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魏博的救贖(下)

“四弟爲何辛苦拿下的土地要再拱手交回呢?若是這樣將士們未免不服。”

坐在王承元對面的王承簡驚訝道。王承宗卻是目光一閃卻又旋即黯淡下去。王承元道:

“當初我們的計劃是拿下貝州之後向朝廷獻禮如今朝廷已經得到了田興歸降的大禮咱們這小小貝州已經入不得朝廷諸公的眼了。淮西、淄青、魏博三戰打完封了一大批國公國侯像裴度相公貞元二十一年的時候不過是個縣尉如今才六年時間就已經進爵拜相朝野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紅如今可供人建功立業的不多了。可惜的是我們家就是這不多的中的一個。”

王承元的話裡似乎還帶有些對王承簡不識時務的譏誚讓王承簡不由得臉上掛不住。眼看王承簡要作王承宗冷哼了一聲道:

“什麼時候了你們還在這裡鬥嘴!”

王承簡這才把話從嘴邊咽回到了肚子裡。王承宗板下臉道:

“承元你也太輕狂了。”

王承元趕緊告了個罪王承簡才把氣消了。王承宗道:

“承簡承元也不是故意要氣你只是眼下的形勢對我們王家確實非常不利。王家的事情靠不得那幫牆頭草似的外人只能靠我們王家自己人承迪領軍在外只我們兄弟三人如何還窩裡鬥呢?”

見到王承簡也認了錯王承宗才罷休。王承宗喟然道:

“想大父(祖父指王武俊)本是契丹人靠着陣前反戈殺了李惟嶽(李寶臣之子割據叛亂被王武俊所殺)才得恆冀數州之地以自立居於中原。河朔三鎮以我家地盤最小勢力最弱如今魏博歸降幽州又與我家不和劉濟那老兒坐擁十餘萬精兵是寧肯歸朝也不肯相幫我家。我家三十年基業難道真的不能保全嗎?”

說罷竟然垂淚。王承簡也跟着嗚咽起來。王承元嘆了一口氣道:

“自保的辦法也不是沒有隻是這樣的話只撐得過一時撐不過一世。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呢?大兄真想保全我家基業小弟以爲還是趁早上表請求舉家入朝吧。”

王承簡道:

“承元你要讓我們到長安去低聲下氣看人家臉色過日子?”

王承元道:

“基業在人不在地盤只要我王家人在何愁不能打拼出另外一片基業來呢?”

見王承宗不表態王承元知道兄長依然留戀這份基業道:

“剛剛說的是上策還有中策就是遣使奉表入朝求割德、棣二州請刺史輸兩稅。朝廷大戰之後國力消耗極大眼下不肯妄動刀兵估計很有可能答應。朝廷答應之後我家立足恆州、冀州謹守臣道等待時局變化或許能夠恢復。只是這樣一來未免會給朝廷留下搖擺不定的印象將來即使入朝我家再想出頭也難了。下策是擁兵自重拒王師於門外。以四州之地抗衡天下百萬鐵甲即使能得勢一時也支持不了多久還能成全不少小人仇人這是必敗之策不需多言。”

王承迪道:

“我選中策走一步看一步未必沒有我家的機會。”

王承宗道:

“既然如此就準備上書吧。承元到時候少不得要你去一趟洛陽了。”

王承元心裡嘆息知道無法勸說王承宗起身道:

“承元一定盡心盡力。”

王承簡問道:

“那貝州如何辦呢?”

這纔是今晚的正題。王承元年紀尚輕能有如此見識已經不簡單瞭如何處理這麼複雜的難題還真是感覺很難。思來想去勉強說道:

“靜觀其變吧。”

王承宗和王承簡等人本來就不想把到罪的肉交出怎麼着這將來算賬的時候也是一樁軍功也就樂得王承元不反對。至於命令王承迪、王庭湊等人嚴加戒備自然不在話下。

洛陽明堂之內6贄奏道:

“陛下裴度密報在淄青被俘軍士中檢出數百夷人。”

“夷人?”

李誦驚訝道

“可是紅碧眼高鼻深目的夷人?”

這下輪到6贄驚訝了。6贄道:

“陛下差了世上哪裡有這樣的人?裴度奏報這些人是李師道從搜來的死士裴度審訊他們皆說自己是來自大海之上日出之處。”

李誦一愣小日本?6贄道:

“裴度疑心這些人是渤海人。”

所謂渤海人就是渤海郡國人渤海國(698年-926年)是唐朝時期以粟末靺鞨族爲主體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權。始建於公元698年(武則天聖曆元年)初稱“震國”。七年後(公元7o5年)歸附於唐王朝十五年後(公元713年)被冊封爲“渤海國”由於諧音也成爲北邵國與南面的南昭國相呼應。公元926年被契丹國所滅傳國十五世歷時229年。

此時正是渤海最強盛的時候佔據今東北大部、朝鮮半島北部及俄國沿日本海的部分地區等廣大地域。以吉林爲中心其疆域北至黑龍江中下游兩岸韃靼海峽沿岸及庫頁島東至日本海西到吉林與內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鮮之咸興附近。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餘縣。

雖然勢大但是渤海郡國依然爲唐朝屬國同時屬於唐羈縻州的一個其國王必須接受大唐冊封才屬合法而在接受大唐冊封的同時還得接受大唐忽汗州都督府的都督的任命另外還負有對大唐朝貢的義務。

“若真是渤海人事情想來壞在朝貢上了。”

李誦道。6贄微微躬身道:

“陛下聖明。”

自從有了押藩制度後渤海郡國的朝貢事務就一直由平盧節度使擔任。平盧內遷後押藩一職沒有改變渤海郡國改由海路朝貢也就是說六十幾年來渤海郡國的使臣以及朝貢根據程序必須從海上經過淄青然後再在淄青平盧節度使的安排下前往長安。

想明白了其中關係李誦道:

“淄青李家本是高句麗人而渤海郡國中高句麗遺民也佔據相當分量這六十年的數十次朝貢極有可能把雙方的關係迅拉近甚至李家極有可能和渤海國內某勢力互相勾結互爲同盟所以渤海纔會派人前來助戰。”

6贄道:

“臣也是這麼猜測的具體如何還要看裴相公審問的結果。”

6贄這是審慎的表現其實在他心中只怕已經鎖死了渤海。李誦問道:

“6相公如果真是渤海派人前來該如何處置?”

6贄道:

“若果真如此陛下要作長遠謀劃了。臣專心內政外事更多的是留心西邊南邊對遼東所知不多。但是也知道這渤海國大家(姓大)從大祚榮起就是叛唐逃亡北方自立的中宗時才重新歸附。玄宗皇帝曾想謀之但其國太遠謀之不易。安史之亂後大唐對草原各部幾無威懾這渤海雖然常常來朝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次如果查實足見渤海不會滿足於偏安一方。遼東沃野千里無論誰得之都將是中原極大的威脅前隋煬帝三伐高句麗我朝太宗高宗盡數十年心力都是爲此。臣以爲陛下應當儘早謀劃此事。”

瞧6贄這架勢即使渤海沒參與此事將來國力許可也是容不得他了。李誦道:

“6相公所言深得我心。”

君臣相顧大笑。

大隋到大唐數次征伐高句麗無數漢家好兒郎不得馬革裹屍還鄉所取得的戰果僅僅是讓新羅統一朝鮮半島粟末靺鞨人稱雄北疆嗎?

不當然絕不是!

李誦道:

“着糧秣統計司現在就着手往渤海還有新羅滲透吧。要注意在大唐境內的渤海學子還有商賈。”

6贄道:

“臣遵旨。”

李誦道:

“那劉悟的行程安排怎麼樣了?朕倒是想迫不及待地想見見這個反覆無常的劉父呢。”

李誦的想法是好的不過比劉悟還要先來的是一條戰報。田興率領魏博精銳乘夜奇襲貝州奪回了王承迪和王承迪剛剛佔領的貝州成德兵夜裡遇襲譁然驚恐一萬人逃回去的只有不到一千人。田興上書稱“臣今日始敢稱魏博完璧入朝”而王承宗彈劾田興襲擊官軍包藏禍心。

第49章 我還請你吃過飯呢第92章 蓄 勢第15章 劍門關(下)第88章 聶隱娘第63章 李老太爺第13章 危局第42章 還是淮西第118章 暗流(下)第三十八章第124章 霜晨月(二)第22章 圍 城第2章 高崇文第66章 暗流洶涌第124章 霜晨月(五)第120章 交 鋒(二)第57章 結束與開始第114章 隱 憂第三卷第十四章第102章 定鄆州第44章 又狠又毒又臭又硬第1章 秋風第三十五章第16章 會 戰(上)第10章 近衛軍第61章 一張匯票第59章 相州之行第84章 別了,《琵琶行》第8章 捉生 劫營第四十七章第17章 棄 子第36章 雪夜狂奔第三卷第二十五章第123章 八聲甘州(七)第56章 天 雷第62章 冬雷震震第82章 曹 州第106章 魏博的救贖(下)第25章 各有算盤第15章 劍門關(下)第93章 蹊 蹺第54章 難唸的經第15章 劍門關(上)第九章第四十五章第122章 河州攻略(二)第10章 近衛軍第125章 玉門雪(一)第25章 永貞元年的開始第18章 怎麼還不來呢?第三章第58章 出潼關記(一)第16章 會 戰(上)第49章 預備役和給民夫發錢第31章 突 破第74章 遇 險第124章 霜晨月(九)第123章 八聲甘州(四)第55章 甜心?田興!第126章 廟號(一)第26章 內 部第三卷第二十章第120章 交 鋒(六)第72章 長恨歌第74章 沙陀來了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11章 炮灰 光棍第65章 水利與築城第16章 恐懼與試探第16章 會 戰(上)第65章 水利與築城第108章 內舉不避親第61章 黃河的水真清啊!第四十八章第110章 戰,戰,戰!(中)第四十五章第17章 棄 子第32章 潰 敗第123章 八聲甘州(四)第98章 大王,大王!第122章 河州攻略(四)第59章 相州之行(二)第2章 乘他病,要他命第59章 相州之行(三)第125章 玉門雪(八)第125章 玉門雪(十七)第17章 攻不破的雄關第三卷第十三章第65章 應 對第三十二章第103章 內訌 默契第53章 獅子大開口第17章 棄 子第三卷第二十三章第122章 河州攻略(七)第123章 八聲甘州(二)第35章 萬勝堆第19章 功虧一簣第22章 圍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