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

發生在埃及西北邊境的這場大戰深刻的改變了整個泰西的局勢,不僅僅宣告了大唐帝國的正式介入,也將原本大秦帝國最後的優勢和兵力消耗殆盡。大戰結束之後,近四萬俘虜被移交給李紹周,隨即被送到腓尼基運河的工地上。憑空多了這麼多勞動力之後,在天啓十三年五月底,林遠圖和徐安漠領導的運河開鑿工程隊終於將運河延伸到了拜拉赫,寬闊的水道將紅海的海水一路從南到北輸送到茫茫的沙漠之中。而因爲埃及已經被宣佈爲帝國領土,所以徐安漠這邊修築運河更加心細,所有的材料和工程也在施工的時候也更加嚴謹。兩岸的建築物和附屬的設施也在長安建築公司的主持之下日夜開工,在前期被耽誤之後也逐漸追了上來,連續三座大橋開始在蘇伊士、大苦湖北岸以及拜拉赫被架了起來。

安西兵團的戰果伴隨着這些俘虜被押回來之後也送到高斯繼手中,那輝煌的戰果高斯繼並沒有多注意去看,只是讓暫時給自己當參謀長的秦空存檔一份之後就直接轉送西征軍指揮部。他現如今在考慮的是大秦陸軍雖然在猝不及防之下被自己近乎於全殲,但是艾利多安領導的海軍卻還擁有着完整的戰力,一旦外交交涉陷入停頓,那麼下一步對方肯定會全軍出動來攻擊腓尼基。畢竟如今大秦主力兵團被自己打掉了之後對方唯一還有能力出動的就是海軍艦隊了。

“副帥,這是最新的情報,阿姆杜拉並沒有選擇退兵,反倒是打算繼續往前攻擊,徹底佔領色雷斯地區,試圖以巴爾幹山脈爲基劃定分界線。”秦空將最新收到的情報遞給高斯繼道:“阿姆杜拉是不是在爲戰後進行考慮?但是他這麼龐大的軍隊持續在前線作戰,真以爲他們已經接近崩潰的國內經濟能夠支撐得起他們長期作戰?”

“應該是覺得他們能夠撐到運河開通之後,新式戰艦能夠開進地中海吧。”高斯繼搖了搖頭,他能猜到只怕阿也比已經將用埃及從帝國換來的物資全部調撥給前線軍隊使用了,這樣一來阿姆杜拉只要能夠清除艾利多安對於達達尼爾海峽的持續封鎖,那的確是有把握撐到年底。更何況現如今自己在埃及直接打掉了大秦的遠征軍團,如果大秦要報復的話只怕首當其衝的也是自己,所以他是有恃無恐。

“你把這份情報轉給大帥和回鶻兵團哈穆德,讓他多加註意。另外想辦法弄清楚艾利多安有沒有打算來攻擊腓尼基。”高斯繼想了想道:“然後通知一下陸戰隊,讓他們派人提前來腓尼基駐防港口,反正以後腓尼基港也是他們海軍在地中海的主基地,所以可以提前進駐和修繕。”李紹周目前的三個營的陸戰隊有一個要隨行運河工程隊監督押運俘虜,只有一個營隨西征軍前進指揮部在腓尼基城內,其餘的在埃及其他地域巡防,還要在國民警衛隊抵達之前維持好地方治安,所以李紹周根本沒有多餘的人手去進駐港口。不過還好的就是目前曲承美的波斯艦隊目前和大食的新式艦隊一樣只能看着尚未完工的運河干瞪眼。

高斯繼在腓尼基城開始靜心思索艾利多安下一步的動向的時候,慘敗的消息伴隨着那些殘兵敗將討回伊比利亞半島之後也逐步送到了大秦帝國的新王都羅馬。由於此前沒有人有預料大唐帝國會這麼突然的介入進來,所以大秦帝國高層根本沒有這方面的預案。他們所想的都是拿下埃及之後如何和大唐處理關係的設想,甚至其中還有不少人建議爲了緩和和大唐此前鬧出來的矛盾,在佔領埃及之後大秦帝國也要順勢承認大食此前和大唐簽訂的腓尼基運河條約,畢竟腓尼基運河開通之後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件大好事。但是這場大戰的消息傳來之後所有的言論都偃旗息鼓。在最後的主力兵團被全殲之後,他們目前最擔心的就是已經壓制不住國內蠢蠢欲動的混亂局勢了。大秦的實力在大食之上,所以在目前戰略層面上比大食有優勢,而且在穩住東面的敗局之後還能夠支撐遠征軍團遠征突尼斯。但是這支兵團被近乎全殲之後,國內新佔領的這片土地那些地方本土派只怕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會直接翻臉吧?此前還能夠依靠着強大的軍事實力強行壓制,但是此時又該怎麼辦呢?

“我建議,收復拜占庭。”艾利多安此時給出的建議讓所有人都聳然一驚,在大家考慮的都是如何穩住內部局勢的時候,只有這位海軍名將提出了依舊是對外作戰,打掉盤踞在拜占庭舊地的大食帝國的主力部隊。但是隨着艾利多安一點一點說出自己的理由之後所有人都不在說話了。在陸軍主力被近乎全殲,多德爾等人都在忙着收攏殘餘軍隊的時候,艾利多安的威望更加高漲,已經蓋過了王庭所有的將領。

天啓十三年六月初,大秦新的使團開始從羅馬出發,朝着埃及而來。很顯然大秦使團是前來問罪的,畢竟在大唐選擇介入戰爭的時候是突然而爲,根本沒有宣戰。所有大秦有足夠的理由來質問。不過這些都不是高斯繼需要考慮的,因爲此時李成玉率領埃及接收官員也已經抵達正在從蘇伊士趕來。所以高斯繼和秦空甚至都沒有把大秦使團放在心上,反倒是秦空傳來的另外一個消息讓他皺眉不止。

“你的意思是大秦使團此來的真正目的並不是打算和我麼進行外事爭端,而是看中了咱們手中的戰俘?”高斯繼皺着眉頭在思考這件事,但是隨着秦空投入全力去通過各種渠道去查探,這個消息是八九不離十。

“副帥,這件事我們最好事先有一個腹案,不然的話副首相那邊肯定會詢問的。畢竟戰俘的事情不僅僅涉及到民政,在目前的情況下,還是軍方佔據主導意見。”秦空道:“我已經和李紹周統計過了,目前工程隊工地上有大秦戰俘八萬餘人。他們本就是成建制的軍隊被我軍俘虜,所以只要放回去,要不了幾天重新武裝就能夠變出八萬大軍,加上他們國內剩餘的精銳,基輔俄羅斯還能湊出來部分人手,組建其十幾二十萬軍隊是一點也不吃力的。這麼龐大的一股戰力如果投入戰場的話那麼必然在短時間內徹底改變局勢。”

“你的意思是艾利多安最終還是選擇重返拜占庭是嗎?”高斯繼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這個艾利多安還真是個人才,能夠在紛亂的局勢當中把握住最後一絲局外的力量,這一點是絲毫不遜色我等了。”

“副帥的意思是答應他們?”秦空聽到高斯繼稱讚艾利多安,道:“如果艾利多安真的這麼多,有了陸軍之後加上優勢的海軍,只怕阿姆杜拉根本就無法在拜占庭站住腳,一個搞不好那最後的十幾萬大軍也會全部埋葬在博斯普魯斯海峽,這樣一來的話大食帝國只怕會先一步崩潰的。”

“你以爲大食帝國還能撐多久嗎?就算我們不放戰俘,艾利多安也有其他的辦法來打掉阿姆杜拉,那一道海峽就足夠艾利多安徹底斷掉阿姆杜拉和後方的所有聯絡通道。所以說阿姆杜拉比起艾利多安是差了不止一籌啊。”高斯繼搖搖頭道:“就算是隻是封鎖,阿姆杜拉也無法在色雷斯地區以戰養戰,大秦目前雖然已經沒有戰力來進行進攻,但是畢竟巴爾幹地區是大秦帝國數百里的領土,是他們的腹心之地,光是一招堅壁清野就足夠了。”

“你去通知副首相,就說軍方對於釋放戰俘沒有特別的意見,讓副首相從民政和運河開鑿的角度出發去商議就可以了。如果民政允許的話可以釋放戰俘。”高斯繼的這句話很明顯就是直接告訴李成玉,戰俘可以釋放,但是大秦帝國必須付出足夠的代價來換。

秦空是強忍着笑意轉身去辦這件事,而很快剛剛抵達工地尚未來得及休息的李成玉一行就接到了高斯繼的通報。

“林部長,如果抽出這八萬戰俘,你們運河開鑿會耽誤多久?”李成玉此前一直在民政部作爲楊秋的助手,在後者從內閣離開出任參議院議長之後執掌民政部併兼任了分管海外事務的副首相。所以他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基本上都是從民政的角度出發的。

“如果將八萬戰俘全部抽調出去的話,那麼運河工程隊就只剩下最後的兩萬大食民夫還有我們從埃及本地部族當中招募的一萬多民夫,這點人根本不足以支撐在年底之家將運河修過坎塔拉。”林遠圖指着繪製一新的運河沿線地圖道:“只有過了坎塔拉之後我們才真正進入埃及北方地區,才能夠擁有就近的淡水補給地點。”目前腓尼基運河工程在經歷最艱難的一段路程,大部分工程其實都是附屬的,要從很遠的地方來進行引水,拜拉赫本地區的淡水資源根本就經不起十餘萬人和無數工程的消耗,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從外地河源以及雪山地區千里迢迢進行引水,這也是運河修築每前進一步都那麼艱難的原因所在,倒不是僅僅因爲路途的原因,如果是在國內的話,依照徐安漠的運河疏浚公司的實力,只怕三個月就能完成任務,但是在埃及,三年徐安漠都不敢保證。

“那如果我們分批釋放呢?比如說將之前的四萬戰俘釋放,然後扣押手中的這一批延後三個月或者是半年再釋放呢?”李成玉一句話倒是讓旁邊的秦空想到了一個辦法,笑道:“副首相這個辦法好,依我看就這麼和大秦使團談判吧,除了大秦需要付出足夠的代價來贖回戰俘之外,還有就是確保對方不將這些戰俘武裝起來對付我大唐,戰俘先期釋放一半,剩下的半年以後再釋放。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足夠我們想辦法從別的渠道調劑部分人手過來了,那樣的話運河工程倒也不至於徹底陷入停頓。”

“這樣也好。”秦空的話讓李成玉和林遠圖很快統一意見,在將後方和各地城池的主政官員安排妥當之後,李成玉和秦空一起開始飛速趕往腓尼基城,開始接手和大秦使團的談判工作。

不過在李成玉接手談判之後秦空這邊也收到了確切的消息,艾利多安果然率領自己的海軍艦隊從羅馬城出發,開始提前一步朝着拜占庭而去,準備協助色雷斯地區的陸軍儘量穩住局勢。而遠在伏爾加地區的哈穆德在和烏介匯合之後也得到了基輔俄羅斯那邊進行最後的動員,調動最後的守備兵力南下大秦帝國境內進行參戰。這也就意味着艾利多安的計劃在一點一點實施,而且很顯然的是艾利多安並沒有把希望寄託在埃及的八萬戰俘身上,而是在使團正在談判的同時進行第二步計劃的準備工作。

由於已經大唐這邊已經有了定見,所以李成玉和對方的使團談判的速度很快,在戰俘贖回的價格上面,急於求成的大秦也沒有討價還價,以五十個金幣一個人的價格一次性支付四百萬金幣的價格將八萬戰俘全部贖回,但是大唐這邊給出的條件是因爲考慮到埃及地區的安全,防止大秦帝國將這些戰俘武裝之後再次進攻埃及,所以只能事先交付四萬人,剩餘的人手需要在半年之後才能交付。

大秦使團這邊很顯然是得到了授權,只是將半年縮短到三個月就沒有其他的意見,而且爲了顯示自己的誠意,在隨後用戰艦將四百萬金幣全部運送到腓尼基城,然後順道也開始將戰俘運送回國。

而爲了增加大秦帝國反攻拜占庭的難度,秦空在艾利多安的艦隊抵達達達尼爾海峽之後也將這個消息透露給了大食方面,並且告誡對方應該適時收手,避免被對方斷掉和本土的聯繫。但是此時阿姆杜拉在拿下整個色雷斯地區之後根本就收手不住,更何況在他看來色雷斯地區物產豐富,足夠支撐自己的軍隊在後方補給線被切斷之後獨立作戰,所以拒絕了秦空的建議,由此大秦和大食的最後一場大戰也逐步展開。

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