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

自古以來夜襲就是兵家最喜歡也最頭痛的戰法,沒有精妙的戰場洞察能力和嫺熟的默契對於夜戰來說就是個悲劇,由於指揮官不能隨時掌握前方的戰情,攻守雙方隨時會發生逆轉。所以就在楊天成部署中軍撤退之時,韓遜親自指揮的這場夜襲也快達到高潮,靈武軍將領在發現天策軍後撤之後,馬上組織後續力量加大追擊力度,對於兩翼出現的騷擾不管不顧,力圖一戰擊潰對方的主力部隊,取得優勢之後再前後夾擊,消滅兩翼力量。

老實說雙方的設想都沒有錯,韓遜的辦法是擊潰中軍造成天策軍指揮混亂之後壓上自己後軍的所有機動力量,依仗自己兵力的優勢,打斷天策軍的脊樑骨,從而一戰定乾坤。爲此他命令擔任後軍指揮的親信將領韓琦隨時做好準備,投入戰場。

韓遜怎麼想的楊天成早就猜到了,事實上楊天成的佈置韓遜也知道,雙方都在賭自己能在對方的意圖實現之前達到自己的目的。爲此楊天成親自指揮中軍逐步後撤,整個第一營交替掩護後撤,一隊人馬後撤一段距離之後馬上停下掩護後續部隊,等後續部隊撤到制定地點之後再次停下,掩護後方停下擔任阻擊的部隊。這一套滾雪球一般的戰法極其考究指揮將領的戰場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分散切割,各個擊破。

不過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夠死死的黏住對方的追擊人馬,讓其按照己方的佈置進入指定的地域,在冷兵器戰爭時代,將領的指揮很少能夠及時傳達到一線作戰單位,很多時候都是憑藉着基層將領的臨機反應。

而這樣追追打打,很快楊天成的中軍就已經後撤了五里,到達提前預設的戰場,整個第一營的將士猶如撒丫子狂奔的牛羣雜亂無章的衝入陣地。跟隨中軍前行的戰鼓隊開始響了起來,隆隆的鼓聲讓這些前一秒還在逃跑的天策軍猛然間轉了性子,開始掉頭反衝鋒,預設陣地的弓弩手開始按照預定的地域拋射一蓬蓬箭雨,只聽得模糊不清的戰場之上,喊殺聲和慘叫聲徹底交織在一起。與此同時,靈武軍的後方也幾乎在同一時刻傳來震耳欲聾的殺伐聲。

“擂鼓、吹號,全軍突擊。”楊天成拔出長刀,厲聲怒吼,帶着親衛隊帶頭反衝鋒。這一下徹底將靈武軍前線將士打蒙了。由於韓遜爲了保證夜襲的突然性,命令僅僅傳達給了幾個領兵將領的高層,一線將士沒有明白主帥的意圖,終於釀成大禍。兩萬多人的追擊部隊,被楊天成佈置的人馬徹底合圍,天策軍以箭矢開道,驅趕靈武軍向內收縮,縮小包圍圈,一隊一隊的人馬一面追擊一面高喊降者不殺的口號,就地開始抓俘虜。

而此時左翼兵團也截住了韓遜親自率領的增援兵團,負責左翼兵團的指揮將領王厚純以一萬多人的一個營死死的擋住了對方兩萬多人的玩命突擊,各部隊到達指定地點之後,以弓箭開路,長槍手和刀盾手掩護,竟然在黑夜之中打起了配合戰。在擋住了敵人的鋒芒之後,王厚純親率自己的親衛隊和弓箭手部隊,頂着對方的人海戰術,開始逆襲,硬是靠着無與倫比的箭矢流強行撕開一條血路,殺到韓遜帶領的中軍面前。

激戰之中,王厚純身重兩箭,卻渾然不顧,手中的長槍猶如水銀瀉地一般,將面前所有的敵人擊飛,親兵衛見到主帥奮不顧身,也徹底打瘋了,也不管對方在前面佈置了多少人,掄着長刀就是砍。

而也就在這方戰場殺聲震天之時,一直苦苦守在靈武軍後方的徐天翔帶領的騎兵都避開所有人的主意,繞過鳴沙縣靈武軍的防衛,悄然出現靈武軍後方,打破了戰場的最後一絲平衡。

隆隆的馬蹄聲擊碎了靈武軍後軍的鬥志,從背後殺到的騎兵都根本就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在韓遜的情報中,騎兵都一直在追擊零散的党項人,這支開戰至今首次出現在正面戰場上的天策軍騎兵在此時卻讓所有人膽戰心驚。後軍被擊潰之後被騎兵都的人驅趕着朝前軍衝去,那一條條飛速而過,肆虐呼嘯猶如無人之境的火龍讓韓遜的臉色一下子慘白起來,自己被算計了。

如果說新人和老兵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逆風時候的表現了,順風戰誰都會打,但是逆風的時候老兵的反應能力一下子就表現出來了。靈武軍兵是老兵,但是將領卻不是,韓遜能夠指揮如意帶到前線的基本上都是節度使府培養出來的青年將領,也是除少部分外都是長安之戰後才安插進靈武軍掌握指揮權的。這些人基本上沒打過什麼硬仗,這個時候又如何能有什麼臨機決斷能力。這也就是李玄清在開戰前所說的身邊缺乏宿將協助,無法真正掌控軍隊的原因所在了。所以那些一線的靈武軍士兵開始按照各自的本能和基層將領的指揮,各自決定。這一下讓靈武軍的指揮徹底混亂。而領着騎兵衝鋒的徐天翔在察覺到這一點之後開始將進攻的箭頭直指靈武軍的大腦——韓遜所在的中軍。

徐天翔和王厚純,兩人一樣的心思,一前一後被夾在中間的中軍迅速崩潰,任憑韓遜如何指揮,也擋不住這兩人的合力夾攻。只片刻功夫,中軍臨時構築的防線就被騎兵鑿開,騎兵打步兵,如果步兵沒有準備,那基本上就是一場屠殺。

徐天翔一步衝到韓遜面前,戰馬前蹄揚起,縱聲嘶鳴,騎兵都衝過來之後將所有敢於反抗的靈武軍將領和士兵全部斬殺,然後一部跟隨徐天翔圍住韓遜,另一部接應王厚純開始反突破。這時候的靈武軍徹底失去了戰鬥力,,被天策軍猶如趕鴨子一樣趕進包圍圈。

徐天翔讓騎兵直接拿下尚未接受事實的韓遜和幾個沒有反抗的將領之後,和王厚純匯合,開始重點剿滅那些還在試圖反抗的靈武軍,對於投降的全部扔下兵器蹲在一邊,派少部分人看管。

“老九,你沒事吧?”徐天翔見到王厚純身上的箭傷,有一處甚至箭頭都還沒有拔出來,連忙問道。

“沒什麼,二哥你放心吧。”王厚純倒是沒覺得什麼,看了後方重新傳來的喊殺聲,笑道:“大哥和六哥那邊也結束了,靈武軍一戰成爲歷史。咱們兄弟幾個終於完成了主公的任務了。”

果不其然,領頭的正是陳宇,這傢伙帶領的部隊猶如一道火流一般衝入戰場,面對着這股生力軍,靈武軍終於徹底被壓制,放下兵器的士兵越來越多。

“天翔,你怎麼還在這?還不快去接應主公?”陳宇見到兩人並騎站在一起,忍不住道:“這裡有我們呢,你快集合騎兵,速速去接主公。這傢伙最喜歡的就是撇開咱們兄弟單幹。”

徐天翔被陳宇最後一句話給逗樂了,不過此時大局已定,所以也不多言開始吹響身上攜帶的牛角號,集合騎兵都。看了一眼被押送過來的韓遜,忽然朝自己身邊的親兵點點頭,後者馬上將韓遜一下子拉了過來,不由分說綁成了糉子扔在馬背上。

天策軍騎兵是師從定胡部落,所以騎兵號角採用的也是草原特色的牛角號,這種辦法倒是能夠士兵很快識別出己方的信號。所以沒多時騎兵都就在徐天翔面前集合,然後朝着靈州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老九,天成讓你我分出部分人馬看管俘虜,然後集中一部,合力拿下環州治所鳴沙縣,打通通往靈州的通道。”陳宇目送徐天翔走後,對着身邊的王厚純道。

王厚純點點頭,和陳宇分兵押送俘虜回後方之後,集中精銳七千人,急速朝環州而去。

靈州城外,李玄清的出現讓劍拔弩張的局面一下子被打破。張天虎見到黑夜中那一條火龍奔馳而至,當先一道白色盔甲的人影縱身躍起,猶如一道長虹一般從空中飄過,好不着力般越過自己親衛的包圍,直接到達場中,臉色再次黑了下去。當日在長安城,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就是這樣飄了下來,代張天虎出戰李存孝,今日又是同樣的一招,難道是要代張天虎對付自己?

張天虎卻沒有那麼多心思,只是見到李玄清哈哈大笑道:“你小子再不來我老頭子搞不好今天就要交代在這裡了。不錯不錯,算你還有點良心,能來救我。”

李玄清落地之後,見到張天虎沒事也是鬆了一口氣,路上爲了隱蔽,直屬隊繞過懷遠城,在回樂縣差點被發現,耽誤了一點時間,差點沒趕上。

李玄清朝韓遵行了一禮,卻被對方避開了。張天虎冷笑道:“老怪物,怎麼,我的弟子給你行禮你還擺架子?真當我這個師父不存在啊?”

“韓大帥,收手吧,這個時代該結束了。”李玄清也不在意韓遵的反應,臉色平淡,侃侃而談,“自天寶十四年以來,天下百姓久受藩鎮割據之苦,連年戰亂,國無寧日,民不聊生。萬民期望統一,蒼生渴望太平。大帥自靈州起兵以來,也曾外御強虜,內修和平,造福一方。爲何現在看不清這一點?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現在是該合的時候了。”

韓遵冷冷一笑,道:“成王敗寇,李玄清,不要得意的太早,你以爲你贏了?在這靈州,還不輪到你來說三道四?太平?把靈州交給你天下就太平了?我韓遵就算再落魄也輪不到你一個小輩來說教。”

“他輪不到,那我呢?”冷不防的一個陰測測的聲音從大帳後面傳來,不用說這麼神出鬼沒的也只有馬老三了。只見他帶着蘇陽直接從親兵的包圍圈外直接闖了進來。

“這麼多年了,我一直想問你,當初你誓言都忘了?那個保境安民的節度使韓大帥死了嗎?我看你是越老越糊塗了,玄清說錯了嗎?這個時代本來就該結束了,你以爲你們家那個不成器的小子能是我弟子的對手?靈武軍早就不是以前的靈武軍了。”馬老三也不管那些親衛的阻攔,自己走了過來,剩下的自然由蘇陽去對付,人還未到,就劈頭蓋臉的給了韓遵一頓。

“好啊,好得很,今天晚上倒是什麼人都來了,連你這個不見光的傢伙都出來了。好得很,正好免得我費事,給我拿下。”韓遵被馬老三的話激的臉色慘白,聲音都在顫抖。

而伴隨着他的話音,四周的親衛長刀出鞘,開始前衝。這些人都是韓遵的親衛,平時只聽從他一人的命令,此時得到命令自然是一窩蜂的衝了上來。

韓遵見到李玄清手中長劍就要出鞘,厲聲喝道:“李玄清,我知道你的武藝,但是你看看外面,你以爲就憑你的這點騎兵就能在我靈州城救人?”只見不知何時間大營的外面忽然亮起了一圈火把,下面一個個人影清晰可見。原來韓遵早有準備,靈州駐軍也在悄無聲息間出城,將新兵營包括李玄清帶來的直屬隊圍的水泄不通。

李玄清笑了笑,忽然朗聲道:“靈武軍的兄弟們,我是李玄清。大家稍安勿躁,聽我一言,我知道大家都是保境安民的功臣,這麼多年了,每次溫末人來襲,都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敵人的道路,保護身後的父老鄉親不受荼毒,在敵人面前你們不愧英雄的稱號。”話鋒一轉,李玄清的聲音也陡然低沉,“可是這些年你們也看到了,有多少百姓拖家帶口從關中、中原跋涉千里來到靈州邊境?他們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流落街頭,賣兒賣女,稍有不慎就會橫死鄉野?我想問兄弟們,爲什麼你們守衛邊境這麼多年,中原百姓還是如此困苦不堪,流落異鄉?你們難道不想改變嗎?難道不想去拯救他們嗎?”

“‘保家衛國,拯救黎民,統一天下,再造大唐。’這是我們這輩人的使命,我希望大家放下成見,攜手一心,以我西北軍民的強悍,犁庭掃穴,匡扶正義,還天下百姓一個安寧。”李玄清的聲音在黑夜裡傳得很遠,透着強烈的自信和一種難以言明的威勢,瞬間讓原本躁動不安的親衛安靜下來。

“萬勝,萬勝,萬勝。”直屬隊爆發出整齊劃一的怒吼,士氣也在這一瞬間達到極致。

“天策軍來了。”陣陣馬蹄聲再次在曠野中響起,久違的火龍飛速駛來,猶如一道奔騰的火流,擊破了眼前的寧靜,也擊破了被李玄清撩動心絃的靈武軍。徐天翔的身影由遠而近,飛速穿過一層層障礙,出現在李玄清等人的面前。而被綁在馬上帶來的韓遜更是壓倒韓遵的最後一根稻草,只聽得“噗”的一聲,一口鮮血噴出,韓遵的身形栽倒在地。

“大帥,大帥,老怪物,父帥......”在場之人瞬間亂成一團。而這時,破曉的黎明也終於姍姍來遲,一縷朝陽出現在東方的天際間。

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四十七章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四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