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五章

“哎,瞧一瞧,看一看,上好的扇子,艾草編就,東市王大媽的手藝,驅魔辟邪,效果奇佳,客官,您要不要看一看?”

“這位客官,剛從城外採的菖蒲,買一些家去驅除穢物吧。”

“上好的藥材,黃連丸、霍亂丸,孫神仙的藥方子,祛病除魔。不好不要錢。”

“客官,多可愛的小姐呀,買些五彩絲回家縛在胳膊上,又漂亮又辟邪,保佑小姐長命百歲!”

“長安的扇市,果然名不虛傳哪。”

“那是當然。皇……黃老爺。要不要給小姐買些彩絲?”說話的是苟勝,他口中的黃老爺,自然就是李誦,能跟在李誦身邊的小姐自然就是幼寧了。李誦身後還跟着兩個人,一個是李淳,一個卻是王叔文。如果有心人細看的話,在他們五人周圍,散開着十幾人,這些人什麼服飾什麼行當的都有,只是不肯做生意,只是緊緊圍着這五人走,領頭的卻是李愬。

李誦還未答話,就覺得手上一緊,低下頭去,只見幼寧擡着頭,兩隻漂亮的小眼睛忽閃忽閃的,充滿了祈求。不覺微微一笑,點點頭,苟勝忙去付錢,買了一大把五彩絲回來,看得幼寧開心極了。這時幼寧的牙已經長上了,說話不怕漏風了,高興地對李誦說道:“多謝爹爹。”露出一口白亮的小米牙。

今日是五月初三,再過兩天就是端午節了。現代的傳說端午是爲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大大而來,實際上,在屈原大大的傳說尚未廣泛流傳之前,端午的習俗仍因襲於對惡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爲主要原則。到了唐朝,端午已經成爲一個重要的節日,不管是民間還是宮內都重視異常。太宗時,在端午日賜給文官黑玳瑁腰帶,武官黑銀腰帶,玄宗於端午節以衣、扇獻於祖陵。而且玄宗時,“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巧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行此戲。”

李誦顯然沒有玄宗有錢有情調,作爲出身農村的現代人,李誦深切厭惡奢侈的鋪張Lang費行爲。但是端午將至還是讓他興奮不已,一看到宰相呈上的過節計劃,李誦就想起了自己兒時的端午節。李誦生活的年代正是傳統節日趨於消亡的時代,古代各種盛大隆重的節日如元宵、上巳、清明、端午、盂蘭盆會、重陽等等都在工業化與現代化的大潮中失去了原來的韻味,有的甚至僅僅成爲日曆上的名詞,相反許多來自西方的節日卻大行其道,聖誕老人戰勝了孔子,讓深愛傳統文化的李誦常常嘆息不已。本來國家已經重視這個問題,清明、端午都開始放假,可惜李誦沒有等到那一天就穿越了。本來打算趁此良機對自己家兒子好好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李誦,只好把教育的對象轉移到了幼寧身上。

上次幼寧生日被薛盈珍攪了興,李誦就想補償幼寧,於是特地擺駕幼寧寢宮,豈料幼寧根本不要他教育,到的時候幼寧已經趴在王皇后懷裡聽王皇后講端午的故事習俗了。自覺來晚了的李誦只得退而求其次,悻悻地想用禮物補償,問幼寧過節最想要什麼,幼寧卻可憐巴巴地說聽說這兩天是東市的扇市,想去宮外看看熱鬧。李誦知道皇家子孫自幼被禁錮宮中,幾乎不食人間煙火,看似富貴賽神仙,卻沒有自由,可憐得很。而且自己到唐朝三個多月了,一直生活在深宮大院中,每天除了國事,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樣的生活對大戶人家來說是習以爲常,可李誦卻險些被悶出鳥來。自己正好藉此機會也出去透透氣,感受下久違的生活氣息。於是欣然應允,召來左金吾衛中郎將李愬護駕,王皇后勸止不住,又見李誦本人安保考慮全面,只得讓他們一行去了。

臨走時,李誦又想起內定的接班人李淳有了解民生的必要,剛要去宣,卻正好李淳來請安,當下叫上,換了衣衫,帶上今日值班的王叔文,坐兩輛不起眼的馬車,命令苟勝、李愬開道,悄悄地溜了出來。

馬車在長安的大街上奔馳,街上車來車往卻並不擁擠,耳邊不時傳來盈盈笑語,好不熱鬧。在馬車上,幼寧興奮地掀開車簾,東張西望。唐朝的長安城內南北大街十二條,東西大街十四條。其中,貫穿南面三座城門和東西兩面六座城門的六條大街爲主幹道路,號稱“六街”。

南北向的三條大街分別爲啓夏門街、朱雀大街和安化門街,寬度都在百米以上。其中間的朱雀大街寬達一百五十米,是城內最寬的街道,用多一半大大的話說,如果球員體力跟得上,世界盃在朱雀大街上一天之內完全可以賽得完。朱雀大街之名由皇城朱雀門而來,它北連朱雀門,南達明德門,貫穿唐長安城的南北,是全城的主軸。其中,北段自朱雀門到宮城正門承天門—段,位於皇城內,又叫“天街”。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所吟詠的就是天街景色。

皇城南面,連接着春明門和金光門的大街是東西向的主幹街,它與朱雀大街十字交叉,把全城連爲一體,使整個皇城和宮城顯得氣勢更加雄偉,形象更爲高大。

長安城中東西、南北交錯的二十五條大街,將全城分爲兩市一百零八坊。其中以朱雀大街爲界將城區分爲東西兩部分:西部屬於長安縣,有—市五十五坊。東部隸屬萬年縣,就是韓愈管轄的部分,本應有一市五十五坊;因城東南角曲江風景區佔去兩坊之地,故實有五十三坊。

到了東市遠遠聽到叫賣聲,幼寧更是迫不及待。不要說幼寧,就是李淳久居深宮,此時也是覺得耳目一新。到了市中,馬車剛停下,幼寧就想往下跳,嚇得李淳一把拉住,自己卻先鑽出來,下去先抱下幼寧,又和從另一輛馬車上下來的苟勝扶着李誦下來。本來還想扶着李誦逛逛,李誦卻不願意在大庭廣衆之下表現出弱不禁風的姿態,當下拒絕,自己攙着幼寧走。皇帝意志如此剛強,看得李愬等人暗中欽佩。

第七十九章 死 地第三卷 第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遺詔(一)第五十一章 自 戀(求訂閱)第十六章 會戰(下)第八十二章 曹 州(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結束與開始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五)第二十八章 送上門捱打第三卷 第五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政(中)第三卷 第十二章第四十六章 淮西的大幕落下第二十九章 罵陣 勸降第三卷 第六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一)第七十七章 誤會 曖昧第九十七章 韓 弘第六十一章 一張匯票第二十五章 永貞元年的開始第六十二章 困 城第九十五章 強 勢第二十六章 內 部第七十五章 小 堡第九十五章 強 勢第三卷 第七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十一)第二十七章 變 故第一百章 陽 謀第六十二章 冬雷震震第一百零三章 內訌 默契第四十三章 柿子要揀硬的捏(修改)第十章 近衛軍第二十二章 圍 城第三卷 第十七章更新第二十章 春明外史第三十八章 大和尚有大計劃第三十三章 惡戰在即第七十九章 死 地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第四十章 天下還是姓李第三卷 第十九章第七十二章 回 歸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八)第二章 乘他病,要他命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陰謀(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血 戰(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二)第六十八章 晉陽危機(二)第三十七章 某是吳少陽第七十六章 本帥要活的(求訂閱!)第三十一章第四十七章 大漠沙如雪第三卷 第六章第八十五章 打破曹州,一個不留!第七章 易 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遠 望第五十五章 甜心?田興!第一百一十三章 血 戰(上)第一章第七十八章 魏王田季安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五)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三章 皇帝有話說第七十章 並不風流的逃亡(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一)第五十二章 頂 缸(求訂閱!)第三卷 第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 局(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遠 望第三十六章 雪夜狂奔第十六章 會 戰(上)第二章第九十一章 老兵對老兵第四十五章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三)第八十五章 打破曹州,一個不留!第二十七章 變 故第九十五章 強 勢第五章 騾騎軍第六十八章 紫氣南來第九十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九)第四十章第七章 長短句第二十三章 皇帝有話說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局(上)第四十章第四十六章 於頔入朝第三十二章 各有各話第十章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三)第七十四章 沙陀來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六)第五十八章 出潼關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