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此時的忠州刺史府,代刺史柳宗元正在公堂上處理公務,忠州處於大山之中,山多林密人少,民風淳樸堅韌,再加上兩任刺史李吉甫、陸贄都是勤政愛民,精明果斷的人物,忠州政事清減,一片興旺景象,政務都處理的乾乾淨淨,柳宗元這個代刺史實際上無事可做,每天和陸贄在一起談論朝中大事,天下形勢,請教文章政務,或者吟詩唱和,所獲果然也是極多,對陸贄的敬佩也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陸贄對這個後進也極爲欣賞,鼓勵指導不遺餘力。

估計差不多到了中午休息的時間,柳宗元想到馬上又可以和陸贄討教,心下一陣激動,正打算命小吏值守,自去後院拜見陸贄,外面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和人的叱咄聲:

“閃開、閃開,快、快!”

幾騎快馬踏着石板路衝到刺史府門前,幾個官**汗淋漓地從馬上翻身而下,將馬交給忠州刺史府迎出來的差役,問道:

“刺史大人可在嗎?”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幾人就向公堂衝去。一眼就看到了正坐在公堂上的柳宗元,卻呆了一呆,顯然並不知道柳宗元已經代行刺史事,還好內者有一個是隨柳宗元來的軍官,忙作揖道:

“柳御史,某等幸不辱命,前來交差。”

其他幾人也道:

“韋太尉有信回給陸刺史,不知陸刺史現在何處?”

柳宗元道:

“幾位辛苦了,半個月前陸刺史不幸遇刺,身中劇毒,暫時由柳某代行刺史職權。”

幾人這才明白,又上前見禮。柳宗元雖是代刺史,卻知道這事幹系重大,忙吩咐書吏去請陸贄,就帶了幾人往後堂去了。

後院裡,陸贄正在紫藤架下乘涼。此刻陸贄的氣色雖然比出場時要差上幾分,但精神卻好了許多。天氣炎熱,陸贄也就去了外衣,躺在藤椅上,邊上放一壺涼茶,手裡拿一卷書,夫人坐在另一邊爲他剝着水果,嘴裡說道:

“自從新皇登基,月月叫家人收拾家當,說下個月必定回長安,收拾了一個月又一個月,一連半年,只是升了刺史,也沒見到新皇的詔書。好容易見到了,可好,還被人刺了一劍,險些丟了性命。也不知道你圖個什麼。”

陸贄是吳人,一口五月軟語從夫人口中說出來,雖然含着嗔怪,陸贄卻聽得很是舒服,也不生氣,笑道:

“陛下不還是想起我來嗎?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分內的事,你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麼。你不也日日想着回長安嗎?”

陸夫人嘆了一口氣道:

“哪裡能不想呢?整整十年了,也不知先帝怎生好狠的心。將老爺你貶到這個荒涼的地方,全然忘了你的功績。”

“話怎麼這麼說呢?臣不言君過,先帝也是爲奸人矇蔽。當年若非先帝賞識,吾一個小小的翰林學士哪裡能十年拜相,做了許多大事?”

陸夫人剛要說話,就聽到管家在院子外面道:

“大人,柳大人派人來請大人去後堂議事。”

“哦,去告訴柳大人,稍候片刻,本官就到。”

“是。”

陸夫人知道這是公事,就不再說話,起身去取了陸贄的外衣來幫陸贄穿好,道:

“老爺新傷未愈,不可操勞了。”

陸贄卻不答話,整理好衣冠出去了。夫人自嘆了口氣,命下人把東西收拾了。

到得後堂,柳宗元正在門邊守候,一見陸贄,忙道:

“陸相,你可來了!”

峨眉山玉皇頂上,雲霧繚繞,明顯這一天不是好天。此時的峨眉山還只是佛道兩教的清修之地,不是後世的遊覽勝地,故而人煙並不很多,只有兩個老者,負手仰望天宇。

一個年紀較大的老者呵呵笑道:

“侍郎大人,真是不巧,今天又是陰天。本來侍郎大人入川一趟極是不易,韋某又與大人談得投機,有心留大人多住幾日,怎奈權侍郎還有要事要做,只好失禮,等來日韋某到長安再去拜會權侍郎了。”

“哎,這說得哪裡話。韋太尉操勞國事,權某奉聖命前來,本該速來速回,卻打擾了太尉這數日,權某心中即是有愧於陛下,也是有愧於韋太尉啊!”

“權侍郎言重了。不多留你這幾日,韋某也不敢就有把握送侍郎大人安全出境。現在一切安排妥當,可以送權侍郎回京了。可惜本想留權侍郎一同觀賞過峨眉的日出,再讓權侍郎帶着滿腹美景回長安,也不枉權侍郎喬裝改扮千里迢迢入川,點醒韋某這癡人,不料天公不作美,只好留待來年了。”

原來這兩人正是韋皋和權德輿。權德輿在川陝邊上接到了李誦召他回京的詔書,知道劉闢已經返回西川,若是換了別人,一準就回去了,可是權德輿稍稍一想,就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喬裝入川!於是請使者回去稟報皇帝,自己帶着數人喬裝成雲遊四海的老儒生,販夫走卒,混進了西川。劉闢本來命令守將一有朝廷使者的消息就稟報於他,在劍閣也安排了心腹將領,熟料左等右等不見朝廷使臣來到,以爲使臣已知難而返,誰料權德輿卻矇混過關呢?

權德輿打聽得韋皋正在峨眉山禮佛清養,於是帶人直奔峨眉而來,韋皋並不擾民,因而權德輿上山也極爲容易。可是進山容易見韋皋難,權德輿又不敢亮出身份,如此盤桓了幾日,終於在一天早上韋皋帶着薛濤外出散步之時,“偶遇”了韋皋。

韋皋拍拍手,一名年輕的將領從濃霧中走了出來,抱拳道:

“末將韋武見過王爺、侍郎大人!”他叫韋皋王爺,卻是因爲韋皋被封爲南康郡王。

韋皋道:“權侍郎,這位韋武將軍是韋某的親兵將領,數立戰功,就由他護送權侍郎返回長安,並代韋某向陛下請罪。韋某請罪的表章已經擬好,還請權侍郎轉呈陛下。”

權德輿道:“韋太尉國之重臣,又律己如此嚴厲,堪稱我輩楷模。此番韋太尉只是爲小人所矇蔽,陛下必不會怪罪韋太尉。”

韋皋長嘆道:“韋某一念之差,險些釀成大錯,請立太子誅殺諸大臣的表章已然在權侍郎來之前發出了,即使陛下不責罰韋某,韋某又有何面目去見陛下呢?不說了,權侍郎回朝後務必爲韋某上奏陛下,劉闢此賊,韋某必定親自縛他入朝請罪。另外恭賀陛下起復陸相公,國家重獲良相。待兩川事畢,韋某就請旨還朝,還請陛下早日派遣新任節度使入川。”

權德輿拱手道:“權某敢不遵命。”

第十六章 會戰(中)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陰謀(上)第三卷 第十五章第二十一章 墮 落第五十一章 耳根子軟第五十三章第十章 近衛軍第七十三章 前世恩怨第三十三章 惡戰在即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六)第十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十九章 相州之行(四)第九十八章 大王,大王!第三十三章 惡戰在即第七十章 並不風流的逃亡(求訂閱!)第一百零六章 魏博的救贖(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七)第六十二章 困 城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三)第九十三章 李愬出馬第九十一章 老兵對老兵第六章 鐵血悲情第五十章第七十七章 棉 花第四十七章 算 盤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七)第三章 武 學第五章 登樓望月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局(上)第三卷 第十六章第十三章 危局(月末泣血求訂閱!)第七十一章 目標:兗州第四十八章 財賦線到軍事線第五十八章 免稅皇帝的罪己詔第四十九章第九十三章 李愬出馬第一百零四章 兵 變第六十九章 中國式結局第九十七章 韓 弘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十一)第五十一章 耳根子軟第五十九章 相州之行第四十五章第二章 高崇文第二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 證(上)第一百零六章 魏博的救贖(下)第三章第三十八章 最無能穿越者(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別了,《琵琶行》第八十七章 太子東巡第五十七章 結束與開始第七十六章 本帥要活的(求訂閱!)第八十四章 下血本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三)第十五章 劍門關(下)第十九章 報 紙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一)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三)第七十章 並不風流的逃亡(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四)第二十三章 孝子第二十三章 孝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下)第九章 迷信、海貿和大葬第二十四章 貞元二十一年的結束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第五十二章 他要戰,便作戰!第五十七章 摟草就要打兔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一)第四章第九十一章 韋丹遇刺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下)第二十六章 內 部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五)第九十六章 築廁將軍更新第三卷 第三章第三卷 第十四章第八十章 生 死第十章 過山車(下)(泣血求訂閱!)第六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登 山第二章 高崇文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六)第六十五章 應 對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政(中)第七十四章 遇 險(求訂閱!)第五十二章第三卷 第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十五章 劍門關(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五)第五十九章 大刀闊斧第三卷 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