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

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

李世民道:“那之後的事呢?如何讓他們歸附。”

“要不問問老師的想法,再作斟酌?”

“你心中就沒有方略嗎?”

李承幹揣着手惆悵道:“兒臣才疏學淺,別說方略了,眼前就連錢糧調度都覺得頭疼。”

李世民輕聲笑着。

“父皇,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就算是兒臣再賢明也不可能一個人將所有事都辦完。”

話語頓了頓,李承幹嘆息一聲,“所以大唐要強大就需要更多的人才,科舉不僅要接着辦,還要大辦特辦。”

望着眼前這個別苑,樣子雖說不像是宮裡的宮殿,更像尋常大戶人家的院子。

李世民打量着眼前的水車,低聲道:“建設這個別苑你一共花了多少銀錢。”

“人工,木料,石料,共計三百一十二貫。”

用力拍了拍牆面,牆體很厚實,而且爲了注重夏日避暑,一旁移植了紅柳樹,夏季的時候,這些樹便能夠擋住陽光。

李承幹解釋道:“當陽光從東面而來,是能夠照到這處別苑的,到了午時陽光便會被擋住不少,此處別苑不會太過陰冷,又不會在夏季太過悶熱,屋子朝向是東南方向,儘可能避開了西南方向的陽光。”

李世民點頭道:“有心了。”

“這都是兒臣向這些工匠學來的道理,什麼樣的房子在夏季會很熱,什麼樣的房子到了冬季會更陰冷,都是人們生活中積累的寶貴智慧。”

如果父皇的這處別苑超過一千貫的預算,是有些超支了。

就算是過五百貫錢,那也是心疼的。

臨近六月,關中的酷暑時節提前到來,弟弟妹妹與爺爺都離開了東宮,要搬去別苑避暑。

朝中也開始了休沐,皇城內空蕩蕩的。

如果在鄉縣有住處的人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離開長安城。

如今整個長安城就像是個蒸籠,朱雀大街上的行人也很少,倒是一條條小巷中擠着一些人,他們藉着巷子的陰涼來避暑。

一直到了傍晚時分,朱雀大街纔會重新熱鬧起來。

顯而易見,就連城頭上的守軍也比以往少了一倍,

李承幹獨自一人走在皇城中,走到中書省門前,用力推開厚重的門。

聞着這裡特有的墨水味,李承幹在老師的位置上坐下來,看着眼前的奏章。

涇陽開始了互市的第二次行動,這一次他們不僅僅帶去了肥皂,還有茶葉。

關中已經開始有人跟着行動了,有一部分商人藉着朝中互市的政策,開始將一些貨物賣出關外,其中就有絲綢,筆墨。

陽光順着中書省敞開的門照入其中,李承幹獨自坐在中書省,翻看着一份份的奏章。

這些都是這半年以來處置的奏章。

終於,李承乾的目光落在河西走廊的奏章上,根據于志寧這一個月所作的規劃。

修建河西走廊四郡所花用的銀錢需要至少需要五萬貫。

在吐谷渾有很多的牧民,他們多數都是伏允留在那邊的吐谷渾子民。

李承幹在一份奏章上寫下了批註,又獨自一人走出了中書省。

走在空蕩蕩的皇城中,靴子踩在地面上甚至可以感受到地面的滾燙。

得失需要吝嗇衡量,這不得不吝嗇,因爲自己是大唐的儲君,往後還要登基做皇帝。

這個世界的人們需要皇帝,現在的人們不能離開皇帝統治下帶來的穩定的生活現狀。

一旦脫離了這種統治,那麼世道就會變得無比地混亂。

因此有些得失必須要吝嗇。

快走到門下省,還能看到一個個正在值守的官吏,他們都在恭敬地行禮。

到了門下省前,李承幹停下腳步,看着虛掩的門停下腳步,

李承幹伸手推開虛掩的門,見到其內坐着一個文官,看着模樣還很年輕與自己的年紀差不多。

那文官見到來人連忙行禮道:“太子殿下。”

李承幹打量着這裡,除了他好像也沒別人,又道:“這裡只有你一個人嗎?”

“臣門下省典儀李義府,上官們都去休沐了,臣值守此地,若有要事須告知守備長安的太子殿下。”

李承幹聽着他一板一眼地回話,仔細打量着這個低頭躬身行禮的文官。

他的態度很謙卑,低着頭一動不動,姿態很端正。

“伱是今年科舉及第的?”

“正是。”李義府應聲。

李承幹在一旁坐下來,將奏章放在一旁,蹙眉道:“不用多禮,坐吧。”

“臣站着就可以了。”李義府雙腳併攏,雙手作揖,要多拘謹就有多拘謹,他的額頭還有些汗水。

李承幹低聲道:“孤還聽說你是受李大亮將軍的舉薦,卻還要參加科舉?”

李義府回道:“臣想要通過科舉入仕。”

“是因賭氣?不服那些世家子弟?”

“臣沒有賭氣。”

李承幹坐在椅子上,翹着腿,斜靠着椅子低聲道:“你覺得世家子弟都是一些什麼人?”

李義府道:“臣以爲他們都是一羣靠着家世的爲虎作倀之輩。”

“爲虎作倀?”

“虎是世家,他們便是世家的倀。”

李承幹忽然一笑,手指敲了敲桌子。

見太子殿下意有所指,李義府連忙拿過這份奏章,打開看了起來,“殿下,這是……”

“你先看着,如果明日早朝順利,你就走一趟河西走廊,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回來。”

李義府收起奏章,作揖道:“臣願意。”

“呵呵呵……”李承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好考慮,這不是一趟輕鬆的活。”

“殿下託付,臣定當竭力。”

“好了,孤走了,明天等消息。”

“喏。”

這一次李義府迴應得很響亮。

可能此刻的李義府會覺得很幸運,他得到了一件別人得不到的差事,甚至因爲這件事,他李義府會面對許多罵名。

殊不知,太子會選擇他也是有原因的,哪怕是在門下省值守的人不是他,也不會將奏章交給別人。

當今太子行事不需要太多理由,也不用別人知道是特意這麼安排,還是無意之舉。

李承幹回到了清淨的東宮,寧兒正在吩咐着宮女,讓她們將殿下們的玩具也帶去別苑。

“殿下。”寧兒跟着腳步走入寢殿,低聲道:“都已安排好了。”

李承幹赤腳踩着地面,拿起一旁放涼的茶水喝了一口,“東宮沒有冰塊了嗎?” 寧兒道:“殿下若需要冰塊,奴婢這就去安排人置辦。”

“不用了。”李承幹叫住他,又道:“有富餘的就給父皇與母后送去吧。”

寧兒站在一旁,等着殿下接下來的吩咐。

李承幹捲起長袖,給自己扇着風,緩緩道:“東宮安靜的時候不多,這些天寧兒姐也好好休息。”

桌上還掛着妹妹折的紙鶴,風吹來的時候,這些紙鶴也會跟着搖動。

要說清閒,其實寧兒是個閒不住的人,她會將東宮的書架整理好,整理到書籍並列放着,用一條線量過,確認整齊。

因太子殿下的習慣,要東宮潔淨,眼前的事物也要擺放整齊。

如果沒人收拾,太子殿下就會親自收拾,要真是這樣,那就會讓寧兒覺得讓殿下自己動手,這就是她們這些宮女的失職。

寧兒道:“其實高陽公主睡覺時還會夢囈,若在別苑睡不好,也可以回東宮。”

“麗質向來想得周到,她都會準備好的。”

“但願奴婢多慮了。”

李承乾道:“其實想來孤應該現實一些,穩重一些。”

寧兒回道:“就算這麼說了,殿下也會發脾氣的,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將自己的心情控制好。”

“所以說孤其實是個很平庸的人。”

寧兒看着殿下的背影,又沉默了,以往還覺得殿下還是一個孩子,現在看着殿下的背影。

這個背影比以前高大了,可能是長年地鍛鍊,與練習箭術的緣故。

太子殿下的肩膀開闊了很多,背影也更加挺拔,不像以前那樣單薄了。

李承幹又道:“晚上吃什麼。”

寧兒連忙道:“奴婢去看看小福,她多半還在忙碌,她又要給別苑準備飯菜,還要給東宮準備。”

長安城入夜,關中到了夜裡,一天的燥熱褪去,就迎來了涼爽。

一個宮女腳步匆匆而來,“寧姐姐,殿下可在?”

寧兒道:“在用飯。”

她站在殿外,朗聲道:“太子殿下,別苑前的水車倒了,是晉王殿下與高陽公主將水車拆了。”

殿內安靜了良久。

“孤知道了。”

聽到了殿下的回話,宮女正要離開。

就聽殿內傳來了太子嚴厲的話語,“你告訴她們,誰拆的水車,就給孤裝回去。”

“喏。”

東宮出去的殿下們,她們從來就不是善類,而是一個個精力旺盛的小魔頭,水車被她們拆了根本不奇怪。

李承幹也有些懊悔,當初就不該突有妙想,要在父皇的別苑門前造一個水車。

本想顯得雅緻一些,還是難逃弟弟妹妹的毒手。

父皇與她們在一起一兩天也就罷了,不出半月絕對會煩,再之後會恨不得將這些孩子都趕回東宮。

也就爺爺到了這個年紀,就算是孩子們拔了他老人家的鬍子,爺爺還是會笑呵呵的。

有時是懶得管這些事,李承幹用了飯,洗漱完看了一會兒書便早早睡下了。

生活習慣上,天不亮就要起來晨跑,而後跟着李績大將軍練習箭術。

翌日,當太陽完全升起來的時候,李承幹早早來到了太極殿,準備監理朝政。

老師與舅舅以及滿朝文武早就到了,而自己依舊是最後一個到這裡。

這已經養成習慣了,朝中文武也習慣了太子殿下踩着點來朝堂上,一年四季都沒有變過。

李承幹看着文武,道;“孤在東宮準備了一些肥皂,正值夏日,諸位下朝之後每人領一塊肥皂回去。”

“謝太子殿下。”

以房玄齡與尉遲恭爲首的文武兩列行禮道謝。

李承幹注意到了在朝班上的褚遂良,笑道:“褚侍郎,這是大病初癒?”

褚遂良站出朝班回道:“臣的身體已無大礙。”

“是嗎?”李承幹多看了他一眼,道:“還是注意調養纔是,其實孤很欣賞你的。”

聞言,褚遂良老臉一紅,又行禮道:“殿下謬讚。”

李承幹看向衆人,又道:“有件事孤想要與諸位商量。”

房玄齡道:“殿下請講。”

“有勞老師參詳。”李承幹揣着手惆悵道:“昨天李義府向孤進獻了一個修建河西走廊的方略,孤聽了之後覺得很不錯,如今吐谷渾兵敗,河西走廊四郡卻一直沒有修繕。”

“孤監理朝中錢糧調度以來,堅持開源節流,現好不容易有了成效,打算拿出五萬貫,用來建設河西走廊。”

話音一落,滿朝文武便開始議論起來。

李承幹打量着武將隊伍,低聲道:“李大亮將軍?”

聞言,李大亮站出朝班朗聲道:“末將在。”

“大將軍能否去一趟河西走廊,幫助李義府修建敦煌,張掖,武威,酒泉四郡。”

李大亮朗聲道:“末將義不容辭。”

對武將來說,修建邊關這等事自然是義不容辭的,邊關牢固將士們便能多一份保障,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李承乾道:“老師以爲呢?”

房玄齡道:“此事今年年初便開始準備了,臣會去稟報陛下,殿下安排便好。”

李承幹頷首,“各部可還有要事稟報?”

見朝班沒人講話,已有人汗水不住流下,多半都已浸溼了衣衫,太極殿是朝南的,每到這個時辰令人酷暑難耐,熱得不行。

李承幹揣着手又道:“那就先下朝,如此酷暑諸位早些休息,別忘了,諸位都去東宮領肥皂。”

“謝殿下。”

衆人紛紛走出太極殿,腳步匆匆朝着東宮走去。

在東宮外放着一筐竹簍,其中便有肥皂。

離開的時候順手拿一塊走。

他走到于志寧的身側,欣喜道:“於侍郎,太子殿下說欣賞下官。”

聞言,于志寧蹙眉道:“能夠得到太子殿下的欣賞,褚侍郎一定是有過人之處,以前也聽太子殿下說過欣賞誰,後來那人……”

褚遂良追問道:“後來怎麼了?”

于志寧嘖舌道:“忘了。”

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第11章 圖表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191.第191章 查到底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104章 夕死可矣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第98章 奉命放假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第21章 豈不是一樁美事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第113章 班底構成第3章 太子講故事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來信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243.第243章 雪後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376.第376章 封禪第82章 搶還是買第17章 他要卷死孤191.第191章 查到底第33章 孫神醫第163章 杖責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267.第267章 蘇亶第57章 善終的老臣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331.第331章 趙國公的憂愁第74章 太子拜師257.第257章 活捉第97章 謠言第12章 等暖風來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357.第357章 安市城下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第124章 圓滿的成果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337.第337章 “奇觀”第62章 對錯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第49章 上架感言250.第250章 夜釣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279.第279章 清查259.第259章 來長安的祿東贊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第149章 皇子的名聲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第324章 勸諫與反問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第17章 他要卷死孤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第116章 用心險惡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279.第279章 清查第109章 指指點點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第50章 天分第112章 小氣的父皇206.第206章 真話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第23章 太子游長安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第82章 搶還是買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第163章 杖責298.第298章 中秋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284.第284章 關中雷雨237.第237章 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