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

靈州距離長安千餘里路程,靈州此次新軍四萬也按照各自部曲在靈州城外集合之後有靈武軍的一位將軍統帥,直奔長安而去。

四萬大軍曉行夜宿,長途行軍,極具考驗這羣新兵的適應能力。而在這場長途行軍之中,張天虎也是不斷對手下各軍官耳提面命,提醒行軍要旨。

而李玄清也在這場行軍當中補完最後一絲短板,行軍要旨,安營紮寨,安排斥候,操練士卒,彙總軍情等等這一切都完整的在李玄清的腦海裡呈現出來。

前方軍情緊急,所以帶隊的大將幾乎是拼了命的想要提高速度,奈何四萬新軍不是靈武軍的老兵,長途行軍之餘,部隊開始出現逃兵、生病等現象嚴重拖累了行軍速度。十幾天之後才穿過鳳翔節度使李昌符的地界,進入長安城郊,也就是聯軍大營的控制地。

說起來這個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原本是和朱玫一起威逼僖宗皇帝逃離長安的,但是在李熅篡位之後大權全部落入朱玫的手中,自己一點好處沒撈到之後,憤怒之餘開始倒戈一擊,加入討伐隊伍。不過此人奸詐狡猾,雖然臨陣倒戈卻沒出多少兵,而是拉着靈武軍頂在前線,自己美其名曰籌備糧草保護糧道去了。

不過對於李玄清而言,看到了聯軍大營就意味着此次行軍基本上告一段落了。所以帶着第三隊進入大營之後,立即找到隨軍輜重營,按照新劃出來的營地安營紮寨,安撫士兵,由於他們到的時候已經是傍晚十分,所以在安排完這些之後就開始督促後營廂兵埋鍋造飯。

“虎子營各隊隊正速速前往營正大營集合。”就在李玄清帶着徐天翔和陳宇視察各處情況的時候,傳令兵到了,見到李玄清之後傳達張天虎將令。

“陳宇,天翔,你們接着查看所有情況,現在我們是真的在戰場之上,所有事情必須小心謹慎。安排好飯食之後一定要加強警戒,定時查崗放哨。估計營正找我是爲了明天的戰事。現在軍營士氣低落,估計是之前敗得太狠了。所以援軍一到,明天估計有戰事。”李玄清接令之後對着身邊的兩人叮囑之後立即朝着張天虎的大帳而去。

李玄清到的時候大帳裡已經坐滿了人,好多都是不認識的,這個情況讓李玄清微微一愣,正要找個地方坐下,卻被張天虎看見了,低頭對身邊的蘇合耳語幾句。

“李隊正,請跟我來,營正讓你坐在他身邊。”蘇合見到李玄清找了個不顯眼的地方正要準備坐下來,走過來低聲道。

李玄清點點頭,跟着蘇合走到張天虎身邊,卻見張天虎指了指左側的一個位置,頓時一愣,這個位置一般不都是副營正坐的嗎?這老頭幹什麼?不會是想拿自己當槍使吧?

不過此時李玄清也顧不得腹謗這個老傢伙了,硬着頭皮坐了下去。

只是他這一坐,頓時營帳中的其他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了,好多人都很好奇這個看起來稍顯稚嫩的年輕人怎麼一下子坐在了那個位置上?難道就憑他身上那一身漂亮的盔甲?

不過張天虎治軍嚴格,這些人雖然不都是張天虎的部下,但是基本上都聽過張天虎的名頭,所以就算是有不滿和疑問此刻也都壓在了心裡。

而張天虎見到所有人都已經到齊,開始開會。這是新軍抵達大營之後的第一次集會,所以需要說明的事情還真是不少,第一件事就是人事調動。

“現在宣佈第一項命令。大帥有令,靈州軍新兵營虎子營、豐字營、和字營、天字營在內的八個營共計三千三百人合併爲靈武軍新軍第三衛,由本人出任衛將。”張天虎說到這裡掃視了全場。

其實這件事所有新兵營都有思想準備,歷來新兵補充都是補到老兵當中去,這次沒有拆開而是單獨成立一衛已經很不錯了,所有大家都沒怎麼在意。

李玄清心裡卻是一動,這個第三衛人數是不是太多了?按照唐軍編制,一衛頂天了也就是五個旅,一旅一百人兩隊,這算什麼?這三千人都是一個都的編制了,難道是因爲新兵的關係?

張天虎或許是知道李玄清在想什麼,眼神從他臉上掃過,泛起一絲神秘的笑意,繼續說道:“現在本將命令,第三衛下轄五個旅,第一旅旅帥左天成,下轄五百人;第二旅旅帥楊易,下轄五百人;第三旅旅帥吳奇,下轄八百人;第四旅旅帥李玄清,下轄一千人;第五旅爲衛將親兵旅,由蘇合統帥。以上所有人員編制會後由副衛將統一安排。”

“末將領命。”李玄清暈乎乎的跟着大家一起站起身來拱手行禮,這什麼節奏?一千人的一個旅,說出去會被人打死的。不過現在好像也沒什麼好說的了,先看看吧。

“大戰在即,本將其他的話就不多說了。第三衛雖然是新軍,但是都是我靈州健兒,血液裡流淌着我們靈州兒女不屈不撓的戰魂,到了戰場上也一定不會比那些不着調的藩鎮軍強。”張天虎很滿意被自己調動起來的士氣,大手一揮語氣豪邁道:“各位速速回去整軍,明天一早必須按照所屬編制整編待命,只要大帥一聲令下,我們就能夠直接上戰場。”

李玄清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跟着副衛正走出去開始點兵集合,逐漸自己的第四旅。說起來這個應該就是臨走之前馬老三跟自己說的話的意思所在了。算了,反正有一千兵在手,自己別說當個旅帥了,這可是衛正的活啊。

李玄清剛要出門,卻被張天虎叫住了。李玄清愣了愣,不知道他什麼意思,所以站在下首,等待張天虎的下文。

“坐吧,第四旅我已經關照過蘇合了,他會幫你選好的,不會讓你吃虧的,而且他選的士兵保證都是精銳。”張天虎見到李玄清眼睛朝外瞟了一眼,笑了笑,道:“讓你留下是有件事想跟你提前通個氣,怎麼樣,猜一猜,看看能不能猜到是什麼事?”

李玄清微微苦笑一聲,這張天虎忽然對自己和顏悅色還真是不習慣,難道自己有受虐傾向?李玄清搖了搖頭,壓下腦海裡亂七八糟的雜念,一拱手道:“屬下有一個疑問,想請衛正大人解惑。”

張天虎一笑,對於眼前這個馬老三一手提拔出來的年輕人也是充滿了好奇,點點頭道:“你問吧,我是個軍人,所以在我面前不需要那麼多彎彎繞繞的,這段時間我也看了你帶的兵,我很滿意,所以對你沒有任何偏見。”

“屬下想問衛正今天這個人員編制很奇怪啊,按照人數計,這是一都的編制,爲何編製成一衛呢?”李玄清微微一笑,忽然把這個問題甩了出來。

張天虎聞言臉色微微一黯,不過轉瞬即逝,點點頭,道:“按理說這個問題我沒辦法回答你,但是你應該知道大戰在即,新兵上陣......”

“只是這樣會不會太殘忍?我們領兵之人這樣做難道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李玄清打斷張天虎的話,一臉的肅然和不忍。

“這也是我留你下來的原因,你還年輕,不知道戰場之上的殘酷。新兵倉促上陣雖然犧牲巨大,但是不上戰場的兵就永遠成不了老兵,成不了精銳。犧牲有時候代表的不僅僅是毀滅,還有新生。活下來的就是精銳。”張天虎難得的沒有怪李玄清的無禮,站起身來拍了拍李玄清的肩膀,一臉的沉重,但是語氣卻有着從未有過的從容,“我們這個民族從來就不怕犧牲,沒有犧牲就沒有新生。這個天下只有在廢墟中重建,纔會迎來輝煌,大唐雄風,也只有在犧牲中才能重現。”

李玄清靜靜的站在那裡,腦海裡張天虎的話猶如黃鐘大呂一般敲擊着自己的心靈。誠然,來自後世尤其是和平時代的自己難以接受這樣的理論,但是現實卻讓自己驀然發現,這樣是對的,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打破一切犧牲所有的勇氣,又如何能夠掃平桎梏,重現輝煌。歷史上的漢唐雄風,天朝上國,實在一次次大戰中打出來的,是在一次次積屍如山的廢墟中建立起來的嗎?

李玄清緩緩擡起頭來,朝着張天虎問道:“什麼時候重開戰事?”這句話帶着從未有過的平靜,這種平靜竟是讓百戰不死的張天虎有了一絲心悸的感覺,所以在李玄清的問題出來之後,他忍不住掃視了眼前這個年輕人,點點頭,道:“後天一早,你還有一天的時間。我已經把能掃清的障礙都給你掃清了,你回去好好整合一下吧,需要什麼直接找副衛正,他會全力配合你的。我希望第四旅後天能夠給我帶來驚喜。”頓了一下,“我希望老三的眼光沒有看錯人。”

李玄清點點頭,沒有說話,直接走出了營帳。遠處長安城巍峨的城牆在清冷的月色下深沉厚重,散發着無邊的壓迫感。雖然潛符五年黃巢攻打過一次,跟前一次安史之亂時長安城也破過一次,但是這兩次長安城的城防基本上都是沒有起到絲毫作用,叛軍基本上是直接入城,守城者未見敵人之前就已經棄城而逃。但是這一次,那城牆上的點點火把讓所有人都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朱玫手下的大將王行瑜現在正在全力防守城牆。

想到歷史上的這場戰場李玄清也是忍不住微微苦笑,原本應該出兵和王重榮等交戰的王行瑜此刻在防守長安,原本應該是盟友的李克用在打了聯軍一次偷襲之後居然掉頭和朱溫打得不亦樂乎,而原本歷史上沒記載參加這場戰役的靈武軍被李昌符勾引,被捲入進來。

本來還想借着歷史的先見之明來預料戰事的發展的,但是怎麼一下子變得這麼撲朔迷離起來?李玄清初到聯軍大營也是被嚇了一跳,自己這個“攪局者”還沒到戰場呢,怎麼變成這樣了?還是歷史本來就是如此?這一瞬間李玄清眼神都有點迷茫了。

不過也就在這一瞬間,李玄清恍然回神,既然自己都來了,這歷史亂就亂吧,大不了自己一個一個收拾就是。至少李克用這會子不是沒來嗎,他沒來,突厥騎兵就沒到,那自己還怕什麼,至少自己三家打一家還打不過。靈武軍雖然比不上沙陀騎兵,但是比朱玫那個魚腩部隊還是厲害多了。

想到這裡,李玄清朝着自己的營地快步走去,看喧囂的樣子,蘇合應該是把自己第四旅的士兵都選出來了。

“一千人的第四旅,這個還真是份大禮。”李玄清笑了笑,身形一閃,到了營地。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