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

“放肆,你竟敢辱罵孔師,陛下,臣請重責此獠。”

“臣請重責此獠······”

嘩啦啦,朝堂上的文官,幾乎跪下去了九成,就連孫享福的岳父虞昶,也不得不隨着大流下拜,這可是聖人之後啊!這小子怎麼就不知道斟酌用詞呢!

李世民很尷尬,他心裡是無比認同孫享福所說的話的,如今大唐有難,正好用的上那些突厥俘虜,當然不能放回去,否則,一旦頡利的實力過大,突利再度被他打壓,那明年,大唐能夠對抗突厥的十幾萬鐵騎嗎?

可是,現在整個朝上九成文官都要求懲戒這個言語冒失的小子,自己如果不順大家的意,那朝廷只怕就要亂套了,現在李世民有點後悔把孫享福留下來了,事情解釋清楚了,就應該讓他快滾的。

孫享福嚇,他沒想到自己一句話會引起文臣班子這麼大的反應,在聽到這些文臣喚這老頭孔師的時候,孫享福差點捂臉了,這他麼山東孔家的啊!難怪這些文人像打了雞血似的要幹掉自己。

“陛下,微臣覺得,孫下牧言語雖然冒失,但所言之事並非無理,至少,突厥俘虜不可放回,否則,頡利的實力必會大漲,突利便難以與之抗衡,一旦突厥被頡利再次統一,不日定然會再度南下,一雪前恥。”

關鍵時刻,還是秦瓊給力,因爲突厥俘虜的事,已經涉及到軍事,所以,他這也不算越界,他這麼一說,瞬間就有武將班子的一大堆人馬出言附和。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不僅是武將這邊,文臣那邊,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也適時的出言相助,氣勢上,竟然不比支持嚴懲孫享福的那羣人弱,不過,朝堂之上,還有一個位列班首之人地位不弱於孔穎達,那就是大唐開國以來就一直擔任宰相的裴寂。

“老臣以爲,孫下牧用詞雖然有些不妥,但乃是爲國諫言,其情可嘉,其心可敏,並無大錯,陛下只需令其閉門讀書,精進學問,多多參悟聖人之言即可。”

裴寂此時出言,正好給了李世民一個臺階,於是道,“如此,朕便依裴相之言,孫正明聽旨,朕命你回家進學,參悟聖人之言,無事不得妄議朝政,退下吧!”

“陛下,不可如此輕易放過此獠······”

“君無戲言,你等想要抗旨麼?”

文臣班子衆人還想咬着不放,但李世民威嚴的聲音響起,堂下瞬間便拜倒一片,孫享福只覺,這裡已是不可久留之地,便連忙躬身道,“微臣領旨謝恩。”

說罷,便逃也似的快步走出大殿,只餘房玄齡和杜如晦和長孫無忌等暗歎,可惜了一個經世治國之才。

得罪了孔家,就等於得罪天下讀書人,那麼,在文人把持的朝堂上,他就再無立足之地,而孫享福又非武將,這樣,他估計只能做一輩子的皇帝家臣了。

孫享福不知道的是,在沒有了他的朝堂上,更精彩的一幕幕即將發生,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三人組可還沒有發力呢!他們不會像孫享福這樣,以鬥士的姿態和所有文官鬥嘴,他們會以朝廷得失和理法來推動自己的政治目的,待孫享福回到漁業司和屬下們大吃大喝的時候,一些事情終於敲定下來了。

首先確立的,就是大唐從沒有禁止任何人買賣非朝廷禁令物品的政策,包括皇家,所以,皇家的農莊產出,也和勳貴大臣們封地的產出一樣,是可以對外出售的,否則,於情理不合。大唐律法禁止的,只是官員低買高賣的經商行爲,論罪,也是按經商盈利數量來論的。

其次,下令關中各地州刺史,縣令,組織人手,修築水庫,以防旱災,那麼,突厥俘虜暫時就不能還給頡利了,當然,這裡面說的,只是暫時不還,因爲大唐需要他們留下來做點事,順便幫你養他們一段時間,你不能不樂意吧!至於突厥使節那邊,以唐儉爲首的外交官負責談判,談判的只需要達到一個目的,拖。

拖到這些突厥俘虜不願意回突厥,拖到繳獲的突厥牛羊全部被吃光了最好,這樣對大唐的各個階級都有利,沒有人會反對吧!

最後,既然已知明年關中會有旱災,那麼,及早的調集南方州縣糧米進關中,以及讓關中之地改種耐旱作物,就是明年春耕的首要任務,這方面,房玄齡很快就理出了個條框,直說到大殿之中好多官員都快餓暈了的時候,朝會才散去,而此時,一道旨意又飛到了漁業司。

“令,下牧監孫正明麗政殿見駕。”

正好孫享福此時已經吃飽喝足了,便整了整官袍,隨着傳旨太監往麗政殿而去。

大殿的案几之上,李世民正抱着個大碗,呼啦呼啦的吃着麪條,這拉麪,便是望江樓的廚子最近按照孫享福的想法制作出來的一種美味麪食,當然,那些羅家的廚子會很快將其傳授給羅闐,於是,淋了茱萸香油的拉麪,便成了李世民肚餓之後又的最愛,這貨吃拉麪的時候還愛掰生蒜吃,也不知道長孫皇后受不受的了他嘴裡的味。

“微臣拜見陛下,皇后娘娘。”

“嗯,免禮吧!關於築水庫,朕想聽些有用的建議。”

李世民這麼說,意思就是他想聽對自己有利益的事情了。

孫享福早料到了會有這遭,於是拱手道,“啓稟陛下,微臣早些時候便派了打理幸福村漁場的石大郎前往長安周邊探查地形,探得大小數十處地方可以築壩修水庫,光是比幸福村漁場還大的水庫,就可以修建十幾處,另外,還有幾處可以修建十倍於幸福村漁場的大水庫,光一個幸福村一個漁場,就能養四十萬尾魚,要是這些水庫都築起來,到時······”

“啪嘰。”

李世民的筷子居然掉了,一個幸福村漁場,一年就可產魚百萬斤了,要是關中多出幾十個這樣的漁場,甚至更大的漁場,豈不是可得魚千萬斤,甚至幾千萬斤?

“陛下,臣妾欲招這石大郎入漁業司,擔任監丞,協助孫下牧修建水庫,不知可否。”

“娘娘,石大郎還是個十三歲不到的孩子。”

“呃,十三歲,亦可堪一用。”

看到這兩口子的吃相,孫享福也不想多說了,你們說要用,就用吧!反正當官也沒什麼不好的,等水庫修好,你皇家得利,我也能順便撈點。

“朕準了,另外,朕覺得這漁業司要擴大了,原漁業司的監丞郭鳳就升任副監吧,另外再多派兩個副監,允許漁業司招募吏員三十二人,僕役三百,另,漁業司所產,八成必須上繳內宮。”

好吧!李世民假大方一回,雖然把衙門擴大了,但原先上繳的七成,變成了八成,還多派了幾個副監來分自己的油水,這讓孫享福的心情能好嗎?可是,他無力反駁啊!

“微臣就代石寶,多謝陛下厚恩了。”

“嗯,朕會派工部都水監的人帶領突厥俘虜幫助修建水庫,屆時,你漁業司派人指導就好,另外,你上次所說牧監署各司的經營之道,朕與衆卿議了議,認爲十分可行,朕會讓你兼任中牧副監,讓李賢多找你討教些具體的經營方法,你可要好生輔佐於他。”

想到李賢那個胖子,孫享福心裡恍然,孃的個腿的,這又是假大方啊,既然是兼任,那他這個中牧副監與下牧監的品級就是一樣的,只是多出了一個插手其它幾監的權利,而李文賢是個完全不愛管事的主,李世民這是要自己拿着下牧監的薪水,把中牧監的活也幹了,不對,是拿着下牧監丞的薪水,把中牧監的活也幹了,要知道,上次長孫皇后把他從下牧監丞提升到下牧監,就沒有給他增加職田,於是,他有些爲難的道,“這個,微臣現在還兼着膳監司的職務,再兼任中牧副監,只怕分身乏術啊!”

“行了,你以爲朕不知道你每天都在幹什麼嗎?都閒的在自家酒樓唱戲了,難道還應付不來這點事?幸福村剩下的兩千多畝地以後就是你的職田了,朕明日會有旨意,隨石寶的任命一同發到你府上。”

“呃,好吧!陛下如果沒有其它的事,那微臣就告退了。”

“下去吧!”

李世民朝孫享福擺了擺手,看着他離去的背影,訕訕一笑的跟長孫無憂道,“這就是個唯利是圖的傢伙,今天把文臣也全部得罪完了,已經沒有做朝臣的可能,以後就給我李家做家臣做到死吧!”

長孫皇后掩嘴一笑道,“陛下英明,人盡其才也。”

“英明的話,就不會被那些世家爪牙逼着做很多不得已的決定了。”李世民聞言臉色有些暗淡道。

今天文臣班子數次對他形成逼宮之勢,讓他心裡很不爽,另外還有孔穎達,居然提出,有天災的時候就要他下罪己詔,這可是大傷皇帝名望的事情,要是年年有天災,那他這個皇帝還要不要乾了?

讓李世民欣慰的是,平時最愛和自己頂牛的魏徵,雖然很讓自己不爽,但卻是個明事理的人,看來,該給他運作運作,把孔穎達頂掉了。

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509章 大招工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367章 起塘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457章 大買賣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527章 進村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561章 錯失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165章 忽悠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182章 見李績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317章 逛夜市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481章 大進項第124章 試藥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584章 九垸縣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197章 獻策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260章 抓生產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421章 又上朝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121章 見馮盎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451章 誤會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579章 二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