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終章之天下歸一

隨着安祿山領安定軍在南周腹地肆虐,最先崩潰的是滇緬。.

滇緬一帶在武帝時期,就被納入大唐國土,隨着楊碩謀反武瞾登基,滇緬最終投降南周。

可滇緬畢竟距離南京太遠,南周建國以來又一直忙着北伐,沒能夠對滇緬進行有效的統治,導致當地土著的反抗規模越來越大。

土著的反抗的目的,是想復國,滇緬一帶本是效果無數,楊廣後期盡數被滅,現在看到大唐分裂,一心復國的土著們自然趁勢而起。

僕固懷恩率兵攻打滇緬,有些土著妄圖渾水摸魚,暗中相助唐軍伏擊周軍,開城獻關,妄圖禍水東引,讓唐軍儘早攻下滇緬而後北上雲貴一帶繼續與周軍交戰,那樣他們就有充足的時間復國了。

可惜僕固懷恩識破了他們的意圖,假意答應在先,藉助當地土著力量三敗高仙芝,便是南周引以爲豪的玄甲精騎,也因戰馬被當地土著下了毒藥而戰力盡失,最終僕固懷恩將周軍趕了出去收復滇緬一帶,高仙芝領潰兵敗退雲貴集結防守,同時上奏南周朝廷,請求援兵。

攻克了滇緬的僕固懷恩,並未着急攻打雲貴,早在發兵之前,楊平安就有過吩咐,告訴他對付滇緬土著之策。

人口大遷徙,這是楊平安所想到的,解決土著反抗的最好手段。

僕固懷恩先領兵整頓滇緬,然後按軍功將土地分封給手下將士,這就相當於把西域人遷移到了滇緬一帶,與當地土著融合。

然後開始治理滇緬,並不着急攻打雲貴,雖然會給南周援兵機會,失去一鼓作氣攻克雲貴的機會,但卻能夠減輕在南周腹地活動的安定軍的壓力,而且也能夠使得西域人更好的融入滇緬,並且提升他們的忠心,振奮軍心。

一心復國的土著發現自己被騙勃然大怒,立刻組織人手對唐軍展開攻擊和騷擾,早有防備的僕固懷恩輕鬆應對,而且剛剛分到了土地的手下將士爲了保護自己的土地也是格外用命,因此土著的反擊很快就被平息。

大批土著皇室後裔被殺,更多的土著被俘。

對於這些被俘的土著,僕固懷恩把他們組建了祈活軍,直言他們謀反本應處死,但大唐皇帝仁慈,所以再給他們一個機會。

將他們組建成軍,只要立下足夠軍功,不但能免死,更能夠向西域人一樣,封百戶得土地。

同時在治理滇緬一帶時,僕固懷恩約束兵馬,對當地百姓秋毫無犯,東都又派遣了大批剛剛中舉的年輕官員抵達滇緬,與當地官員聯手治理滇緬。

滇緬太過荒涼,相對中原來說,那絕對算是荒夷不毛之地,在官場浸淫時間長的官員,自然都不願去,去了只怕也會認爲是被貶,搞不好破罐子破摔。

但年輕官員不同,尤其是平民百姓通過科舉高中的官員,他們品秩低,又沒有勢力後臺,去了滇緬還能夠主政一方,將自身才華展現,不用擔心被上級欺壓嫉妒。

若是做得好,綻放出耀眼光芒,很容易就被朝廷看到,從而調回東都委以重任。

這是楊平安對這些被外放滇緬爲官的年輕進士們的許諾,也激起了這些人的鬥志。

有想要一展抱負的官員治理,又有僕固懷恩的大軍坐鎮,隨着那些想要復國的土著遺老遺少被殺的越來越多,滇緬逐漸進入了發展階段。

僕固懷恩在滇緬坐鎮足足一年,這讓南周猛然醒悟自己中計,南周已經在雲貴一帶集結書十萬大軍,嚴防僕固懷恩領兵進犯,這導致南周腹地的安定軍面臨壓力減小,而且活動空間擴大。

在這之前,由於周軍對安定軍加大力度圍剿,安定軍兵馬一度減少到不足三萬,更是幾乎沒有藏身之地。

多次遇險,若非憑藉安祿山對危險的卓越嗅覺,幾度在周軍包圍合攏之前殺出去,只怕安定軍早就被滅了。

就這樣,在僕固懷恩攻克滇緬之前,安定軍也成了喪家之犬,最後搶了處水寨,躲了進去。

等到南周集結兵馬屯守雲貴後,安定軍又開始活動了,而且一路上征討江南匪寨以增加兵力,而後一路南下,似乎要攻打南周海外貿易的重要城市泉州。

泉州是南周海外貿易的重要城市,每年爲國庫提供大量的稅音,朝廷商船也是從這裡起航,若是泉州被克,那對南周的經濟來說,絕對是不小的打擊。

南周慌忙在國內抽調兵馬,想要阻擋南下的安定軍,可哪隻安祿山虛晃一槍,待到周軍在南方集結大量兵馬想要阻截他時,他突然領兵北上,一路疾行,七戰七捷,三次跳出周軍包圍,竟是向南京攻來。

通過以戰養戰的方式,這時的安定軍已經擴充到八萬人之衆,雖然戰力大打折扣,但勝在人數衆多,面對一些小縣郡,幾乎不用打,只憑人數就將守城官員嚇的或逃或降。

安定軍逼近南京,令得南周朝野震驚。

武瞾倒是還能鎮靜,可朝中不少官員卻開始慌了,安定軍在南周境內活躍超過一年之久,他們對這隻兵馬的戰鬥力很是瞭解,這不是一支可以輕易擊潰的部隊,而且名不見經傳的領兵將領安祿山之難纏,也讓與他對陣的南周將領頭疼不已。

安祿山是什麼人,一個地位低下的純種胡人,當年在薛家軍時,只是一個人人欺辱的小小火頭軍。

可現在呢,自從他跟隨楊平安後,竟逐漸展現出卓越特異的領兵才能。

天命者到底是天命者啊,知天機,曉天明,有他在就不怕明珠蒙塵,哪怕是糞坑裡的金子,也能夠立刻綻放出光芒。

想想當年武帝時期的天命者,所組建的天策府內,那些文臣武將,有幾多都是擢於微末之間。

有天命者在,這天下,遲早是大唐的天下啊。

有這種想法的,不僅僅是南周官員,就連武瞾都曾動搖過。

又是一年春暖花開時,早朝散後,楊平安陪着楊福處理了朝政,與內閣三相針對部分地區春汛做出了安排,又陪着蘇敏好一番春花秋月,一家三口在皇宮共進午餐,這才返回他的駙馬府。

他已經與蘇佳完婚了,府中多個女人,幸虧有老蘇頭教他的那套固本培元的功法,不然身體還真吃不消。

上午陪蘇敏楊福,下午陪自己的嬌妻美眷在東都城內遊玩踏春。

等到晚上回府,一大家人準備吃午飯時,忽然管家高力士來報,說是鄧維和謝天成求見。

楊國忠如今已經能夠掌控龍衛了,因此高力士便不再適合留在宮中,留在龍衛。

事實上他也不願給楊國忠當副手,太受氣了,楊平安提出讓他來駙馬府當管家,他立刻答應了。

別小瞧這個管家,宰相門前還七品官呢,何況楊平安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師,還是天命者。

高力士樂意在楊平安身邊伺候,這樣他的地位不減反增,以楊國忠爲例,自打高力士當了駙馬府管家,楊國忠再不敢想以前那般欺負他了。

反倒是他,不時將聽來的楊國忠、李林甫二人誤作非爲行徑稟報楊平安,引得楊平安隔上一段時間就對楊國忠和李林甫叫到府中喝斥一番。

楊平安也希望高力士在自己視線之中,因爲高力士知道的太多。

晚飯時分,高力士來報,說是鄧維、謝天成求見,楊平安在書房見他們,沒想到卻見到了五個人。

除了鄧維和謝天成之外,還有風塵僕僕的冬兒,以及冬兒身邊兩個六七歲的孩童。

“冬兒。”見到冬兒,楊平安心中大喜,自己來到古代的第一個女人,與自己分離最久的女人,令自己這幾年一直朝思暮想牽腸掛肚的女人,終於回來了。

可冬兒的頭一句話,就讓楊平安張大了嘴巴:“這就是你們的爹,快叫爹。”

冬兒從南京回來了,還帶回來楊平安的一對子女,男孩是武瞾所生,女孩是冬兒所出,都是楊平安的子女。

她一個弱女子,帶着連個孩童,在天策衛的暗中保護下,從南京回到了洛陽。

由於當今的洛陽,已經沒有天策衛活動的土壤,因此保護她們的天策衛並未進城。

冬兒帶着兩個孩童進城後,陌生的面孔立刻引起了城內“黑社會”的注意,連城內百姓都知道,只要發現天策衛,朝廷便有重獎,因此東都百姓很關注陌生人。

東都“黑社會”發現了冬兒三人,立刻有人盯梢有人稟報鄧維和謝天成,鄧謝二人如今已經是東都地下世界的王者,聽聞這個陌生臉孔還帶着兩個六七歲的孩童,頓覺奇怪。

難道天策衛爲了成功混入東都,又玩出新手段了。

好奇之下,他倆去看了個究竟,結果認出了冬兒,剛忙將冬兒三人帶到了駙馬府。

冬兒此番回東都,是武瞾特意讓她回去的,她本不想走,但武瞾執意,並且讓她將兩個孩子都帶回楊平安身邊。

本來麼,這對孩童都是楊平安的骨肉,長這麼大了也理應讓他們見見親爹了。

這是武瞾的藉口,可蕙質蘭心的冬兒卻從武瞾這段時間的蛛絲馬跡中,察覺武瞾最近的心情很不好,將兩個孩童送回東都,只怕是做了最壞的打算。

楊平安又何嘗不知。

若無意外,南周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論國力南周遜於北唐,南周的優勢就在於暗中的天策衛,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天策衛由暗轉明,以往安插在東都的細作全部暴露,他楊平安又有法子防止天策衛再度向洛陽滲透,這使得天策衛的情報系統再無開戰之前時的威力。

而且天命者的身份,對天策衛影響較大,隨着北唐國內平定,可以集中更多的力量攻打南周。

而南周建國名不正言不順,武瞾登基更是讓這一點達到了頂峰,南周官員,大都以前是北唐官員,真正精忠報國的只是少數,楊平安又以安祿山爲奇兵,在南周境內騷擾,南周的敗亡在諸多因素匯合下,已初見端倪。

武瞾縱有天策衛在手,面對就快變得千瘡萬孔的南周,也沒有太多的手段起死回生。

所以武瞾讓冬兒將兩個孩童送回東都,送到楊平安身邊,哪怕將來南周敗亡,她戰死當場,至少孩子是無辜的。

“相公,你要救救曌兒姐姐啊。”與武瞾相處多年的冬兒,二人之間姐妹情深,很是爲武瞾擔心。

“是啊相公,你不是說過,你會一輩子保護你的女人麼,雖然她是南周君主,可也是你的女人啊。”

“相公,主上對你情深,你一定要救她啊。”

聞訊趕來的貞娘、謝阿蠻也吩咐開口求情。

冬兒與謝阿蠻相識,與蘇佳的關係也很好,因此很容易融入到楊平安的後宮中去。

她的哀求,引得諸女心軟,紛紛開口,在貞娘、謝阿蠻之後,蘇佳、楊玉環也替武瞾求情,便是曾與南周交戰的薛玉鳳,都忍不住表態,將來滅了南周後,沒必要殺了武瞾,完全可以將她接回來。

反正她們姐妹這麼多人,再多一個也不算多。

“曌兒,你這是要破釜一戰啊。”

楊平安能體會到武瞾的心情,將兒子送回他身邊,爲的就是再無牽掛與北唐傾力一戰。

天命後人vs天命者,楊平安心中苦笑。

爲此他專門找到了老蘇頭,希望他能夠先行趕往南京,待到南京城破之日,先一步劫走武瞾,秘密帶回東京駙馬府。

至於人手,龍衛影衛隨老蘇頭選擇。

老蘇頭現在也算是皇帝外公了,對被北唐的將來也是格外關注,這幾年來,看到北唐國力蒸蒸日上,看到外孫楊福的快速成長,看到戰事越來越有利於北唐,他也是老懷安慰。

對於楊平安的請求,他沒有遲疑便答應下來。

不說他以前就曾有過承諾,只說蘇家先祖蘇定方與武家先祖之間的緣分,以及武家先祖對蘇定方的知遇之恩,他就不能坐視武瞾身死。

不過在選擇人手方面,着實出乎了楊平安的意料,老蘇頭不要龍衛影衛,要楊平安的虎賁軍。

龍衛影衛戰力猶在,只是在楊國忠與李林甫的手上,漸漸開始衰退。

影衛還好說,李林甫的性格倒也符合影衛監察、刺探的指責,只是影衛的人品受到了極大影響,龍衛就更不用說了,幾乎成爲楊國忠充點門面的裝飾。

反倒是五千虎賁,依然保持着在揚州征戰時期的本色,他們對如今得來不易的生活尤爲重視,對楊平安格外感激,對楊平安的命令堅定執行,成爲東都城內最強悍的一股戰力。

老蘇頭早就發現了這一點,於是在龍衛、影衛還沒有被李楊二**害之前,便將其中一些人品、能力皆屬上乘的人抽調出來,從新組成了龍影衛,並加以訓練專門保護皇帝楊睿。

龍衛影衛的敗亡,是楊平安有意爲之,龍衛護楊睿,影衛被蕭太師掌管,長達十年之久,楊平安不敢肯定這中間還有沒有死硬分子,不如散了好了,他可以重建一個組織,取代龍衛影衛,例如虎賁軍。

從這一點來說,楊國忠和李林甫還是有着不小的作用的。

老蘇頭將龍影衛留在東都保護楊福,從虎賁軍中抽調數百人,喬裝趕赴江南潛入南京。

戰爭還在繼續。

幾乎是同一時間,北唐多路兵馬同時加緊猛攻。

安祿山領安定軍,以無恥詐敗的方式攻克杭州,直逼南京,這是安定軍第一次在攻下南周城池後,並不席捲城池立刻撤退,而是加固城防囤積糧草,做出一副堅守戰模樣,也預示着北唐將對南周展開最後一擊。

薛嵩自泰興出兵,猛攻江陰。

郭子儀親令大軍,收復和州大部,與南周主力李光弼部隔江對望。

僕固懷恩出滇緬,以祈活軍爲先鋒,攻入雲貴,與高仙芝帶領的南周兵馬展開殘酷激烈的攻防戰。

封常清趁勢遣一偏是繞過川蜀偷襲雲貴,同時領兵牽制川蜀周軍主力,令其無法支援雲貴的高仙芝。

南周官員越來越多偷偷上書北唐,表示自己忠心不變,只是迫於時勢不得不成爲南周臣子,但他們願意在暗中相助北唐兵馬,以求將功贖罪。

南周已經被逼入絕境,但卻爆發出驚人韌性,各路兵馬苦苦支撐,讓唐軍再難進一步。

便是安祿山,派兵攻打杭州周圍縣郡,也被一小縣縣尉施計以弱勝強。

爲儘快結束這場戰爭,楊平安以以前虎賁爲護衛,火速趕往川蜀,密會顏氏兄弟,憑天命者身法,以天下大義,百姓深受戰火疾苦爲由,加上北唐如今國勢與南周相比較,終是說服了顏氏兄弟。

顏氏兄弟投誠,將整個川蜀獻給北唐,自此南周西大門徹底打開,雲貴高仙芝大軍成爲孤軍。

顏氏兄弟投誠後,並不願與天策爲敵,因此跟隨楊平安一同返回了東都。

封常清收復川蜀後,假意摔大軍南下與僕固懷恩大軍配合夾擊高仙芝,只留下少量兵力防守川蜀。

李光弼反覆在三,最終下定決心,抽調大軍偷襲川蜀,爭取儘快收復川蜀,解救高仙芝。

雖然他知道這有可能是封常清的計策,可他沒有選擇,若是川蜀不能收回,等到高仙芝戰敗,雲貴落入北唐手中,南周智慧滅亡的更快。

最終他還是中計了,派出的兵馬被封常清伏擊,大敗而回,虛張聲勢以求迷惑對岸郭子儀的計策也被郭子儀看穿,趁機渡江猛攻,搶下了數個渡口,並最終守住了三個。

守住三個渡口,這就使得北唐大軍能夠源源不斷渡江,而南京據此不到三天路程。

南周朝野震動,急調兵馬增援李光弼,力求奪回渡口,將唐軍趕回江北。

可這時薛嵩加大了對江陰的攻擊,而封常清分兵兩路,一路南下雲貴,與之前的偏師匯合,配合僕固懷恩夾擊高仙芝大軍,自己則帶另一路兵馬東進,配合郭子儀攻打李光弼。

與此同時,安祿山放棄杭州,帶領以擴充至十萬兵馬的安定軍,直撲南京。

南周終於從全線告急演變成爲北唐的四面開花。

開元七年冬,高仙芝兵敗被俘,北唐收復雲貴。

開元八年春,薛嵩攻克江陰。

開元八年夏,堅守荊襄一帶的李光弼戰敗,欲拔劍自刎被身邊將領打昏逃回南京。

開元八年秋,北唐多路兵馬圍困南京封鎖江面,南京成爲孤城。

隨着南周各地被收復又或投降,南周名存實亡,僅剩孤城南京。

開元八年冬初,南京城破,皇宮失火,南周皇帝武瞾失蹤,疑爲**身亡。

自此南周煙消雲散,大唐一統天下,戰火平息進入安定階段,百姓終於可以不再遭受戰火襲擾。

經過楊平安以及諸女長達一個月的開導勸說,武瞾終於想通,放棄了先祖的遺願,甘心做一個賢妻良母,在家相夫教子。

八年後,楊福加冠成人,楊平安將手中權力全部交出,欲攜衆美隱居偃師,被楊福所攔。

隨着楊福的長大,並且展現出明君潛力後,朝中不少官員都擔心明君與權臣之間的碰撞,會給剛剛安定不久的大唐江山帶來災難。

令他們難以想象的是,楊平安並不戀權,而楊福對楊平安情深意重,執意不肯讓他辭官,連楊平安都想不明白。

後來還是蘇敏說出了內情,原來是她在幾年前,將楊福的身世全部告訴了他。

前幾年,處於青少年時期的楊福,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叛逆心理,加上宮中有傳言說,楊平安與蘇太后有染,讓他對楊平安態度大變。

蘇敏擔心他們父子相仇,便找了個機會將真相告訴了楊福,楊福的成長,一直伴隨着他身世的傳言,當他得知自己真正身世,更是知道了他是天命後人後,雖然震驚,但沒過幾天就接受了。

對於他來說,他是皇帝,他爹楊平安一直用心輔佐他就足夠了。

血緣的確定,再度勾起了他年幼時的回憶,與楊平安在一起的骨肉之情,他也理解了有關太后與楊平安有染的傳聞。

因此他不願楊平安離開,因爲那樣的話,離開的不僅是楊平安,還有他娘蘇敏,他所有的親人都會離開他。

並未經歷過爭奪皇位是勾心鬥角的楊福,沒有培養出六親不認的鐵石心腸,因此他不准許楊平安離開東都。

他封楊平安爲安國公,在洛陽東郊興建安國公府,給楊平安頤養天年……雖然現在還早了點。

同時在安國公府旁邊興建皇宮別苑,以供蘇太后再次修養,實則是給二人相見的機會。

自此大唐隱患盡消除,楊平安攜衆美過上了他一直想要的悠哉生活。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292章 五百精兵剿流寇第234章 天下第一天策衛第169章 一曲古箏扭頹局第231章 再遇故人打出手第128章 楊平安二氣薛嵩第334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104章 被抱大腿第23章 傾國傾城楊玉環第45章 事情大條第206章 誰是鷸蚌誰漁翁第20章 解決剋夫的法子第237章 三兄弟明爭暗鬥第303章 大戰前夕靜悄悄第329章 激戰屏山坳外圍第267章 三女一男三臺戲第305章 關鍵之城關鍵人第232章 揍楊雄楊曌雄起第203章 三個女人三臺戲第263章 鴻門宴何人項羽第155章 別樣情懷影相融第278章 楊碩死刀衛內訌第175章 溫柔鄉前險血濺第156章 驚世詞曲芳心動第319章 萬里之行第一步第281章 醋心泛雞肋人質第85章 薛家火頭營第7章 紋銀五十兩第377章 虎賁百人扭乾坤第379章 龍影現楊睿授首第87章 我的漢人名叫安祿山第142章 圍追堵截馬家堡第348章 那晚因果今夜收第295章 玉鳳至虎生雙翼第260章 地牢幽幽現春光第375章 來歷不明的刺殺第340章 林子一大鳥來了第33章 摸錯了第371章 四方角力大婚日第13章 獅子大開口第128章 楊平安二氣薛嵩第111章 楊平安一氣薛嵩第351章 實至名歸武則天第351章 實至名歸武則天第257章 我對男人有興趣第218章 下江南少林借兵第301章 一張嘴退敵十萬第261章 有情無情亦交換第41章 撲朔迷離第148章 佳人心懸玄妙音第22章 你就是楊國忠?第91章 棍在手,跟哥走第138章 陣前三箭退叛軍第50章 奪命青衫第77章 橋頭遇伏第70章 你姓高叫力士?第58章 平安中計被失身第120章 夜深沉暗藏殺機第228章 金陵城中遇故人第285章 長臺渡平安被圍第167章 陪赴宴再懲陰人第338章 長路漫漫血幾多第37章 牢獄之災第208章 平靜之下詭譎涌第85章 薛家火頭營第72章 春宵苦短第177章 笑臉男自稱影衛第327章 兩虎相鬥坐山觀第284章 趁夜逃出南京城第68章 理順後宮第223章 撥疑雲見防彈衣第351章 實至名歸武則天第92章 拳法入槍,初悟門道第346章 龍影合一斗天策第371章 四方角力大婚日第70章 你姓高叫力士?第239章 初見名將李光弼第346章 龍影合一斗天策第350章 滅龍滅影逐天策第236章 金陵詩會刷存在第168章 枉盛名蛇蠍美人第309章 收人心城頭立威第237章 三兄弟明爭暗鬥第252章 天策之主現真容第236章 金陵詩會刷存在第322章 破六合戰場顯威第386章 風波定皇帝他爹第187章 美人沐浴藏平安第377章 虎賁百人扭乾坤第273章 再見李白局欲亂第21章 四虎反目第306章 初領兵衛守揚州第172章 天策劍指傳世寶第165章 貼身護衛楊玉環第126章 玄甲精騎勢危急第212章 命已註定二選一第113章 打野戰薛潔丟命第151章 受磨難兄弟重逢第267章 三女一男三臺戲第81章 愛放屁的安胖子第89章 保命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