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

公元890年四月底,幽北草原一戰,徹底打斷了契丹人的脊樑骨。萬丹和耶律瀚雄兩部兵力合計三十多萬幾乎被全殲在此,萬丹被擊殺在戰場,其子沙託魯被生俘,契丹大汗耶律瀚雄率本部六萬多人逃出包圍圈,卻被塔希的草原騎兵營一路銜尾追殺幾百裡,抵達上京時走散加上被殺被俘的人員居然佔到了一半,生還者幾乎是人人帶傷。這一幕讓繼失去耶律阿保機這個得意子嗣之後再次沉重的打擊了耶律瀚雄。而雪上加霜的是此時的上京城外已經出現了黃頭室韋人的蹤跡,這夥室韋人從最北部的荒原一路南下越過叢山峻嶺是越搶越順手,沿途幾乎沒有任何阻礙,就這麼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契丹人的統治中心上京周邊。

突然而來的警報也讓耶律瀚雄不得不強打起精神將手中僅存的兵力派出城外,與此同時發佈最高命令,從上京周邊的部落再次徵兆新兵匆忙送上戰場。不過緊接而來的從北部倖存下來的部落流民更是讓他頭疼不已,不得已只能再次從這些流民當中選取青壯者加入軍隊,勉強湊足十萬大軍和城外的室韋人決戰。

不過此時的室韋人其實大部分已經回到了自己的駐地,這部分來到上京周邊的人數倒是不多,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此時王庭所在地上京一片風聲鶴唳,那些王公貴族是心驚膽戰。這些從遊牧生活中脫離出來的貴族除了從軍的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前輩的進取之心了,乍聞上京城外的警訊幾乎都堵在了王庭外準備質問耶律瀚雄到底是怎麼回事,部分消息靈通的已經猜到了南線戰事的失利,想要聯合這些貴族元老謀劃自己的私心。但是此時的耶律瀚雄根本沒有時間和耐心去跟這些元老們解釋,爲了不耽誤前線的戰事,直接將所有前來王庭的人全部鎖拿下獄等待擊退室韋人之後再行處理。

這種粗暴的辦法雖然暫時鎮壓了內部的異己勢力,但是卻埋下了長期的隱患,加速了風雨飄搖中的契丹王庭的分化,等到天策軍後來掉頭進入草原的時候這些人幾乎都成了天策軍的帶路黨,這是後話。

耶律瀚雄在穩住了上京的內部之後開始對外用兵,將這些打劫了上京城外大大小小几十個部落的室韋人徹底堵在了上京以北不足一百多裡的地方,十萬大軍將對方不足三萬人合圍。這場歷時三天的戰役以全殲對方而告終。但是耶律瀚雄的部隊卻損失慘重,付出了近五萬人的傷亡,而且跟隨自己從南線逃得昇天的三萬多幸存的老兵也幾乎傷亡殆盡。經此一役,契丹人的戰力被徹底打散,戰後的耶律瀚雄在面對滿目瘡痍之後不得不讓早先因爲阿保機在而賦閒在家的諸子參與軍政事務來彌補統兵將領的不足。

在穩住軍隊之後,耶律瀚雄親自率領自己的民政官竭盡全力搜尋北部族人的下落,將倖存者接到上京地區安置,並且派人打探南部地區的消息,不敢再對外有任何行動,想盡辦法休養生息。

在耶律瀚雄忙着處理自己的內憂外患的時候,天策軍北線集團軍卻利用沙託魯被俘的優勢,將南部部落聯盟一舉掃蕩,中京城被順利拿下,玄影衛早先點名過的屬於萬丹等部落首領家族全部被抄家下獄,和宣武軍有聯繫的幾個部族全部以戰俘罪的名義逮捕然後移交給後勤部,編入建築總公司,進入中原服苦役。與此同時,在和薊州的總參緊急商議之後,讓駐守檀州的吳文龍和李三率兵前來接替北線主力,和塔希一起負責駐守中京城。其餘部隊逐次迴歸幽州。

“塔希,等到李三他們來了以後,步兵負責守城和維持秩序,你們負責練兵,必要的時候配合玄影衛行事,想辦法摸清楚東邊的渤海和靺鞨等部的情況,主公說了,那邊如果如果經營的好可以養活半個大唐的人。”陳凡的一句話嚇得塔希目瞪口呆,也促使了這位草原可汗將下半輩子的時間徹底投入到後世的東北大平原上。

“請大帥放心,塔希必然不辱使命。”塔希接過軍令之後稍微一猶豫繼續道:“大帥,末將還有一事相求?”

“末將年紀已過半百,戰陣之事也是力不從心,想請大帥重新考慮騎兵營的主將人選。”塔希摸了摸身邊的戰馬擡頭朝陳凡笑道:“如今主公的天策府轄區內百業安寧,民衆也都安居樂業。我也想早點退休,好享受幾天天倫之樂。”

陳凡唯一猶豫道:“按照總參的退役年紀,你最起碼還有十年的時間。而且天策軍創業時間短,基本大部分將領都是年齡不足,我看主公那邊不一定會同意。”

“不過我會跟主公提的。要是實在不行的話可以轉文職嘛。民政部那邊可是很缺人的。主公已經打算讓百信和環九他們幾個進入一線作戰部隊了,你這時候退也好,正好可以避開軍中父子不同軍的規定。”陳凡點點頭道:“不過主公的命令下來之前你還是帶好騎兵營,咱們在中京附近只有你這一支騎兵主力,可不能懈怠。”

“大帥請放心,我對剛纔大帥說的那一片可以養活半個大唐的土地很感興趣呢,打算退下來之後組織一支商隊去考察考察。”塔希見到陳凡同意而且還特意提起百信他們,很高興的笑道。

“好了,此次大捷,咱們在中京城外犒賞大軍三天,想想看有啥子節目沒有?我可是聽寶亮說你上次在草原給他們舉行了一個篝火晚會,這次可不能厚此薄彼。”陳凡拉着塔希邊走邊道。

“哈哈,這個大帥請放心,這個篝火舞會可是草原特色,交給我來,保證讓兄弟們好好熱鬧熱鬧。”說起篝火舞會,塔希哈哈大笑,兩人攜手走進大帳。

幽北大捷的消息傳到薊州和營州的時候已經是五月初了。李玄清看着送來情報的徐天翔微微一笑道:“這下子總算是解決了一個心頭大患了。你們總參也可以避免兩線作戰。讓各部隊逐步後撤至幽州境內進行休整,補充病員。”

“主公是不是之前與拓跋思繼和高思繼兩人交代過?陳凡的彙總戰報中提起過這件事。”徐天翔站在地圖邊皺着眉頭道:“之前還擔心這一對老冤家對頭在北線會鬧出什麼動靜呢。”

“那也只是暫時壓住了兩族的異動,想要化解這種積怨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到時候再說吧。”說起党項和沙陀人之間的恩怨,李玄清也是有點無奈,在調集高思繼進入北線的時候可是費了半天勁才說服他,緊接着專門找到拓跋思諫,讓他去做拓跋思繼的工作,總算是安撫住了這兩支騎兵。

“要不要將党項騎兵調到西線?讓高思繼跟着厚純?”徐天翔有點不確定的道。

“高思繼可以跟着厚純,他們在滄州就配合過。至於拓跋思繼的話就讓他暫時屯兵黃河深州一代吧。”党項騎兵還好基本上已經被拆散,拓跋思繼手上目前也只是集中了兩個騎兵營,問題不大。

“去通知拓跋思諫吧,讓他北上草原,經略東北的事情全權交給他。至於塔希,可以同意他退役,讓他去國民警衛隊任職,配合拓跋思諫。”李玄清想了想笑道:“你去給百信他們一個任命書,讓他們去找薛洋,去第三營那邊報道。”

徐天翔點點頭笑道:“主公這樣安排也好,我待會就讓總參去發佈命令。話說主公你的海軍籌備的怎麼樣了?我聽說軍事學院的韓遜都趕過來了,這陣仗有點大啊。”

“海軍需要時間,這事情急不來。”李玄清到現在還沒有考慮好海軍領頭的人選,所以想來想去也沒下定決心,所以換了個話題道:“現在是五月份,各地的春耕也快忙的差不多了,咱們去草原看看,順便給你個驚喜。”

“小四都跟我說了,主公那地方真能養活那麼多人?”徐天翔跟着李玄清走出營州的住處,邊走邊笑道。

“二哥說的是東北?”兩人剛剛走了出來,迎面而來正是巧兮和楊伏瑤。巧兮自然知道李玄清說的就是後世的北大倉,也明白李玄清大概是想啓動東北的發展計劃了。不過她並不太看好這個計劃,究其原因還是人口的因素,唐末中國人口數量歷經幾次動亂,銳減了好幾成,沒有足夠的人力根本無法開發那片廣袤無垠的平原。

“走吧,咱們去幽北草原,去看看契丹故地,說不定能寫首詩呢。我已經通知岑先生從太原府直接去檀州了,咱們在那匯合。”李玄清笑道。

“好啊,正好也想看看那片空白之地到底是什麼模樣。”巧兮笑道:“大哥哥,伏瑤妹妹也想去,她不好意思說。”

巧兮的話頓時讓旁邊的楊伏瑤頭都要埋到脖子裡去了,也不敢去看眼前的兩個大男人。李玄清斜着眼看了看身邊尷尬的徐天翔道:“她想去就跟着天翔去唄,咱們這次是有軍事任務,除了軍中家屬,不能帶其他人。巧兮,咱們去收拾一下,馬上出發。”說完也不理會這兩個傢伙,拉着巧兮徑直走了。

“那個,伏瑤,要不你跟我去看看?”兩人一走就剩下徐天翔了,這傢伙撓了撓頭,吶吶道。

“主公不是說了,不能帶其他人嘛?”徐天翔的話讓楊伏瑤俏臉一紅,聲音也變得更低了。

“那就作爲我的家屬。”徐天翔脫口而出,但是隨即就暗暗拍了自己以腦瓜崩,這下更尷尬了,饒是他聰明無比,此時也找不出其他的話語來彌補。

“那待會我去找徐大哥。”楊伏瑤被這句話說的差點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忍不住就要走開,但是鬼使神差的又來了一句。

她走了留下徐天翔一個人在原地發呆。今天的楊伏瑤可是徹底打破了往日裡潑辣的性格習慣,難道是我的緣故?徐天翔微微一笑,也跟着走了。

“巧兮,咱們先走吧,不管他們了。”半個時辰以後在巧兮交代完造船廠的事宜之後兩人啓程朝着檀州而去。李玄清把巧兮抱上馬背笑道。

“大哥哥,他們怎麼扭扭捏捏的?”巧兮一時沒反應過來,皺着眉頭道:“我給他們創造了那麼好的機會怎麼進展這麼慢?”

“你呀,不要忘了,就算是開放的大唐,也不能和後世相比。”李玄清見到巧兮愣愣的樣子也是暗暗好笑,翻身上馬,玉獅子一聲長鳴朝北而去。

就在巧兮琢磨怎麼在徐天翔和楊伏瑤之間再燒一把火的時候,幽北草原的戰事也輾轉傳到了汴州的宣武軍大本營。留守後方的謝瞳和鄭璠接過情報沉默了半晌不約而同的長嘆一口氣。不過和鄭璠的失望的表情不同,謝瞳的神色中還摻雜着一股難以言明的釋懷。

“謝大人,此事該如何和主公說?”鄭璠嘆了口氣幽幽的問道。

“如實上奏吧。”謝瞳交代了一句之後苦笑道:“如今北線基本上沒有希望了。咱們還是想想此事該怎麼善後吧。如今李玄清攜大勝之勢南下,咱們宣武軍是首當其衝。而且南線的楊行密已經開始聯絡淮南地區的其他藩鎮了,這樣一來很有可能和天策軍遙相呼應,聯手夾擊我軍,形勢陡然反轉啊。”

謝瞳的話正是鄭璠最擔心的事情,現在聽到眼前的這位智者都這樣說頓時再也忍不住,站起身來拱手道:“北線之事是鄭某考慮不周,自當向主公請罪。但是善後之策還請大人多多指點。”

鄭璠的態度讓謝瞳有些感慨,將他扶起來道:“大人也不用太過擔心。如今徐州地區只剩下最後的治所徐州城尚未尚未拿下,可以說天策軍在打勝仗,咱們也是。而且重要的是天策軍佔領的是草原地帶,能夠給他帶來的幫助不大,但是徐州卻是富庶之地,拿下之後能夠迅速轉化成我軍的實力。這一點李玄清不會看不到,在此一增一減之際,他不會輕易開戰端的。如果我猜的不錯,他下一步不會是我汴梁地區,而是掉頭向西,從巴蜀入手,只要拿下四川,那麼憑藉着天府之國的財富和人力,就能夠在短時間內追上我宣武軍。”頓了一下繼續道:“而且還有一條就是拿下四川之後從戰略上考慮也是給自己爭取了一塊最大的戰略大後方。”謝瞳邊說邊在地圖上比劃出天策府的轄地,點點頭道:“這樣才能夠避免因爲領地呈狹長狀而被敵人分割切斷的危險。這也是李玄清在拿下幽州之後將主要兵力全部沿黃河沿岸佈防的原因。”

謝瞳的話讓鄭璠猛然間換了一種思維,也瞬間明白了天策府的戰略考量,同時也對眼前的這位書生打扮的人產生了一種深深的敬佩,短短時間內就能夠迅速猜出李玄清的戰略方向,而且還能夠點出對方的漏洞,不由得他不佩服。所以在謝瞳說完之後立即躬身施了一禮笑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大人高瞻遠矚,鄭某佩服,願聽教誨。”

“越過楊守亮,咱們也來遠交近攻。”謝瞳灼灼的眼神散發着驚人的神采。

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