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

孫享福身兼多職,還有科舉,以及戰備物質徵調的工作要忙,所以,短期不會有太多的時間放在農部的工作上面,在這裡,他只是提要求,讓屬下的人照辦就好。x23us.com更新最快

出乎意料的是,等他宣佈了一系列的管理構架之後,所有郎中級別的官員都爭搶着去地方任職,孫享福知道他們並不是稀罕到地方任職會多出二十貫的月薪,而是不想繼續在孫享福面前做事,感覺尷尬。

所以,很快,被派去各道的主官,主要佐官,以及一些吏員的名單就定了,再之後,就輪到李公淹和韋挺來分配日常工作,以及對於這些官員的政績考評和管教了,孫享福沒有那麼多閒功夫看他們具體怎麼做事,在晚飯時間點,恰到好處的回到了家中。

“總算能一家人團團圓圓吃頓飯了,兩個小寶貝今天乖不乖。”

孫享福在歡歡和樂樂的小臉蛋上摸了一把,不過迴應他的卻是帶着奶味的哈欠。

一個月大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吃了就睡,臉和腦袋長圓了之後,酷似孫享福和虞秀兒的輪廓便出來了,女兒歡歡更像孫享福,兒子樂樂則像虞秀兒多些,有時候一母同胞,長相會很相近,而有時候,長相和性格,都會有很大差異,他們就是屬於有差異的那種。

“夫君,妾身的身子已經大好,母親備了好多賀禮要送過來,催促咱們擺滿月酒哩!”

虞秀兒在春桃和紅梅的攙扶下,也上桌來吃飯了,虞秀兒的這兩個孩子可是孫享福的嫡長子嫡長女,以孫享福如今的地位,自然是要辦的風光些,而李世民的那道恩寵無雙的聖旨,也該對外宣佈一下了。

長女孫婉婷,封了郡王之女纔會有的縣主爵位,不過現在已經不給封地了,也就是個名號和一點俸祿而已,叫做沔陽縣主。

長子孫靖,由於要繼承孫享福的爵位,就封了親勳翊衛校尉,這可是正六品的武散官銜,是所有親勳裡面最高級別的,比程處默和尉遲寶林這些老牌國公的長子封的都高,這完全是因爲孫享福的諸多功勞沒法賞,補償到了他的子女頭上。

“擺就擺吧!不過爲夫我忙的很,酒宴什麼的,就直接安排在望江樓吧!府上,讓德叔稍微佈置一下就好,明天把帖子都發出去,正好後天十五,人月兩圓,擺完他們的酒,爲夫就要去做監考老師嘍。”

“陛下就是什麼職司都愛往夫君身上安排,您是不知道,他把善陽各個衙門看過一遍之後,還說要讓夫君做宰相呢!”

春桃的話聽着像是抱怨,其實是一種得意,一個國家,有宰相之才的又有幾個。

“夫君還是太年輕了一些,做宰相的話,只怕壓不住文武百官,還是安心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任職幾年再說,今天去農部排衙,感覺怎麼樣?”

“知我者秀兒也,爲夫在戰略謀劃這一塊並不擅長,眼下其實並不適合做陛下的宰相,農部這樣管民生的部門,才最適合爲夫。”

李世民這一朝,對外戰爭時有出現,像房玄齡,杜如晦,李靖,長孫無忌這樣知兵事的謀略家,更適合做他的宰相,政治方面人才,原先也不弱,有蕭,溫彥博,王圭,魏徵,馬周等人才,現在又多了個孫享福,算是加強了不少,有了足夠強的內政治理,將國力推上更高一個層次,會讓李世民在對外戰爭上,更加的順利,這個國度,比歷史上強,那是必然的了。

“妾知夫君,夫君可知妾身?”

虞秀兒反問的話,卻是讓孫享福有些尷尬,因爲此時虞秀兒的表情,讓她有些看不懂,敗退道,“女人的心思最難猜,爲夫怕猜錯了,惹你生氣。”

聞言,虞秀兒也不爲難他了,面有正色道,“夫君既已成家生子,就應該爲家族的傳承和繁衍考慮,應該早些著書立說,將我孫家的家學底蘊更加全面的傳承下去,另外,一個好漢還有三個幫,夫君你也該多努努力,給靖兒生幾個幫手出來。”

虞秀兒說着,目光便往紅梅和春桃的肚子上看,倒是惹得二女一羞,孫享福啞然。

也無怪呼虞秀兒有這樣的想法,她是世家女,她所受的教育,很自然的讓她養成了喜歡考慮這些家族問題的性格。

生孩子的事情,孫享福是順其自然,他可不想建立一個什麼像五姓七家那樣的家族,但是著書立說這個事情,確實應該考慮考慮了,畢竟,爲了保持知識的嚴謹,用作教育後人的課本,需要仔細雕琢,一旦有錯誤的地方,可能就會貽害千年,這個過程,會比較緩慢。

而且,農門也應該有一套比較全面系統的教學體系了,只有這樣,未來才能很好的將知識傳承和推廣出去,像現在這種東一榔頭,西一錘子,有什麼教什麼,缺什麼研究什麼的狀況,可不行。

“秀兒說的是,等忙過了這一陣,爲夫就要靜下心來,好好的將自己的一些知識歸納歸納,形成體系。”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拿着皮鞭的女人,虞秀兒揮起了皮鞭,所以,孫享福只得努力的幹活,從善陽回來,禁慾也有一個多月了,今天難得下個早班,孫享福美美的泡了個澡之後,將自己這段時間積蓄的火力,全部釋放了紅梅和春桃的身上,次日清晨上朝的時候,他都是迷迷糊糊被人擡到馬車上面去的。

“正明,主持完這一屆的科舉,老夫就去蜀中上任了,你那個蜀中發展計劃,何時給老夫啊!”

皇城門前,蕭一點也不客氣的將孫享福馬車裡的奶茶給自己倒了一杯,將還在犯迷糊的孫享福推醒道。

“呃,昨夜睡的遲,蕭相莫見怪。”孫享福從馬車內的沙發上坐起身子,抹了抹臉,也給自己倒了杯奶茶,喝了幾口才道,“蜀中的桑麻產業,原本是大唐做的最大最好的,也是調整中最爲困難的一個行業,隨着棉花的大量種植,麻布料勢必會淘汰,絲綢也會受到一定的衝擊,蕭相去了蜀中之後,首先是要淘汰掉大部份麻的種植,至於桑蠶,卻不必擔心,還可以稍微擴大生產,因爲,未來蜀中的絲綢產業,有兩個別人搶都很難搶的去的市場,吐蕃和雲南諸部,您只要加強和他們的商貿,絲綢這個產業,需求會大幅度所提升。”

絲綢這個東西,無論是比較寒冷的高原,和比較炎熱的南方部落,對它的需求都比較高,因爲它柔軟,舒適,吸塵,且抗紫外線的功能強,高原上的貴族都喜歡它。而且它還有清涼,透氣,不生易菌腐朽的特質,是南方亞熱帶地區的人用來做兜襠布最好的材料,南邊的人也喜歡它。

而這兩個地方的人,都不會養蠶抽絲,織綢布,恰好,蜀中盛產這些東西,而且,就在他們的家門口,佔據天然地理優勢,其它地方的絲綢要是運到蜀中,光是運費,就讓其成本增高不少,而且,質量還未必比的上蜀錦,所以,這兩個地方的市場,幾乎是任由蜀中做獨家生意。

聽了孫享福這個提議,蕭點了點頭,又道,“讓大量種麻的百姓,去種田,他們未必會種,而且,麻紙以往也是蜀中的支柱產業之一,如今,關中和全國各地,卻開始大幅度用草紙,對於這個產業,你也說了要淘汰,怎麼安置這些人?”

“開闢新的產業啊!據我所知,蜀中的花椒和桔子,山裡到處都是,可以讓一部分人成規模的在山地裡種植,花椒的價格不便宜,桔子產量多了,可以製作罐頭,不僅可以往高原販賣,還可以走水路往全國各地販賣,做成新的支柱產業應該不難。”

在調味料匱乏的這個時代,有祛溼功能的花椒自然是人們喜愛的東西,尤其是南方人,但由於貨物從蜀中運出來的成本較高,花椒雖好,卻不是平民吃的起的,沒有大的市場,就沒有人做大這個產業,這就是一種惡性循環。

如果,把貨物的量走大,以薄利多銷的方式推向全民,這個產業,未必不能盤活,而且,隨着大唐的經濟水平提升,吃不起調料的時代,會逐漸成爲過去。

今年在關中市場上試水的桃肉罐頭就是例子,一經上市之後,就獲得了大家的喜愛,甚至成爲了普通平民走親訪友必不可少的禮品之一,由於在大廠還沒有建好,只是在臨時開闢的作坊裡面生產一些,卻也讓長孫皇后狠賺了一筆。

桔子罐頭的製作成本可能比桃肉罐頭還低,缺乏水果和甜食的高原,對它的需求應該很大,銷售上面,基本無需擔心,只要蕭做了,肯定能帶動蜀中不少經濟。

二人談到這裡,皇城的大門便已經打開了,車伕喚二人上朝,二人下了馬車,一邊走,一邊繼續聊。

除了花椒和桔子罐頭的產業,孫享福還想讓蜀中擴大茶產業,隨着北地的經濟和人口發展起來之後,對於茶葉的缺口更加巨大,而且,隨着與西域諸國的商貿越發頻繁,茶葉的出口量也會增加。

另外,蜀中的溼熱天氣,非常適合種植許多種常用藥,對於這方面,孫享福也有計劃,只恨現在他太忙,不能親自去蜀中考察一番,不過,他叮囑蕭,在與吐蕃人的交易中,可以多收購一些藏藥,許多藏藥的價值,不是以金錢能計算的,還有很大的戰略儲備價值,甚至因爲此時吐蕃的醫學不發達,很多好的藥材,他們並不認識,當野草一般,正好可以便宜了蜀中商賈。

不過,他們的交頭接耳很快就被魏徵打斷了,這老頭是來找孫享福討要眼鏡的,李世民昨天早朝的時候讓他重新修法,文字工作量非常巨大,這就讓他的眼睛有點受不了了。

對於這個合理的要求,孫享福自然不好意思不答應,約他改日往幸福村走一趟,專門根據他的視力,爲他打一副眼鏡,當然,目的嘛!也是爲了在修法的事情上面跟他多提點意見。

大唐可不能只有管理官員和百姓行爲的律法,各個行業都要立法,首先,保障底層勞動人民的勞動法就得制定的合理些,再就是對於即將興起的商業,工業,金融資本等,也需要立法,而且,很多這方面的新立法,還不能被完全定死了,得允許後人因爲環境的變化,而修改,與時俱進很重要。

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197章 獻策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126章 用計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113章 溪村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466章 大戰起第210章 回朔州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131章 去交趾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180章 行軍難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706章 開武舉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367章 起塘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620章 九垸夜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734章 宣撫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495章 虞府拜訪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561章 錯失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246章 治國難第479章 王麟隕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543章 採紅菱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235章 胡商到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450章 效果第714章 航海人