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頂 缸(求訂閱!)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太祖將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的大手筆一直爲史學家所津津樂道,但是如果史學家們的目光能向前移動近一千一百七十年,就會發現有一個更牛的手筆在靜靜地等待他們。

夏綏,西川和鎮海的勝利,裴均,於頔,張揞的入朝,高崇文請求調動,使得朝廷的空氣空前積極,空前陽光,許多官員說話也都習慣大聲了。我們說過,李吉甫是幹實事的人,幹實事的人總會在別人意想不到的時候整出點聲響來。輔佐太子搞淮西在完成前期計劃以後,騰出手來的李吉甫悶聲不響地提出了調整三十幾鎮節度使的令人咋舌的龐大計劃。

事實上從嚴礪移鎮開始,這個計劃已經在執行了,只是動作沒有這麼大,但是現在的情況讓李吉甫覺得不大搞一下對不起眼下的大好形勢。李吉甫說:

“陛下,天下方鎮四十八,州府二百九十五,縣千四百五十三。其鳳翔、鄜坊、邠寧、振武、涇原、銀夏、靈鹽、河東、易定、魏博、鎮冀、范陽、滄景、淮西、淄青等十五道七十一州不申戶口,眼下正合以大勝之勢,行非常之謀,鞏固既有之鎮。”

李吉甫這麼說是有底氣的,夏秋兩稅已經入庫,雖然免除了京畿,兩川的賦稅,但是憑藉鹽鐵茶酒專賣制度,朝廷主要的財賦來源地淮南各地依然提供了充足的賦稅。而且,十二月初的時候,柳宗元的奏章也到了長安,道出海一趟,盈利財貨預計達兩百萬緡,而且這還是由於在海上遭遇風Lang,損失了一條船的情況下。雖然這兩百萬緡要入內庫一百萬緡,要和宗室豪門分紅一百萬緡,但是隨船而來的各國商賈依然讓柳宗元暴收了一大筆稅,總額竟然比揚子院河陰院的庫存還要多一點。泉州作爲一個新興的港口,已經露出了讓人着迷的曙光。

朝臣們心知肚明,內庫的錢還是會拿出來用的,加上內庫的錢,這一年在朝廷消耗了大量軍費、遣散費和賞賜的前提下,還能有四百萬緡的盈餘,另外海貿的巨大前景又給朝廷上下帶來了巨大的信心,杭州廣州市舶使司擴大的提案已經上了議事日程。宰相們認爲,只要有一年時間沒有戰事,朝廷的財政收入有支持兩年戰爭的可能。

高崇文的請調讓李誦弄清了一件歷史上的謎案,那就是以廉潔著稱的高崇文爲什麼會晚節不保,搬空了西川的府庫。韋皋經營西川二十年,西川府庫中光成都就有錢糧二百多萬貫石,高崇文入成都秋毫無犯,但是出成都時搬空了府庫。許多人一直以爲是高崇文性格粗豪,想到了就動手,不去深究,李誦也是,但是李誦現在明白了,根源在他那寶貝太子身上。皇帝做壞事,大臣來頂缸啊!

李純說:

“父皇,兒臣對淮西的計劃已經完成,是按父皇的四面興兵,鐵壁合圍的方略做的。請父皇過目。”

李誦拿過來粗粗翻了幾頁,果然詳盡。李純解說道:

“兒臣本來打算把軍餉糧草放在行營,得父皇提醒,覺得還是分而置之比較好,所以兒臣想在洛陽,商州設置府庫,積蓄軍餉糧草。”

李誦點頭道:

“甚好。軍餉糧草從哪裡來,如何調運呢?”

歷史上李純討伐淮西的時候,把十幾道兵馬的軍餉全部放在河陰院,結果被李師道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險些被迫撤兵,所以李誦特地以便於發放運輸的名義提醒李純。李純見李誦問道,回答道:

“眼下朝廷雖然錢糧充足,但是眼下正在整編軍隊,這一兩年內所費必然不菲,所以暫時不能從太倉大規模調運錢糧,而吳少陽跋扈,隨時都會惹出事端,打仗沒有,小仗不斷,錢糧的儲備又不能沒有,也不能少,河陰院存儲的錢糧可以以整修東都的名義先調撥一部分到洛陽,另外兒臣以爲也應當向金商和山南集中部分錢糧。”

“太倉你不打算動,那從哪裡調運錢糧呢?”

李純卻不說話,李誦道:“但說無妨。”李純才說道:

“父皇,兒臣以爲西川富裕,府庫錢糧堆積如山,西川今年免稅,眼下已將近新年,馬上就可以再行徵收,兒臣可以將西川錢糧調運入山南金商。”

李誦道:

“荒謬!平西川時朕向蜀民許諾免除一年錢糧,且不動西川府庫分毫,現在你讓朕搬運錢糧,不是讓朕失信於民麼?”

李純面不改色道:

“父皇,眼下朝廷急需用錢,整軍,戰具,經營哪裡不要用呢?父皇曾經跟兒臣說,錢動起來纔是錢,眼看西川府庫如山,卻只能呆在府庫裡要爛了才取出來嗎?如今朝廷連平三藩,其他各鎮恐懼不敢妄動,正好乘此機會將西川錢糧調出,若到用時再調,只怕會有所不及。父皇,事急從權哪。”

李誦計較了半天,沉聲道:

“你說的也不無道理,如此一來朕只好失信於萬民了。”

李純道:

“父皇,您怎麼忘了高崇文呢?”

十二月,朝廷正式下詔,高崇文同平章事,充邠寧節度使、京西諸軍都統。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武元衡同平章事,充西川節度使。同時,新的東都留守也有了人選,完成了官員考覈標準的鄭餘慶以宰相身份出任洛陽尹,接替王紹經營洛陽。今年朝廷的勝利使得久不來朝的藩鎮紛紛派出使者來給李誦拜年,在來的使者裡,李誦最注意的是兩個人:從幽州來的劉總和從魏博來的田興。淮西也派出了使者入朝拜年送年貨。

不過,得到邸報的吳少誠還是笑道:

“朝廷還真看得起我吳少誠,南北不過數鎮之地,聚集了兩個宰相。”

第六章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六)第七章 (收推花)第八十三章 反 貪第五章(求收藏 鮮花)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三)第四十六章 於頔入朝第三章第八十一章 洛陽屋貴第七十三章 失敗的朝聖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一)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四)第三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登 山第二十九章 肉體消滅第五章 騾騎軍第十九章 報 紙第三十三章 格殺勿論第一百二十六章 廟號(一)第三十八章 大和尚有大計劃第一百一十章 戰,戰,戰!(上)第七十三章 前世恩怨第八章 又一個不開眼的第二十九章 肉體消滅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六)第十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十七章 投名狀第二章第二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四十四章 官和錢第四十四章 又狠又毒又臭又硬第八十六章 皇帝知我心第三卷 第十章第四十一章 選 擇第二章 高崇文第十九章 功虧一簣第三十七章 某是吳少陽第七十八章 幹 旱第七十三章 失敗的朝聖第九章 沒到三笑(泣血求訂閱)第五十九章 相州之行第六十三章 李孝忠第四十九章 預備役和給民夫發錢第四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雁行陣(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局(上)第一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十一)第九十八章 大王,大王!第九十五章 瘟 疫第四十一章 語言藝術第五十六章 天 雷第九章 迷信、海貿和大葬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六)第七十九章 死 地第八十三章 說不得第三十五章 橐 鞬第十九章 報 紙第一百一十章 戰,戰,戰!(中)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第七章 易 將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雁行陣(上)第三十五章 橐 鞬第三十四章 老魚入大海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二)第二十七章第一章第三十二章 潰 敗第十四章 學好普通話和爺們軍第三卷 第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八)第五十八章 出潼關記(三)第一百一十章 戰,戰,戰!(上)第十章第五十九章 相州之行(三)第五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二章 形式主義害死人第九章 沒到三笑(泣血求訂閱)第五十二章第六十七章 晉陽危機第二章 高崇文第一百一十章 戰,戰,戰!(中)第二十三章 孝子第五十一章 自 戀(求訂閱)第七十一章 沸 騰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十一)第九章 沒到三笑(泣血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陰謀(下)第四十六章 於頔入朝第一百零二章 定鄆州第五十二章 頂 缸(求訂閱!)第一百零八章 內舉不避親第四十一章 選 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