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沸 騰

“快看看,這貼的又是什麼。”

一座州城旁,兩名衙役將幾張新的佈告貼在城門邊上,緊靠着刑部通緝晉陽案主犯的圖形海捕文書。人們呼啦啦圍了上去,一名識字的被推了上來,高聲唸到:

“???????凡脫籍逃亡者,着即返回鄉里,重申戶籍。免其積年欠稅,準其領回口田??????”

“大先生,這說的是什麼?文縐縐的俺們聽不懂。”

正在搖頭晃腦念着的大先生不滿的望了望打斷他的人,見圍觀的人都這麼要求,只得說道:

“這是朝廷的新法令。就是說,貞元十三年後,關中凡是脫籍逃亡的農戶,都可以返回鄉里,重新申報戶籍,領取土地。但是必須在夏收播種之前報到,若是到秋收之後報到,那土地就只能領一半了。”

“切,土地都被大戶貪沒了,哪裡還有咱們的。”

“看好了,這邊可是寫着,朝廷要重新丈量土地呢,清查貞元十三年來的土地買賣情況。密王殿下因爲私自買賣土地,超過朝廷限地令一百頃,被廢爲庶人,流放黔州安置。土地收歸公有。密王可是皇上的親子,嫡親的親王。這邊還有呢,故神策軍中尉竇文場子因爲塗改田契,將貞元十五年買入的土地改爲貞元十二年,父子均被賜死,參與此事的京兆官吏三人一併處死??????嘖嘖嘖??????這邊還有,哦,是着令寺廟道觀土地一併納糧。”

人羣又嘰嘰喳喳議論開了。又一個人道:

“有了田地又能如何?咱家可是欠了朝廷的賦稅呢,這要回去,可不得被鄉里的差役折騰死。”

“這位也太不關心國事了。告示上不是寫了嗎?免除積年欠稅,這可是朝廷在貞元二十一年當今皇上登基的時候就免除了的,現在又重申一遍??????得得得,別七嘴八舌地問了,我一起跟你們講了吧。朝廷還講,凡是返回鄉里的第一年由官府不收租稅,貸其口糧,第二年收一半租稅,歸還口糧,第三年收全租稅,不過還有一條,如果誰地種得好,打得糧食比別人多,口糧就不要還了,最好的連租稅都能減免哩。”

“真的嗎?”“要真是這樣就太好了。”

“大先生,這是關中這樣還是其他地方都這樣?”

“大先生,上面有沒有說貞元十三年前的文書怎麼辦?”

“好好好,別吵了,告示上說了,不但關中如此,全大唐各地都如此,不過要抓緊回去。至於貞元十三年以前的流民,上面也是命令到本縣重申戶籍,不過安置就不是在本縣了,要移到山南湖南嶺南或者隴右去開荒。別吵!(下面跟着喊‘別吵,別吵’)不過去南面給的待遇比去隴右倒是好得很,說由農官教習水稻種作,第一年由官府不收租稅,貸其口糧,第二年不收租稅,口糧減半,第三年收一半租稅,清還所貸口糧。”

“老天開眼哩!兒啊,額們又能回去種地冽!”

“爹,額不想種地,額在鐵匠鋪裡幹得好哩!”

“好個X,你不就是看上老鐵匠家女子了麼?不過那女子倒是壯實,種地倒是好很。”

??????某縣縣衙旁,流民們正在排隊登記。書辦敲敲桌子,道:

“下一個。”

一個老農瑟瑟嗦嗦地走上前到:

“官爺??????”

“恩,你不是額們這裡人?”

“官爺,小老兒是魏州人,想問一下魏州是不是也能這樣?”

書辦把筆放下,道:

“魏州?這你要回去問田相公了。”

??????“嗖”

一支竹箭從兩名高聲大喊的衙役耳邊穿過,釘在大樹上,箭尾兀自搖擺不停。兩名衙役嚇得把銅鑼一扔,趴在地少,過了一會才爬起來,顫顫地喊道:

“別射箭。我們是來讀告示的,湖南觀察使韋大人有令,只要你們出山,往事概不追究。免除往年欠的舊稅,三年只收半年的賦稅??????”

“放狗屁,看箭!”

“別,別,我們走。”

兩名衙役趕緊把告示貼在大樹上,又把樹上的箭拔下來,道:

“拿着回去交差。”

連滾帶爬跑掉了。過了許久,從山坡上下來一個挾着弓箭的衣衫襤褸的人,揭下告示,本想一把撕碎,想想又停下了手,轉身回山上去了。

??????“二位大人,這是從汾河引來的水,您請嚐嚐。”

一名白髮蒼蒼的老兵將一碗水遞給李庸,身後盡是手拿工具林立的老兵,穿着舊的軍服。李庸轉遞給杜黃裳,杜黃裳嚐了一口道:

“甜是甜啊,就是老夫覺得涼啊!”

上下頓時一起大笑。李庸道:

“這是咱們河中開的第一條新渠啊!有了這條渠,這邊的千畝土地可就要變成良田了。招徠回來的流民照下官看,用不了三年,就能自給自足,站穩腳跟了。”

轉身對老兵道:

“皇甫敬是吧?你一把年紀,不去衙署當差,怎麼非要來修水利呢?”

皇甫敬道:

“大人您記得咱?大人,我們家可是世代的河工出身哪,這修河修渠,最在行了。”

李庸大笑道:

“好啊,這一隊人的頭目就是你了。下一條渠你也得給修好了。”

“謝大人!”

此時已是永貞三年三月,算來杜黃裳已經在出朝有三個多月。因爲去年平息晉陽危局的功勞,杜黃裳已經被加封爲邠國公,成爲李誦即位以來第一個被封國公的。李庸也被封爲樊縣侯。晉陽事平後,杜黃裳又改爲河中河東朔方天德宣慰安撫使,在阿迭光進的護衛下到河東朔方去了一下,在朔方和範希朝會面,瞭解朔方軍整編後的情況,並且巡視了邊防,一直到達天德軍。然後折回河東,在和河東同節度使嚴綬談了河東軍整編的問題後,又回到河中。

宰相巡邊已是多年未見,杜黃裳此次巡邊影響極大,不過人也清瘦了不少,故而李誦特旨讓杜黃裳在北都晉陽休養。視察完水利後,杜黃裳和李庸同車返回,杜黃裳道:

“建侯,這兩三年,兵要練好,糧草也要儲備好啊。”

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五)第一章 秋風第五十一章 自 戀(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財賦線到軍事線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三)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四)第五十九章 相州之行(三)第六章 鐵血悲情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四)第五十二章第十章第十六章 會戰(中)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遠 望第二章 乘他病,要他命第十八章 怎麼還不來呢?第十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下)第九十六章 命 運第二十一章 墮 落第六十九章 雞鳴狗盜第八十九章 無 言第四十九章 我還請你吃過飯呢第九十六章 築廁將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三)第三十二章 各有各話第三十七章 龍擡頭第十六章 會 戰(上)第四十一章 選 擇第三卷 第七章第一百一十章 戰,戰,戰!(中)第六章第十七章 攻不破的雄關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八)第二十四章 貞元二十一年的結束第二十二章 幕僚有話說第五十四章 難唸的經(求訂閱!)第三卷 第九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登 山第三十章 又看熱鬧又賺錢第一百章 陽 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五)第四十六章 於頔入朝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一)第三十四章第六十六章 暗流洶涌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第十章 近衛軍第十九章 報 紙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一)第五章 登樓望月第三十六章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雁行陣(上)第二十四章 雪 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廟號(一)第六十四章 烏鴉嘴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十)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遺詔(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三)第二十六章 內 部第六十五章 應 對第九十九章 魏博請降第一百零一章 比等死更壞的事第十八章 怎麼還不來呢?第七十四章 沙陀來了第五十七章 摟草就要打兔子第十六章 會 戰(上)第六十五章 水利與築城(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墮 落第四章 輿 論第三卷 第七章第七十四章 沙陀來了第四十章第六十一章 一張匯票第三十章 衝 陣第一章第八十一章 洛陽屋貴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一)第六十九章 中國式結局第八章第四十章第六十八章 晉陽危機(二)第二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十一)第三十五章 橐 鞬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活 着第二十六章 鹿頭關第四十九章第一百一十章 戰,戰,戰!(中)第十六章 恐懼與試探第一百二十六章 廟號(一)第四十四章 又狠又毒又臭又硬第十七章 攻不破的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