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開賽

陳俊最終在希拉剋略的再三請求下,向唯一可能掌握了多餘的望遠鏡的人孫享福報告了一下,這東西,現在屬於軍方管制物品,許多大臣們,也是臨時借用而已,想來只有負責製造的孫享福這邊會準備一些備用。

“你去找長孫衝領取,就說是我說的,不過只給配了翻譯官的番邦代表借用,演出結束,讓他們立馬收回,給所有人說清楚,務必保證望遠鏡的安全,要是收不回來,他們死罪。”

孫享福現在臨時代理虞世南的職務,禮部官員以及外交上事務都歸他管,反正爲了方便朝廷的大佬們更好的觀看開幕儀式上的表演,他調了一千多副望遠鏡給長孫衝這邊,目前只是給正四品以上的官員和皇室的小公子,小王爺借用了一些,應該還有很多,而且,同意陳俊的請求,孫享福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下官一定會叮囑所有同僚,務必要注意望遠鏡的安全的。”

得到了孫享福的首肯之後,陳俊很快就找到了長孫衝,不過,等他拿到了望遠鏡之後,所有翻譯官可就沒有看錶演的心思了,因爲他們都將注意力放了望遠鏡上,生怕這些番邦國主和代表們把這玩意弄壞了,這可是關係着他們的性命呢!

“神奇,此物,簡直太神奇了。”

在望遠鏡到手之後,希拉剋略的讚歎之聲就從沒有停止過,這種二十倍的雙筒望遠鏡,還算不上軍備中最頂尖的配置,但已經足夠本就離場地比較近的希拉剋略清晰的看到場上的表演細節了。

而且,帶兵打過仗的他,很快就知道了這望遠鏡的用處,以及大唐管制其向外出售的原因,有這種戰爭利器在手,難怪大唐近幾年擴張的這麼快,他可以讓統帥在軍隊在指揮調度上,更加的得心應手,而且······

很多好處,都被希拉剋略一一想到了,隨着他能夠更加靈活的使用望遠鏡,他就更加的想要擁有一副望遠鏡,他現在,已經在謀算着,怎麼從大唐帶回至少一到兩副望遠鏡了。

當然,有這種想法的人,肯定不止希拉剋略一人,其它所有還存在爭霸心思的王國的國王或者代表們,都已經想到了這個問題,他們或者在心裡打算,對大唐的態度更加恭順一些,以求取一副,或者在計算着自己此行帶來的財物多少,能不能買一副。

還有的人,將自己手中掌握了一些能夠給大唐帶來的利益的條件全部列了出來,看看能不能作爲交換,總之,他們不允許自己的對手擁有這樣的利器的時候,自己手上卻沒有。

孫享福連穿衣鏡的和玻璃的製造技術都沒打算透露給任何外邦國家,更何況是望遠鏡,讓他們見識見識這種大唐的高端產品,是爲了讓他們對大唐保持足夠的敬畏。

至於真正能夠向他們開放的技術,目前來說,只是到了傳統木製船舶這一個級別,連水輪船,都還要等幾年。

因爲,大唐要保證賺取利益的同時,對番邦保持至少兩代的技術領先。

比如造船方面,大唐的鋼結構龍骨,或者說包鋼大船,已經下水,傳統的木質結構船,已經處於全面淘汰的階段,就算是民間的商船,也都要升級到水輪船級別,才能滿足更大貨物吞吐的需求,自然不能讓那些傳統船隻,都白白的放在江河裡腐朽掉,向外出售這些舊船,以及製造舊船的技術,充分的釋放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傳統造船技術的經濟價值,纔是最符合大唐的利益的。

有了望遠鏡,讓這些國主代表們能更好的欣賞表演之後,他們看的也就更加細緻了。

魚龍舞之後,是領南道獻上的千獅舞,在鼓點的節奏下,一千隻造型各異的獅子在場中的草坪上翻滾跳躍,眨眼睛,做醉倒狀,將幼獅子的萌態,醒獅的活潑,雄獅的威武霸氣,表現的淋漓盡致,看的所有番邦代表們如癡如醉。

舞獅過後,便是江南的綵船舞,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的演員,全部都是由女子組成,上千艘由彩紙,竹條編制粘連而成都彩色小船,在整個會場中央,以各種花式搖擺,穿插的形式起舞,非常具備視覺衝擊,在強大的配樂之下,女演員們還用多重聲合唱的方式,演唱着漢樂府詩《江南》。

這首樂府詩,幾乎這個時期所有的漢人都會唱,演員們才一張嘴,現場便出現了百萬大合唱的場景。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對漢文化了解不深,也聽不懂漢話的希拉剋略,對眼前的這副場景,還並不能有很深的體會,像伊嗣俟,艾布伯克爾這種多次到過大唐,對漢文化有些瞭解的人,內心裡是無比感嘆的,大唐所有百姓能夠自發的一齊唱出這種歌詠生活美好的詩句,也從側面證明了他們在這個新崛起的帝國治下,生活的很好。

綵船舞之後,無縫銜接的是胡旋舞,這就是北方人的最愛了,不過,如果只是在這樣盛大的場景下,跳普通的胡旋舞,那就太沒新意了,隨着一段改良的動作比較激烈的旋轉舞蹈過後,場地旁邊的編鐘後面,樂手們開始敲響了一個十分有動感,且異常明快的旋律,而且,場中缶聲,也變幻成了‘嘭,嚓,嘭,嚓’這個節奏,配合着編鐘的聲音一起,很有一種魔力。

然後,大家的眼睛都看直了,因爲,不僅是這個音樂有魔力,這個舞蹈,更加有魔力。

後世火遍各大小視屏的拽步舞,在一千多年的唐朝上演了,而且,表演規模高達萬人。

“大唐真是處處透露着神奇······”

魔性的音樂,魔性的舞蹈,換着花樣,被舞蹈演員面朝舞臺四周跳了四遍,大家都還沒看夠。

火熱的舞蹈之後,到了薛延陀獻上的歌舞表演了,缶聲和鼓聲節奏這時變的更加強烈,上千個抱着馬頭琴的薛延陀人瘋狂着拉着自己的琴,站在一個被十六個壯漢擡着的大鼓上出場的東珠作爲領唱,《策馬奔騰》《套馬杆》《火苗》等東珠近幾年經常演唱的歌曲的高潮部分,被她合在一起做了個串燒,同樣引起了百萬合唱。

要知道,這些薛延陀人在幾年以前,對於漢語的熟悉程度,比突厥人都還要差的多,可現在,卻大多都能用漢語唱歌了,跟定襄城內的原突厥百姓一樣,對於漢語一點都不陌生,這可是大唐在民族融合方面,取得的巨大的進步。

當然,也可以說成是,孫享福幫李世民證明了他所說的那句‘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正確性。

一個多時辰的表演,讓所有人都意猶未盡,然而,正事還是要幹,在舞蹈演員和擊缶陣撤場之後,各國的代表團開始上場列隊了,第一支就是大唐皇家隊,他們的服裝設計,以及精神面貌,根本不是那些番邦隨便挑選了一下,就拉過來的人馬能比的。

其實,除了皇家代隊,幾乎所有大唐參賽的團隊,都有非常長時間的針對性訓練,所有參賽者都非常的玩命,不僅是因爲不能給國家丟臉,這天下第一的魔力,可是沒有那個武人能夠低檔的了的。

對於大唐來說,舉辦這場運動大會的收穫,已經算是裝在口袋裡了,無論是從宣傳國家知名度,鼎定國家地位,還是彰顯國力,都做的非常完美,而隨着運動員的入場,比賽的開始,才真正的是那些小國番邦獲得收穫的時候,至少,開始有數以百萬計的外國人,知道他們國家的名字了,甚至包括像拜占庭這樣的大國,以前,大多數大唐的百姓,可不知道有這個帝國的存在。

運動員的入場,倒是沒有多少拖沓,舉着旗幟,站好隊就完事了。

然後,下面的升旗儀式,就非常的有看頭了,西域諸國的人,從來沒有見識過一支可以把走路走出美感的軍隊,整支升旗依仗隊,在走步的過程中,都整齊的像刀削的一樣,個個都身材高大,穿的,更是筆挺筆挺的,那武裝帶,那閃閃生輝的軍銜,那擦的發光的長筒牛皮靴,直接引起了觀衆席一些豪放女的尖叫。

然後,一整套升旗儀式下來,給所有人的感覺,都是端莊,大氣,連皇帝李世民,在這樣的儀式上,都要起立,唱國歌,這也算首次將國,排在了君的前面,形成了一個新的概念,而不是以往那種君主是國家所有一切的擁有者的概念。

幾乎所有西域的國主,在看完升旗儀式後,都想把這套儀式搬到自己的國家去,他們並沒有去分析‘國’‘君’概念方面的問題,只是看到了這種儀式能增加國民對於一個國家的認同感。

上午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比賽抽籤的事情,幾乎所有的隊伍,都不願直接面對大唐皇家隊,只是在這個抽籤過程中,賽場緊張的氣氛就開始顯現出來了。

中午的時候,雖然有一個時辰的休息,但是大家都不願意離場,飯食都是直接在會場簡單解決,因爲考慮到退場入場也挺麻煩的,而且,下午是一場重頭比賽,皇家馬球隊,對陣安北軍馬球隊,誰都不想錯過,搞出這樣的比賽順序,也只能怪安北軍負責抽籤的牛進達手氣臭了,第一簽就直接抽到了實力較強的皇家隊。

不過,當得知皇家馬球隊第一場就要對戰安北軍馬球隊的時候,反倒是皇帝李世民緊張了起來,因爲安北軍的馬術,是大唐公認的最強的,皇家馬球隊對他上門,也就是戰術配合上面佔一點優勢,而且,此前大家可是講好了的,賽場上,一切都憑實力,可不會管什麼面子不面子的。

午後,馬球的球門被架起,主會場的草地上也被用白石灰劃出來了比賽範圍,這倒是讓所有觀衆的觀看圈子,又往前推進了不少,連李世民也直接到了賽場邊上來親自爲皇家馬球隊助威,隨着一聲尖銳的哨響,本屆運動大會的第一場比賽,就正式開賽了。

而也正是在這樣關鍵的時刻,一個穿着血淋淋的鎧甲的千牛衛校尉,從城南軍營的方向,飛快的打馬往賽場方向趕來,他有重要情況稟報李世民。

第130章 計策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163章 雙簧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212章 驚覺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761章 家事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115章 下揚州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357章 起塘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464章 驚變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549章 北上第300章 大動作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443章 篝火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