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危局(月末泣血求訂閱!)

夜裡,李誦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裡面,他正坐在沙盤前發呆,以前的吳頌突然出現在他身邊對他說:

“回去吧,這裡不屬於你,出去了這麼久,你應該回來了。”

他剛答應了,想邁腳走,卻一把被人拽住,回頭一看,卻是一個高冠巍峨的大鬍子,正是他每日對着鏡子看到的人。現在的李誦卻又對他說:

“你本就屬於這裡,卻要到哪裡去?”

剛要回頭,卻一把被人抓住,以前的吳頌對他說:

“你屬於這裡?你的妻子,你的兒子難道忘記了嗎?”

那邊卻也一把被人抓住,道:

“中興大業做了一半你就想走,對得起你這麼帥的髮型嗎?”

他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什麼時候成了光頭。頭皮涼颼颼的。吳頌說道:

“你管他幹什麼,你是吳頌,不是李誦。什麼中興,什麼唐朝,根本不關你的事情!你就是個市井小民,你從小到大做過和什麼政治有關的事情?最大的官是宿舍舍長,就你,能管理好國家嗎?振興這個王朝的責任不是你能承擔的,你還是安安心心做你的市井小民吧!”

李誦卻又對他說:

“你現在是李誦,現在是李誦!認準的事情就要做下去,你做得很好,管理這麼大的國家,哪個皇帝沒有遇到過挫折?不要怕,咬牙堅持過去,形勢立刻就會好轉的。你有那麼多能幹的大臣,有那麼多能征善戰的將軍,有這麼龐大的國家,這麼豐富的資源,你怕什麼?醒來,馬上就會好起來的。”

兩個人誰也不讓,扯得自己胳膊好疼,他實在忍受不了,兩者胳膊奮力一縮,兩個人卻施施然穿進了他的身體,這讓他不禁一聲大喊,猛地坐了起來。

坐了起來,他還是李誦。

一見李誦大叫着醒來,惱怒着看着他,李忠言慌忙鬆開他的胳膊,跪在地上磕頭道:

“老奴用力太猛,驚擾大家了,只是朔方戰報到了。”

李誦這纔想起自己睡前曾經吩咐李忠言一有邊境戰報就把自己叫起來,於是也不說話,道:

“服侍朕更衣吧!”

坐在馬桶上看完了朔方八百里加急傳遞來的戰報,三天多以前,在振武、豐州等地出現的五萬餘吐蕃軍,突然越過塞上,襲擊鹽州,所幸邊境幾個月來一直高度戒備,鹽州軍民拼死抵抗,殺敵數千,但是寡不敵衆,鹽州已經被吐蕃重重圍困,而且看來吐蕃還有增兵跡象。這明顯是吐蕃主戰派對早些時候唐軍動作的報復,看來吐蕃贊普還是未能有力控制國內。還未赴任河東的範希朝請求留在朔方主持大局,裁軍後,朔方軍只有三萬多人,請求調河東軍一軍入朔方,請求增加沙陀三百軍額。

根據情報,呂溫認爲吐蕃最近數年內不會有大的動作,朝廷可以小心戒備,專心對內,這個判斷也符合李誦對於歷史的瞭解,所以在向吐蕃宣示武力之後,李誦就放心從關中調了多達五個軍的兵力去淮西參戰。雖然邊地的李願等人先後上書稱吐蕃有異動,李誦卻固執地相信吐蕃不會在初冬發動反擊,並且只讓各鎮做好應付小規模衝突的準備。三天前,一位糧秣統計司第四曹的從事冒死從吐蕃境內千里迂迴,送回了吐蕃正在策劃反擊的情報。由於吐蕃封鎖嚴密,情報送到時吐蕃大軍已經集結完畢,準備就緒,並且在鳳翔、隴右、涇原都發動了攻勢。穿越哪裡有不改變歷史的,只是現在才明白有些遲了。李誦只得聽天由命了,指望各邊的大將們處置得力了。

雪上加霜的是振武阿迭光進奏報冬天到了,日子不怎麼好過的回鶻最近有在邊地增兵的跡象。內亂未平,外事將起,這實在不是李誦願意看到的。李誦有些後悔當初強行迎鹹安大長公主的靈柩回長安了。回鶻新可汗曾數次派使者前來請求和親,都被李誦以大的已嫁,中的已定,小的還小爲理由拒絕,看來這一次的舉動不會小。漫長的邊境線,防不勝防啊!看來果然如白居易所說,吐蕃回鶻在內地探子極多,虛實盡知啊。

朝廷的輿論是緊張的。許多人都害怕代宗年間朝廷主力東進平叛,造成關中空虛,以致被吐蕃乘機攻入長安的一幕再次重演。畢竟不管是吐蕃還是回鶻,都不願意看到一個統一的強勢的大唐重新出現,而且蠻夷貪得無厭,有機會不咬下塊肉來,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吐蕃使者春上纔來過,口口聲聲說要請和,現在大概還沒有到邏些,吐蕃的大軍就已經開始壓迫大唐的邊境了。朝廷內部也有人動搖了,兵馬才動不久,勝負未分,罷兵洗雪吳少誠和淮西將士的論調已經出來了。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危局呢?

巨大的壓力在李誦的心頭,難得睡一會兒,卻還告訴李忠言一有邊境的戰報就把他喊起來。寢宮內溫暖如春,明亮如晝,香氣漂浮,李誦卻無心睡眠,眼前不時浮現出吐蕃回鶻攻破邊城,擄掠殺害百姓,縱火搶糧的畫面,浮躁地把手背在後面走了幾步,吩咐李忠言道:

“朕想沐浴。吩咐今晚當值的學士到浴堂殿等朕。”

小宦官打着宮燈在前面引導,李誦披着大氅,從溫暖的寢宮走出,不知什麼時候雪花已經一片一片絮絮地飄落,地面上,樹木上,屋瓦上,都已經是雪白的一片。一陣寒意撲面而來。李誦不由得精神一振,頭腦清醒了許多。外面不管怎麼亂,關鍵的點還是在內部,還是在淮西,只要淮西打下來,那麼就能對內部形成威懾,暫時平定內部,軍隊也能抽調回到西線。

不知道淮西現在怎麼樣了。

從關中到河南,一場大雪把千里江山打扮地晶瑩剔透。千里的潼關穀道上不要說人,就連鳥也很少飛過。本來熱鬧活潑的大地迴歸了原始的沉寂,只有簌簌的細微的雪聲,密密地傳來。遠遠地從原來函谷關的方向,跑來五匹快馬。大清早的,誰在趕路?守關將士立刻振作了精神,準備盤查。

還沒等守關將士問,馬上的人就已經喊了起來:

“快快開門,放我等入關,淮西急報!”

第一百一十四章 隱 憂第五十三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百二十六章 廟號(一)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陰謀(下)第四章 輿 論第一百零九章 家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五)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五章第七十三章 前世恩怨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三)第四十章 天下還是姓李第八十二章 意 外第一章第七十九章 死 地第七十八章 魏王田季安第三卷 第十七章第三卷 第四章第二十六章 鹿頭關第五章 騾騎軍第七十五章 遠 志(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儀 式 (求訂閱)第三卷 第三章第二十八章 兵 變第二十九章第五十八章 出潼關記(一)第五十三章第五章(求收藏 鮮花)第十九章 功虧一簣第六十六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十一)第九十三章 李愬出馬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九)第一百二十六章 廟號(二)第八十六章 皇帝知我心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三)第六章第四十一章第七十二章 長恨歌(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出潼關記(一)第十一章 腦子壞了第三卷 第十一章第九十八章 拉 攏第三十六章 攻守易勢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四)第七十五章 小 堡第三十七章 某是吳少陽第三卷 第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五)第六十七章 九王會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血戰 (下)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政(中)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八)第六十三章 李孝忠第五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九)第一百二十章 交鋒(四)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二)第三十八章第五十九章 相州之行第五十八章 出潼關記(三)第四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廟號(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遺詔(二)第三卷 第九章第九十七章 韓 弘第七章 長短句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八)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九)第四十七章 大漠沙如雪第十六章 會 戰(上)第七章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二)第二章 乘他病,要他命第四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三)第六十章 田季安的煩惱第七十四章 遇 險(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海外奇談第十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卷 第十四章第八十七章 太子東巡第一百零四章 兵 變第三十一章第二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六十二章 冬雷震震第八十七章 太子東巡第一百一十章 戰,戰,戰!(中)第六十五章 水利與築城(求訂閱)第六章 鐵血悲情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