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泰

蘇白很興奮,只要李世民允許自己建立情報網就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可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流傳千年的真理!大唐現在最快的就是信鴿,自己要在上面多加一樣!驛站!

大唐是有官驛,偏遠地區卻沒有,自己要做的就是打通全大唐的道路,做到有人的地方就是有路,有路的地方就有驛站!只要建立好了這種驛站,歷時還可以用驛站發展出錢莊等等功能,匯通大唐!

現在前期的資金是一個問題,自己所有的錢都用來買糧食和修路了,要想籌備驛站的錢,還是要想想辦法,這件事情,蘇白不打算找任何人蔘與,純粹掌握在自己手裡才放心!

十年的時間,驛站鋪設完畢,自己帶的一批人也應該成長起來了,到時候自己的情報網就算完成了,目標五十里一驛,八百里加急不死人與馬!

上午的蘇白有些心不在焉,還被孔先生打了手板,他的腦袋裡全部在想這些天在書院看的地理書,在大腦裡面規劃道路,之間的距離,修路和搭建驛站的成本。

修路是不可能的,光是維護這一方面就不是蘇白能維護的起的,這種事情還是需要國家出頭纔可以。

等到中午吃飯休息的時間,蘇白一手拿着一個饅頭,一手拿着地理書,就着知識吃飯,好像饅頭都美味了起來。李承乾望着這個有些瘋魔的朋友長長嘆氣。

自己想要幫他做些什麼,卻感覺自己跟不上他的思路,這讓一向自詡聰明人的李承乾有些鬱悶。

“大哥!聽說你天天在這御書房吃午飯,小弟也來湊湊熱鬧”

李承乾正鬱悶呢,外面響起一個孩子的聲音,聽到聲音李承乾不由面露喜色,這聲音他很熟悉,正是他弟弟李泰的聲音!二人現在還遠遠沒達到後來那種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程度,兩人年齡只差一歲,現在還是能玩到一起去的。

“青雀,你怎麼有空來哥哥這裡了,你先生呢?”李泰笑了兩聲道:“昨日聽傳喚太監說哥哥這兩日中午之時,總會來御書房用膳,我就想來瞧瞧了,哥哥可是發現什麼有趣之事了?說與弟弟一聽可好?”

李承乾笑道:“哪裡有什麼趣事,我也是陪人來此地而已”。李泰今年不過八歲,身體就已經要往球的發展了,一副營養過剩的模樣。

李泰伸出小胖手,拿過李承乾帶來的一個青果啃了一口道:“是誰?居然能讓哥哥你一連陪伴兩日?”,李承乾一怒嘴道:“吶,就是他,鄠縣縣男,王丑牛,王文曲!”。李泰順着一看,就見蘇白同時雙手各自拿了一本書,這面看一眼,那面看一眼,然後同時翻頁,速度那叫一個快啊。

李泰摸摸自己腦袋道:“哥哥,他在幹什麼啊?”,李承乾看他吃的開心,自己也拿一個青果,咬了一口好懸酸掉牙,再看看若無其事的李泰,默默的放下手中青果道:“他在看書啊”。

李泰一臉我還小,你不要騙我的模樣道:“誰家看書能這麼看啊,他怕是連上面的文字都沒看清就翻頁了吧”,李承乾搖頭道:“不,他跟咱們不一樣,他是妖孽!”

“妖孽?”

李承乾點點頭道:“沒錯!他是妖孽!”

“可是先生不說國之將亡,必出妖孽嗎?難道我大唐要亡國不成?”

李承乾一把捂住弟弟的嘴道:“可別瞎說!我大唐怎會亡國?這和書上寫的妖孽不同,丑牛是好妖孽!”,李泰天資聰慧,聽哥哥的話明白過來,哥哥說他是個妖孽,是指他妖孽的天資!

“他這樣就算是看過了?”李泰有些不可思議,什麼人能按照這種速度看書?

李承乾點點頭道:“不光是看過了,而且還全背下來了!”李泰不信道:“世上怎會有記性好到如此之人”,李承乾笑道:“不信的話等他看完,你挑任何一段,他都能給你完完整整的背下來”

李泰看哥哥那種認真的眼神,覺得哥哥說的應該是真的,可是世界上真有這種人嗎?一目十行?他這一目二十行也不止啊!

蘇白根本就沒發現御書房內多了一個人,正手捧着地理書看的用心。雙管齊下,幾分鐘兩本書就已經全部印在了腦海,看完以後,把書放回原處,在書架上再次拿下兩本翻閱。

李泰還沒來得及叫住蘇白,蘇白就在一次暢遊在書籍的海洋,腦海中關於大唐的地圖更加完善,大唐的每一條河流,道路,每一座城池,高山,都飛快在蘇白腦海裡構建出圖形。

等到蘇白第三次換書的時候,李泰終於找到機會把蘇白攔了下來,蘇白剛放好書籍,正打算在拿兩本的時候,一隻小胖手伸了出來,唰的一聲搶走了書,蘇白疑惑的擡起頭,就看見了李泰還有些嬰兒肥的小臉,正一臉嚴肅的盯着蘇白。

蘇白心道這是誰家的小孩,隨後反應過來,在皇宮內還能出現在御書房的人,你說是誰家的小孩?蘇白轉頭看向李承乾,想讓李承乾給自己介紹一下,李承乾笑道:“這是我弟弟,魏王李泰”。

蘇白眼睛下意識一眯,李泰!唐太祖親封的魏王!王爺也是分等級的,尋常王子不過是從一品的郡王,而他直接封爲正一品的魏王!可見他的得寵,最後皇位之所以沒落到他的頭上,是因爲李世民給他的罪過,奪嫡!

爲了讓剩下的皇子平平安安的,反而是把皇位傳給了誰都沒在意的小不點,李治手裡!

“不知魏王殿下有何指教?”蘇白很疑惑,自己也不認識他啊,來找自己幹什麼?

“聽說你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本事?”,蘇白明白了,肯定是看自己這麼看書,過來驗明真假的,蘇白直接搖頭道:“沒有!我從來沒有這種本事!”。

李承乾和李泰同時傻眼了,蘇白就要拿書繼續看,李泰小胖手一按道:“那,那你剛纔在看什麼?”蘇白笑道:“剛纔看着玩呢,想看看書裡面有沒有蟲子”

李承乾愣住了,結結巴巴問道:“醜,丑牛莫鬧,你剛纔不是在讀書嗎?”,蘇白搖頭道:“誰讀書能這麼快?我剛纔就是在找蟲子”。

李承乾都快哭了,這樣李泰肯定覺得自己在騙他啊!

果然,李泰看向李承乾的眼神不對勁了,李承乾都要急哭了,他一直可都是一個好大哥啊,怎麼能受得了這種委屈啊。

“丑牛賢弟莫鬧,快告訴青雀你在讀書對不對?”看李承乾那眼淚汪汪的小眼神,蘇白無語了,怎麼這麼不經逗呢,無語的點點頭道:“確實,我剛纔是在看書”。

李承乾緊忙道:“青雀你看,我就說他剛纔在看書吧”,李泰不信道:“你剛纔看的是哪一本書?”,蘇白就知道他是要考自己了。

蘇白伸手指着書架道:“這本書開始,一直到那裡!”蘇白伸手指了指書架開頭的地方道:“你抽出來任意一本書,翻到任意一頁,念前十個字”。

李泰聽話的拿出來一本書道:“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出自《中庸》第一篇,這是不是有些太簡單了?”

李泰剛唸了兩句,後面的內容就被蘇白唸了出來,李泰一想也是,四書五經自己都開始學了,是有點簡單。於是又在上面找了一本《唐城》,誰知道剛唸了沒到五個字,蘇白就把剩下的文字都念了出來。

李泰這下子是服氣了,沒想到他還真是過目不忘啊。

李承乾得意道:“怎麼樣青雀,爲兄沒有騙你吧,我就說他是個妖孽”。蘇白眼角一抽,妖孽在大唐可不是什麼好詞啊。李泰雙目放光問道:“你是怎麼做到的?”。

蘇白問道:“什麼怎麼做到的?”,李泰一臉小星星問道:“怎麼做到過目不忘的,我也想要有這種能力”。蘇白輕笑一聲道:“天生的”。

李泰癟着嘴,顯然對這個回答很不滿意。

蘇白一笑,也沒有在意,隨手繼續拿下來兩本書看了起來,午休的時間可是很寶貴的,自己哪裡有時間陪他玩,過不了多久就要繼續上課了。

李泰把吃了一半的青果丟到一邊,看着蘇白繼續一手一本書,雙眼掃過直接就翻頁,看的有些目瞪口呆。

李泰是個真正的聰明人,腦子很好使,要不然也不會在貞觀十五年編寫成《括地誌》這本奇書。聰明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愛琢磨,而且還都很好奇。

看着蘇白翻書,李泰好奇起來,爲什麼同樣是人,有人能過目不忘,有人就不行呢?

第四十九章 初見程咬金第九章 說書第四百四十九章 衝府第三百九十二章 百萬聲望值第一百九十六章 貞觀三年第三百三十四章 勝!第二百零九章 白玉樓第二百四十九章 兄弟交談第一百七十五章 論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貞觀十年第九十九章 微服第四百六十章 魏王借錢第九十九章 微服第十二章 做湯第一百七十三章 疑惑第四百三十九章 意外第二百七十九章 宴罷第七十四章 即將上任第九十四章 土豆第二百零五章 回封地第五章 趙程氏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安一日第一百九十五章 開窯第一百章 接觸第三百一十章 蘇白的三份禮物第三百八十一章 無聲處第一百一十七章 蝗災進行時第五百四十九章 僵持第五十五章 曲轅犁第二百零九章 白玉樓第四百三十二章 意外第三百八十五章 唐雎第三百九十章 去明德第五十九章 獻犁第二百一十七章 魏徵第二百一十五章 立正殿第五百三十六章 樓內第一百五十四章 定遠將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雪第五百三十一章 貞觀十一年第四百四十五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消息傳出第十八章 郭大人到第三百五十九章 張忠第四百二十章 退婚第四百一十四章 皇宮夜話第五百四十一章 古月第五百三十七章 虢王李鳳第四百二十八章 缺口第二百八十七章 消息回京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至突厥第五百七十六章 年號建業!第八十五章 二指山第二百九十章 邱公公第一百零七章 變故第二百四十六章 太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會面第四百三十九章 意外第三百一十四章 至登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登門第四百三十章 無雙侯的弟子們第四百六十五章 殺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購蝗蟲第三十七章 《畫皮》的效果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要兩千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初見海龍盜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一十章 除妖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泰第十四章 赴宴第三百八十八章 上朝第五百三十七章 虢王李鳳第七十七章 未微服私訪第四百八十章 閒來無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尋找內奸第一百三十八章 情報網第五百六十章 滅殺第五百二十章 等待第四百六十五章 殺第五十八章 拜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程府夜話第二十五章 好感光環第三百五十七章 清醒第四百六十八章 鄠縣第二百七十九章 宴罷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安一日第四百九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二百三十章 鬼王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陸遠第四十一章 開宴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承乾入宮第二百八十章 回封地第五百七十七章 洛陽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雙侯!第七十五章 程家部曲第四十九章 初見程咬金第五百二十九章 線索第二百五十二章 軍中玄衛第五章 趙程氏第三百八十八章 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