”

“青雀呢?”

李泰作揖道:“回皇兄,弟弟昨夜與衆學士編寫括地誌到深夜,睡了片刻便來了。”

心說這兩個弟弟,還是挺辛苦的。

皇帝還未到,就有一個太監走了出來,他先是確認了朝堂上的人都到齊了,打開手中的一卷卷宗,朗聲唸了出來:“陛下有旨,各地衛府改制折衝府,改統軍府爲折衝府,統軍爲折衝都尉,別將爲左右果毅都尉……”

衆人聽着這位太監的高聲唸誦,滿朝文武皆是低着頭,躬身不語,殿內只有這個太監高聲唸誦旨意的話語。

李承幹站在朝班最前方,聽着旨意,心中思量着每一句話,這一切都要從遊園之後見了李靖大將軍開始。

李承幹甚至懷疑,那天遊園之後,父皇就去見了李靖大將軍,隨後這個太監高聲唸誦着一個個將領的名字。

長安各部將領不調動,只有少數幾個作出了調整。

李承幹仔細聽着,關內道共置府二百八十處,共計兵馬會有二十萬人。

長安各衛府統屬禁衛軍,有一種舉關中之衆以臨四方的意思,這是一種內重外輕的方略。

其次便是河東道,防備突厥人南下的要衝地帶,也增設了折衝府。

並且在潼關,河南道,洛陽增設了衛府。

太監唸誦完旨意,又朗聲道:“請諸位將領各自前往衛府,等候旨意。”

“喏!”武將一列齊齊朗聲迴應,衆人快步離開了太極殿。

這位傳旨意的太監,從皇位邊上的臺階走下來,他面帶笑容,道:“太子殿下,陛下早晨身體有恙,還請殿下主持早朝。”

李承幹詢問道:“父皇身體如何?”

太監再回道:“陛下只是略感風寒,並無大礙。”

李承幹頷首道:“孤知道了。”

太監笑着行禮,而後也快步離開了。

李承幹站在朝班前,看着武將那一列空蕩蕩,只有零星的幾人還在,分別是程咬金大將軍,秦瓊大將軍,尉遲恭大將軍。

“唉,今日又要孤主持朝政了。”

太子殿下先是抱怨了一句,衆人聽在耳中沉默不語。

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207.第207章 演武383.第383章 多年前的武德殿304.第304章 寒冬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379.第379章 歸長安第66章 大將軍教導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第93章 苦惱的舅舅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159章 父子春遊79.第79章 家宴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第58章 重情重義,英雄好漢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第41章 大勝而歸337.第337章 “奇觀”第54章 臣來告老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第11章 圖表301.第301章 親衛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283.第283章 吃什麼長大的第327章 第二次發展第127章 遊園300.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358.第358章 軍心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第175章 莫要內耗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307.第307章 太子的實習期337.第337章 “奇觀”第100章 終究成了父皇的功績303.第303章 玄奘的歸心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第57章 善終的老臣第88章 活得明白298.第298章 中秋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第176章 唐人的城第54章 臣來告老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304.第304章 寒冬第22章 愛罵聖人的太子351.第351章 少了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300.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第61章 迎接陛下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第61章 迎接陛下79.第79章 家宴第51章 守備長安的太子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368.第368章 新設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第85章 兵馬未動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第158章 講學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78.第78章 解氣?354.第354章 大唐的“天人三問”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第12章 等暖風來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351.第351章 少了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第2章 “人肥”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第95章 合力撈魚394.第394章 大唐的貴客第159章 父子春遊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204.第204章 太子的產業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360.第360章 歸心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365.第365章 宴席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