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

“大帥,甲木帶到。”交河城內萬毅正在帶人清點被查封的回鶻王庭庫藏,被萬毅帶過來的一千多名親衛不斷的指揮哈穆德的手下將那些被擊殺和抄家的王公貴族的家產全部搬到王庭府庫清洗集中清點,在萬毅傳訊說交河城內天量的財富之後拓跋思諫已經全速帶人趕過來了,甚至連帶着大營之內的那些俘虜都顧不得了。

不過此時萬毅尚未開始就聽到了身後劉璇的聲音,所以萬毅搖了搖頭,轉身見到劉璇和哈穆德帶着甲木已經走了過來,看起來甲木的神情有點不太好,垂着頭之前身上倔強的氣息此時也已經消失不見。

“哈哈,哈穆德將軍,此戰功勞不小啊。”萬毅朝着向自己行禮的哈穆德笑道:“這些庫藏運回大本營之後我想內閣那邊會給你頒發勳章的,搞不好皇上還會親自接見你的。”

萬毅的話讓哈穆德深感意外,甚至連帶着旁邊的甲木都擡頭看了萬毅一眼,似乎在驚詫對方居然對於這些金銀財寶如此的感興趣,甚至大唐那邊都對於這些錢財很看重。

“你們不要小看這些金銀財寶,有了它們我們纔有更多的錢糧去繼續遠征,也有更多的錢糧去補助地方,安撫百姓,甚至連帶着進行投資幫助回鶻百姓快速脫貧致富。可以說這些金銀財寶的作用絕對不會低。我想內閣那邊一旦確定好高昌這邊的區域規劃就會撥付大量的資金到高昌本地,由此也會快速帶動本地的發展。”萬毅帶着幾人邊走邊笑道:“到時候大唐錢莊還會在交河城開辦分支點,回鶻百姓也可以和我大唐內地一樣通行唐幣。”

“兩位,關於這些如果想要了解的等到我們的副首相抵達交河城的話可以去詳細瞭解,這裡面的學問可不比打仗少。”劉璇見到兩人的眼光微微一笑,不過也沒有過多解釋,本來他們這些領軍將領對於政事就瞭解的不多,而且隨着自身地位的提升,包括萬毅在內都非常忌諱插手政務,所以劉璇提了一句之後就開始笑道:“石將軍那邊傳來好消息,他們已經組織兵力進行反攻,估計如果安西那邊沒有後續兵力繼續投入,我想西線的戰事有可能比副帥那邊更早一點結束。”

劉璇的話讓甲木一愣,但是隨即就臉色變了變忽然開口道:“大帥,甲木雖然決定歸順大唐,但是有一個不情之請,還請大帥成全。”安西回鶻那邊對於唐言顯然比起高昌回鶻差了不少,所以甲木的唐言生硬了不少,但是相比較而言還算是能夠聽得懂。

“哦,說說看。”萬毅本來是打算讓劉璇去抽調南城的部隊部分回援交河城部分奔馳西北協助高思繼徹底剿滅這支高昌回鶻最後的反抗力量,聽到甲木的話心頭一動,饒有興趣的看着這位安西回鶻大將。

“請大帥莫要讓甲木參與和我本族的戰事,如果對抗其他部族,甲木義不容辭,也會竭盡全力,但是對於我本族人下手,甲木做不到。”甲木見到萬毅的神色明白對方已經猜出了自己的心思,但是還是咬咬牙說道。

“既然大家話都說開了,那麼我也不再隱瞞,甲木你應該知道哈穆德此前爲何出手清洗交河城內部的本族大部分勢力吧?難道你覺得哈穆德將軍做錯了?”萬毅招呼大家坐在府庫前面的一座守衛值守的崗哨裡,讓身邊的親衛散開之後繼續道:“現在我想說的是,甲木將軍,回鶻雖然在安史之亂後期與我中華有諸多對抗,但是在西北在安西好歹和我安西軍有共同對戰吐蕃之誼,雖然這些年來你們對我安西遺民進行過太多的壓迫,但是我大唐對於回鶻並沒有趕盡殺絕的意思。”萬毅目光囧囧道:“大唐對於你們回鶻之前犯的過錯都記着,這需要你們部族付出足夠的代價去贖罪,這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這是一整個部族的事情,每一個部族都需要爲自己昨日的罪行去贖罪,否則的話就算是皇上同意不追究,你覺得你們將來還能夠真正融入到大唐中去嗎?難不成真的要被驅趕到更西邊離開安西不成?”

“我讓你參加這場戰役的目的只有一個,安西回鶻需要去蕪存菁,需要剔除那些不安分的分子和失去進取心的勢力,將那些溫和派或者你甲木的嫡系從中解放出來,這樣才能夠帶領安西回鶻融入大唐,成爲大唐的一份子,我大唐百姓也需要看到一個和以往截然不同的回鶻,脫去了舊日欺壓唐民的罪惡,重新心向大唐的新部族。”萬毅語重心長的說道:“而你甲木就是我安西回鶻最好的人選,如果你此時退出那麼就意味着安西回鶻不會納入到我大唐的考慮之中,安西回鶻的結局只有兩個,要麼被哈穆德他們的高昌回鶻合併,要不被當成敵人驅趕出去,成爲一個流浪的部族,甚至將來我大唐的腳步打到哪裡他們就必須離開哪裡,直到他們中間再次出現一個甲木,能夠得到我大唐的認可。”

萬毅的話讓甲木一陣沉默,甚至一邊的哈穆德都在這一刻明白了萬毅的心思,回鶻當年在安西犯下的罪行並沒有隨着時間的流逝和自己如今的歸順而消失,這股仇恨就算大唐的皇帝陛下和高層不提,民間也不會忘卻此事。要想在將來的大唐內部和其他部族百姓和睦相處,能夠得到平等對待只有一個辦法,將昔日的犯下罪行的人絞殺乾淨,以鮮血和犧牲來換取大唐百姓的諒解,以部分人的犧牲換取整體部族的安寧。想到這裡哈穆德看了萬毅深色冷峻的面龐,悄然鬆了一口氣,自己原本只是想以後能夠讓大唐更加認可自己,認可高昌回鶻百姓而無意當中的清洗卻得到了對方更多的認可,相比在萬毅決定入城的時候對方就已經做出選擇了。

“大帥,我雖在安西沒有去過中原,但是久聞中原大唐自古以來都是以寬大爲本,爲何執着於昔日舊怨呢?如果大帥同意,我願意以一己之身承受大唐的任何懲罰,只希望大帥能夠放過我的族人,畢竟昔日之事早已經過去,我回鶻欺壓唐民之事我也會秉公處理,難道真的要造成大規模的清洗才能夠結束舊怨嗎?”甲木的臉色變得異常慘白,他明白萬毅的意思,只是不忍心去對昔日自己的本族同胞下手,這一點他和哈穆德不同,哈穆德當初攻下交河城的時候面對自己的大汗尚且能夠下令清洗,而此時甲木還尚未到最後一步就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內心。

“算了,我已經說過了這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不過既然你不願意面對我也不會勉強。”萬毅搖了搖頭顯然對於甲木的舉動有些失望,安西回鶻實力比起高昌回鶻要強的多,控制的區域也更加廣泛,昔日的安西重鎮基本上也都落在了他們手中,現如今天策軍是尚未進入這些地方,只要一旦這些以石堅等昔日安西舊人爲主力的西征軍進入這些地方,再挖出當年的舊事那麼結果必然是一場血腥的屠殺,到時候誰也阻攔不了,更何況還有張勝率領的安西兵團,這些人可都是從西北直接選拔出來的唐民後裔和昭武九姓後裔,他們對於回鶻的仇恨足夠讓真個安西回鶻陷入滅頂之災,到時候只怕遭殃的還遠遠不止回鶻一族,那些依附在回鶻羽翼之下的其他部族一樣會跟着遭受屠殺,整個安西都會因此陷入長久的殺戮和不安之中。這也是李玄清在深思熟慮之後讓玄影衛傳密信給自己的原因所在,既要維持安西穩定,不至於讓回鶻和其他大小部族陷入滅族之禍,又能夠洗雪當年的滅軍之恥,安撫這些年來慘死在回鶻屠刀之下的冤魂。但是眼前的甲木的表現卻讓他大失所望。不過萬毅畢竟是統帥西北幾十萬大軍的一方統帥,所以見此也沒有多說什麼安排劉璇帶甲木下去休息之後對着身邊的哈穆德苦笑道:“看樣子你們兩部回鶻如今是到了該合二爲一的時候了。”

萬毅的苦笑哈穆德看在眼裡,自然也明白對方苦笑的原因,不過和甲木不同,哈穆德此人果決了很多而且對於萬毅的思維也更加認同,所以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如果大帥覺得哈穆德可以的話,末將願意去做,只是兩部回鶻合併之後不論是人口還是勢力地盤都會增加數倍。我回鶻歸順大唐才短短几日,就算是將來進軍安西那邊時日也不會太長,這麼龐大的部族放在如此重地,我怕——”哈穆德看了一眼萬毅跟着苦笑道:“末將倒是沒有其他的意思,對於大唐也是死心塌地的,但是難保以後會不會有人生出其他心思,所以——”

“我明白你的意思,一方面擔心將來手下有不肖之徒掌握如此龐大的人口部族而生出異樣的心思,重蹈舊日覆轍,另外還會擔心皇上那邊因此對於你們回鶻有猜忌之心吧?”萬毅看了一眼對方微笑道:“如果我告訴你皇上已經找到了另外一條路你信不信?而且你也小看我們如今皇上的氣量,小看了我大唐的實力了。”

“難道不是嗎?”哈穆德脫口而出,但是緊接着就發現萬毅話中的意思,急促道:“大帥此言何意?皇上找到了別的辦法?是需要我們遷徙人口嗎?”

“看樣子你對於民政事務還有點了解啊?”萬毅有點詫異的看了看眼前這位中年將領笑道:“遷徙人口也算是一個辦法,但是並不是皇上所想的。你知道大唐如今實行的是什麼基本國策嗎?”

“民族融合加上軍政分離。”萬毅繼續道:“民族融合能夠儘可能的消除各部族之間的隔閡,重建一種新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的部族關係,共同建立中華民族大家庭,這樣就能夠在戰後快速消彌回鶻和漢人之間的仇恨,化解兩族昔年的舊怨。而軍政分離則最大保障了你剛剛所說的那種狀況。而且內閣那邊肯定不會在回鶻就地安排你們本族的民政官管理本族區域內的政事。將來你們從回鶻選拔出來的民政官肯定會調任中原,而中原那邊的民政官調任西北,這樣纔會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這樣時間一長,回鶻和漢人不分彼此,也就沒有人能夠撼動安西這邊的局勢了。”萬毅大體上介紹了一下民族融合和軍政分離的國策之後笑道:“說起來這些倒不是我的所長,如果你有疑問的話等到安西這邊穩定就隨我去長安,到時候皇上和內閣首相會親自給你介紹的,你到時候自己去問就是。或者等到副首相來交河城你問他,他本是党項人,但是一樣做到了副首相這種帝國舉足輕重的大員。”

“請大帥放心,哈穆德知道怎麼做了。我會爲回鶻融入大唐竭盡全力的。”哈穆德默默消化完萬毅的話語之後眼神一定開口行禮道:“大帥但有吩咐,哈穆德一定鞍前馬後,萬死不辭。”

“好了,我本來是打算讓參謀長帶隊去西北一線協助高將軍的,但是如今甲木不願意,那麼我們的策略也得改一改。你馬上去找參謀長然後和他一起率領你的舊部立即出發前往西北,聽從高將軍的調遣,儘量收復庭州軍。”萬毅帶着哈穆德邊走邊道,兩人走出府庫之後立即找到劉璇,然後哈穆德和劉璇率領高昌回鶻本部兩萬騎兵迅速朝着西北而去。

可以說萬毅這種適時改變部署的辦法在後來起到了奇效,不僅僅快速平定高昌,而且還給戰後兩部回鶻融合帶來了新的契機。而哈穆德本人在和萬毅一番交心之後對於大唐的治國理念更加的認同,這位出身回鶻的將領在解決了本族的事情之後伴隨着天策軍的征戰步伐逐漸散發出不遜色天策軍其他將領的風采,並在後來對抗天方教勢力中一戰成名,闖下了赫赫聲名。

不過在萬毅這邊重新部署戰後回鶻人的事宜之時,玄影衛在高昌境內的部署也到了最後的收網時刻,趙四在見到史從信之後立即部署分裂沙陀人的計劃,史從信在哈穆德率軍前往西北的時候也開始糾集了自己的親信力量準備發動對李存勖和輪臺沙陀首領的襲擊,而在他的身後蘇小虎帶着飛鷹旅也在潛伏進來,盯着沙陀人的大帳眼神之中露出了躍躍欲試的神情。

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