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

通過造船廠的工藝,就差不多能夠看到大唐的整體工業水平,一圈走下來之後,孫享福不得不感嘆,人類一旦開始走上了科學發展的道路,那麼,進步就會無處不在。

當年那個所有事情都要一幫集合去搞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了,船廠現在想要炮製好的木料,能有幾十個林場,有專業的炮製木料的工人,按照他們的要求,成批量的送過來,船廠只需要在入庫的時候檢查質量,直接往用料車間供應就行了,幾乎都不用擔心用量不足的問題。

除此之外,冶煉,打螺帽,柳丁,鋼板澆固的,各種工序,負責的人,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現在是不是到了自己的工序,然後用最快,最標準的做法,保質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環節。

當然,這還只是說的批量製造方面,技術成型後,比較簡單的環節。

真正進步的,是研發部門,他們幾乎個個都是材料專家,在什麼地方用什麼料,或者有什麼更好,更節省成本,卻不影響效果的改動,他們都能拿捏的好。

各種體積的船殼,有多大的內部空間,這些空間會導致船有多少浮力,不同船身重量,不同吃水噸位,不同吃水深度的情況下,能抗多大的壓力,衝擊力,都有全部覈算好的參考表格,所以,只要是他們完全計算好了,再定標準建造起來的船,一般很少出現翻船,或者使用的時候不穩定的情況。

畢竟,現在的船,構造還比較簡單,各種需要計算的東西也少。

像在後世,印度的高端電子計算能力就不差,但是他們造大船的時候,卻經常翻船。

正是因爲船一旦造的大,裝飾做的繁雜了之後,就不只是簡單的計算問題了,它還要考量整體邏輯管理能力,和管理統一性。

今天裝窗戶的人來裝了窗戶,明天裝馬桶的人,來裝了馬桶,後天又有人來裝牀架,櫃子,供水系統,供電系統,燈具,餐桌,等等等等,不停的裝來裝去,到了後面,他們往往就搞不清楚具體數據了。

然之後,貨艙空間,活動空間,等等,沒有統一性的規劃,沒有不斷反覆的模型試驗,在下水的時候,遭遇顛簸,自然就容易出現意外情況。

當然,這與他們窮,捨不得砸錢在研發試驗上多投入也有關係。

所以,窮還是原罪。

可大唐沒有這樣的顧忌,他們可以隨便燒錢做研發,船廠的盈利,足夠他們把一艘艘船造好了拆,拆好了再造,甚至造出來的失敗品,直接回爐燒了,造新船,都不用心疼,在有多種方案被研究人員提出來的時候,他們甚至還能直接開啓多條研究線,同時進行研究試驗,這也就有了太子號,這艘在孫享福看來,都感覺非常不錯的蒸汽輪船。

在這樣的環境模式下,研究人員,只需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做設計,做實驗就好,也難怪它能在幾年的時間,就有這麼大的進步,將蒸汽機應用到了輪船上。

孫享福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船廠的設計研究組,雙開大門一推開,孫享福率先就看到了對面牆壁上一張巨大的圖紙。

一艘只需要看圖,就知道它是個巨無霸的大傢伙,整體呈現在圖紙上,空白的地方,零部件的設計裝置,以及用料的建議,都標註在上面,甚至貼了很多便籤紙。

孫享福這一行人的動靜不小,正騎在人字架梯上,繼續對這張大圖紙進行增補的衆人回過頭來的時候,好幾個人險些從梯子上摔了下來,孫享福依稀覺得其中一個有點眼熟。

此人,便是當年,他推薦到藍田職業技術學院去學習文化和物理知識的宋小魚,不過,現在,孫享福,已經記不得他的名字了。

“這圖,是誰設計的?”孫享福在大傢伙搞清楚了是什麼情況之後,饒有興趣開口向他們問道。

他剛纔可是看到了圖紙下面標註的比例尺,一比五十,也就是說,這艘圖形長達三四米的大船,造好之後,可能有將近兩百米長,而且,寬度,也達到三十多米。

要知道,在後世,一艘三十萬噸的油輪,也才三百五十米不到,四五十米寬而已。

孫享福就想知道,是誰這麼敢想,敢把船的設計的這麼大,這是要造十萬噸輪麼?

“孫少師,是,是我設計的。”

看到孫享福本人的時候,宋小魚是會莫名的有些激動的,因爲這個人當年的一句話,改變了他的命運,更確切的說,應該是知識改變了他的命運。

孫享福見到正是這個自己看上去有些眼熟的年輕人,便開口問道,“你很眼熟,我們見過嗎?”

宋小魚點點頭道,“我叫宋小魚,當年,就是您推薦我到藍田職業技術學院學習的。”

孫享福聞言,這纔想起當年籌劃海外探索投資公司的時候的一些事情,算來,這宋小魚還算是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的第一批學生,到現在,畢業應該都有十年了。

自己推薦的人成了才,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孫享福再看宋小魚的時候,臉上已經多了一些笑意,道,“那你爲什麼要設計這麼大一艘船?以現在的技術看來,建造它還有些不切實際啊!”

對此,宋小魚卻是持有不同意見,道,“我參與了整個蒸汽機的研發,和蒸汽船的設計和建造,覺得這種輪船的潛力還很大,只要蒸汽機研究組,能夠設計研究出動力更強的汽輪蒸汽機來,咱們只需要裝四組,就差不多就能解決這艘船的動力問題。

雖然船會跑的有些慢,但是,運送一些不需要保鮮的貨物,比將它的貨運量,分散到多艘小船上,要節省三成以上的人力,燃料和各種物資的消耗成本。”

如果用四組大型的汽輪機來推動這樣一艘船的話,它在海上,跑起來,確實是沒有問題,不過,還需要考慮很多其它的問題,孫享福對這方面知道的也不多,點了點頭道,“你的想法很好,而且,這樣大型的貨船,也有建造的市場需求,不過,所有的設計,不能比照現在的成船來想當然。

船造的大了,可不僅僅是動力的問題,船板,承受一頓的重量,可能並不會有什麼傷害,可十噸,一百噸,一千噸的重量堆積到一起,很可能直接將你整個船殼壓碎,更何況,你是要上萬噸,所以啊!承壓的問題,你不好解決。”

孫享福說到的這個問題,宋小魚已然是有過考慮,接話道,“是的,所以,我設計的這艘船的整體,都是需要用鋼鐵澆築的,而且,必須成功,否則,拆都難得拆……”

說到後面,宋小魚的聲音就越發小了,因爲,這是它能想到的唯一能解決承壓問題的辦法,但其實,並不怎麼可行,要知道,一艘船的內部構造,其實是十分複雜的,想用鐵水直接澆灌成型,那幾乎是不可能,而且,澆灌成型了,它就能承壓了麼?

未必。

鋼鐵,在受重壓的時候,會變形,它必須要在內部有承重設計。

孫享福看到他一臉爲難的樣子,又道,“想要它完全按照你想要的樣子成型,就必須得改進現在的船殼的建造模式,至少,它需要用一種更加先進的連接成型方式。”

“更加先進的連接成型方式?”見到孫享福似乎有解決的辦法,宋小魚的眼神中,頓時閃爍出了異樣的光芒,用期待之色看向了孫享福。

“現在,咱們已經有了電,其實,可以利用它,研究出一個可以融化鋼鐵的溫度,比如用些鐵和碳粉之類的東西做媒介,這樣,就可以將鋼鐵按照需求連接成一個整體,而且,像你這麼大的船,可以用帶有螺紋孔洞的凹凸鋼板,套上之後,用螺釘鉚緊,打造更加堅固的純鋼鐵船身,不用像小船那樣,太考慮船底板的厚度,不過是犧牲一點載重量而已,大船更需要堅固。”

對於這些方面,孫享福其實只是一個嘴炮,提出一些後世人都知道的構想之後,讓真正研究它的人去慢慢琢磨就好,可別看這麼一個小小的建議,說不定,他很快就能解決實際的問題。

十八世紀中期,炭弧焊沒有出來之前,工業發展,一直被限制在一定的程度,但其實它的原理,並不是有多難,利用單個的炭極,在炭極與工件中產生電弧,便能產生三千五百度到五千度的溫度,足夠達到鋼鐵的熔點,而這些東西,大唐現在都具備,只需要摸索出一個合適的釋放使用方式就行。

雖然這種單電極炭弧焊對於炭的消耗很大,但是,大唐根本不怕消耗,只要能造的出好東西出來就行,有了單電極炭弧焊,那麼,雙電極炭弧焊出現的日子,就不遠了,那麼,以後,金屬構架的東西,就會以人類想要的各種形態出現,連製造汽輪機,也變的簡單的多了。

偶像就是偶像,從來不會讓人失望,十多年前,孫享福其實就已經亮了宋小魚的人生,十多年後,又再度給他找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讓他這個光電,發揮出更明亮的光芒。

所以,此刻的宋小魚是十分激動的,他恨不能馬上弄一臺蒸汽發電機到船廠,開試驗它是否能夠幫助自己,按照想要的方式接鋼板和船體內部鋼結構,如果這個東西試驗成功,那麼,別說是造船,整個大唐的製造工業,都將會再上一個臺階。

第267章 受邀第285章 上朝第六章 小河集第415章 回荊州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570章 走場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467章 鏖戰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415章 回荊州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149章 歸來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400章 再對質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159章 殺人第277章 玩脫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479章 王麟隕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219章 追擊戰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481章 大進項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519章 安排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130章 計策第527章 進村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579章 二進宮第182章 見李績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